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杰  刘杨 《天文爱好者》2012,(12):86-87
北京市上地中学在建校之初就十分重视科技活动,特聘请上地实验学校的王卫宁老师指导我校的天文科普活动。2007年之后由我在王卫宁老师的指导和校领导的支持下开展我校的天文科普活动。  相似文献   

2.
《天文爱好者》2012,(1):76-76
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是区里开展天文科技活动最早的学校之一了。天文科技活动是该校科技教育的一大特色。为学生发展兴趣和学习,校天象实验室为学生配备了一流的天文设备。天文台中安装了大型天文望远镜及与之配套的数码终端接收设备CCD。为便于学生进行野外观测,配备了小型望远镜。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我们所接触的天文科技老师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使他们做出了很多成绩,但都由衷地表示,他们是在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所以我也就更想把老师们的工作与成绩告诉大家。本文作者董瑞伶老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自然地理专业,2006年硕士毕业以来一直担任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交大附中)的地理教师和科技中心天文辅导教师.  相似文献   

4.
因最近几年连续举办“北京地区天文奥赛预赛”在北京天文科普活动领域而日渐闻名的北京市八一中学是北京百所“科技教育示范校”之一,坐落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八一中学历来重视学生的科技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是学校一贯的办学宗旨。该校连续多年开设天文观星等科技实验班和天文校本课程。可以说天文校园科技活动做的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5.
张杰 《天文爱好者》2011,(11):66-66
如果说蓬蓬勃勃的天文科普事业是一座五彩绚烂的花园,那么北京的校园天文科技活动就是这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而辛勤耕耘在这里的学校天文科技辅导员老师们就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园丁。为了使这座校园天文科普之花更加绚烂,  相似文献   

6.
张杰 《天文爱好者》2013,(10):88-88
位于北京海淀区北部新区温泉镇的北京市温泉第二中学建于1974年。学校占地80余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学生1100余人、作为地处中关村北部新区农村地区的学校,这里与重点学校相比学校设施和学生家庭条件都非常有限。然而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生们的科技课堂教育与开发。探索出了一套在农村中学中开展天文科普教育的宝贵经验。自2009年学校成为海淀区科技教育示范校以来,学校在校长“为学生的人生成功奠基”办学理念指导下,大力发展天文科普活动,学校添置了多台专业天文望远镜,建起了数字星空教室,天文教学环境不断完善,2013年学校被列入海淀天文基地校。  相似文献   

7.
徐槐 《天文爱好者》2011,(12):67-69
开放在京城的校园天文科普奇葩之二 我所认识的徐槐老师,肯吃苦,泼辣干练。无论是酷暑寒冬,无论是学校的常规观测还是野外观测训练。做为北京57中的天文辅导老师,她带领着学生们进行天文观测,义无反顾。颇有些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从一个对天文望远镜望而生畏的地理老师成长为学校天文活动指导教师;把学校的天文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学生们取得多项天文赛事的优异成绩,徐老师谦虚的说,这些都得益于这个学校对天文活动的不懈支持。把最大的时间和空间,把天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来坚守。这使她和孩子们更加仰望天空,梦随心飞!  相似文献   

8.
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坐落在远洋天地社区内。学校自建校初期就一直致力于天文教育的普及,在学校3—6年级开设了天文校本课,编写了天文探索校本教材,购置了“数字天象仪”等教学高端设备,构建了天文社团活动基地,开展了天文观测、社会实践活动、天文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校内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探索天文奥秘的快乐。现在,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是北京市天文爱好者协会会员,北京天文馆青少年天文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9.
1999年8月12日下午,我们和平村一小天文小组的部分同学来到学校,准备参加到密云观测英仙座流星雨的活动。老师说完要求后大家就上车出发了,让我们高兴的是,我们的连校长和大队辅导员徐老师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到了密云,我们在一个农家住了下来。天渐渐黑了,科技张老师上?..  相似文献   

10.
《天文爱好者》2011,(10):74-75
2011年8月18—19日,以海淀区学校为主,来自西城、东城、怀柔、大兴、良乡等区县的30余名天文辅导教师和单位负责人聚集在风景秀丽的怀柔水库畔——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举行了《北京市第三届天文科普教育论坛》。论坛由北京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北京天文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北京天文学会秘书长景海荣博士,  相似文献   

11.
去年暑假刚开学,同学们就高兴地看到,学校刚刚落成的科技教学楼的楼顶上增加了一个银灰色的大圆球——天文圆顶。正巧,这个学期我们三年级又开设了地理课。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第一次透过天文望远镜观察了土星。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中旬,笔者应北京工业大学数理学院刘宇星副教授邀请,为那里天文选修课的学生讲了“恒星的起源和演化”,她在学校开办天文选修课已经好几年了,并一直担任学校的天文社团“寰宇天文社”的辅导老师。除了每周一次的天文选修课外,她还组织一些天文观测活动,经常有来自各系的百余名学生来听课。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署名“lazy1004”的天文爱好者给我写信,表达了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疑问:天文学在学校中为何不受重视?他(或她)写道:“同为六大自然学科,偏偏没有开设天文课,即使有。也只是一个星期才一节的选修课。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地理老师.他是一位狂热的天文爱好者,但似乎比校长还忙。学校的望远镜坏了,校方也一拖再拖,迟迟没有联系人来修。这样的选修课在他们眼中是那么的不重要。所有的人都在为考试而忙碌。这让我感到孤独。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1999年下半年 ,上海市举办了一次全市性的中小学生天文知识方面的学习竞赛活动。尽管青少年学生对于生肖邮票、黄道十二宫、外星人和UFO等天文主题非常感兴趣 ,但真正关于天文科学知识方面的科技活动却一直很少开展。即使为迎接哈雷彗星回归、彗木相撞、日全食和流星雨 ,也是相隔好几年才难得遇到机会组织一些有特定内容的活动。为了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展开一个普及性的关于天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活动 ,在上海市天文学会指导下 ,上海市少年科技指导站、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和《中学科技》杂志社联合组织了一次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天文仪器小制作…  相似文献   

15.
武昌的“天文日”活动1993年10月30日天文日,武汉市武昌区青少年天文爱好者协会组织部分师生会员,开展了一次天文景物参观、摄影活动。这次参观拍摄共有两个对象:一个是东湖风景区前省博物馆珍藏的天文文物——最古老的绘有二十八宿星象的漆箱。第二个对象是磨...  相似文献   

16.
“天狼空间站”最初成立于上海,为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上海天文学会及天狼光电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天文辅导站,其宗旨为面向全国培训地理老师、天文科普辅导员,协助学校举办天文科普活动,组织天文夏令营,指导初级爱好者入门观测。该站曾在2000年暑期为来自国内30多个学校的地理老师免费举办天文培训班,此举在天文界及广大学校引起较好反响!“天狼空间站”既是天文辅导、咨询服务机构,同时也是天文迷俱乐部。  相似文献   

17.
历时近三个月的“我给太空种子一个家”系列科普活动于近日圆满结束,此次活动是在东城区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经东城区教委、北京古观象台及七所学校的老师多次共同协商、研究,专门为东城区小学生设计的,旨在通过该活动,为学生提供获取天文、航空航天等知识的渠道和平台,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天文知识、航空航天知识、航天育种知识等,以此培养更高的科学素养,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看到彩版的《天文爱好者》杂志,使我非常的惊讶和欣喜,惊讶的是自1982年我离开《天文爱好者》编辑部,20多年后看到它新的靓丽容貌与当年那份记忆实在是有天壤之别。欣喜的是进入2006年的《天文爱好者》,它已经有了300期的"月龄"可庆可贺。惊讶和欣喜的感觉让我回忆让我感慨。我曾在《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工作了7个年头,因此它在我工作的生命中是一个标志性事业,这是1975年我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回到北京的第一个工作,也是其后自己从事科普工作的起点。刚到北京天文馆不久,我就被分配到《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工作,当时几位天文科普的老前辈都在那里,李元、卞德培、伊世同老师都手把手地教过我。我的工作主要是由师从伊世同先生学画星图开始的,后来也跟着卞德培、李元老师学习写科普文章、做编务工作。作为曾经的老师和同事,他们不仅教会了我求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天文科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天文学会普委会组队赴泰国观测日全食日全食是罕见的天文观象,有机会目睹这一现象的发生,无论从天文观测的角度还是进行科普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使广大青少年学生直接参与天文科技项目,使他们了解自然认识宇宙掌握更多的天文知识与技能是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  相似文献   

20.
新书介绍     
《青少年天文爱好者丛书》贾贵山 牛玉石 蔡大川编著 华夏出版社 2 0 0 0年 1月出版  3 2开本 ,共 4本处在中学时代的广大青少年是一个充满好奇心、求知欲的时代 ,其中有许多的天文爱好者 ,他们对静谧的星空 ,对宇宙的奥秘常常提出一连串有趣的问题。还有一些人购置了望远镜、照相机等观测摄影工具 ,跃跃欲试 ,力求揭示星空中隐藏的秘密。这套丛书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天文学对宇宙的基本知识 ,由于作用均是多年从事辅导业余天文观测活动的老师 ,比较了解青少年爱好者的特点和需要 ,编著内容除了基础知识外 ,还兼顾了介绍业余天文观测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