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唐山地震的发震构造与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唐山地震的地质背景、某些前兆异常特征、地震裂缝的分布、震源机制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唐山地震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产生水平挤压应力和地幔上隆岩浆侵入产生的自下而上的挤压应力联合作用下,使围限在几条断裂间的唐山地块发生反时针扭动的结果,是在深浅地质构造控制下,在深部岩浆活动下发生的。提出唐山地震的构造──岩浆──热震模式。  相似文献   

2.
唐山地震发震构造的浅层地震探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浅层地震探测方法,研究了唐山地震区1年前出现在卫星图像上的异常现象与发震构造的关系,探讨地震中长期预测的途径。结果表明:唐山地震断层是一条倾向NW的右旋走滑第四纪同生断裂,它错断了全新统,晚更新统,中更新统,和早更新统地层。  相似文献   

3.
唐山震害与发震构造的关系关于唐山地震的地质背景以及发震构造,地震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不同的论述,已经揭示了唐山地震发震构造的总体面貌。本文只是根据唐山震害与发震构造的关系,谈一谈个人认识。1990-1992年,我们对唐山地震震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年来石油物探资料的分析,前人推断的“滦县—乐亭断裂”在昌黎断裂以东并不存在。经对“滦县—乐亭断裂”北段(本文称滦县西断裂)的野外地质调查和与乐亭断裂的对比分析,滦县西断裂和乐亭断裂为两条独立的断裂,二者在产状、性质、发育历史、构造部位、最新活动时代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别。滦县西断裂南端很可能终止于卢龙断裂上,深部呈“y”形相汇,二者共同构成1976年卢龙7.1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对乐亭断裂开展的浅层地震勘探表明,断裂上断点埋深279—612 m之间,第四纪早期可能有过活动,晚更新世以来没有活动。  相似文献   

5.
邢台地震的发震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分辨力较高的地震反射剖面资料证实了邢台地区的缓倾角正断层的构造特征。震源机制解、地面形变和地壳构造都表明邢台地震的发震构造不是地质图上所标明的北东向正断层。本文认为应以地震断层面解作为确定发震构造的主要根据,邢台地震是由于中层地壳内的垂直薄弱带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水平错动的结果。这个垂直薄弱带的形成与华北地壳的新生代拉伸变形与火成岩的侵入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和1978年5月18日海城官屯6级地震,是继1969年7月18日渤海湾7.4级强震后,沿郯城—庐江深断裂地震活动带朝北东方向移动到辽东半岛西北缘的又一次大陆强震活动,在此对海城地区地震地质背景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凹凸型发展构造的提出和基本理论的形成,结合有关地震地质资料,初步分析邢台地震的发震过程。并对凹凸型发震构造理论的应用、危险区的划分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历史地震资料的考证和实地调查,论证了公元1219年宁夏固原地震应为一次地震,而不是二次或三次地震。现行地震目录所给的地震参数宜做如下修正:发震时间为8月7日11时左右;地震重破坏区(Ⅷ度区)位于固原、平凉和隆德一带,极震区介于三者之间的固原附近;震中烈度ge;Ⅸ度,震级可达7级左右。本次地震重破坏区长轴方向为北北西向,大致与该区的六盘山逆掩推覆构造带的走向相吻合,其新构造活动导致了1219年固原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重新考证和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圈定的1306年宁夏固原地震重破坏区(Ⅷ度区)位于固原、开城和朝那一带,极震区(Ⅸ~X度)位于固原开城附近,其震级达7级左右.地震重破坏区长轴方向为NNW向,大致与该区六盘山东麓断裂的固原—和尚铺段相吻合,该段断裂为全新世活动的左旋逆冲断裂,局部段残存有类似地震破裂带遗迹,推测与本次地震有关.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发震构造应力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汶川8级地震区的地震震源机制资料进行分析,得到了该区域内地震震源机制分布及分类特点,讨论了断裂重新滑动型地震的发震构造应力场的校对问题,提出了使用地震学的定标率来区分破裂型地震和滑动型地震的方法,并给出了汶川地震发震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结合龙门山断裂带的几何特征,分析了孕育和发生8级地震的构造原因。  相似文献   

11.
浅析控震构造与发震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马边震区和鲜水河震区的控震和发震构造进行了研究,重点从发震构造的特点入手,探讨了发震构造与控震构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发震构造与控震构造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2.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漾濞县发生MS6.4地震.文中基于升、降轨Sentinel-1 SAR影像,利用InSAR技术获取了此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反演获取了发震断层的精细滑动分布,计算了区域应变分配及同震位错引起的周边各断裂上的库仑应力变化,对发震构造及周边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InSAR同震形变场显...  相似文献   

13.
正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相对丰富的GPS、In SAR、强震动等同震观测数据,借助重新构建的发震断层模型开展了汶川地震同震位错分布的反演工作,分析了位错分布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就目前汶川同震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争议进行了讨论分析。首先,基于汶川余震序列重新定位数据,综合区域地质剖面、速度成像、大地电磁测深、物探剖面等资料,以地表破裂分布为断层浅部约束,通过多剖面断层解译,我们获得了相对精细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186年甘肃武都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的重新考证和野外调查,认为现行地震目录所给出的公元前186年甘肃武都地震的参数不确切,应做如下修正:其重破坏区位于武都县桔柑乡——舟曲县坪定乡之间,震中位于武都县两河口附近,震级为7~71/4级, 烈度达Ⅸ~Ⅹ度. 这次地震重破坏区长轴方向为北西西向,大致与该区的迭部——白龙江断裂带中东段走向相吻合, 时间上与探槽揭露的该断裂段最晚一次古地震事件的年代(83plusmn;46)BC之前可以对比. 该断裂段至今仍保存有部分地震形变带的遗迹. 综合分析认为,公元前186年武都7~71/4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应为迭部-白龙江断裂带的中东段.   相似文献   

15.
1573年甘肃岷县地震史料考证与发震构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573年甘肃岷县地震的历史资料考证和发震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在1573年岷县地震中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位于如今的岷县县城一带(当时为岷州府所在地)。综合各种资料确定1573年甘肃岷县地震震级为621,极震区烈度为Ⅷ~Ⅸ度,震中位于北纬34.4°,东经104.0°,震中精度为2类,震中位置偏差小于或等于25km。该地区构造上位于东昆仑断裂带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应变传递和构造转换的中间过渡区,其中的临潭-宕昌断裂带活动特性差异明显,只有部分地段表现出全新世活动特征,地震极震区一带分布有不同程度的滑坡和基岩崩塌等。综合分析认为,临潭-宕昌断裂带的岷县-宕昌段是甘肃岷县1573年621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6.
1585年安徽巢县南5级地震,各版本地震目录中给出的地震参数不尽一致。文中对该次地震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考证,进一步核实了该次地震的参数。通过对该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在隐伏区的浅层地震勘探与钻探验证等工作,探讨了1585年巢县南地震的构造背景,认为早、中更新世活动的严家桥-枫沙湖断裂可能是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东部中等和弱地震活动区发震构造背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1976年唐山地震发震断裂的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震后野外考察及航空摄影发现的地裂缝带,说明唐山断裂与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发震构造有密切关系。用卫星遥感信息和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对唐山断裂的活动性做了新的研究。卫星图像解释结果表明:震前一年多时间内,NE向的唐山断裂被NNW向断裂截切而NWW向断裂受到牵引,因而显示出右旋走滑的活动形迹。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则证明,唐山断裂是倾向NW,高倾角的右旋走滑正断层,它断错了全新统(Q4)、晚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和早更新统(Q1)地层  相似文献   

18.
唐山地震发震断层运动学特征与大震重复周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洁  巫映祥 《地震学报》1997,19(6):566-573
根据断层深部不均匀滑动反演方法,利用6期大地形变资料,反演计算了唐山地震断层在震前、震时、震后共5个不同时间段的运动状况.其结果体现了地震断层由震前加速运动、震时突发错动到震后松弛、调整,趋于稳定的运动过程.进而利用地震断层的滑动与应变能的关系,估算了唐山地震的复发周期.   相似文献   

19.
剑川地震的余震与剑川盆地发震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2年7月7日至1982年8月20日,用4台大动态范围的数字地震仪在剑川盆地内记录了7月3日16时13分剑川5.4级地震的余震。仔细地对这些余震定位的结果,显示了一个盆地下部向西倾斜的断裂带,定位的结果并与复合震源机制解相一致。这条断层明显地和盆地西部的断层区相联接。与美国西部的山区盆地区域相类似,这个盆地的形成是南北向的挤压与东西向拉张的应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有关1976年唐山地震发震断层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娃利 《地震地质》2006,28(2):312-318
对《地震地质》刊登的两篇文章中有关唐山断裂是高角度西倾的逆冲走滑断裂及唐山市东侧付庄-西河断裂是唐山地震的发震断裂的观点进行讨论。笔者认为,如果唐山地震断层是西倾的逆冲走滑活动,需要考虑唐山逆冲断裂的活动方式与唐山市西侧第四纪凹陷之间的关系;如果付庄-西河断裂是唐山地震震源构造的地表破裂,需要解释该西倾的倾滑断裂带与唐山市内走滑地裂缝带的成因联系。此外,还需要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排除该地表破裂带是次生构造破裂的可能。建议对控制草泊第四纪凹陷的活动断裂开展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