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见一篇谈历法的文章,文中说:“在农历中闰十一月、十二月、正月绝对不可能。”在一些历法书和文章中也有类似上述的说法。应当说,上述说法是有问题的。事实上,正月、腊月无闰月,而十一月则是有闰月的,但极罕见。要了解这点得从农历的“闰月”谈起。  相似文献   

2.
每逢寒暑假,北京天文馆都会举办针对中小学生的天文科普冬、夏令营。而每次策划活动时,第一要务就是给该次活动设定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我们设定的主题往往和当年的天文热点有关,比如2006年南极陨石科考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举办了“陨石探险之旅”夏令营;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我们举办了“探月前哨站”冬令营。  相似文献   

3.
阿昌族有独立的语言而没有文字,是否有传统的天文内容,过去还未有人进行发掘。我们首次从实地调查的结果得知,阿昌人中流传的对宇宙的解释,属于天文学发展初期的认识。大约从明朝改用农历后,还保留有4个传统节日和部分原始信仰。从六月火把节和十月会街节推断,其原用历法是将一年分成10个月的“十月太阳历”,两个节日是源于“十月历”的冬夏两次过新年。崇拜太阳而不崇拜月亮可作为旁证。  相似文献   

4.
农历大雪刚过,12月10日,正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日月圆之日,我看到了盼望已久的“红月亮”——月全食天象。我从天津科技馆天文室刘洁老师那里早就知道,本次月全食是10年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而且几乎在我国全境可以看到它的全过程。我和姥爷早早地把天文望远镜和照相机、三脚架都;住备好了。晚上8:30一过,我们就下楼在我居住的地华里小区寻找观察地点。  相似文献   

5.
《天文爱好者》2014,(6):96-96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就有着独特的向往。伴着诗经“月出皎兮,月出皓兮”的古韵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行,我们能看到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能听到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愁思,能领略到苏轼“明月几时有,  相似文献   

6.
一.早春暮显冬星民谚云:“打春阳气转”,在“金牛辞旧,白兔迎新”的贺岁声中,开始春回大地。早春,寒气还没有“下班”,而初春时还在“值守”的“冬季星空”,在夜幕降临时大多仍居于头项上空及附近,并向我们继续眨眼,在2010年本刊《诗词咏天》中介绍的“炊厨星集团”,也在当头熠熠闪烁。望着那匙星昴宿、叉星毕宿,还有笊篱、炉火等代表炊厨设备及用品的星星,好像春节过后,于元宵节期间还要继续使用。见下图。  相似文献   

7.
2012年3月26日,天空中会上演一幕壮剧——金星、木星合月的美丽天象,在这之前的2月26日,也曾出现过一次“金木合月”的天象。在短短的一个月期间内,集中出现了两次“金木合月”实属少见,正是利用这难得一见天象出现的机会,我们青少年宫科普部决定深入社区开展“天文科普进社区”活动。因为往年我们搞的基本上都是“天文科普进校园”活动,像这种活动形式还是第一次。我们早在半个月前就与“休门街道居委会”取得了联系,居委会领导很重视、很支持我们这种想法,经过协商,他们负责组织小区居民,我们负责提供天文望远镜和辅导员。于是,前期准备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8.
甲骨文日月食纪事的整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了目前已出土的甲骨文字中,有干支纪日的“日又戠”共五条、“日又食”一条.论证并推算出它们都是武乙、文丁时代安阳所发生的日食现象的纪事.最近安阳新出土了一片“月又戠”卜骨,我们推算论证了它是武乙时一次月食的纪事.本文还收集了有干支纪日的“月(?)食”共四条.推算出它们都是武丁时所发生的四次月食.并算出了以上所述的这些日月食发生的时间.本文也讨论了过去关于甲骨文中日月食纪事的研究和所得结果.这些讨论对殷周年代问题的解决也可能提供一些根据.  相似文献   

9.
本讲介绍中国传统历法月份中的最后一个月一一十二月。十二月的重要节日有“腊八节”、“小年”、“除夕”,还有节气“小寒”、中气‘‘大寒”等。古人对十二月的节令是很重视的,因此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  相似文献   

10.
月亮最引人注意的现象应该是它的盈亏变化了,古人很早就知道了月亮的这种奇妙的形态、亮度变化。并且发现这个变化有非常固定的周期,于是把这周期也称作“月”,成为后世历法的重要单位。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似乎更加钟情于月亮。寂静的夜空,她带来的虽然只是那么一点点光明,却是那样的温柔可亲和延续了白天的生命。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脍炙人口的月下名句。“中秋节”更是将“赏月”定为我们中华民族每年一度的一个节日。除了皎洁的、银盘似的月亮,另一类很有观赏价值的就是月食了。图1是2007年3月3日的月全食照片。说起“三月三”,使我想起我们云南大理有“风花雪月”一说,即“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词与月相@苏宜古典诗词与月相·苏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除了日出日落昼夜更替之外,在所有天象中最频繁出现也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圆缺变化的月相了。唐朝诗人李贺有一首诗,叫“金铜仙人辞汉歌”。金铜仙人是汉武帝时...  相似文献   

13.
《诗经》里的银河世界·吴水清·古代诗词中赞美月亮的佳句数不胜数,像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东坡的“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样娟”等等,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描述银河世界的诗作也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4.
回首2008,可谓精彩天象不断的一年,尤以8月1日的日全食最为壮观。而年末的“金木合月”却似一匹黑马,成为了受公众关注的天象。不过几大流星雨的观测条件普遍不佳,也没有类似明亮彗星出现的“意外”天象发生,2008年的天空还是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遗憾,同时也让我们对2009年有了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15.
牛女相会七夕诗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称“七夕”。据说织女是天上七仙女中最小的一个。中国人对月、日数字重复的日子特别有好感,所以就将七月初七定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又称这天“双七”或“重七”。  相似文献   

16.
郭霞 《天文爱好者》2008,(12):46-47
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联合国正式宣布2009年为国际天文年。 北京天文馆近期隆重推出由德国蔡司公司制作的“探索宇宙”节目——和伽利略一起领略宇宙魅力。同时,在老馆的东展厅引进了由意大利佛罗伦萨科学史博物馆策划主办的《伽利略望远镜》展览。为使广大读者能分享与伽利略一同探索宇宙的乐趣,我们特别邀请北京天文馆信息中心郭霞女士撰文介绍“探索宇宙”节目。同时,我们得到展览部全体同事的大力支持,将意大利《伽利略望远镜》展览画册刊印在杂志里。而《天上宫阙》一文更详细介绍了首次亮相在老馆西展厅《玩转星空》展览中的中、西星空图。百闻不如一见,若想真正体验冬月北京天文馆的热度,请到天文馆来吧?  相似文献   

17.
《天文爱好者》2014,(1):26-31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又叫“嫦娥工程”,分绕月探测、落月探测、采样返回探测,即“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完成,其中发射和运行的嫦娥一3是完成第二阶段落月探测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月面上的“彩虹”──虹湾虹湾位于月面的西北部分,是个很引人注意的观测目标,即使是不用望远镜,也能很容易看到它。它的中心位置约月面纬度北45°,月面经度西32°。虹湾的直径约260公里。它西北部分的环壁非常完整,曲线优美,为朱拉山脉,东南部分“大门”敞...  相似文献   

19.
孟冬·十月 农历十月,冬季的第一个月,又叫“孟冬”,按地支排列,是地支的最后一个月——建亥之月(猪月)。按古代月份与音律的关系,十月对应“应钟”,大致相当于现代音律中的B调。  相似文献   

20.
太空中的衣食住行之二───一言难尽的“太空食品”张明昌常言说“民以食为天”,我国向来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作“开门七件事”。宇航员到了太空后也面临着“吃饭”问题。他们的伙食情况如何呢?1992年1月,独联体的许多宇航员以罢工或向法院起诉要求俄罗斯当局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