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分析延安市2006年8月1日至2日出现的一次大冰雹过程的多普勒雷达产品,得出大冰雹形成过程中形成的三体散射长钉和相应的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组合反射率、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回波顶高等变化特征,三体散射现象是大冰雹预警的一个指标。指出强风暴顶辐散是与风暴中强上升气流密切相关的小尺度特征,它提供了上升气流强度的度量,可以与最大冰雹尺寸相关连,并且是风暴强度变化的早期指标。回波强度最大值及所在高度,有界弱回波区区域大小,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大值区都是判别强降雹潜势的指标。通过对各项产品数据特征变化研究。为今后大冰雹早期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普勒雷达观测模式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五家渠多普勒雷达站的工作任务和目的,总结半年来的观测工作经验及有关雷达站的观测模式,结合新疆气候的特征,初步制定了多普勒雷达观测模式,使之能实时地准确地收集、分析雷达回波资料,以利于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6.
对常德及周边地区10次强雹暴过程中18个风暴单体产生的404次三体散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反射率因子强度是能否产生三体散射的关键因素,产生三体散射特征的最小反射率因子强度为58dBz,在此临界值之上,反射率因子强度越强,越易产生三体散射;(2)风暴核回波强度的垂直分布是三体散射出现频数在高度4km左右、仰角1.5°、距离90km左右达到峰值的主要影响因素;(3)三体散射随方位分布在180°~360°出现频数最多,风暴单体移动下风方有径向长度较长的回波区时,导致三体散射特征被覆盖,是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根本原因,风暴单体相对雷达位置和移动方向通常决定径向外侧是否有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回波;(4)三体散射回波强度与风暴径向外侧弱回波相当或强时,三体散射特征能被识别。 相似文献
7.
一次强烈雹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石家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探测资料,对2008年5月17日发生在河北南部的强烈雹暴的生成环境和动力机制以及发展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内蒙古东部冷涡后部的冷空气和低层暖湿气流在河北中南部交汇,导致这个地区上空的层结不稳定,低层的暖切变和地面的东风辐合线为触发系统。高低空急流、不稳定层结、强垂直风切变为强烈雹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强烈雹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特征表现为一个次超级单体的发展移动过程,呈现回波悬垂和弱回波区特征,强回波核区反射率因子达到73 dBz,三体散射现象明显,对应径向速度图表现为弱中气旋,旋转速度为15 m/s。次超级单体右移特征明显,沿承载层平均风方向偏右侧移动。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大值与强雹暴的产生密切相关,0.3~2.1 km的Srh正值出现以及2.1~6.1 km的Srh减小随后迅速增加对冰雹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干冰球和水球的散射特征出发, 分析了强烈雹暴三体散射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成机制, 讨论了影响三体散射观测的主要因素; 利用连云港CINRAD/SA天气雷达资料, 对2004年6月26日发生在连云港市境内的一次大冰雹过程的三体散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对三体散射在业务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产生三体散射的反射率因子区强度超过60 dBz, 三体散射的反射率因子值小于18 dBz, 长度通常小于14 km; 径向速度整体上为朝向雷达的低值, 谱宽很大, 可达13 m/s以上; 首次观测到三体散射后, 可立即预报有大冰雹将降落到下游地区, 提前量在20 min以上, 这些结果为利用三体散射预报冰雹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10.
11.
地形暴雨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进一步揭示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提高强降水的预报、监测和预警能力,针对三次落区于太行山东部迎风坡的暴雨天气,通过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分析发现:三次暴雨均为积层混合型絮状回波,受太行山地形的影响,无论回波移动方向如何,在偏东风作用下,较强回波均在太行山东侧迎风坡加强(或有新生)、合并、移速减慢,对应降水加强;三次过程径向速度场均为连续的大尺度风场特征,低层均有偏东风"牛眼"出现并伴有风速辐合,"牛眼"的形成、强弱、面积的大小和维持时间的长短以及风向的变化对三次暴雨的形成至关重要。低层偏东风"牛眼"结构急流的存在为太行山迎风坡暴雨形成的判据。 相似文献
12.
1983年4月3日下午,我市自西北向东南先后受冰雹袭击,雹径一般为1—2厘米,降雹时间为10分钟左右,过程降水量为3—10毫米,影响时伴有8—9级的雷雨大风。据调查,受冰雹袭击的共有143个公社,受灾农田达250万亩,是近几年来范围最大、降雹时期最早的一次。 二、形势背景 500毫巴图上,3月31日至4月1日有一低槽东移入海,並伴有强冷空气。2日,原在贝加尔湖东部的冷中心南落至我国东北,形成一切断冷涡。4月3日08时,槽线位於通辽,济南以及射阳、杭州、邵武一线,超前於700毫巴和850毫巴槽线,构成前倾槽。本省中高空受西北气流控制。 相似文献
13.
1985年8月12日,会宁、定西、陇西、武山、甘谷等地降了冰雹暴雨。这次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局地受灾极其严重。据武山县救灾办公室反映,该次暴洪灾害,全县死亡91人,大家畜126头,猪、羊695头。其他各县程度不同地遭受了雹洪灾害。 相似文献
14.
张春良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91,(5)
本文利用711测雨雷达,对昭苏地区1990年7月12日的一次雹暴过程进行了跟踪观测,指出了这次雹暴过程强烈地受局地地形影响所具有的生消和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5.
北京短时局地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短时局地暴雨的临近预报目前仍是预报中的难点,也是2008年奥运会提供精细化预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了解不同云系的结构及雷达回波的特征,还可以为人工增雨制定最佳作业方案,选择最佳作业时机。用每小时的地面自动站雨量资料结合北京市气象台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查找出造成北京2004年夏季(6~8月)的短时局地暴雨天气的雷达回波单体。对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分析表明:在多普勒径向速度图上“辐合点”、“中气旋”的图像特征出现有利于局地暴雨发生,并提前于暴雨。对突发性局地暴雨的临近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 1 998、1 999两年来观测到的局地强雹暴的雷达回波资料 ,分析出了 3种局地强雹暴在雷达回波上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济南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探测数据,结合探空、地面气象站观测和实地冰雹调查资料,对2020年6月1日影响山东中西部的一次强雹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雹暴过程受高空槽影响,于当日中午在河北邢台市初生,移入山东境内后持续降雹近5 h,其中17:00后雹暴明显加强,冰雹灾害严重。2)典型降雹时次具有明显的三体散射特征;1.5~5.5 km高度冰雹区对应的反射率因子(ZH)均大于65 dBZ,差分反射率因子(ZDR)介于-2.6~1.5 dB,相关系数介于0.80~0.96;大冰雹多集中在低层前侧入流的左侧和前侧。3)多个单体于17:00前后演变成超级单体风暴,具有明显的有界弱回波区和中气旋结构,ZDR柱可指示雹暴主上升气流区的位置。4)水凝物相态分类产品给出的冰雹分布反映了空中冰雹的分布和演变,可从冰雹色标面积大小、连续性程度预估冰雹强弱,根据低仰角的冰雹色标预判冰雹落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2005年6月29~30日成都地区一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的暴雨天气过程的常规气象资料和位于凤凰山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的分析, 重点从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 (Z) 、径向速度 (V) 、速度谱宽 (W) 和垂直累积含水量 (VIL) 出发, 归纳出对成都地区暴雨灾害短临预报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回波特征指标, 提高和改善该地区暴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多普勒雷达实时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使用2002年6~7月长江中游地区宜昌S波段多普勒雷达在两次大范围混合性强降水过程中部分时段体积扫描强度数据以及周边100km范围内的7个雨量计整理成10min记录一次的雨量资料,分析了实时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特征。研究表明: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可反映出所选区域上空零度层亮带高度位置、回波的垂直变化规律等信息,以此分析降水的类型、云中粒子的发展变化;从雷达连续体扫得到的中、低仰角对应高度上的实时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变化规律、PPI图像上对应雨量站点上空的回波变化情况及10min记录一次的地面雨量的变化趋势对比来看,发现三者能很好地统一起来,可用来较细致地分析降水云体的变化,有利于在无地面雨量计的地区分析降水量的大小、确定降水类型、估测降水的发展;对无亮带、反射率因子值较大而且越低仰角值越大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区域,对应地面上常有对流性强降水出现。 相似文献
20.
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多普勒雷达资料的观测系统模拟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将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技术应用到对流尺度系统中,实施了基于WRF模式的同化单部多普勒雷达径向风和反射率因子的观测系统模拟试验,验证了其在对流尺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对同化系统的特性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WRF-EnKF雷达资料同化系统能较准确分析模式风暴的流场、热力场、微物理量场的细致特征;几乎所有变量的预报和分析误差经过同化循环后都能显著下降,同化分析基本上能使预报场在各层上都有所改进,对预报场误差较大层次的更正更为显著;约8个同化循环后,EnKF能在雷达反射率、径向风观测与背景场间建立较可靠的相关关系,使模式各变量场能被准确分析更新,背景场误差协方差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有着复杂的结构,是高度非均匀、各项异性和流依赖的;集合平均分析场做的确定性预报在短时间内能较好保持真值场风暴的细节结构,但预报误差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