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omasL.Davis  侯安宁 《世界地质》1990,9(2):114-117,126
在美国犹他州东南潘诺岛克思盆地上采集的地震数据显示了与宾夕法尼藻丘储油层腾的振幅异常,在帕特森和南锡油田的试验地震测线上表明相应于丘相储油层的振幅减小,这种减小是由于横向上从蒸发岩占主要的丘间相到碳酸盐的藻丘相的变化而引起。丘相中的孔隙加剧了振幅的减小,但孔隙的影响与横向岩性的变化影响相比是次要的,在宾夕法尼构造运动期间基底断层的周期运动可能控制了这些藻丘储油层分布。  相似文献   

2.
<正> 位于南澳大利亚州东北部的东沃伯顿盆地是一个勘探难度较大的新勘探盆地,目前虽钻井不多,但已有三口井见工业油气流。该盆地为古生代盆地,埋深1400~3900m,盆地上部被石炭纪一早三叠世库珀盆地及侏罗纪一白垩纪伊罗曼加盆地不整合覆盖。借助地震、生物地层、岩相和测井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学的综合研究,在中寒武世一早奥陶世地层中识别出四套层序。层序工为一套具晶洞和铸模孔隙  相似文献   

3.
位于南澳大利亚州东北部的东沃伯顿盆地是一个勘探难度较大的新勘探盆地,目前虽钻井不多,但已有三口井见工业油气流。该盆地为古生代盆地,埋深1400-3900m,盆地上部被石炭纪-早三叠世库珀盆地及侏罗纪-白垩纪伊罗曼加盆地不整合覆盖。  相似文献   

4.
绪言美国西部内陆的白垩纪盆地是一个前陆盆地,它的东部是相对稳定的克拉通,西部为活动冲断-褶皱带。拉拉米运动把这个大盆地改变成许多小构造盆地。丹佛盆地就是在克拉通背景上发展起来的典型盆地。对下白垩统地层事件的重建,揭示出海相和非海相地层在整个前陆盆地成交错相变。早期描述的以不整合面隔开的区域性海进和海退事件,现在能够在层序地层学的格架中得到解释。层序地层学是研究由不整合面或与其相当的整合面为界的成因有关的地层(Vail et al.,1977)。一个不整合面被定义区域性的沉积构造,在那里,二组岩石被一个侵蚀面所隔  相似文献   

5.
从吐哈盆地和保德河盆地的沉积、地层、成煤、构造等背景出发,结合两盆地煤层气勘探所取得的煤储层资料,对比分析了低煤阶盆地煤层气成藏及资源开发潜力。分析表明,吐哈盆地和保德河盆地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盆地演化不同,但其含煤性相似,特别是同属低变质的褐煤—亚烟煤类,含煤性较好,沉积、水文地质条件近似,因而盆地煤层气成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美国保德河等低变质煤盆地煤层气商业性开发成功的事实说明,对于低变质煤盆地,即使气含量较低,但只要成藏条件合适,其仍然具有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李向东  魏泽昳  陈洪达 《地质学报》2023,97(4):1278-1294
虽然地层记录中的内波和内潮汐沉积研究已有30年的研究历史,但尚未涉及深水环境中内波和内潮汐成因研究,不利于对深水复杂水动力环境下各种流体交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同时由于已发现研究实例中缺乏生物化石和遗迹化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内波和内潮汐沉积和油气生成及运移之间的关系研究。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桌子山地区上奥陶统拉什仲组深水沉积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采用沉积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组中发育的内波和内潮汐沉积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拉什仲组中的双向交错层理和浪成波纹层理可相互伴生,多发育在完全或近于完全的鲍玛序列Tc段,其寄主岩性主要为灰绿色薄-中层细砂岩、粉砂岩、黏土质粉砂岩和粉砂质黏土岩;沉积时水体介质具有海水性质总体上不明显、氧化-还原分层、盐度倒置、不受热液影响和水动力较强等现象。结合拉什仲组存在的浊流反射现象认为:拉什仲组沉积于局限海深水斜坡至盆地环境,其内波和内潮汐的形成与低密度浊流反射形成的密度跃层密切相关,具有事件性作用特征,并伴生有大量的生物化石(笔石)及遗迹化石。这种新型内波和内潮汐沉积对于深水牵引流沉积油气勘探具有...  相似文献   

7.
8.
江西永丰—崇仁盆地上白垩统(包括河口组、塘边组和莲荷组)砾岩地层十分发育,是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利用砾石的岩性和磨圆度进行列联表分析,可以为沉积盆地物源判断提供依据。利用列联表分析方法对永丰—崇仁盆地上白垩统砾岩进行研究。砾石成分主要包括石英、酸性岩浆岩、变质岩和砂岩以及少量的泥质岩和灰岩。为了统计方便,将砾石磨圆度分组为棱角状和次棱角状(A+B)、次圆状(C)、圆状和极圆状(D+E)。若棱角状和次棱角状砾石观察值小于期望值,而圆状和极圆状砾石观察值大于期望值则说明砾石经历了较长的搬运距离;反之,则说明砾石搬运距离较短。通过联列表分析,结果显示:河口组砾岩具有多物源的特点,主要来自盆地边缘、鸡笼山、相山和玉华山以及盆地西北的长垅地区;塘边组砾岩主要来自盆地北部的尖顶峰山、玉华山一带以及盆地东南的丰山、新大山地区;莲荷组砾岩主要来自于金华山和嶂岭等盆地边缘地区,盆地北侧的鸡龙岗、松树岭以及东北部的灵谷岭地区。物源分析结果为该地区晚白垩世红盆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的探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