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惠林 《探矿工程》1994,(2):19-21,27
从理论和实践对隧道开挖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三种开挖方法,即全断面法、台阶法及导洞法的应用条件及其优点,正确选择开挖方法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对地矿系统在隧道施工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和加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修建地铁隧道后场地液化特征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建筑场地的液化判别方法已有很多的研究,而且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场地在修建隧道后的液化特性也会发生变化,而考虑这些变化进行液化判别的研究较少。作者旨在探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自由场地的有效应力有限元法和考虑隧道修建后,应力状态改变的有效应力有限元法在场地地震液化判别之间的差异,分析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对地下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在联系到研究洞穴位置的工程问题来回顾确定洞穴和矿井位置的地球物理方法。其成功与否受到某地施用某方法的穿透力和分辨率所限。如今可看出只用单一物探方法绝对不可能得到与洞穴位置有关一切问题的答案,但对一特定问题施用多种方法会有一定的进展。我们建议对大部分标准物探方法来说,要探的洞穴埋深应小于其有效直径的两倍。有效直径的概念在本文可看出是很重要的。因为洞穴和矿井的存在就影响围岩的物理性质;结果其异常区要比洞穴本身所产生的异常区大得多。所以要探索洞穴和矿井的研究顺序不外乎:室内关于文献资料、图件和航片的研究、野外物化探普查、钻探或山地工程检查、再评查再钻探这么一套。  相似文献   

4.
矿床统计预测方法流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旺亮  吕瑞英 《地球科学》1995,20(2):128-132
在矿床统计预测的方法流程研究中,采用了直接找矿和成矿预测相结合;获取第一手找矿信息和收集处理前人资料相结合;地质、物化探、遥感影象分析和数学地质方法的计算机处理相结合;大、中比例尺预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方法流程为资料收集整理,成矿区带划分和找矿远景区圈定;编制找矿信息卡片,野外找矿;找矿靶区圈定和优选;资源量预测;评述和建议,在新疆长期的科研实践表明,该项研究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基坑稳定的评判方法进行了概述 ,比较了各方法的优劣性。鉴于各种评判方法有利有弊 ,特提出了基坑安全稳定评判的广角度综合评判法 ,并以润扬大桥南锚深基坑开挖稳定性研究为例 ,讲述了该法在基坑安全评判中的应用 ,且应用广角度综合评判法对该基坑进行了稳定评价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湖泊沉积物中三种磷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体沉积物中磷的分级提取没有统一的方法,大多数的提取方法只对沉积物中无机磷(IP)进行了研究,有机磷(OP)是作为一个整体被研究,OP的形态尚不清楚。文章探讨了SMT法、Ivanoff法和Golterman法三种方法对湖泊沉积物中磷形态提取的特征,分析了各方法应用于IP和OP形态提取的联系和差别。结果表明SMT法提取的钙磷(Ca-P)是Golterman法提取Ca-P的16倍,Golerman法提取的铁铝结合态磷(Fe/Al-P)是SMT法提取的近3倍。从OP提取结果来看,Goterlman法>Ivanoff法>SMT法,Golterman法和Ivanoff法提取的酸可提取有机磷相差较大,其他形态OP含量则相当。研究结果对于沉积物磷形态分析提取方法的合理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构面连通率一直是岩体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其在评价岩体强度及稳定性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基于蒙特卡洛模拟计算连通率是应用较为广泛且更具经济性的方法.目前,基于蒙特卡洛模拟计算连通率的方法包括带宽投影法、动态规划法和最短路径法.通过举例比较研究三种方法,结果表明,三种方法计算所得连通率值均表现为各向异性;而在投影基...  相似文献   

8.
几种特异值处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特异值(又称特高品位)存在于抽样调查之中。在地质统计学中,如果观测值存在有特异值,就严重的影响变差函数的计算结果,从而大大影响了地质统计学研究结果的精度。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处理特异值方法(1.估计邻域法ENM2.影响系数法ICM3.相对变差函数法GRV.PRV)的比较,确定处理方法的优劣,对提高地质统计学研究结果的精度,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依凡 《安徽地质》2023,(2):175-179
重金属铅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更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本研究采用ICP-OES和ICPMS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同时检测不同环境水体中的重金属铅,结合实际水样情况,通过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及加标回收率的对比,得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通过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一般水质样品推荐使用ICP-MS法;针对铅元素含量较高,或者污染严重、基体复杂的样品推荐使用ICP-OES法。该研究可为测量不同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方法提供有效思路,为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水环境的检测提供技术指导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地体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的古地磁方法。这些方法在地体构造演化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指出了这些方法的不足之处。方法包括:相对于热点系的运动,块体间的相对运动,板块绝对运动的真极移模式,相对于热点的绝对运动和利用板块边界或海沟位置确定单一板块的绝对运动,其中板块绝对运动的研究是古地磁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一种新的绘制标准曲线方法——数学模拟法。该方法不仅具有作图法的度和实验意义,而且还有线性回归法的数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滑坡推力计算一直是边坡稳定性分析、防护加固设计及滑坡治理抗滑工程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根据抗滑支挡工程结构与被加固滑坡体的力学关系,滑坡推力计算方法可概括为分离法、虚力法及结构与岩土数值耦合法。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滑坡推力值有差异。用以上3种方法对拟设桩结构物的内力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发现,分离法及虚力法最终均需对桩侧滑坡推力分布形式进行假定,假定分布形式不同所得内力不同;数值耦合法可直接得到桩侧应力分布形式,且考虑了桩与岩土的偶合效应,计算结果较为合理,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苏洲  胡文宝 《物探与化探》2012,36(6):1024-1028,1039
无网格法是近几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基于变分原理的数值计算方法,由于在计算形函数中不需要划分网格.在力学、电磁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基于无网格法在大地电磁勘探正演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无网格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利用广义变分原理推导出了相应的离散方程,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最后通过两个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检验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确定土体动剪切模量的常用方法有规范法、Kumar法和自相关函数法,确定相应阻尼比的方法有规范法、Das and Luo法、Kokusho法、Kumar法和互相关函数法,为了分析不同方法所产生差异,实现定量化对比分析,笔者以福建标准砂(粒径为0.5~1.0 mm)为研究对象,采用不排水的应力控制动三轴试验,探讨不同的确定土体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方法的差异性,并给出了不同土体条件建议选用的方法。结果表明:1)3种方法确定动剪切模量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随剪应变的增大结果的差异逐渐增大,有效围压对结果的差异性有所影响,当剪应变为4×10-3,有效围压为100 kPa时,3种方法差异显著,相对误差最大接近20%;2)而5种方法确定阻尼比的结果差异显著,随着剪应变的增大,5种方法确定的阻尼比相对误差大体上均在迅速减小,只有规范法在有效围压为100 kPa时,其相对误差有较小的增大趋势;5种方法中,Kumar法确定的阻尼比最接近平均阻尼比,互相关函数法远高于平均阻尼比,Das and Luo法和Kokusho法确定的阻尼比基本一致但低于平均阻尼比。建议以后的工程应用中,加载方式为应力控制时,可采用自相关函数法确定动剪切模量,采用Kumar法确定阻尼比,二者确定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均最接近平均值。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笔者等近年来有关岩土工程半数值半解析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有限层方法、析解法、等积变换法、广义剪切位移法、广义荷载传递函数法等5个方面,充分显示了半数值半解析方法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王文圣  丁晶 《水文》2014,34(2):3-7
水文现象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常用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分析。这两种方法在水文学中广泛应用并愈来愈密切耦合。对这种耦合的背景、实质和途径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水文学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耦合的内涵;分析了耦合的客观背景,指出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辩证的统一、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耦合的哲学基础;总结了耦合的三大主要途径:(1)简单混合。对某一个水文问题的解决分成两个部份,一个部份用确定性方法,另一个部份用不确定性法;(2)一般嵌入。指在某种分析法的总体框架下,局部或某些部分嵌入另一种分析法以达到提高分析可靠性之目的;(3)复杂的渗入。指两种方法相互渗透,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促使耦合效应独突。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求解非光滑方程组的Newton—GMRES迭代法。该方法在求解半光滑方程组时,不需要计算广义Jacobi矩阵,同时使求解相应广义Newton方程组也变得容易。尤其对于大型问题,该方法特别适用。数值例子显示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The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DDA) is a discontinuum‐based method, which employs a penalty method to represent the contact between blocks. The penalty method is easy to be implemented in the program, but the contact constraint is only approximately satisfied. Penetrations between contacting blocks are unavoidable even if the penalty value is very large. To improve the contact precision in the DDA, an augmented Lagrangian method is introduced, which can make use of advantages of both the Lagrangian multiplier method and the penalty method. This paper provides a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ugmented Lagrangian method in the DDA program 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standard DDA on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contact precision.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李大勇  翟汉波  高玉峰 《岩土力学》2015,36(6):1622-1626
莫尔圆在岩土材料的强度理论、应力路径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极点是莫尔应力圆上的一个特殊点,具有惟一性,通过极点,可以求得任意分析平面的应力状态。特别是对于求解复杂状态下的应力问题,莫尔圆极点法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提出了定义极点的新方法--射线法,利用应力隔离体力的平衡法则证明了该方法定义极点的正确性及惟一性,并且发现定义极点的平行线法和法线法是射线法的两种特殊情况。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方法所得到的极点位置并不相同,但求得的任意面上的应力状态是相同的,而且平行线法更便于使用。然而,所提出的射线法能加深对莫尔圆极点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地应力主要测试和估算方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成虎 《地质论评》2014,60(5):971-996
随着人类对深部矿产资源和能源材料的需求量持续增长,深部开采问题必将成为工程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地应力参数的准确确定是有效解决该重大问题的基础工作之一。文章总结了目前在能源和资源开采中使用较为广泛的26种地应力测试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力学原理、发展史作了简要介绍。这26种方法按照数据源途径可以分为5大类,分别为基于岩芯的方法、基于钻孔的方法、地质学方法、地球物理学方法以及基于地下空间的方法。这些方法依据满足工作需要的角度又可以分为主动法和现象分析法,对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深部能源和资源开发,主动法的适用范围更广。不同的方法所反应的应力信息是不同的,相对而言建立在大体量岩体上的方法对于分析区域应力场更为可靠。最后文章对未来的应力测量与估算的发展远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