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极长城站大风天气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使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发布的南太平洋天气实况分析图,分析了长城站2005年12月~2006年11月的大风天气。分析认为:长城站的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4~10月;气旋是造成长城站大风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存在“单一气旋型”、“北高南低型”、“南高北低型”、“东高西低型”和“西高东南低型”五种大风类型,其主要风向分别是NW/SE,WSW-WNW,ENE-SE,NW-N和SW-WSW,最后给出了长城站冬、夏季节大风天气的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2.
并传才原青岛气象台台长和气象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天气分析、预报、科研及管理工作,是山东省科委气象专业组组员,曾在全省天气预报员业务考试中获第一名。是全面系统总结山东省天气预报经验和成果技术手册《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的主要编写者。先后发表“青岛近百年气候变化趋势的初步分析”“山东地区大风的气候特征”“青岛近海海雾的初步分析”等论文数拾篇,翻译出版了友田好文等(日)著《海洋》一书。理事介绍(一)  相似文献   

3.
张林  蔡德培 《海洋预报》1994,11(1):55-62
本文通过对第九次南极考察“极地”船航渡期间,气象保障工作的总结,用天气学方法分析了航线上的天气系统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南半球,南极地区的天气系统-绕极气旋和南极大陆冷高压对航线的影响,希望对今后南极考察航线预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1985年12月12日至1986年2月8日“向阳红14”号调查船在太平洋调查所获海洋水文气象资料,计算了四种热交换量。结果表明:海-气热输送与天气系统和海洋水文条件关系密切。冬季,在各种天气系统条件下西太平洋及中太平洋的大气主要是从海洋得到热量,其中以黑潮流经的海域最为明显,而热交换的方式主要是海洋以潜热的形式把热量输送给大气。  相似文献   

5.
气旋波浪的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强烈发展的入海气旋,是产生大风生成大浪的一种重要海上天气系统。特别是春秋季节移入我国北部海区的气旋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配合,常造成大风和降水天气,海面常出现大浪与巨浪。1979年11月25日“渤海二号”石油平台翻沉和1983年4月26日“107浮吊船”在渤海翻沉等海难事件,均为这种天气系统所致。 1983年 4月 25日 08时至28日 08时发生的一次强气旋天气过程,使渤海海区出现阵风达 11级和6.7米的巨浪(H_(1/10)=6.7米)。渔船受损,死伤渔民数人,经济损失严重。气旋带来的强风、暴雨、巨浪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摸清气旋浪的分布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沙及其邻近海区的天气气候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南沙群岛海区,具有盛行季风和受各种天气系统影响明显、高温高湿、常年多去、降雨量丰富、大风频繁、风向变化规律明显、辐射强烈、热量充沛、“长夏无冬”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7.
南沙群岛海区,具有盛行季风和受各种天气系统影响明显、高温高湿、常年多云、降雨量丰富、大风频繁、风向变化规律明显、辐射强烈、热量充沛、“长夏无冬”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8.
鱼趣种种     
鱼报天气一种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热带鱼,名叫“家鱼”。由于它发出的天气预报“准”过气象台,故而当地居民都将其养在鱼缸中来观察天气。家鱼要是沿着鱼缸四壁慢条斯理地游来游去,天气不  相似文献   

9.
1989~1990年南极第六次考察,极地轮实施“一船两站”和南大洋海洋考察运输任务,需过东北季风区,两次穿越热带辐合带、东南信风带和咆哮西风带,还需在极区外缘进行长时间航行,高、中低纬天气系统都曾遇到,气象条件复杂。本文仅就航线天气,大风过程和南大洋考察有利天气形势进行分析讨论,以求丰富南极和航行天气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0.
姚圣康 《海洋预报》2006,23(Z1):73-78
通过对0509号“麦莎”台风浪的分析,揭示影响台风浪成长、发展、消衰的物理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浪的大小、台风浪的范围、台风浪区的对称性不仅和台风的强度、移动速度、外围大尺度天气系统有关,并且也受岛屿及海底地形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影响台风浪主要因素是风速、风时和风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1.
非洲东南侧海域春季的几种危险天气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执行任务累积的气象资料、NCEP和NWW3海浪模式资料,对非洲大陆东南侧海域春季的几种危险天气系统及其造成的大浪区进行了分析,初步揭示了这些危险天气系统的成因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青岛沿海主要灾害性天气暴雨、大风和形成暴雨、大风的各种天气系统。青岛沿海暴雨强度的分布由南向北递减,该区暴雨多起于7月上旬止于8月下旬。暴雨中心在青岛以南,其特点是:暴雨开始早、结束晚、暴雨次数多,强度也大。影响本区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气旋、冷锋、台风、高压后部、静止锋和暖切变。大风是该区最常见的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它对渔业、养殖、港工建筑及海上交通运输影响很大。本区大风的分布特点是:由海岛向陆地风力逐渐减小。全年以北向大风日数为多,尤以冬季最盛,南向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季.引起本区域大风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寒潮(冷锋)、蒙古(东北)低压、气旋、台风及雷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影响航天测量船在西南太平洋任务海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阐述了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及冷空气的特征,以及航天测量船采用的数值预报产品,在充分考虑到航天测量船任务的特殊性的同时,根据其历年在该海域规避灾害性天气系统与应急机动情况,探寻出了该海区三种典型灾害性天气系统作用下船舶机动方案,为航天测量船在该任务海区应急机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世界》2010,(9):6-6
今年我们听到最多的关于天气的评价就是这样几个词“热”、“波动”。 2010年的夏天据信是最近几十年来最热的一年,炎热的天气使北冰洋上的冰层融化、变薄,引发了诸多的担忧。就在不久之前,科学家还观察到一个260平方千米的冰块脱离了格陵兰冰川。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东部邻海恶劣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30~1979年NCDC海洋船舶观测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邻海恶劣天气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海区恶劣天气的分布在冬季和夏季是不同的;在东北和西南季风期间,台湾东北和西南海区也有差异。影响恶劣天气条件的分布因子非常复杂,主要是季风和极锋、天气系统、冷暖洋流及地形等因子。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丽江CINRAD/CC雷达观测资料,并结合天气背景及当地地形,对2008年9月11日出现在华坪站的单点性暴雨天气进行详细分析发现:雷达回波强度场上,由前端积状云和后部层积云组成的混合降水回波移过测站;速度场上出现了“逆风区“的特征,并在其移动路径周围出现了强降水天气;5.2 km以上高度的垂直风廓线显示,冷平流控制时系统维持,冷平流减弱时系统减弱;500 hPa副高较强,冷空气南下回流,致使700 hPa切变线东南移,产生强降水。华坪县特殊的地形与该次暴雨的风场结构相配合形成迎风坡的动力抬升条件,是此次暴雨的又一特征。  相似文献   

17.
张韧 《海洋通报》1997,16(1):15-19
结合夏季东亚大陆季风雨带强对流降水过程中局地凝结热强迫作用的天气实际,从动力学上探讨了这类局地热源扰动的强迫作用对该地区位势场和风场的影响及其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的响应模态。研究结果表明,局地“狭窄”的准孤立子型的热力强迫作用可以激发出较为“宽广”的准孤立子型的位势场和风场的响应,从而对夏季东亚大陆梅雨期间局地范围内副高单体的生成和增强机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动力学途径,同时也对分析和预报夏季西太平洋副  相似文献   

18.
2020年5月山东共出现13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其中8次出现冰雹,共15市(93.8%)81站(65.9%)出现降雹,单站最大降雹次数为4次。10次出现10级以上雷暴大风,5次出现短时强降水,强对流次数之多、范围之广、强度之大、灾害之重为近10年少见。其中,“5 ·17”强对流天气过程最为剧烈,其冰雹范围之广非常罕见,最大冰雹直径为4.5 cm,最大风速达36.6 m ·s-1(12级),最大雨强达56.9 mm ·h-1。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CMWF Reanalysis v5,ERA5)和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多普勒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等资料,对2020年5月山东强对流天气特点及强对流多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以“5 ·17”强对流天气过程为例,对雷达回波特征和风暴内的垂直运动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一方面有利于其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到达山东,另一方面阻挡西风带系统,导致前倾槽强度偏强,长时间维持在山东上空;500 hPa异常偏强的暖高压脊前西北气流携带的冷空气叠加在850 hPa偏强的暖温度脊上空,造成山东上空长时间为位势不稳定大气层结。(2)在上述有利的天气背景下,山东上空水汽充沛,对流有效位能偏大,冀鲁豫3省交界处气旋式辐合偏强,鲁中地区稳定存在一条辐合线,容易触发产生强对流天气,造成山东5月强对流天气频发。(3)对流风暴高度组织化、区域性的超级单体群以及一条长度超过500 km的强飑线是造成“5 ·17”强对流的直接原因,对流风暴内部的上升速度高达28 m ·s-1。  相似文献   

19.
陈才俊  汤洁 《海洋通报》1993,12(6):24-29
“异常潮位”是指潮位大大高于当时正常潮位,潮汐时间没有明显提前规律的一种突发性潮汐现象。它出现的时间短、范围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故常给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发生于江苏中部沿海的大多数异常潮位系由晚秋冷锋系统过境,叠加小范围的较为强裂的天气系统,引起局部风暴,加上局部地域条件的影响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一、序 强温带气旋是北大西洋上的重要灾害性天气系统,强大的温带气旋活动给海上带来狂风巨浪,对远洋运输、海上工程建设等都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研究北大西洋强温带气旋的活动规律,掌握它的发生发展特点,对于预报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据1980~1982年中国援助毛里塔尼西“友谊”港工程天气预报保障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北大西洋强温带气旋的活动规律,着重分析北大西洋强温带气旋发生发展的高空环流、地面天气形势和天气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