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现代物探在仪器设备、方法技术、解译推断方面所具有的“三高”、“三多”、“三优”之特点,以及物探应用方面攻深、攻新、攻精的三个目标,进而对我国物探队伍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若干举措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下工程震波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激发的震波在工程岩土体中传播,检测其波动力学参数,来测试岩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质。原位震波波速测试技术可以对井巷的岩体模量,支护选型,围岩性质进行检测;利用地震勘探,面波勘探方法可以对矿层厚度,超前探测等方面进行有效检测;震波CT、导波勘探等探测方法对于采面内的地质异常探测有较好的针对性;通过声发射检测技术可以解决地下工程安全问题。实际应用说明,震波探测技术从地下工程的开拓掘进,采场形成到采后管理等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一些技术已作为地下工程中的日常工作加以应用,但进一步的生产应用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本文综述30年来计算机技术在物探化探中的应用,并展望它在“九五”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地球物理工作40年来得到巨大发展,在找矿及解决基础地质问题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1949年我国仅有勘查地物理人员20人,如今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职工已达18万人,其中技术人员超过3万人,遍布于26个部门所属单位(石油、地矿、核工业、煤炭、有色、冶金、黄金、水利、电力、铁道、建材、建设、海洋、地震、交通、化工、农业、文化、航空航天、船舶、机械电子、纺织、兵器、部队、中科院及教委院校)。培养地球物理及应用地球物理专业人材的院校有27所,博士点8个,硕士点17  相似文献   

10.
多波地震勘探不仅可补充和确切弄清地质剖面的构造参数和物理参数,而且是提出在剖面的每个点上预测与计算构造问题的基础。此外,各层的P波S波速度,它们的密度和地震界面的形状使有可能将应力场与仪器观测所能达到的自由表面位移结合起来,即与现代运动结构起来。  相似文献   

11.
非传统金矿化探的理论与方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传统的金矿化探方法已不能满足找矿的要求,特别是寻找隐伏矿的要求。为此我们根据过去十几年的研究提出了如下新的理论认识及相应的方法:(1)金在表生条件下不仅有其惰性的一面,而且更且具有很强的活动性;(2)金不仅呈不均匀的颗粒存在,而且还大量做为超微细的分散金存在;(3)区域性大规模的金异常和隐伏矿上方的叠加含量异常是由易呈活动的超微细分散金形成的;(4)为研究这类存在形式的金应大幅度降低金分析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12.
13.
云南物探化探方法在找矿中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地处云贵高原,山区面积约占95%,地形切割强烈,多数地区交通不便,岩溶分布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南黄海海相油气地震勘探难点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黄海海相残留盆地广泛分布中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盆地的油气勘探仍处于前景调查评价阶段。分析了研究区特殊地震地质条件造成的地震采集和处理所面临的诸多难点:地下地质构造复杂造成地震波场传播路径复杂多变,碳酸盐岩高速屏蔽层使得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能量微弱,以及海洋作业环境等。针对地震资料多次波发育、深部目标层反射能量弱、信噪比低、成像精度低、资料品质差等困难和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勘探策略,如:加强理论模拟研究;采用多层震源延迟激发技术和"长排列、上下缆"的立体宽线接收技术,以拓宽频带、提高深部目标层反射能量;采用多次波压制技术以突出中深层弱反射;采用针对长排列的各向异性速度分析和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以提高复杂构造成像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徐贵来  梅汝吾 《铀矿地质》1999,15(6):372-373
1 系统简介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物化探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从事浅层地震方法研究、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及工程地震检测技术服务,并根据工程市场的需要及一些特殊要求,开发合适的产品。CSA综合工程勘探与检测系统即融多年改造维修地震仪的经验,汲取国内外地震仪及检测仪之特点开发设计的新一代产品。现将本系统功能、特点、技术指标及用途分别简介如下:1.1 功能本系统具有瞬态瑞利面波、高密度高分辨率地震影像、浅层地震勘探、地脉动测试及工程质量检测等功能。所有功能均有较好的处理软件支持,并能及时得到最新版本升级。1…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本文系统的介绍“八五”计算机在物探化探中的应用,并对“九五”计算机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潘继平 《地质通报》2006,25(9):1055-1059
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给中国油气勘探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为了增加油气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寻求油气勘探的新途径,强化油气勘探,促进油气发现。在总结过去油气勘探,特别是“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中国油气勘探面临主要问题,包括资源品住降低、勘探条件更加复杂、关键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投入不足等,进而探索未来油气勘探的战略方向和储量增长趋势,即立足大型盆地,不断开拓勘探新领域,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上、开拓新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