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我国农业气象科学发展现状 (1)农业气象科学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作为农业科学重要分支的农业气象科学,近年来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中国的农业气象工作者利用地形、气象条件,把橡胶树成功地引种到北纬18°~24°地区,种植面积达64万亩,这是一个创举。七十年代初,从日本引进的地膜覆盖技术,经农业  相似文献   

2.
徐建平 《气象》1984,10(5):39-43
一、引 言 自1972年美国发射资源卫星——陆地卫星1号以来,人们对资源卫星资料的处理和应用已做了不少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资源勘察、水文、测绘、环境监测、农业等非气象领域中主要是利用资源卫星资料。 美国极轨气象卫星发射时间比陆地卫星要早得多,我国早在七十年代初就自制了气象卫星接收设备,但接收的资料大部为未经数字处理的云图,而且主要限于气象上应用。国内许多部门对气象卫星资料的数字处理及  相似文献   

3.
自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频繁出现气候异常以来,美国的农业气象研究工作就转向以天气、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为中心,广泛开展了各方面的研究:分析气象条件对作物生育、产量的影响;测定作物层及其周围环境的物理变化过程(如气流的扩散,热、水、能量的乱流、平流输送和交换等);模拟不同气象条件下作物对水分的利用;风和能量在农业上的应用;作物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与效果;农业病虫害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遥感技术、卫星资料在农业上的应用;气象情报在农业领域中的作用。这些研究工作普遍确定了作物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定量关系,而且研究结果已用于农业计划和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气象信息实时监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为满足广东气象业务发展需要而设计开发的一套新的业务系统,即广东省气象信息实时监视系统。该系统基于B/S架构,采用了Web2.0新技术和ORACLE数据库技术。其主要功能包括实时监视、信息查询和信息统计。通过使用广东省气象信息实时监视系统,观测站发报人员能快速、准确知道信息发送情况,有效地提高了本省实时资料传输时效和业务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西班牙国家气象局(I.N.M.)已开始一项技术革新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设计气象监视系统(SIVIM),以增加对中尺度天气系统的了解和满足用户对短期预报的需要。气象监视系统由国家电信系统(SINAT)、数值预报系统(SIPREN)、气象卫星资料系统(SAIDAS)以及天气雷达网综合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小麦干热风是我国北方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小麦的千粒重和产量影响很大,它是引起年际小麦产量波动的气象因素之一。因此,我国气象和农业部门都很重视干热风的研究。早在六十年代,一些农业气象科技人员即对干热风危害作过不少研究。七十年代中期,中国农科院委托原华北农业大学主持的北方麦区干热风科研协作组,曾对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生理机制、天气形势、气候特征,以及防御措施效应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八十年代初,中央气象局又委托陕西、甘肃、河南省气象局召集,由山东、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宁夏、天津、江苏、安  相似文献   

7.
农业气象作为气象科学的一个应用分支,在农业生产和人们对自然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早在1872年美国就开始编发《每周天气纪事》,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服务。二十年代世界第一本《农业气象学》问世,建立了农业气象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后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气象问题随之变得非常突出,三十年代日本的大  相似文献   

8.
1981年11月6日至8日,省气象学会在金华市主持召开了“强对流天气学术讨论会”。会议邀请了南京空军气象学院付教授杨国祥同志作“急流在强对流天气中的作用”的学术报告,杭州大学讲师李毓芳同志介绍了美国气象科研工作七十年代的进展和八十年代的展望,引起到会的57名代表的极大兴趣。湖北、江西省气象局代表也应邀参加讨论会。  相似文献   

9.
L波段气象探测网运行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L波段气象探测网监控系统用来监视包括L波段探空设备与探空数据在内的全国高空气象探测网总体运行情况。基于L波段探空系统提供的监控信息与探空资料,结合业务运行经验与用户需求建立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网监控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利用L波段高空监视系统,结合探空资料质量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探空系统存在的问题;高空监视系统有助于全面掌握全国探测网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保障高空探测网稳定运行,提高气象探空数据质量,业务效果显著。但是在探空质量评估中也发现位势高度、温度以及风向与风速变化阈值存在控制过严的现象,需要加以改进,以避免虚警次数过多。  相似文献   

10.
2003年9月22~26日,WMO农业气象委员会(CAgM)开放计划领域组专家组(ET1.3)会议在韩国汉城举行。WMO农业气象处处长SivakumarM.V.K.博士,农业气象委员会主席Raymond博士(美国),及韩国(组长)、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是在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美国开展的“美国不同经济行业对天气敏感性评估项目”(OUSSSA—Overall U.S.Sector Sensitivity Assessment)中建立的气象-经济敏感性评估模型基础上,选取吉林等农业大省农业相关数据进行初步拟合与分析,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等高敏感行业气象敏感性评估模型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1974-1979年间,美国农业气象工作发展较快,为各种农业活动提供的各式各样的农业气象服务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和生产者对这些情报的使用也日益增加. 一、加强农业气象组织机构 1.成立农业气象研究所为了适应各部门对农业气象情报日益增长的需要,美国农业部和国家海洋大气局于1978年7月成立了“联合农业气象研究所”.该所以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农业气候服务研究室为基础,又增加了一些气象学家,以保证对全世界所有主要农业区天气条件的监视能力.另外,还从农业部世界粮食和农业形势展望委员会调来两名农业气象学家,国家海洋大气局负责监  相似文献   

13.
林松良 《气象科技》2001,29(3):40-41,64
结合绍兴市气象部门城市气象服务及雷电防护工作实践,阐述了建筑工程防雷、网络工程防雷和防雷装置年检在防雷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有关防雷法规在城市气象服务中的作用。提出建立区域性、高精度雷电预警、定位、监视系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和城市雷电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介绍并分析了RIA技术特点,对RIA的主流实现方式Flex做了阐述,并就Flex及其MVC开源框架Cairngorm展开应用研究,探讨运用其设计开发亚运气象资料监视系统的技术路线与关键问题。同时,建成的系统能在不增加值班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亚运气象资料的监控力度,为做好亚运气象服务起基础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际生物气象学会(ISB)和美国气象学会(AMS)于1987年9月13-18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召开"第十一届国际生物气象及大气生物学术会议"暨"美国第十八届农业及森林气象学术会议",作者应国际生物气象学会主席J.E.Newman教授的邀请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会上宣读了题为"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动态模拟——以中国黄淮平原为例"的论文.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各国的农业气象服务中,美国国家天气局和美国农业部联合编制的《每周天气与作物公报》的水平是很高的。为使我国的农业气象服务人员更多地了解这份周报的演变和内容,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笔者特此编写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河南气象》2008,(4):F0002-F0002
高炜 20世纪80年代于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美国雷金斯大学毕业,获计算机信息系统硕士学位;美国普渡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应用气象学)学位,并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从事博士后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炜 20世纪80年代于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赴美国留学,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美国雷金斯大学毕业,获计算机信息系统硕士学位;美国普渡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应用气象学)学位,并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从事博士后研究。  相似文献   

19.
农业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测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气象报表质量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业气象测报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本文作者从农业气象测报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近年来农业气象报表预审的经验,总结出若干条提高农业气象报表质量的方法,供相关领导和农业气象测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Web-GIS的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可有效提升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本文面向基层气象为农服务需求,依托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构建基于Web-GIS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系统首先应用ArcSDE技术,将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输出的农业气象监测、灾害诊断和利弊影响分析等数据产品,转换为空间数据库;采用ArcGIS Server for Flex API开发技术,在浏览器端实现对农业气象数据产品的空间分析。通过拓展省级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农业气象指标库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等知识库,构建农业气象知识库在线维护与服务平台。并基于Internet平台,为县级气象为农服务人员,提供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及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共享等功能。系统基于B/S结构,便于推广应用,可为基层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