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在青海省高寒农业区(海拔2700—3000m)的马铃薯地膜覆盖丰产栽培试验,着重分析了高寒农业区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及马铃薯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等。并阐述了高寒区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适宜推广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使用武汉(1953-1999年)、宜昌(1958-1999年)两站逐年逐月地面气温观测资料及同期850hPa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两市城市化增温效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0多年来,武汉、宜昌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其年(季)平均气温有增加的趋势,其城市化增温倾向率分别为0.1501℃/lOa和0.1215℃/10a,且不同季节城市化增温倾向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9.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讨论了不同地膜覆盖对麦田土壤温度、土壤有效水分含量以及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温效应,可使春小麦生育期提前,产量提高,并可提高土壤有效水分的利用率。吐鲁番市地膜春麦最佳土著部方案应采用“膜下条播、3月初播种、525万株/hm^2基本苗”。 相似文献
10.
11.
膜下条播冬小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膜的增温、保墒效应,充分利用晚秋和早春的光热资源,提高冬小麦产量,地膜冬小麦成熟较早,也为复播创造了条件。分析地膜冬小麦适宜的播种期和揭膜期。 相似文献
12.
北疆棉区棉花膜下滴灌蒸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膜下灌溉技术下蒸散观测数据的分析,初步确定了棉花在整个生育期的蒸散量为500-600mm。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膜下灌溉技术对棉花产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沟播平铺植棉的小气候出发 ,客观的分析了此方式的优缺点 ,建议依靠气象科技服务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其小气候优势 ,在风险棉区、次宜棉区植棉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田间试验资料 ,讨论了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麦田土壤温度、土壤有效水分含量以及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具有显著的增温效应 ,可使春小麦生育期提前 ,产量提高 ,并可提高土壤有效水分的利用率。吐鲁番市地膜春麦最佳栽培方案应采用“膜下条播、3月初播种、525万株/hm2基本苗”。 相似文献
15.
膜下条播冬麦与常规露地冬麦相比适播期较宽且明显偏晚,其适宜播种气象指标为:播种时5日平均气温为12-4℃,冬前≥0℃积温达40-200℃.d;以黄芽麦或包蛋麦形式过冬的膜下条播冬麦最晚播期为:播种时5日平均气温≥0℃,冬前≥0℃积温达0-40℃.d。适宜播种日期,南疆大部冬麦区在10月中旬中至11月上旬中,北疆则在10月上旬至中旬。 相似文献
16.
17.
分析了地膜覆盖对冬小麦麦田耕层土壤水分的影响,并从试验数据和农田蒸散计算两个方面得出;地膜冬麦与露地冬小麦相比,在北疆可节水520m^3/hm^2,在南疆可节水360-1060m^3/hm^2。 相似文献
18.
北疆乌兰乌苏的地膜玉米分期复播田间试验表明:随着复播日期的推迟,收获籽粒的百粒重和单穗籽粒干重呈下降趋势。7月5日前播种,90d以上的生长期,≥10℃活动积温2000℃·d,才能保证复播地膜玉米承单3号的正常成熟。 相似文献
19.
海拔2800m的山区地膜春小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尼瓦尔·依沙木丁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08,2(4):49-51
2006年,在海拔2800m以上的和田县喀什塔什乡科克阿依村进行地膜穴播春小麦与露地春小麦栽培对比试验。地膜覆盖技术改善了小麦生物性状,分蘖数和成穗率大大提高,千粒重也有所增加。除4月15日播种的外,株高、结实小穗数、穗粒数都比露地播种小麦增加,A、B、C三处理比对照籽粒产量分别增加75.5%、82.0%和52.3%,增产效果非常明显。能有效解决低温半干旱山区春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粗、旱、冻等突出问题,具有较好的保墒蓄水、增温保温效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作用,是小麦生产再上台阶的一项有力措施,值得在南疆海拔2800m以上的山区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