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个天赋异禀的智者要摆脱他囊中羞涩的困境。现代石油钻井和提炼技术的开发,要追溯到19世纪的美国。而乔治·比斯尔在开创美国石油工业的事业中比其他人做了更多的贡献。从中国面相学上讲,前庭饱满的比斯尔注定有着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胆识。事实也是如此——12岁自食其力,是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前的渔业管理强调地方的参与、管理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以及区域的机动性,这些都是可取的。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年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地退化,对生态系统和鱼类群落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为实现渔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着保证海洋生物资源为  相似文献   

3.
美国:近两年来的海洋立法和科研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美国海洋学界高层决策人士的说法,1997年美国海洋学界有两大盛事:一是国会提出了1997年海洋法案;二是国会通过了国家海洋伙伴计划(NOPP)。 海洋立法 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在不断勘探和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特别注重海洋立法。就目前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组织学方法,获得患肾肿大症美国红鱼的心、脾、肾、肝、肠和鳃6种组织,利用组织切片以及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对患病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该病的致病机制.患病红鱼解剖后主要症状为:体表溃烂,部分病鱼鳍条上有肿块;病鱼肾脏显著肿大,体积甚至达到正常肾脏的10倍;肝脏、脾脏及胆囊等也有肿大现象;有些病鱼脏器上有白色结节.组织病理显示:美国红鱼肾肿大症的主要表现为肾脏有典型的肉芽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管壁破裂、坏死;肝脏中肝实质有充血现象,实质细胞呈空泡变性;脾脏充血,现大量病变的红细胞,有脂肪样变.超微病理显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现象严重,肾小管内刷状缘排列稀疏;肝细胞坏死严重,肝细胞界限模糊不清;脾脏组织脾窦扩张,有大量凋亡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美国红鱼肾肿大症的组织细胞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肾脏和肝脏等主要组织器官受到严重损伤病变,使鱼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最后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5.
5种中草药对美国红鱼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别含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黄芩(Radix scutellariae)、茯苓(Poria cocos)和黄连(Coptis chinensis)水提取物的配合饵料饲喂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研究其对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生长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含有黄芩和茯苓的药饵可使美国红鱼的体长增长率和相对增质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喂5种含中草药的药饵后,美国红鱼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有明显提高,投药后3 d,除茯苓组外,其余各组吞噬百分比(PP)与对照组之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在投药后3 d或投药后7 d,连翘、黄芩和黄连组的吞噬指数(PI)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在停投药饵后7 d,除茯苓组外,其余各组PP、PI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美国红鱼血清溶菌酶活性也有显著提高,投药后7 d,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在停投药饵后7 d,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投药28 d后,利用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人工感染美国红鱼,黄芩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最高,达88.9%,连翘组次之,茯苓组最低.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铁对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铁对美国红鱼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免疫反应(血清溶菌酶活性、总补体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组织中铁积累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各饲料组美国红鱼的成活率(93.33%-95.00%)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铁含量在327.2、368.1mg/kg时饲料效率显著高于285.3、303.5、443.7mg/kg组(P<0.05);随着饲料中铁含量从285.3mg/kg增加到327.2mg/kg,美国红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而饲料中铁含量达到443.7mg/kg之后,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通过回归拟合分析美国红鱼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铁含量为330mg/kg左右。各饲料组肌肉中铁积累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铁含量从285.3mg/kg增加到443.7mg/kg,美国红鱼肝脏中铁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饲料铁含量在368.1mg/kg时血清溶菌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285.3、303.5、327.2mg/kg组(...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规核型分析、Ag-NORs及C-带技术对美国红鱼的核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红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48条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8t,NF=48;核仁组织区位于第1对同源染色体靠近着丝粒的位置;美国红鱼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显示为C-带阳性,同时发现核仁组织区也表现为异染色质;第1对染色体表现为长度多态性,与核仁组织区多态性相关,而非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9.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维生素C对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组织中的NO含量、NOS活力和NOS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360尾平均体重为(147.28±7.69)g的美国红鱼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饲喂6种不同维生素C水平(0、49.3、98.9、197.5、396.4和1989.8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头肾、肝、肠、胸腺NO含量随着饲料维生素C含量增加有显著增加;脾中各组NO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脑中NO含量C0组与其它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头肾、肝、胸腺NOS活力随着饲料维生素C含量增加有显著增加;脾和肠中各组NOS活力无显著性差异;脑中NOS活力C396.4组与其它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脑中各组nNOS基因mRNA的表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饲料维生素C含量达到1989.8mg/kg时,其它各组织内的nNOS基因mRNA的表达量最高。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当维生素C对美国红鱼组织中的NO含量、NOS活力和nNOS基因mRNA的表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BSR已完成美国东南边缘大约50000km2的地区编图,并已证实可能与大量天然气水合物有关。1992年6月,同时获得该地区的单道地震和宽角海底地震资料,主要集中在布莱克洋脊和卡罗来纳海隆,能清楚地观察到来自BSR的宽角反射偏移距(达6km)。为了了解区域性的变化和生成卡罗纳海隆高背景速度的二维平均速度模型,用宽角和垂直入射资料进行走时反演,然后做全波形反演业确定BSR的地震成因。最合适的模型显示了两处的BSR之下具相似的低速(1.4km/s),暗示圈闭了低饱和度(10%)的游离气,反演结果也显示有一薄层高速楱状体,最大速度为2.3km/s,刚好位于布莱克洋脊的BSR上方;计算了沉积物反射率,观察到卡罗来纳海隆具有较高的反射率,BSR之下的反射率增加几乎与两个站位的含气带对应。根据速度模型估算了水合物的浓度。另一方面,占沉积物总体积3%的水合物之平均浓度暗示布莱克洋脊地区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少一半。卡罗来纳海隆水合物平均 浓度最大为20%,卡罗来纳海隆7%。这两处水合物浓度高,无法仅用原地生物活动来解释,可能与次生的聚集机制不关,因稳定域迁移引起水合物循环,可能影响两地的水合物凝聚。另外,流体向上排出的增加,也可以使 布莱克洋脊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