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晋文 《气象》1982,8(5):15-15
通过普查1973—1979年卫星云图资料发现,台风移向和台风与副热带高压晴空区位置的配置关系密切。这主要体现在台风靠近副高晴空区时,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对台风的操纵力增加,使台风移向的偏西分量增加;台风远离副高晴空区,偏东气流影响减弱,台风移向偏北分量增加。另一方面,台风本身云系结构,对台风短期移动方向也有指示作用。如台风西南方卷入的低云角度和范围很少变化,则台风移向稳定,  相似文献   

2.
张晰莹 《气象》1996,22(7):43-45
在对台风影响黑龙江省造成大-暴雨的8次过程的卫星云图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两种类型;一类是台风云系与冷锋云系相结合产生的大一暴雨,一类是台风直接登陆产生的暴雨。  相似文献   

3.
《气象》1985,11(11):51-51
  相似文献   

4.
滕文芳  江吉喜 《气象》1988,14(4):27-30
运用1980—1987年的GMS云图和热带天气图资料,揭示了西北太平洋30°N以南洋面上所出现的34个“偏心”台风的云型特征、气候特点及地理位置分布;指出偏心台风是热带对流层高、低层强垂直风切变特定环境流场中的一种台风云型,还分别讨论了三类偏心台风形成的云型演变过程以及它们的短期移动路径。对确定较弱台风的位置和强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气象局(CMA)最佳台风路径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SRTM30数据与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相似路径台风“苏力”与“潭美”造成的福建暴雨落区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台风暴雨过程中福建强降水落区相对于台风移动路径方向的位置在其登陆前后有所不同,台风登陆前强降水均位于其路径北侧(闽东北),台风登陆后“苏力”强降水转至其路径南侧,而“潭美”强降水则位于路径附近。(2)台风登陆前“潭美”相较于“苏力”低纬存在强水汽输送带、闽东北上空高能高湿、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形成的抽吸作用,配合垂直正涡度场及地形抬升作用,该区域上升运动强且伸展高度高,导致其路径北侧降水强度更大、范围更大。(3)台风登陆后,“苏力”路径的南侧为强水汽辐合中心、气流汇合区及能量锋区,垂直正涡度柱南倾,上升运动强烈且强对流不稳定;“潭美”移动路径附近为强水汽辐合中心,西北气流与偏西气流汇合,维持暖湿结构,正涡度柱范围位于台风中心附近,该区域配合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强垂直上升运动。受地形的引导、阻挡作用,低层气流加速辐合与抬升,有利于强降水的维持和加强。(4)台风强降水落区与环境风垂直切变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区往往位于环境风垂直切变矢量下游和左侧;“苏力”和“潭美”登陆前后环境风垂直切变强弱和方向不同,可能是造成福建暴雨落区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华南台风业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台风业务系统是根据近期台站计算机装备情况和业务、服务工作的需要而设计的微机应用系统,有区域中心和地(市)气象台二种应用版本,内容包括台风资料管理,预报服务分发,演示及值班流程等子系统。系统的运行可简化台风预报过程,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台风业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8217号台风于9月6日在菲律宾东部洋面生成后,稳定地向偏西方向移动,9日穿过菲律宾,10日进入南海东部,12日北翘转向西北方向移动,移速减慢,强度加深,到14日08时后突然折向偏西方向移动,15日早上在雷州半岛徐闻登陆,进入北部湾,16日凌晨在防城沿海再次登陆见图1。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利用静止卫星云图预报台风路径的一种新方法》中影响台风路径的环境云场因子作了新的分类和规定,引入副热带高压变化因子,建立了一个五因子的台风路径的预报方程,且对方程进行了检验和讨论,表明改进的预报方程效果较好。并用实例说明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海台风的发生发展往往会造成猝不及防的损失。8807号台风正是一个对我市乃至浙北地区影响明显的近海发展台风,它生成的位置距我市临海仅400公里;它的强度变化快,生成后12小时内中心风力由9级增强到12级,气压由990 hpa 加深到980 hpa;移速快,从形成到登陆象山县林海乡仅仅只有15小时;影响大,本市采取种种防范措施但仍有许多灾情出现。这里我们主要根据 GMS 云图对8807号台风的发生发展及移动路径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利用大量的卫星云图观测资料来提高台风暴雨的预报能力,解决并提高对台风强降水云系变化的预报精度,延长对未来云系变化的预报时效,构建基于合作对策Shapley-模糊神经网络的华南区域台风卫星云图非线性智能计算滚动集合预测模型,对增强卫星云图资料在台风暴雨天气预报中的实用性和及时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2013—201...  相似文献   

11.
无眼台风卫星云图定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小宪 《气象》1991,17(8):26-28
  相似文献   

12.
台风与高原东北侧冷锋暴雨的环境场及云图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运用天气学、卫星云图和物理诊断方法,分析20°N以北、130°E以西有台风活动,陕西有地面冷锋东移过境并出现大暴雨的3次典型天气过程,以揭示近海台风活动对青藏高原东北侧冷锋暴雨增幅的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此类暴雨的中尺度对流云团位于冷锋云系的前部,其水平尺度在几十公里到300 km左右,生命史约6~8 h,中尺度系统常具有夜间发展、增强的特征。冷锋暴雨的水汽输送主要依靠台风低压外围的偏东急流来传递,水汽输送以850 hPa层附近最为显著。当台风西行移至台湾岛附近活动,而青藏高原东北侧的陕西有冷锋过境东移时,此时出现冷锋暴雨的降水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13.
叶惠明  江吉喜 《气象》1987,13(6):15-20
登陆我国及在我国近海北上台风的外围云系,常常与西风带云系直接或同接地相互作用,在我国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产生暴雨。本文分析了10个登陆台风的18次这种相互作用过程,归纳出三类云型概略图;同时还选择了每类云型的个例,从流场及有关物理量的演变分析了这种相互作用发生的条件,最后给出了这种相互作用的发生及产生强降水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9713号台风特点及云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9713号台风是由南海热带低压发展加强而成。根据台风生命史划分原则,9713号台风生命史划分为:①形成期,即从8月20日14时出现热带低压到21日08时加强为热带风暴时段;②发展期,从8月21日08时起到21日23时形成台风时段;③成熟期,从8月21日23时到22日17时;④衰亡期,从8月22日17时到台风填塞。本文通过分析9713号台风生命史各时期的红外云图特征,探求其形成、发展、维持、衰亡和移动特点。1 9713号台风特点1-1 移向、移速、强度变化9713号台风在形成期向西北方向移动,发…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从1970年开始在业务天气分析和预报工作中使用气象卫星云图资料的。当前,我们不仅能得到极轨气象卫星的高分辨多通道云图,也能实时得到短时间间隔的地球静止卫星云图,与早期ESSA卫星每天一次的电视云图相比,资料条件的改善是非常显著的。今天卫星云图已经成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气象台在台风分析预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卫星资料对于天气分析和预报是有价值的工具,在资料稀少的地区更是如此。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评述卫星云图在台风研究和分析预报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一、由卫星云图分析台风的发生发展 1.台风发生的前期扰动台风是由什么扰动发展起来的,这是台风研究和台风发生预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去,受  相似文献   

16.
气象卫星台风云图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静止气象卫星的VISSR台风图像作定量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对台风云图进行分析后,台风的范围、形状、结构、强度等均能得到清晰地识别和度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红外云图作台风客观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1989-1993年收集到的台风红外H云图进行台风云系的云顶温度分析,得到了一组识别台风云系细微结构的云顶温度分布。在微机上实现了台风的客观定位。该方法经对1994年影响浙江的9414,9417,9418,9430四个台风的业务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分析卫星云图角度着手,探索8509号台风的发生发展过程。 一、9号台风的形成情况 图一为8月15日14时的红外云图,图中亦道辐合带表现为一列东西向长条明亮云团,在带上25N,123°E附近云团比较稠密,色调也较亮,并呈现螺旋结构。经过12小时以后,到16日02时(图二),原在25°N,123°E处的热带涡旋已发展成为强热带低压。低压中心附近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卫星云图及柳州Doppler雷达等资料,对2010年6月17—18日发生在桂西北局地性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高原有小槽不断东移、超低空西南急流的建立为此次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背景。(2)地面静止锋附近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区存在,非常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的发生发展。(3)高水汽、高对流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20.
广东近海台风路径异常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49~2000年的52年间在广东沿海近岸转折或沿海岸移动的热带气旋异常路径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还研究了广东沿海的地形特征。结果发现,转折点 (或靠岸点) 主要集中在有明显山脉地形的区域,同时靠岸前热带气旋有移速减慢的特征。另外还发现,转折前强度越强,则转折点离岸越近;靠岸前平均移速越小,则转折角度越大;靠岸前强度越强,则其沿海岸移动所需入射角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