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敦煌三危山地区晚泥盆世斜长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本文报道在敦煌三危山地区发现的斜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呈细小脉状、网脉状产出,主要由斜长石(60%~65%)和石英(28%~32%)组成,电子探针分析数据显示斜长石属于钠长石-更长石(Ab=85~99),主要为更长石。岩石样品具高硅(Si O2=71.00%~72.92%)、极度富钠、贫钾(Na2O/K2O=8.54~11.37)的特征;Mg#较高,介于47~64;稀土元素含量极低,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近乎平坦型分布,轻、重稀土元素均亏损,Eu、Sr正异常。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εHf(t)为正值,主体介于+3.1~+6.4之间,表明该斜长花岗岩为M型花岗岩。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组成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均表明该区斜长花岗岩是由起源于亏损地幔源区的洋脊拉斑玄武质熔体中的斜长石堆晶形成的大洋斜长花岗岩,属于蛇绿岩的端元组分,该岩石形成以后经历了后期流体交代作用的改造。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样品21SWS和SWS05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63±2Ma和365±3Ma,表明该斜长花岗岩形成于晚泥盆世。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敦煌地区经历了晚古生代洋盆扩张-俯冲过程,360~370Ma的洋盆扩张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南缘弧后盆地的扩张;伴随着新元古代开始古亚洲洋的扩张-闭合过程,敦煌地块很可能卷入到了一系列与古亚洲洋闭合相关的造山活动,最终构成了中亚造山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固阳地区埃达克质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蒙古固阳地区西营子花岗岩体属于钙碱性系列, 具有岛弧花岗岩的特征.其岩石地球化学具有与adakite岩相似的特征.这些岩石的SiO2含量均大于56 (57.28~66.63), Al2O3含量均大于15 (15.93~18.04), MgO含量为1.14~3.47, 富钠、贫钾, Na2O/K2O在1.16~1.97之间, Sr含量高(446~582μg/g), 均大于400μg/g, Sr/Y比值为31.32~103.74, 大于20~40, 低Y (5.61~17.4μg/g, 小于18μg/g)和Yb (0.42~2.06μg/g, 仅1个样品大于1.9μg/g), 具弱Eu正异常, 无明显的Eu负异常; 稀土元素分异强烈, 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 Sr具明显的正异常而Nb的负异常亦较为明显.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 对固阳地区埃达克质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定年, 其同位素年龄为281.9±3.1Ma (MSWD=3.3), 形成于早二叠世.该地区埃达克岩的发现, 为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提供了新的线索, 对研究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地球动力学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解决内蒙古及古亚洲洋研究中长期争论的地质问题提供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相似文献
3.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5,(Z1)
<正>中亚造山带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塔里木板块之间,是全球显生宙陆壳增生与改造最显著的地区之一。中亚造山带经历了古亚洲洋的俯冲闭合、陆陆碰撞造山和后继的造山带构造塌陷过程。经过近些年来众多学者们对古岛弧岩浆岩的识别以及精确的年龄限制,基本可以确定古亚洲洋在早—中奥陶世时就已经开始俯冲。但是,对于最后闭合时间,仍存有争议。部分学者持有古亚洲洋在中—晚泥盆世闭合的观点,如包志伟、徐备等;然而,随着资料的累计和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古亚洲洋闭 相似文献
4.
5.
山东省胶南地区斜长花岗岩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胶南地区斜长花岗岩与中元古代变辉长岩相伴产出,由60%的斜长石和40%的石英组成。化学成分以高硅,低至中等的铝、低K2O为特征,与大洋斜长花岗岩相似,其单颗粒锆石Pb-Pb同位素年龄是(1370.6±14.3)Ma。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乌兰浩特地区正长花岗岩形成时代及其构造环境,对其进行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9.7±1.2)Ma,代表了其成岩年龄;岩石高硅、高碱,贫铝、钙、镁、铁;岩石稀土含量偏高,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Eu负异常明显;在微量元素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贫Sr、Eu、Ba,富高场强元素U、Th、Hf、HREE,贫Ti;10000×Ga/Al值(3.53~5.09)均大于A型花岗岩的下限值(2.6),明显高于I型和S型花岗岩的平均值(分别为2.10和2.28).因此,晚三叠世正长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推断其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造山后岩石圈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7.
《矿物岩石》2014,(4)
库伦旗地区中生代—新生代受东部滨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俯冲的影响,属于滨太平洋陆缘构造带。近年在测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发现锰、铜、金、钨等矿化,其SiO2,Na2O和K2O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73.44%,3.88%,4.74%,σ平均2.46;微量元素表现为Th/U大于3,Nb/Ta小于16,显示区花岗岩体源区可能为地壳物质;稀土元素总量为80.17×10-6~141.13×10-6,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HREE=8.04~16.20,(La/Yb)N=7.45~23.83)。Eu负异常较明显(0.38~0.85),δCe异常不明显。通过地质、岩石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测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造山晚期I型花岗岩,并在侵入过程中可能受到壳源物质的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8.
10.
兴蒙造山带的构造格局、分布规律和演化过程十分复杂,特别是古亚洲洋“剪刀式”闭合的最后时限及随后的陆-陆碰撞过程仍未达成统一共识。文中研究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大地构造位置夹持于贺根山—黑河断裂带和索伦—西拉木伦—长春断裂带之间,为研究中亚造山带东段的地质演化提供重要窗口。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呈岩株状产出,长轴约400 m,短轴150~250 m,长轴呈NE向展布,北侧侵入大石寨组,南部与林西组呈断层接触关系。岩石为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40%)、斜长石(25%)、石英(20%)和黑云母(14%)及少量的绿泥石(1%)等组成。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为(221.1±2.1) Ma,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表现为高SiO2(68.46%~70.38%),高K2O+Na2O(9.02%~9.39%),低P2O5(0.09%~0.17%),低MgO(0.60%~0.80%),低TiO2(0.54%~0.58%),中等K2O/Na2O(0.90~1.54),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轻稀土相对富集(∑LREE含量为(163.55~226.55)×10-6),重稀土相对亏损(∑HREE含量为(11.96~21.67)×10-6),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Ba和K,亏损高场强元素Nb、Zr和Hf,表现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特征,同时与华北陆块北缘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岩形成于后碰撞/后造山的构造环境相符。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资料,推断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岩石圈拆沉及软流圈上涌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迪彦钦阿木大型钼-银矿床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迪彦钦阿木大型钼-银矿床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额仁高比苏木南部20千米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2'00"-118°14'00",北纬46°00'00"-46°01'30".该矿床是近几年来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地质勘探队伍在内蒙古中东部找到的大型钼-银矿床之一,其独特的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巨大的经济意义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张万益等,2009). 相似文献
12.
WU Tairan HE Guoqi ZHANG ChenGeology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地质学报》英文版》1998,72(3):256-263
Two ophiolitic melange belts in the Late Carboniferous formations have been discovered recently in the Alxa region. One is in the Engger Us fault and possesses properties of oceanic crust. The other is in the Badain Jaran fault and shows properties of a back-arc basin. These two faults, together with the Yagan fault, constitute the important boundaries of tectonic units in the Alax region. The four tectonic units delimited by these faults are different in rock assemblages, metamorphism and geochemistry. They reflect the nature of tectonic environments in which they are found. The tectonic units may be traced and correlated to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neighbouring area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units and their interaction in the Alxa region may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Palaeo-Mongolian Ocean and its continental margins. 相似文献
13.
14.
<正>Objective Alxa,located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is covered by desert in many places with few Cretaceous outcrops.Only some Early Cretaceous dinosaur fossils have been discovered from several areas in Alxa Zuoqi and Ejin Qi,but no Late Cretaceous dinosaur fauna has been formally reported in Alxa.Fortunately,some remains of dinosaurs have been found from the central Alxa in the Late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造山带混杂岩区"新理论,首次在贺根山-黑河缝合带中段发现海勒斯台俯冲增生混杂岩,建立由"基质"+"岩块"组成的俯冲增生杂岩体系,其构造样式为整体左行逆冲剪切.基质主要有糜棱岩、千糜岩、超糜棱岩及少量的沉凝灰岩、粉砂岩、细砂岩,构造环境为弧前盆地,时代主要为中寒武世;岩块有洋岛海山岩块、弧后洋盆洋壳残片、火山弧岩块、裂离陆块,岩块的年龄区间主要在中寒武世-中奥陶世,裂离陆块时代为新太古代.结合俯冲增生杂岩基质年龄、岩块的年龄、侵入混杂岩的TTG年龄(449 Ma)和变形程度、接触关系等,将海勒斯台俯冲增生杂岩的形成时代厘定为中晚奥陶世.认为研究区俯冲作用在早寒武世就已经开始,在大陆边缘形成火山岛弧;奥陶纪初期弧后发育弧后盆地,至中奥陶世弧后盆地出现洋壳;此时中寒武世的基质经俯冲下切后在中奥陶世时期折返上升;晚奥陶世时期由于区域的持续汇聚挤压,该弧后洋盆很快夭折;弧陆开始碰撞,导致双向俯冲.在弧陆碰撞过程中,晚期形成的弧后盆地洋壳等新岩块混入早期形成的基质中.海勒斯台俯冲增生混杂岩带的发现填补了贺根山-黑河缝合岩带中段的空白,对区域构造格架厘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研究古亚洲构造域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丰富翔实的地层古生物资料,首次在内蒙古西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第三纪地层层序:命名或厘订了中始新统乌兰乌珠尔组、上始新统查干布拉格组、下渐新统乌兰塔塔尔组、上渐新统、下中新统乌尔图组、上中新统呼和好来组和上新统昂冈浩特组等7个地层单元;区分出了中始新世乌兰乌珠尔、晚始新世查干布拉格、早渐新世早期克克阿木、早渐新世晚期乌兰塔塔尔、晚渐新世因德里沟、早中新世乌尔图、晚中新世呼和好来和上新世昂冈浩特等8个动物群(组合)。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东乌旗早二叠世超镁铁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东乌旗晚古生代地幔性质和造山演化特征,对在东乌旗西部首次发现的超镁铁岩—辉闪橄榄岩进行系统的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东乌旗辉闪橄榄岩主要由橄榄石、角闪石、斜方辉石及少量斜长石、单斜辉石组成,SiO_2含量介于42.84%~43.96%、MgO(24.10%~26.10%)、Na_2O+K_2O(1.52%~2.32%,小于3.5%),低m/f(3.03~3.54)比值和高FeO~T(12.67%~14.33%)的含量、高Mg~#(76.42~79.20),属铁质超镁铁岩和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稀土总量较高(∑REE=39.57×10~(-6)~83.32×10~(-6)),轻稀土(LREE)相对于重稀土(HREE)明显富集[(La/Yb)_N=4.04~7.66],Eu异常不明显(δEu=0.90~0.95),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Cs、Rb、Ba、Sr、K等,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具明显的Nb、Ta、Ti负异常,而又有别于强烈Nb、Ta亏损的岛弧岩浆岩;相容元素Cr(769×10~(-6)~2480×10~(-6))、Ni(454×10~(-6)~901×10~(-6))含量较高;低Th/U(2.54~3.03)、Nb/U(3.40~12.85)比值和高La/Nb(2.60~3.63)、Ba/Nb(43.11~72.52)、Zr/Y(5.45~7.83)比值。综上,结合区域最新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辉闪橄榄岩来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尖晶石相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上升过程中受地壳物质不同程度的混染,形成于早二叠世板内伸展构造体制,与古亚洲洋闭合之后板内非造山作用有关。这一认识填补了早二叠世幔源岩浆事件和非造山阶段超镁铁质岩石记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朱拉扎嘎金矿的成矿时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朱拉扎嘎金矿是新近发现的特大型层控改造型金矿床,该矿床以产于中元古界地层中和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而引人注目.容矿岩石主要为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板岩.采用颗粒锆石U-Pb法和40Ar/39Ar法对成矿期花岗斑岩、成矿后期闪长玢岩和含金石英-硫化物矿体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成矿期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304±5)Ma,成矿后闪长玢岩为(259±6)Ma,朱拉扎嘎金矿体中石英的40Ar/39Ar年龄为(282.3±0.9)Ma.这一结果揭示,朱拉扎嘎金矿是华力西晚期形成的,这与前人采用Rb-Sr法测得矿石的等时线年龄(275±6)Ma是一致的.结合阿拉善地区的呼伦西白金矿和欧布拉格铜金矿都是华力西晚期形成的,表明华力西晚期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金(铜)矿化期.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林西萤石矿床石英E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林西地区萤石矿床主要赋存于晚古生代-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和酸性侵入岩体中,矿体主要受南北向和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控制。萤石矿床中共生有大量同期形成的石英(脉),运用石英热活化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法,对萤石矿床中8件与萤石共生的石英进行年代学研究,来探讨林西萤石矿床的形成时代。结果表明,林西萤石矿床中的石英ESR年龄范围为126.6~157.3 Ma,平均年龄为137 Ma,表明研究区萤石矿床成矿时代主要为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与全球其他地区萤石矿床成矿时代对比,并结合本区萤石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林西萤石矿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期板内构造体制转换时期。 相似文献
20.
狼山构造带位于索伦缝合带南西,华北北缘及中亚造山带南缘的结合位置,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的重要场所.在该地区新识别出中三叠世早期具有埃达克岩特征的扎拉山岩体,该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该岩体的形成时代介于244.9±1.2 Ma~244.1±2.3 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体具有较高的SiO2(68.77%~72.58%)、Al2O3(14.48%~16.28%)、Sr(287×10-6~455×10-6,平均值413×10-6)含量及Sr/Y比值(46.07~95.50),较低的Y(4.07×10-6~8.01×10-6)、Yb(0.43×10-6~0.78×10-6)、Cr(5.18×10-6~8.92×10-6)、Ni(1.34×10-6~7.71×10-6)含量及Mg#值(35.54~41.64),Na2O/K2O比值为0.86~1.19,重稀土元素强烈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26.45 <(La/Yb)N < 56.13),铕异常较弱(0.82 < δEu < 1.02),具有C型埃达克岩特征.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εHf(t)值介于2.5~8.9,对应的二阶模式年龄TDM2介于707~1 115 Ma,表明其源区主要为年轻地壳.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结果表明内蒙古狼山地区中三叠世早期具有C型埃达克岩特征的扎拉山岩体应为古亚洲洋闭合之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阶段的产物,为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