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年前,天津市委市政府确定开发建设滨海新区,给海洋技术开发区带来机遇。该开发区与天津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密切合作,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依靠高科技发展壮大开发区。目前,一批与海洋相关的企业已经进入  相似文献   

2.
在概要综述我国海洋观测网现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海洋观测网建设的实际需求,基于海洋观测网布局状况分析、资料类型及时空分布状况分析、资料传输与质量状况分析、仪器设备效能状况和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合理性等5个方面,提出了制定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支撑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业务化海洋观测网运行评价、海洋观测站点选址分析、海洋观测资料类型选定、海洋观测仪器选型、可视化与规划报告输出和系统运行监控等6个方面,提出了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支撑系统的功能架构设计,为我国海洋观测网建设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能力支撑,为我国海洋预报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1997年以前,我国南极考察船到达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附近水域后,由于没有合适的锚地而多次出现险情。成功地在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水域完成锚地选址和锚地测绘任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是南极科考船安全避风、高效货物装卸的保证,它对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和基站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南海北部海域油气勘探保障建设选址的适宜性,在广泛研究备选区特征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原理,以自然环境因素、开发环境因素、基础设施与投资情况以及其他因素作为一级评判准则,建立了包括12项二级评判准则的递进层次结构模型,并以永兴岛、赵述岛和晋卿岛作为3个假定备选区,来验证分析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AHP评判结果显示,3个备选区的整体优劣指数依次为0.587 1, 0.212 1, 0.200 8;AHP模型的一致性比例CR值为0.020 3。通过分析和筛选影响远海油气勘探保障建设的选址因子,构建基于AHP原理的选址评价模型,可用于分析评价南海北部岛礁油气勘探保障建设选址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5.
海上选址是波浪能发电装置进行现场试验以及电站投产建设的基础工作,是装置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对波浪能发电装置海上选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选址问题的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计算,通过计算找出最优的选址方案,为波浪能发电装置海上选址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海洋局大力推进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控工作背景下,依据国家海洋局"一站多能"工作思路,提出在已建海洋潮位站搭载建设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以舟山潮位站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为例,在充分开展了比对调查基础上,对岸/岛基站海洋生态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选址调查方案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从水质对照站位的选择、监测参数和频率的确定等方面对在线监测系统建设选址海域的水质代表性进行论证。舟山潮位站海域选址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在线监测的水温、盐度、p H、溶解氧、浊度、叶绿素、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磷酸盐和硅酸盐等共11项参数,舟山潮位站海域与邻近海域水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邻近海域历史数据具有可比性,据此认为舟山潮位站海域水质具有良好的水质环境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以重大自然灾害如2004年"12.24"印度洋海啸、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10年海地特大地震等为背景,针对灾区处于环境脆弱的丘陵高山、基础设施贫乏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点,论述了巨灾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的原则与模型建构。根据野外实地考察数据与卫星遥感图片等分析资料,通过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全面风险分析与评估,建立层次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AnalyticalH ierarchy Process)方法建立选址原则层次分析模型并进行初步定量分析。成果可以协助决策部门为灾区恢复重建选址和确定巨灾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提供科学技术依据,为国家制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的相关规定提供参考。对应用AHP方法其局限性做出客观分析,并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国内基地概况。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以下简称国内基地)建设项目是经国家批准立项的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项目中的重点项目。项目建设单位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完成了该项目选址论证、选址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大量的前期工作。国内基地选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五号沟地区,占用深水(-10m)岸线270m,占用土地15hm^2余。该地位于长江口南岸,距离上海市区22km,其东南方向即为长江入海口,西侧毗邻沪崇苏大通道约400m,东靠赵家沟入江河口,是一个理想的建港选址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美国海洋保护区的主要类别即海洋庇护区和海洋保护工作开展较为成功的加州为例,介绍美国海洋保护区在制度框架、选址规划和监测评估等方面的管理模式。基于我国海洋保护区的现实情况以及中美双方共同的利益和诉求,从建立全国性的制度框架、完善海洋保护区的科学选址和合理规划、完善海洋保护区的监测评估体系以及建立中美海洋保护区对话机制等方面,探讨中美在海洋保护区领域开展交流合作的潜在机会,从而促进我国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港址选择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是社会、经济、政治、军事,自然和技术的综合体。本文从宏观经济学、环境学、工程学的角度对经济、集疏运输、港口与城市的相互关系、自然及建设等条件进行探讨。地理位置在选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临海工业区、后方腹地、海外前地是形成近代大型海港的充要条件;急流区的开敞式深水码头,水流在选址时亦是重要因素;通常应“深水深用,浅水浅用”,有时亦应考虑浅水深用,总之,选址时要加强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并强调选、建、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火电和核电电厂建设在滨海区域。文章概述了我国滨海电厂(包括火电和核电)的地理分布、热量排放和单机容量现状,回顾了近30年滨海电厂的空间发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滨海电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浙江省和福建省。相同装机容量下,滨海核电设计排放热量比滨海火电设计排放热量多58%。滨海火电平均单机容量远远大于全国火电。20世纪90年代,我国滨海电厂主要分布在河口和海湾附近;截至2020年,滨海电厂在海湾、开放海域和河口装机容量的分布比例约为7:2:1。从尽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位于河口的滨海电厂应开展电力结构调整;在保障建设运营安全的前提下,滨海电厂,特别是滨海核电应尽量选址在开放海域。  相似文献   

12.
在海洋战略和清洁能源战略背景下,我国围绕海洋牧场和海上风电开展了规模化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工程成本高昂、海洋生境破碎化和用海冲突等问题日益显著,国内外由此开展了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试点与探索。文章整理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试点工作,针对海上风牧融合发展的现状以及在经济和政策可行性、选址与规划、鱼种选择、配套设备开发、生态影响评估(噪声、电磁场、底座干扰和重金属迁移等)等方面的难题与挑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5.12汶川特大地震为背景,针对地震灾区处于丘陵高山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点,论述特大地震灾害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的原则与模型。根据野外实地考察数据与分析资料,通过对地震灾害的全面风险分析与评估,建立层次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方法建立选址原则层次分析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成果可以协助决策部门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选址和确定特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提供科学技术依据,为国家制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的相关规定提供参考。采用极重灾区的选址作为实际案例比较,对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模型的有效型进行了验证,对其局限性做出客观分析,并探讨了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位于天津市东南,距市中心50公里,紧靠天津新港和塘沽市区,总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23平方公里,生活区10平方公里。计划分三期进行建设:第一期“起步区”,先开发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2.55平方公里,仓储区0.45平方公里,生活区1.2平方公里。计划兴办150个企业,职工约2万人,工业总产值24亿元,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8~10万  相似文献   

15.
海上退役采油平台改建鱼礁是同时实现退役平台处置和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手段,而合理选址是保障平台造礁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工作,但目前国内缺乏相应的选址评价体系。在参考国内外文献和专家经验的基础上,筛选平台造礁选址评价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组合方法,构建适合国内平台及海洋环境特点的平台造礁选址评价体系,并对东营近岸平台造礁适宜区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共选取出15项具有代表性的平台造礁选址评价指标,平台造礁选址评价在水深、利益相关方等方面与常规人工鱼礁存在明显区别,其中水深和海洋功能区划是影响平台造礁选址评价的主要因素;东营北岸海域选址评价结果优于东岸海域,评价体系合理地表征出东营近岸海域作为平台造礁区的适宜性情况。研究结果可为东营近岸海域平台造礁示范区的选取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国内平台造礁选址规程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专家们经过数年论证考察认为,浙江省嵊泗海域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最佳选址,大小洋山宜建大型集装箱港。1995年9月19日市委书记黄菊带领上海市有关人员考察了大小洋山,认为这里可以作为上海建深水集装箱港的首选港址,并要求上海市经济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海岸带浅滩海域表面水温和盐度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海岸带浅滩区是沿海开发利用的重要经济区之一,它对海水养殖与捕捞,港口建设与旅游胜地的开辟,工厂的选址与排污,海底矿藏的开采与运输,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认真研究该区的水位变化、海流特点、泥沙输运、地貌变迁是必要的,而探讨其温、盐度分布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坎门高程基准的建立过程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我国海洋观测示范站——坎门海洋环境监测站的前身坎门验潮所从选址、建站到观测所走过的艰难历程,阐述了作为我国高程系统的奠基——坎门高程基准的建立过程及其在我国高程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Jason-3卫星在国外4个主要卫星高度计定标场所在海域的测量数据,分析了这些海域的有效波高变化特性。在我国大陆沿岸选取了Jason-3卫星经过的12个海域,分析了它们的有效波高变化特性,给出了在我国大陆沿岸建设卫星测高定标场的选址建议。Bass、Corsica、Gavdos等3个定标场海域的平均有效波高约为1.1 m,说明平均有效波高1.1 m及以下的海域适用于建设定标场。选定的12个沿岸海域中,渤海及黄海海域平均有效波高小于0.8 m,显著小于东海及南海1.3~1.5 m平均有效波高,单独从有效波高的角度渤海及黄海海域更适合于建设卫星高度计定标场。  相似文献   

20.
建设项目用海选址预审是海域使用申请审批的重要环节,同时作为围填海计划指标安排的重要形式,对于贯彻落实适度从紧、集约利用的海域使用管理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天津市海域使用申请审批管理现状,比较分析了国家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海预审的管理规定和程序,客观分析评价了天津市海域使用选址预审管理的实施成效和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天津市建设项目用海选址预审管理办法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