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干燥加热斜长石的分析晶格参数表明,它们具有像合成斜长石那样“高”的有序度。它们的晶体结构分析证明,在过渡成分的高温斜长石中,具有一种意想不到的 Al、Si 有序度(Kroll 1978)。特别是 An27.8(于1160℃加热22天),在 T_1O 四面体位置有 t_1o—0.4Al,其它三个位置各自具有 t_1o—0.3Al[即〈t_1m〉=1/3(t_1m t_2O t_2m)—0.3Al。An52(于1255℃加热29天),具有 t_1o—0.48.Al,〈t_1m〉—0.35Al。An68.7(于1365℃加热42天),具有 t_1o—0.52Al,〈t_1m〉—0.39Al。这些数据需要用测量斜长石中 Al,Si 分配的图解,根据人们熟知的△131=20(131)—20(1 )参数以及晶格角γ进行估算。用△131和γ作为钙长石分子百分比的函数作图,并绘制 t_1o—〈t_1m〉图。用γ绘制的图可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如果斜长石中正长石含量尚不知道的话,应使用这种图,但是晶格参数必须慎重地精选.△131值的测定是要容易得多,利用它确定结构状态的精确度却稍许差一些,但是要求正长石的含量必须是已知的.此外,如果不同样品的 t_1o—〈t_1m〉值对比较是富有意义的,还要求必须修正钙长石含量对△131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华南不同成因花岗质岩石中钾长石的结构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长石的Al/Si有序程度是岩石形成条件的客观反映,它引起岩石学者的广泛兴趣。用X射线粉晶衍射法研究花岗质岩石中钾长石的Al/Si有序程度是一种简便而又迅速的方法。本文采用Al在钾长石的四种四面体位置中的占位率,即t_1o、t_1m、t_2o和t_2m,指示钾长石的Al/Si有序度。这些数值比通常采用的三斜度△_(131)或δ指数更直接反映长石中Al、Si的  相似文献   

3.
富毓德 《矿物学报》1989,9(2):97-103
在加热条件下,利用EPR方法研究了碱性长石中不同四面体位置间的Fe~(3+)、Al~(3+)交换。低温钠长石和透长石晶体分别在水热,1 kbar,500—900℃和干加热,1050℃条件下加热。在低温钠长石中,加热后Fe~(3+)线被加宽,当温度为800℃时,除T_1(o)位置外,没有出现其余四面体位置Fe~(3+)产生的谱线。透长石在1050℃加热1300h后,T_1和T_2线的相对强度发生了变化。实验表明,在碱性长石中不同四面体间Fe~(3+)、Ak~(3+)和Fe~(3+)、Si~(4+)交换与Al~(3+)、Si~(4+)交换比较,前者速度要缓慢得多。  相似文献   

4.
广泛分布在成因极不相同的岩石中的斜长石,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状态是非常敏感的岩石成因指示剂。但是,为了在数量上解释这些参数所必须要有的不同有序度斜长石的热力学函数和稳定性条件方面的实验资料,现在还很少。 根据高温钠氏石和低温钠长石晶体化学的分析结果,Al—Si有序度决定于铝在四个结晶学上的不等价位置[T_1(o)、T_2(m)、T_2(o)和T_2(m)]上的分配特点。在低温(有序的)钠长石中,铝实际上全部集中在T_1(o)位置上,而在高温(去有序化的)钠长石  相似文献   

5.
无色透明的人造 Zn(Zn_(0.1)Li_(0.6)Si_(0.3)SiO_4的室温形体(a)具有单斜对称,a=6.340(1),b=10.516(2)、C=5.011(1)A,β=90.50(2)°,空间群 P2./n,Z=4。大约在400℃,转变为斜方晶系的高温形体(β),a=6.406(3),b=10.520(8),C=5.043(2)(?),空间群 Pmnb,Z=4。根据室温和450℃的×—射线强度数据,用三维图象分析法,确定了两种形体的晶体结构。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按照最终加权 R=0.068(未加权的 R=0.068)和0.064(未加权的 R=0.070)精选了室温和高温结构。高温结构是一种具有共用系数为3的四面体架状结构。有两种不同的四面体位置:T_1,8次配位位置;T_2,4次配位位置。T_1位置包含了全部的 Zn 和 Li 以及某些 Si;T_2位置全部是 Si。T_1四面体构成平行于(010)的折曲层,这种层是由共顶角的四面体链组成,这些链是平行于[100]的。与辉石族矿物不同,所有四面体都位于链轴的同一侧。这些层按反向平行排列堆积,并由 T_2四面体将这些层交叉连接而组成架状结构。在低于转换温度条件下,8次配位的 T_1位置变为两种独立对称的4次配位位置 T_1(0)和 T_1(m),其对称从 Pmnb 变为 P_2_1/n。Zn 原子在 T_1(0)是完全有序的。转变时,Zn 原子可能集中在两种 T_1位置的某一位置。这种择位的结果就产生一种晶畴结构,其中具有两种通过交切(100)的反射而彼此联系的配位位置。有序——无序转变也产生双晶(a′)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单斜对称,空间群 B_2_,a=13.01,b=10.41,C=10.07(?),β≈90°。  相似文献   

6.
长石广泛分布于各种火成岩、变质岩及沉积岩中,是地壳内十分丰富和重要的一种造岩矿物。甚至在月岩、陨石中也可见到许多斜长石。因此长石一直是国际矿物界所关注的矿物族。本文主要介绍X射线分析长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着重介绍适用于碱性长石、斜长石和三元长石的克罗尔(Kroll)的亡〔110〕法,并对各种方法加以对比、综述。研究长石的主要内容是测定长石的成分和结构态,即确定长石中的Al,Si比例及Al在四面体位置上的含量(占有率),搞清Al、Si有序无序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7.
低温条件下长石溶解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有机酸和无机酸对长石的溶解能力以及不同有机酸对长石溶解能力的差异,笔者等在80℃条件下,在不同pH值(4、6和8)的分别含有盐酸、乙酸和草酸的溶液中,对碱性长石和斜长石进行了溶解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酸性(pH=4)和弱酸性(pH=6)条件下,乙酸对两种长石的溶解能力大于草酸,碱性条件(pH=8)下草酸的溶解能力最大,无论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有机酸对长石的溶解能力均高于无机酸,酸性(pH=4)条件下,斜长石与碱性长石溶解量差别不大,在弱酸性(pH=6)和碱性(pH=8) 条件下,斜长石的溶解量高于碱性长石。  相似文献   

8.
陈小明  刘昌实 《地质论评》1997,43(6):601-606
碱性长石的结构状态是其温压条件,特别是冷却速率的反映。对碱性长石的结构态,目前国内均是采用X-射线衍射资料中060峰及204峰的2θ值来求解的,但单斜晶系的碱性长石204峰常被其它峰叠覆。Hovis(1989)在对碱性长石的X-射线衍射资料作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113峰及060峰来计算单斜碱性长石不同四面体位置Al占位率的方法。本文分别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即利用060峰、204峰的方法和利用113峰、060峰的方法)对相山及七宝山火山—侵入杂岩中存在较大冷却速率变化梯度的碱性长石进行了系统的结构态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Allende陨石中一块富深绿辉石--钙长石-尖晶石难熔包体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研究。包体近似球形(半径~3 mm),边部为钙长石和方钠石(Mg O=1.04%~2.69%;Fe O1.57%)组成的矿物圈层(厚度~200μm),内部主要矿物有深绿辉石(Al2O3=7.63%~16.08%;Ti O2=1.73%~4.48%)、钙长石(Mg O0.41%;Na2O0.14%)和尖晶石(Fe O1.70%)。包体中残留黄长石(k70~85,Na2O0.22%),颗粒较小(10μm),大部分都被蚀变成为钙铝榴石、钙镁橄榄石和氯硅铝钙石(Mg O=5.07%~8.04%;Fe O0.31%)。包体规则的外形不可能由气—固凝聚形成,而可能是由熔融重结晶形成。黄长石含量较少以及残余黄长石非常富镁说明包体可能经历过蚀变作用,且方钠石与氯硅铝钙石的产状和成分差异说明包体可能经历了两次不同的蚀变事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四川攀枝花—西昌(即攀西裂谷)地区各个不同时期、不同产状、不同岩类中的斜长石、碱性长石进行了X射线研究,配合单矿物化学分析、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结合红外光谱、光学测定,精确地计算了42个斜长石,60个碱性长石的晶胞参数,求出其四个四面体的Al含量,确定长石的成分和结构态。为探索攀西地区岩浆活动演化规律,研究攀西裂谷形成、发展及其消亡历史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布在汪清县六道崴子地区的碱长花岗岩,研究后认为是A型花岗岩。其特征是具晶洞构造,钾长石是中正微长石,斜长石为钠长石(An=1),SiO2、K2O、Na2O质量分数较高,CaO、MgO质量分数较低。∑REE质量分数为139.3,δEu为0.14,亏损十分明显,是非造山期拉张构造环境形成的碱性花岗岩。  相似文献   

12.
桐庐和相山两类酸性火山—侵入杂岩中长石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小明  赵连泽 《岩石学报》1999,15(2):279-285
桐庐和相山杂岩体分别属于同熔型和陆壳重熔型火山-侵入杂岩系列,通过对这两个系列中的斜长石及碱性长石进行了对比研究。桐庐杂岩体中存在两种斜长石及两种碱性长石,而相山杂岩体中只有一种斜长石及一种碱性长石。桐庐杂岩体中的两种斜长石,一种为环带构造发育、中心绢云母化较强的斜长石,其中心成分有的已达培长石,而边缘主要为更长石,另一种为环带构造不发育的斜长石,其成分变化较小,主要为中长石;而两种碱性长石中一种为无色透明的透长石,其内部均匀分布有规则的出溶微结构,另一种为微红色的正长石,基本上看不到出溶结构,这两种碱性长石结构不同但成分基本相似。笔者认为桐庐杂岩体中存在的两种斜长石及两种碱性长石反映了岩浆的不平衡结晶作用,这种不平衡主要是岩浆上升过程中带状岩浆房的扰动引起的;而相山杂岩体中的长石反映了一种近平衡结晶的岩浆环境  相似文献   

13.
周玲棣  孔you华 《矿物学报》1990,10(4):313-322
我国东部六个碱性岩体的长石以碱性长石为主,包括了正长石、微斜长石和钠长石;斜长石有中长石和奥长石。它们具有三种组合,即正长石-斜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钠长石-微斜长石组成的条纹长石。各组合长石在组分或结构态方面都有某些共同之处,某些岩体还体现了长石成分演化的一致趋势。本文根据长石结构态,以及二长石和长石-霞石地质温度计的应用,对岩体形成温度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Fe—Mn—Co—Cu体系尖晶石的结构和红外辐射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庆  陈文  袁润章 《矿物学报》2001,21(3):385-388
采用XRD、SEM/EDAX、IR等测试方法研究了Fe2O3-MnO2-Co2O3-CuO体系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测试了该体系的红外辐射性能,分析了该体系的结构特征与其红外辐射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合成过程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形成立方尖晶石固溶体。尖晶石结构的四面体位置主要分布有Fe^3 、Mn^2 、Cu^2 等离子,八面体位置主要被Mn3^ ,Co^3 ,Cu^2 ,Fe^2 ,Fe^3 等离子占据。体系组成的变化对过渡金属离子在四面体位置和八面体位置的分布状况产生影响。由于在四面体位置和八面体位置上均存在多种过渡金属离子,Fe-Mn-Co-Cu体系立方尖晶石固溶体在2.5-25μm波段内具有较高的红外辐射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石英和人工合成长石的混合物配制成的原料在P_(H2O)=2~15千巴的压力范围内进行了Qz-Or-Ab-H_2O体系初熔的反演。在无钙长石的碱性长石花岗岩体系Qz-Or-Ab-H_2O中,其熔融温度随着增压,从2千巴时的690℃降低到17千巴时的630℃。在花岗岩体系Qz-Or-Ab-An-H_2O中,随着钙长石含量的增加其固相线温度的升高是非常小的。与碱性长石花岗岩体系相比较,如果钠长石被斜长石An20(An40)代替,其固相线温度升高3℃(7°D)。碱性长石花岗岩体系和石英—钙长石—透长石组合(Qz-Or-An-H_2O体系)的固相线温度间的差别接近50℃。随着水压增高,斜长石及斜长石—碱性长石组合就变得不稳定,并分别被黝帘石+蓝晶石+石英和黝帘石+白云母-钠云母_(固溶体)+石英代替。并发现这些组合的压力稳定范围在600℃时介于6和16千巴之间。在高水压条件下(10~18千巴)。黝帘石-白云母-石英组合稳定到700和720℃。这个组合的固相线在透长石-黝帘石-白云母-石英混合物开始熔融温度以上10~20℃。为产生足够量的熔体,把变质岩变成岩浆岩状的岩石所需要水量只是非常少的。在层状混合岩的情况下证明,1%的水(或甚至更少)就足以使片麻岩局部转变为(岩浆状的)浅色部分,高级变质岩石或许是比较干的,而花岗岩质和花岗闪长岩质成分的重熔岩浆通常处于水不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6.
陈小明  刘昌实 《地质论评》1997,43(6):601-606
碱性长石的结构状态是其温压条件,特别是冷却速度的反映。对碱性长石的结构态,目前国内均是采用X-射线衍射资料中060峰是204峰的2θ值来求解的,但单斜晶系的碱性长石204峰常被其它峰叠覆。Hovis在对碱性长石的X-射弛衍射资料作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113峰及060峰来计算单斜碱性长石不同四面体位置Al占位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南部片钠铝石形成与碎屑长石的成因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片钠铝石砂岩通常以富长石类型为主(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砂岩)。为揭示片钠铝石与长石之间的主要赋存关系及长石在片钠铝石形成过程中所做的贡献,通过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阴极发光等镜下观察方法对松辽盆地南部红岗地区含片钠铝石砂岩进行了岩石学系统研究。本区片钠铝石主要以充填孔隙及交代颗粒的形式产出,其中片钠铝石交代斜长石的现象明显多于交代钾长石,片钠铝石交代斜长石初期优先沿其双晶缝向内生长,有些甚至完全交代斜长石而呈现交代假象。整体上片钠铝石含量与长石含量呈负相关关系。长石的溶蚀溶解为片钠铝石的形成提供Na+、Al 3+,由于各类长石的热力学性质存在差异,钾长石发生溶蚀溶解的速率及程度会明显低于斜长石,因此斜长石对形成片钠铝石的离子贡献大于钾长石。  相似文献   

18.
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岩石化学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东秦岭北部,富碱侵入岩的侵位与空间分布受同一个区域构造带(华并陆块南缘)控制,构成一个区域性的富碱岩浆岩带。根据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研究,岩石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1)碱性岩类,即含有似长石或碱性暗色矿物的正长岩类;(2)碱性花岗岩类,包括钠铁闪石花岗岩及孪生的钾长花岗岩类;(3)石英正长岩类,包括碱性长石为主的石英正长岩、英碱正长岩和花岗正长(斑)岩类。根据富碱岩浆岩带的岩石化学特征,自北而南可以划分为三个亚带:北部碱性岩亚带,以SiO2饱和而l2O3不饱和出现碱性暗色矿物为特征;中部碱性花岗岩亚带,以SiO2强饱和而Al2O3不饱和出现碱性暗色矿物和大量石英为特征;南部石英正长岩亚带,以SiO2和Al2O3都饱和但CaO强烈亏损,缺乏Ca质斜长石,出现碱性长石占长石总量的绝对优势(一般>95%)为特征。三个亚带富碱岩浆在化学成分方面虽有差异,但共同具有富碱高钾钙征,ALK=10-15,K2O含量范围5%-15%,K2O/Na2O=1.26-8.30。  相似文献   

19.
翁望飞  丁勇 《华东地质》2015,(2):104-115
德兴斑岩铜矿位于扬子地块江南隆起带东缘,含矿斑岩类型为花岗闪长斑岩。岩石主矿物组合为斜长石(中长石、更长石)+石英+钾长石+角闪石+黑云母,常见副矿物为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钛铁矿和锆石。斑岩主量元素具有高硅(SiO2=63.59%)、高铝(Al2O3=15.54%)、低镁(MgO=2.2%)的特征,岩石富钾贫钠(K2O=3.06%;Na2O=3.67%),高K2O/Na2O(0.89)比;ALK=6.66%,A/CNK=1.086,σ=2.18,A.R=2.07,显示岩石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富集(121.81×10-6),重稀土亏损(8.8×10-6),具有较大的LREE/HREE比值(13.93);微量元素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La、Sr)和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Y),具低Y(11.21×10-6)和Yb(1.23×10-6)含量特征,有较高Sr/Y(57.29)、La/Yb(28.93)比值,具较高的87Sr/86Sr比值(0.7040),弱的负Eu异常(δEu=0.91),以及负εNd值等特征,表明德兴花岗闪长斑岩为"C"型高钾钙碱性埃达克岩,埃达克岩浆来源于活动陆缘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田内主要出露晚太古代乌拉山群区域变质岩和规模不一的花岗岩体以及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脉状地质体。含金矿脉中主要矿物共生组合为碱性长石、石英、斜长石、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和少量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显著特征为碱性长石交代作用强烈,碱性长石也广泛产于该地区其他各种类型的岩石中。本文采用电子显微探针分析了共生碱性长石和斜长石的化学成分,并采用三元二长石温度模型估计了碱性长石的平衡温度。结果表明,第一成矿阶段的碱性长石一石英含金矿脉中碱性长石的形成温度为353℃,第二成矿阶段石英含金矿脉中碱性长石的形成温度为281℃,矿脉碱性长石形成压力约为5kbar。这些结果与同类矿石中平衡共生的碳酸盐矿物和云母类矿物的地质温度计估计的形成温度以及共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非常一致。因此,乌拉山金矿床形成和富集的温度可估测为260~380℃,压力约为5kbar。此外,应用二长石温度计计算了本地区区域变质片麻岩和花岗岩中碱性长石的平衡温度,所得温度比采用共生铁铝榴石和黑云母温度计估计的温度要低约250℃。这表明共生的铁铝榴石和黑云母的平衡温度可能代表其寄主变质岩变质期温度及寄主花岗岩原生温度,而区域变质岩和花岗岩中的碱性长石在经历了随后多次热液作用后,可能重新平衡再生,这也与前人对乌拉山金矿的矿床地质和同位素研究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