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作者对鳙鱼胚胎发育早期几个主要阶段发生的内部细微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本文着重观察了卵黄、胚盘、分裂球和囊胚层细胞的形态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卵黄多核体的形成。作者在鳙鱼卵子受精后所形成的胚盘和以后产生的分裂球中都发现有卵黄颗粒的存在,因而指出,认为卵子在受精后由于卵质分离而形成的胚盘是不含卵黄的看法是不确切的。在鳙鱼胚胎发育的几个早期阶段,作者观察到在胚盘、分裂球和囊胚层细胞与卵黄这种重要物质之间有某种有机联系。本文对卵黄多核体形成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前人的某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着重提到在桑椹期出现的一种深色细胞,在观察了这类细胞的发育和演变之后作者得出结论,认为它们与卵黄多核体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鳙鱼胚胎发育早期内部形态变化的研究》(一)〔以下简称本文 (一)〕一文中,我们论述了两个问题: 一、卵黄的形态结构,它和胚盘、分裂球和囊胚层细胞的关系。二、卵黄多核体的形成。现就下列问题继续阐述我们的观察结果,一并进行讨论 (讨论部分用小字体)。材料、方法和主要参考文献同本文 (一),故从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弓背青鳉(Oryziascurvinotus)胚胎各阶段的发育特点,观察其自发荧光。【方法】使用正置荧光显微镜对弓背青鳉受精到孵化出膜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弓背青鳉胚胎发育历时10~12d,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激活期、受精卵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及孵化出膜期共8个时期;根据各时期胚盘形成、体节数量、器官发生、胚体大小和运动等特征的变化,进一步细分为35个阶段。其自发荧光主要开始出现于12肌节期,由虹彩细胞团内的物质在激发光下产生,主要分布于脑与脊索背面的皮肤表层。  相似文献   

4.
在《鳙鱼胚胎发育早期内部形态变化的研究》(一)[以下简称本文(一)]一文中,我们论述了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珠江斑鳠3批次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描述及记录了胚胎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及所需时间。斑鳠的成熟卵子呈圆形,黄色,卵子直径为3.1~3.8 mm,吸水后最大卵径为4.0~4.2 mm,受精卵黏性很小。珠江斑鳠胚胎发育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属于盘状卵裂。在水温(27.5±0.5)℃时,受精后约1 h 10 min进入胚盘形成期,受精2 h 15 min后进入卵裂期,受精后7 h 50 min,进入囊胚期,再经约13 h 45 min进入原肠期,受精后21 h15 min,胚孔封闭,当受精39 h 5 min后,心脏开始出现搏动,受精后55 h,仔鱼开始孵出。  相似文献   

6.
苏氏圆腹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两批苏氏圆腹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描述并记录胚胎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及发育时间。结果表明:苏氏圆腹成熟卵呈圆球形,淡黄色,富有光泽,卵黄分布均匀,相对密度略大于水,卵径0.93~1.11 mm,平均0.98±0.19 mm。受精卵吸水后呈微黏性,属黏性卵,卵膜略膨胀,卵径0.99~1.15 mm,平均1.08±0.27 mm。苏氏圆腹胚胎发育属于盘状卵裂,与其他淡水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其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分化期、出膜期和初孵仔鱼。在水温26±1℃的条件下,苏氏圆腹胚胎孵化历时24 h 45 min,总积温640.90 h.℃。初孵仔鱼体全长3.20~3.60 mm。  相似文献   

7.
有关真骨鱼类尾部神经分泌系统的组织学研究,在国外曾发表过许多专题和综述性论文,在我国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论述。笔者在选读了一些主要的外国文献之后,着重在本文中把国外过去这方面的报导作一般性的综述,并引用了我们自己在鲮鱼(Cirrhinus chinensis)和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进行初步观察后所得的部分资料,仅供读者今后进行此项研究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湛江地区光裸星虫的生殖细胞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活体观察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湛江地区光裸星虫生殖周期、生殖细胞的发育及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星虫雌雄异体,无肉眼可见生殖腺结构,原生殖细胞在体腔液中发育;雌性生殖细胞根据其卵膜的形成和卵黄积累情况可以分为4个发育阶段,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雄性生殖细胞也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变态期4个阶段;成熟的生殖细胞经肾管排出体外。生殖季节为5~9月,其中7~8月为高峰期。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匙吻鲟胚胎与仔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温度下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的胚胎与仔鱼发育。结果表明,26℃时,匙吻鲟胚胎发育到大卵黄栓期全部死亡;在15~24℃范围内,胚胎均可孵化出膜,孵化时间与温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22℃,最佳温度为20℃,生物学零度为12.30℃。卵黄囊期仔鱼历时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16~22℃范围内,温度对卵黄囊期仔鱼生长的影响极显著(P<0.01),22~24℃影响不显著(P<0.05)。在22~26℃范围内,仔鱼生长的差异不显著(P<0.05),成活率低,且畸形率极显著地高于16~20℃(P<0.01)。匙吻鲟仔鱼早期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为18~20℃,温度过高是造成仔鱼畸形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工催产、波恩氏液固定、石蜡切片和H·E染色等方法,研究了杂交一代(F1)自交的受精细胞学过程。结果表明,鲫鲤杂交一代自交时有正常的受精细胞学过程。受精后,卵子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极体;15min,雌雄性原核形成,20min,两性原核完全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40min,开始进行卵裂;1h,两个分裂球出现,本实验为F2代是二倍体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1.
靖安油田北东区局部构造与石油富集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演化进入第四阶段时,靖安油田北东部发育了延长组和延安组沉积,它们是主力产油层。区内石油产层的局部构造主要分为岩性差异压实作用所形成的局部性隆起;古地形突起上覆地层形成的披覆构造;由差异升降作用造成,但相对较少且不易与前两类区分。区内的局部构造与石油开发关系密切,直接影响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12.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了鞍带石斑鱼亲鱼培育、催产及胚胎发育过程。根据性腺检查及催产结果,判定鞍带石斑鱼在广东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7-9月份,产卵水温在28~31℃。使用10~12尾雌鱼和3尾雄鱼搭配进行催产实验,亲鱼未出现发情和追尾现象,虽能产卵但均未受精,通过人工授精可得受精卵。对鞍带石斑鱼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结果表明,将鞍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7±0.5)℃、盐度31.0、pH 7.8的海水中,鞍带石斑鱼胚胎历时25 h 4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  相似文献   

13.
赋层于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中段含生物碎屑白云岩中的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临武长冲新发现的层控型铅锌矿床,作者在综合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认为前泥盆系矿源层经后期地下水热液或深循环热卤水溶液热液成矿;成矿经历了沉积-成岩阶段和后生交代阶段,属沉积+改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4.
作者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济南—邹平地区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和期次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以下重要观点: 1.根据已有的钾-氩年龄数据,尤其是根据钐-钕等时线年龄,并结合构造控制和侵入围岩等依据认为济南辉长岩体形成时间应是印支期或印支—燕山早期。将该区侵入岩分为印支—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两期。并总结出两期岩浆活动的主要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区别。 2.认为沙沟闪长岩体不是济南辉长岩体的边缘相,而是独立岩体,晚於济南辉长岩体侵入,是印支—燕山早期第二岩浆阶段的产物。 3.重新厘定了章丘—邹平地区侵入岩的期次顺序。认为王家庄石英二长岩体早于环状二长岩墙,是燕山晚期第二岩浆阶段最早形成的岩体。  相似文献   

15.
青岛榴辉岩具有复杂的变形特征,包括宏观的褶皱变形和微观的矿物变形。它们是榴辉岩形成环境和构造抬升的直接证据。本文结合对岩相学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认为早期的伸展作用和后期的挤压作用以及剪切逆冲作用是青岛榴辉岩抬升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6.
湛江地区光裸星虫的生殖细胞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活体观察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湛江地区光裸星虫生殖周期、生殖细胞的发育及形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星虫雌雄异体,无肉眼可见生殖腺结构,原生殖细胞在体腔液中发育;雌性生殖细胞根据其卵膜的形成和卵黄积累情况可以分为4个发育阶段,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雄性生殖细胞也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变态期4个阶段;成熟的生殖细胞经肾管排出体外。生殖季节为5~9月,其中7~8月为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与仔稚幼鱼生长特征。【方法】通过干法人工授精将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进行种间杂交,连续取样观察和系统记录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过程和仔稚幼鱼期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变化,同时培育云纹石斑鱼纯种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杂交子代受精卵发育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及出膜期,历时31 h 30 min完成胚胎发育。杂交子代的受精率为89.57%,孵化率为75.68%,受精率、孵化率均低于对照组(91.13%和87.59%);畸形率为24.55%,高于对照组(17.88%)。依据卵黄囊、背鳍第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长与收缩、体色的变化、鳞片的出现等特征将胚后发育分为仔鱼、稚鱼、幼鱼3个时期。孵化后33d仔鱼进入稚鱼期,孵化后60d稚鱼变态为幼鱼。与云纹石斑鱼纯种比较,杂交后子代生长快于后者,220日龄杂交子代全长(18.81±1.585)cm,体质量(9 173.42±3.537)g,均高于同期云纹石斑鱼纯种[全长(16.35±1.416)cm,体质量(110.80±2.379)g],杂交后代体色一致性较高,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盐度对管角螺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水温25.5~29.2℃的条件下,设11个盐度梯度对管角螺[Hemifusus tuba(Gmelin)]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管角螺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2~35,最适盐度范围为25~31;在适宜的盐度范围内,7~9 d发育的胚胎能完全消耗卵囊内的败育卵变为自身发育的营养物质,13~15 d形成稚螺雏形,31~34 d胚胎完成发育从卵囊内爬出;适宜盐度范围内各盐度对正常卵发育数量、孵化率无显著影响。低于其适宜盐度范围,胚胎发育在初始阶段便受抑制,盐度为16~19只有部分正常卵发育,需34~36 d才完成胚胎发育;高于适宜盐度范围的38、41两组,在6 d内对胚胎发育无影响,但6 d后影响显著。低盐度对胚胎发育影响较高盐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对糙海参的胚胎发育至幼体发生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受精45 min开始出现第一次卵裂,随后经过4、8、16等裂细胞,4 h后进入不等裂多细胞期,6 h后出现可游动囊胚期,10 h后进入原肠期,24~26 h成为耳状幼体。经历10~11 d的生长与发育,变态为樽形幼体,幼体经历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的过程。樽形幼体2~6 d后再次变态为较大体形的五触手幼体,开始转入底栖,五触手期2~8 d后,幼体最终以稚参形态附着下来。整个发育过程时间为16~25 d。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江蓠为养殖基质的双齿围沙蚕的配子发生及性腺发育。结果表明:1)根据双齿围沙蚕卵细胞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卵径大小,卵母细胞的发生可划分为第Ⅰ时相(卵原细胞)、第Ⅱ时相(小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第Ⅲ时相(大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卵黄形成前期、卵黄形成中期、卵黄形成后期)和第Ⅳ时相(成熟卵母细胞,胶膜形成前期、胶膜形成后期)等4时相;根据各时相卵子的数量变化及体腔中其他结构的形态变化,将雌性性腺分为Ⅰ期卵巢、Ⅱ卵巢、Ⅲ卵巢、Ⅳ卵巢和Ⅴ期卵巢等5个阶段。2)根据双齿围沙蚕体腔内精母细胞的大小、形态和所处的位置,将双齿围沙蚕的精子发生划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根据各时相精子的形态和数量变化以及体腔中其他组织器官的形态变化,将双齿围沙蚕的雄性性腺划分为Ⅰ期精巢、Ⅱ期精巢、Ⅲ期精巢、Ⅳ期精巢和V期精巢等5个阶段。3)Ⅰ-Ⅳ期的性腺主要包含对应时相的生殖细胞,同时,也存在有少量其他时相的生殖细胞,生殖细胞的发育速度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