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洛河组至环河华池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构造背景、野外露头、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和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和总结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洛河组至环河华池组沉积相、相带分布范围和沉积特征。洛河组主要沉积了冲积扇相、风成沉积相、辫状河相和沙漠相;而在环河华池组主要沉积了湖相、三角洲相、曲流河相及风成砂岩夹层。平面上沉积相带的变化规律性较强,由盆地边缘的冲积相、冲积—河流相砾岩向盆内渐变为河流相—滨浅湖—半深湖相泥岩。沉积特征受构造运动影响和沉积相带控制,洛河组是从山缘向盆地内砂岩厚度迅速变薄、尖灭;环河华池组岩性变化表现为北粗南细、东粗西细,在北部砂体呈现东薄西厚,东北向西南增厚,在南部砂体呈近南北向展布,东薄西厚,南薄北厚。  相似文献   

2.
北方砂岩型铀矿已成为我国铀资源扩大的重点类型,在现有铀矿山开采中占绝对主力地位。本文在分析中国伊犁盆地南缘、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二连盆地中部和松辽盆地南缘等重要产铀盆地主要含矿目标层沉积相的基础上,探讨了沉积相对砂岩型铀矿床的控制作用。获得主要认识有:①伊犁盆地南缘水西沟群Ⅰ~Ⅳ旋回为冲积扇沉积体系、Ⅴ旋回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Ⅵ旋回为浅湖沼泽沉积体系、Ⅶ旋回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有利成矿的沉积体系为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冲积扇体系,有利成矿的部位为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席状砂亚(微)相、三角洲平原辫状河流亚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亚(微)相以及冲积扇沉积体系的扇中-扇端亚相;②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有利成矿的沉积体系为直罗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有利成矿部位为砾质辫状河、砂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相变部位,如纳岭沟铀矿床位于砾质辫状河向砂质辫状河过渡的区段,罕台庙铀矿床则位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向前缘亚相转换带附近;③二连盆地中部赛汉组沉积相可划分为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泊相4大类,与铀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沉积相为辫状河河道(古河道),其次为冲积扇相,如果在该区发现了古河道就基本意味着发现了铀矿化带,这是与我国北方其他产铀盆地最大的不同之处;④松辽盆地南缘姚家组下段沉积相主要为辫状河和冲积扇,在东部局部发育浅水三角洲相,其中成矿与辫状河相关系最密切,辫状河控矿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较为相似,矿体虽然受辫状河道控制,但河道中部砂体最厚的部位不是成矿的有利场所,而主河道边部和下游河道分叉的主迎水面是最佳成矿部位。这些认识为铀矿找矿战略选区和相关铀矿床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素材和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3.
晋中盆地是位于汾渭地堑系中部的新生代陆内断陷沉积盆地,研究晋中盆地第四纪的沉积序列对于进一步认识该盆地区域构造和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查明晋中盆地第四纪沉积序列结构、研究揭示晋中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及演化,通过构造岩相学方法,对晋中盆地地表和钻孔内第四纪沉积物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晋中盆地清徐地区地表第四纪沉积序列结构为盆地内部沱阳组河床相和河漫滩相-盆地边缘汾河组河流相—盆山过渡带峙峪组河流相、汾河组冲积扇相及马兰组风积相-基岩山地(盆地外围)二叠系浅海相。钻孔岩芯内第四纪沉积序列结构为下更新统浅湖相和滨湖相—中更新统浅湖相和河流相—上更新统河流相和冲积扇相—全新统冲积扇相。研究认为晋中新生代陆内断陷盆地内沉积序列和演化结构为早更新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更新世萎缩湖泊环境—晚更新世强烈萎缩的湖泊和河流环境—全新世再度沉降的陆相湖盆;陆相湖盆从中心向山地沉积环境分带为湖泊沉积环境—河流和湖泊沉积环境—冲积扇沉积环境(盆地边缘出山口区)。盆山过渡带地区上更新世沉积物错位现象与同沉积活动断裂有关,断裂活动性揭示了晋中盆地阶梯式断陷成盆的动力学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为区域气候环境变化和晋中盆地区域构造研究提供了新证据,也为太原市城市群建设中工程场址的选择提了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合钻井、测井和古生物等资料,依据沉积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济阳坳陷沾车地区古近纪东营组沉积相特征及空间展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沾车地区东营组发育冲积扇相、曲流河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滩坝和湖底扇8种沉积相,以湖泊相为主。东营组三段盆地持续下陷,深湖相、滨浅湖相发育,沉积范围广。东营组二段湖盆重新开始抬升,湖水收缩,沉积范围缩小,沉积相以滨浅湖相为主,伴有小规模的扇三角洲及滩坝沉积。东营组一段湖盆继续抬升,沉积范围进一步缩小,主要为冲积扇河流沉积,凸起边缘发育一系列的冲积扇。  相似文献   

5.
江苏盐阜拗陷晚白垩世浦口组沉积相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为系统探讨区内晚白垩世浦口组沉积相类型、沉积特征,深入研究了浦口组各亚段沉积相平面分布及盆地沉积演化规律。研究表明,浦口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三种主要沉积相类型。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沉积相由冲积扇沉积逐渐变为扇三角洲或滨湖、浅湖、半深湖或盐湖相沉积;自下而上由冲积扇沉积逐渐变为扇三角洲或滨湖,至浅湖、半深湖或盐湖相,再到浅湖相沉积。晚白垩世浦口组沉积时期,盆地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初、早、中和晚四个时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沉积特征表现各异,但总体表现出拗陷具有由小到大,再缩小的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6.
江西信江盆地白垩系沉积体系及其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野外沉积层序、岩石学特征、古生物资料和地貌景观特征,本文对江西信江盆地白垩系沉积相进行了初步分析,首次探讨了沉积体系与丹霞地貌发育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信江盆地白垩系主要发育4种沉积体系,即冲(洪)积、三角洲、湖泊和扇三角洲。早白垩世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扇三角洲相沉积,晚白垩世从盆地南缘到北缘大致为洪冲积相→辫状河流→三角洲→滨浅湖→三角洲→辫状河流→洪冲积相的展布方式。研究表明,该区丹霞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主要是上白垩统冲积扇、辫状河相沉积产物,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与盆地冲积扇、辫状河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沉积亚相、微相类型对丹霞地貌的发育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燕山地区长城纪沉积演化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燕山长城纪沉积相特征及环境系统反映出坳拉槽盆地的沉积特点?盆内发育着冲积扇?扇三角洲?浊流沉积?碳酸盐滑塌角砾沉积?颗粒流沉积及火山硅质混合沉积等与同沉积构造活动有关的沉积相型?从早期的大陆内部冲积环境到晚期的环边台地─斜坡─碳酸盐深水盆地,环境系统从较封闭状态向半开放方向演化,其演化过程与盆地构造的扩张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  相似文献   

8.
李胜祥  陈戴生 《铀矿地质》1996,12(3):129-134
本文从研究伊犁盆地不同地段含煤系地层岩性变化特征入手,提出冲积扇快速入湖的扇三角洲沉积相模式,并讨论了4个沉积亚相,即冲积扇、扇前辫状河、滨湖三角洲、湖沼相的沉积相特征及其空间展布规律,研究了含煤系沉积相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成矿关系,指出了滨湖三角洲相砂体是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9.
腾冲—梁河地区砂锡矿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慧  何科昭 《云南地质》1991,10(4):337-361
在充分研究区域的地貌、第四纪地层及新构造的基础上,分析了腾冲-梁河地区砂锡矿的形成条件和富集规律。本区形成砂锡矿的有利条件为:砂锡矿的物质来源——含锡母岩;有利于砂锡矿堆积的控盆构造;有利于含矿母岩不断破坏的控风化剥蚀构造;配套的剥蚀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有利于含矿母岩风化的湿热气候;有利于砂锡矿富集的水流动力条件。砂锡矿的富集规律为:云英岩发育的地区很可能富集砂锡矿;靠近原生锡矿的活动断裂带附近有利于富集砂锡矿;风化壳砂锡矿底部及粘土细粒层的表层,砂锡品位相对较高;坡积砂锡矿在接近含矿母岩处品位最高;冲积砂锡矿在区内最为发育,在接近含矿母岩处品位最高。以山寨盆地为代表,洪积及冲-洪积砂锡矿在盆地西缘极其发育,湖滨砂锡在近岸粗碎屑物中较为富集。  相似文献   

10.
刘行军  董业才 《江苏地质》2006,30(2):94-101
早白垩世晚期江西贵溪盆地的控盆断裂活动加强,在盆地边缘的不同地带及盆地中心发育有不同的沉积相。野外露头岩性相特征和剖面的研究表明,贵溪盆地罗塘群主要发育有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辫状河相及湖泊相,不同的沉积相出现在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并由不同的岩性相组成。沉积相的特征、分布及组合形式反映了陆相断陷红盆沉积地层相带窄、横向及纵向上相变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孙龙德 《古地理学报》2004,6(2):252-260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与塔西南坳陷的白垩系沉积厚度大,岩石类型多,既有碎屑岩,又有蒸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相类型丰富,包括海相、海陆交互相和陆相,并以陆相碎屑岩沉积为主。库车坳陷与塔西南坳陷在早白垩世虽为分隔性的沉积盆地,但其陆相碎屑沉积具有几乎相同的特征:均以冲积沉积体系发育为主,相带分布和储层发育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对应山前断陷盆地的不对称性,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在靠近山前的陡坡一侧,正常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在湖盆缓坡一侧。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由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等构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由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等构成。储层主要发育于扇三角洲或辫状河三角洲的辫状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及分流河口砂坝中,在库车坳陷和塔西南坳陷都形成了优质的储集岩。砂体厚度大,分布广,储集条件好。冲积沉积体系的普遍发育预示了白垩系储集岩在盆地内的分布可能是十分广泛的。近年在喀什凹陷、英吉苏凹陷相继取得的勘探成果大大拓宽了其勘探领域,白垩系正逐渐成为盆地内主要的勘探目的层之一,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2.
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沉积序列及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是一套厚度巨大的陆相碎屑岩沉积,根据岩性组合和沉积旋回,自下而上将河口群划分为8个非正式的组级单位。通过对河口群基本层序的分析和沉积序列及沉积相的研究,可以识别出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和滨浅湖相3类相环境,细分为13种微相。沉积相的演变从整体上反映了整个盆地的演化过程。河口群的沉积环境由冲积扇相→三角洲相→滨浅湖相→三角洲平原相演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反映了盆地从开裂→扩张→萎缩→消亡的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东北部铁力地区沉积相研究薄弱。通过对铁力地区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姚家组的沉积相类型、沉积期次、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运用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对铁力地区扇三角洲体系内有利成矿砂体的沉积相类型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研究区内姚家组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并识别出泥石流、辫状河道、洪泛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前扇三角洲泥等7种微相;姚家组冲积扇-扇三角洲体系自底到顶可分出3个沉积期次,总体具有不断向西南(盆内)迁移的趋势;姚家组扇三角洲体系内的辫状河道砂体可作为寻找潜水氧化砂岩型铀矿的重点类型,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作为寻找层间氧化砂岩型铀矿的主攻类型。该研究可为铁力地区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大洋  王峻 《江苏地质》2010,34(2):123-129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但对研究区沉积相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根据岩性组合、岩石颜色、沉积构造等多种因素将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划分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湖泊4种沉积体系,并对各沉积亚相构成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均属陆相沉积,总体上发育三级扇的沉积模式,即由盆地边缘冲积扇经河流冲积平原到三角洲再经浅湖到半深湖.通过对研究区内沉积相和沉积构造的综合研究,本区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5.
苏北盆地高邮-海安地区晚白垩世泰州组沉积相及物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发生在晚白垩世的仪征运动,使泰州组不整合覆盖于赤山组或紫红色浦口组之上.促使了本区南断北超、南陡北缓的箕状断陷的形成与发展,由此导致本区泰一段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半深湖泊沉积相当发育.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沉积相逐渐由冲积扇沉积渐变为扇三角洲、浅湖、半深湖相沉积.泰二段沉积时期是本区最大湖侵期,半深水湖泊相最为发育.通过对重矿物组合、砂(砾)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及沉积相展布格局等分析认为,本区泰州组沉积时期的物源主要来自南部的苏南隆起、北部的建湖隆起.  相似文献   

16.
塔西南坳陷侏罗系断陷盆地沉积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塔西南坳陷自中生代早期以来进入陆相沉积发育阶段,由于天山隆升及昆仑山的俯冲,塔西南地区侏罗地区侏罗系表现出西岸陡、东岸缓的断陷盆地特征。研究表明,侏罗纪断陷湖盆共发育Gms,Gm,Gt,Gpb,Gp,等19种岩石相类型和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三角洲相、正常三角洲相及湖泊相等5种沉积相类型。西岸陡坡带以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为主,东岸缓坡带以河流三角洲、辫状三角洲占优势,盆地中心为湖相沉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西秦岭徽县-成县早白垩世盆地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英利  王宗起  闫臻 《地质通报》2012,31(7):1142-1154
徽县-成县(徽成)盆地是西秦岭造山带内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早白垩世走滑拉分盆地。沉积相分析结果显示,盆地内部发育不同的沉积相组合,且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盆地充填序列分析表明,徽成盆地的沉积演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田家坝组沉积时期、周家湾组沉积时期、鸡山组沉积早期和鸡山组沉积晚期。田家坝组沉积时期,盆地南部以冲积扇砾岩和辫状河砂、砾岩沉积组合为主;周家湾组沉积时期,盆地西部以冲积扇砾岩和辫状河砂、砾岩沉积组合为主;鸡山组沉积时期,盆地北部和南部以冲积扇砾岩和辫状河砂、砾岩沉积为主。在整个沉积过程中,盆地中心表现为湖泊(前三角洲)相细粒沉积,而河流和三角洲体系则分布于冲积扇和深水湖泊(前三角洲)沉积之间。古流向和物源恢复结果证明,盆地沉积物主体来自于盆地北部、南部的花岗岩和前侏罗纪地层。盆地构造沉降和沉积充填过程主要受控于盆地北缘徽凤断裂,盆地南部抬升与盆地边界断层的活动密切相关,是盆地的主要物源区。  相似文献   

18.
运用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理论对大民屯凹陷西斜坡古近纪沙三段发育的沉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三段发育低位、湖侵、高位体系域;大民屯凹陷西斜坡沙三段的沉积相类型可分为冲积扇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浊积扇相;前进断裂坡折带控制了大民屯凹陷西斜坡沙三段沉积发育,低位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滑塌浊积扇,同沉积断裂坡折带之下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滑塌浊积扇,湖侵域在坡折带之下主要发育滑塌浊积扇、湖相泥岩;高位域西斜坡主要发育冲积扇和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从而沿着西斜坡形成冲积扇相—三角洲相—浊积扇相的沉积模式;沙三中下段,大民屯凹陷荣胜堡洼陷东北斜坡部位受前进断裂破折带控制的沉积砂体及浅湖-半深湖区的浊积扇砂体是形成岩性油气藏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9.
腾冲-梁河锡矿带砂锡矿床的形成,与燕山-喜山期含锡花岗岩及原生锡矿有关。其分布和产出受原生矿规模、第四纪地理环境、新构造运动及当时气候条件所制约。据成矿地质条件及砂锡矿床特征,划分出变花岗岩风化壳型、残-坡积型、冲一洪积型、湖积型等四种成因类型,指出成矿远景区,预测了远景规模;对山寨火山堰塞湖盆第四系,建立了地层层序,划分了沉积相。对区内砂锡矿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作了论述,并对砂锡矿的普查勘探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重砂测量是有效的找矿方法,浅井探和SZ-130-A型砂钻是勘探砂矿的适用手段。对确定砂锡矿品位的不同测试方法作了对比,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剑萍  张琳璞  石勇 《新疆地质》2008,26(2):167-171
利用钻井取心、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和手段,对乌南地区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乌南地区下油砂山组共分为5个油层组.一、二油组为洪水-漫湖重力流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洪水-漫湖相,洪水-漫湖相划分为漫湖亚相、沟道亚相及滩砂亚相;三、四、五油组为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浅水湖泊型三角洲相.研究区内浅水湖泊型三角洲相主要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2个亚相.通过对各沉积相、亚相及微相的研究,认清沉积相演化特点及砂体微相分布规律,对砂体预测及储量估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