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沂沭断裂中段莱阳群浊积地层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沂沐断裂中段的石场-中楼一带,存在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的早白垩世莱阳群火山碎屑岩系。沉积厚度大于6263.71m,主体为火山碎屑浊积岩,层序结构以间断不完整的鲍马序列为主,形成于沂沭断裂强烈活动的构造背景。在综合盆地边界断裂的构造形迹,盆地沉积中心的迁移状态以及浊积地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莱阳群浊积地层形成与郯庐断裂早白垩世走滑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沂沭断裂带南段莱阳群的发现及其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丙建 《山东地质》2001,17(5):18-23
临沂至郯城-带青山群八亩地组火山岩之下存在大面积中生代陆相沉积。过去一直都划为王氏群。本文据其产出层位、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和区域对比关系,将其划分为莱阳群。  相似文献   

3.
沂沭断裂带中段地质特征与金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沂沭断裂带是一条岩石圈断裂,有着悠久的演化历史,在中生代受库拉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运动作用,发展成为裂谷式断裂系统.通过对沂沭断裂带中段地质特征的研究,初步总结了沂水汤头断裂是在晋宁期形成的北东向中浅层次韧性剪切带的基础上,经后期脆性构造叠加、改造而形成的一条复杂的韧-脆性构造带,它对区内金矿的形成起控制作用,并具有控、容矿构造之特征.在该带内已发现六个金矿体,赋矿围岩为蚀变的绿片岩、糜棱岩化碎裂岩和花岗质碎裂岩.  相似文献   

4.
山东沂沭断裂带中段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沂水-汤头断裂具有控、容矿构造之特点,金矿的定位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它产于沂水-汤头断裂主裂面下盘的绿泥片岩、糜棱岩化碎裂岩和花岗质碎裂岩中.矿体总体形态较为简单,其产状与主裂面产状一致,局部沿与脆-韧性剪切带斜交的一组裂隙充填交代而成.钾化、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要找矿标志,矿体的圈定几乎全凭样品分析结果来进行.有用矿物以银金矿为主,自然金次之,裂隙金和晶隙金是其主要的赋存状态,黄铁绢英岩化与金矿关系密切.金矿床的主成矿期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沿沂水-汤头断裂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沂沭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深大断裂,由4条大断裂组成,沂水汤头断裂是其4条主干断裂之一。近几年来,在该断裂上发现了龙泉站、牛家小河、南小尧等金矿,使沂沭断裂带金矿找矿取得了突破。该文在研究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金矿类型、成矿规律,认为沂沭断裂带不但导矿,而且储矿,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为沂沭断裂带乃至整个郯庐断裂带进一步开展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莱阳盆地莱阳群恐龙足迹化石的新发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日辉  张光威 《地质论评》2000,46(6):605-610
在山东莱阳盆地早白垩世莱阳群龙旺庄组发现15个足迹化石。化石产在灰绿色细砾粗砂岩(转石)的下层面,呈层底凸形(Convex hyporelief)保存。研究表明,足迹为二足行走、趾行式、三趾型,趾端具尖、长爪。足长约13 cm,长大于宽,近中趾对称。趾间角较大:平均值Ⅱ27°Ⅲ27.2°Ⅳ,Ⅱ、Ⅳ趾夹角平均54.2°。趾垫不清晰,无尾迹印痕。经研究,笔者认为这是一新的足迹类型,命名为Paragrallator ichnogen. nov.,并将其归入Coelurosauria Huene 1914次亚目,Anchisauripodidae(Lull 1904)足迹科。即该足迹系由小型兽脚类恐龙——虚骨龙类所形成。恐龙足迹形成于滨湖相—河流相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阐述沂沭断裂带中段的区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特征,深入剖析了龙泉站金矿区的控矿地质要素.区内金矿体以脉状、透镜状产于沂水—汤头断裂下盘,赋矿岩石为黄铁矿化糜棱岩质碎裂岩、黄铁矿化花岗质碎裂岩.总结了矿区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从地质环境、矿床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等方面建立了沂沭断裂带中段地区的找矿预测模型,为今后进一步在该区开展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沂沭断裂带早白垩世晚期伸展的低温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沂沭断裂带(郯庐断裂带山东段)由4条断裂组成,其西部的两条分别称鄌郚—葛沟断裂和沂水—汤头断裂。横跨这两条断裂及夹持的中生代盆地,分别获得6个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年龄分布在102~82Ma,封闭径迹长度集中在13.0~14.0μm。数据反演结果显示:隆起区在距今105~100Ma及约距今85Ma时有过两次快速冷却事件;这两条断裂所夹持的断陷区经历过快速沉降,达到最大古地温后,在距今85~60Ma快速抬升。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资料,以及在沂沭断裂带附近南北向玄武岩脉及北西向断层的断层泥K-Ar年龄数据综合分析,认为沂沭断裂带在早白垩世晚期经历以伸展为主的左行张剪活动。  相似文献   

9.
胶州--莱阳盆地白垩纪莱阳群中的震积岩及构造意义讨论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殷秀兰  杨天南 《地质论评》2005,51(5):502-506
通过对胶州-莱阳盆地沉积层的野外考察和岩心观察,系统分析了莱阳群的沉积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鉴别出一些较典型的震积岩类型;较详细描述了其中的粉砂质液化脉、震裂液化角砾岩、震褶岩和砂枕构造等地震液化特征。最后从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初步认为白垩纪早期胶州-莱阳盆地的形成与其南部苏鲁造山带的后期隆升同时,造成研究区总体处于伸展-裂解的构造环境之中。强烈的同沉积构造活动伴随频繁的地震发生,致使盆地内早期沉积的莱阳群以普遍发育震积岩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沂沭断裂带北段东支断裂的浅部构造特征及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沭断裂带北段即潍坊市朱里以北的隐伏构造区,其主要隐伏活动断裂对第四系的发育具有控制作用。沂沭断裂带的活动性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其东支主干断裂是新构造运动强活动带,对地震的发生具有控制作用。莱州湾地区所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通过大量的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等工作,对沂沭断裂带北段安丘-莒县断裂、昌邑-大店断裂的空间分布及活动性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两条主干断裂呈NNE向大致平行展布延伸,进入莱州湾海域,其中昌邑-大店断裂活动性质表现为走滑为主兼具逆冲运动,倾角近直立,倾向大致以东冢村北为界,由南段的倾向东转为北段的倾向西,该断裂最晚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安丘-莒县断裂控制了新生代地层的空间分布,新生代以来活动方式以向西正断为主,错断全新世地层并造成地表建筑物的开裂,目前仍处于活动期。本次调查首次确定了昌邑潜凸起的存在,该凸起位于断裂带北段东支两条主断裂之间,凸起区第四系厚度明显变薄,局部基岩出露;以柳疃断裂为界,北段潜凸区第四系下伏地层为新近纪明化镇组、馆陶组;南段潜凸区第四系下伏地层为新近纪八亩地组、牛山组,古近纪朱碧店组和白垩纪红土崖组。昌邑潜凸起区的发现对于莱州湾南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六盘山群磁性地层年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六盘山群磁性地层年代研究是认识鄂尔多斯西缘逆冲带和我国现今构造—环境格局形成的关键途径之一。通过对六盘山盆地中北部火石寨剖面厚730m的沉积地层进行高分辨率的古地磁采样测量,发现了11个长的正极性柱和11个短的负极性柱,可与标准极性柱M3n至M—"3r"段进行很好的对比,并与已有的生物化石资料显示的年代对应,从而获得六盘山群的年代约为127—100Ma。  相似文献   

12.
采自山东省胶南地区莱阳群中的部分绒枝藻植物化石 :Actinoporella podolicaAlth ,Salpingoporellasp .,DissocladellacreticaOtt ,TrinocladusperplexusElliott ,其分类位置为绿藻门 ,绒枝藻目 ,绒枝藻科。莱阳盆地中生代沉积物一直被认为是陆相沉积 ,而在莱阳群地层中发现有海相成因的海相生物化石 ,对莱阳盆地形成环境应该有一个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通过沂沭断裂带内晚元古代至古生代益层变形的详细研究,发现这套盖层遭受了明显的顺层左旋走滑剪切变形。这期盖层变形是与沂沭断裂带基底中北北东走向左行韧性剪切带同期形成的。它们是郯庐断裂带中生代大规模左行平移运动在不同层次上所造成的不同产物。这套益层的变形及其特征证明了郯庐断裂带大平移发生在中生代。  相似文献   

14.
依舒地堑汤原、方正断陷古近纪边界断裂活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依舒地堑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为一新生代断陷盆地,汤原断陷和方正断陷为其两个面积较大的二级构造单元。通过对汤原断陷和方正断陷边界断裂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依舒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在始新世-渐新世依舒地堑边界断裂的活动整体上具有多中心、不均衡的特征,汤原断陷东部的边界断裂为控盆断裂,方正断陷东、西两侧的边界断裂对盆地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西部边界断裂为主要控盆断裂。断层的生长指数分析表明,依舒地堑内部的北西向断裂与边界断裂的活动具有一致的规律性,都起到协调边界断裂演化发展的作用。依舒地堑边界断裂转换引张方向是由莫霍面梯度带的倾斜方向所决定,梯度带的倾向与地堑的整体伸展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15.
浅议沂沭断裂系及其邻区金矿成矿作用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沂沭断裂系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期间的挤压作用造成了胶东地区钙碱性岩浆的侵入,同时形成了相应的金矿化。早白垩世期间沂沭断裂系及其邻区进入拉张应力环境,在形成胶莱走滑拉分盆地的过程中,于盆地边缘产生层滑动断层带,造成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形成。燕山中期板块俯冲运动和地幔上涌等因素引起的区域性拉张作用使沂沭断裂继续向下深切张裂,向裂谷性质演化,造成沂南、临沂等地区较大规模中性偏碱性次火山岩型小岩体的侵入和火山喷发,在火山机构内或围绕次火山岩小岩体形成与中性偏碱性次火山岩有关的次火山岩型金矿化。沂沭断裂系及其邻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其相应金矿的形成均是与古太平洋各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沂沭断裂带显微构造及变形叠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了沂沭断裂带中碎裂岩的类型及特征、变形机制、变形叠加特征,并根据显微构造分析探讨了变形叠加期次及相应的断裂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17.
沂沭断裂带早期活动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沭断裂带展布区域内不同地块的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特征表明,在新元古代之前,区内发生过强烈的构造运动,但各地块的构造形迹不是在同一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现存的沂沭断裂带各断裂均为脆性断裂,无继承性活动的迹象。因此,认为沂沭断裂带形成于新元古代之后。  相似文献   

18.
以郯庐断裂带渤海段和沂沭断裂带的衔接点潍北凹陷为切入点,依据高精度大地电磁和地震剖面,解析了潍北凹陷的多条断裂,并结合地层发育等特征,研究渤海段中生代断裂活动及其与沂沭断裂带的构造关系。研究认为这些断裂可能属于不同的断裂体系。在潍北凹陷解析出的郯西(Fa)和郯东(Fb)两条断裂为古近纪正断裂系,呈现上陡下缓的勺状形态,消失在中地壳,切割部位较浅,主要控制新生界沉积。新生代正断裂系下部发育有6条显著的中生代断裂(F1—F6),为中生代伸展断裂系,其中东(F6)、西(F1)两条断裂的断裂面整体近直立,切穿深部的下地壳,并向下继续延伸,与中间4条断裂共同控制中生界沉积。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重磁延拓等资料,推断其向南分别与沂沭断裂带西支鄌郚—葛沟断裂和东支昌邑—大店断裂相衔接,向北伸入渤海湾盆地深部,并对浅部古近纪正断裂系的形成演化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东部白垩纪含煤地层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含煤地层的分布特点是西部含煤层多、厚度大,向东含煤层数量减少、厚度减薄,大型矿区也主要分布在西部。该区的含煤盆地多为向斜盆地,含煤情况比较好的大型矿井都在向斜的北翼,而向斜南翼基本没有形成较好的煤层。在含煤盆地内,距断陷中心较远且沉降幅度不大的地区通常具有较好的聚煤条件,而在沉降幅度较大、沉积地层较厚的沉降中心地带反而没有形成良好的可采煤层。含煤地层的分布特点反映了本区成煤期构造、古地理和古气候的演化历史。根据生物地层学证据,可将鸡西群和龙爪沟群进行对比,它们的时代无疑应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20.
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沉积序列及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是一套厚度巨大的陆相碎屑岩沉积,根据岩性组合和沉积旋回,自下而上将河口群划分为8个非正式的组级单位。通过对河口群基本层序的分析和沉积序列及沉积相的研究,可以识别出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和滨浅湖相3类相环境,细分为13种微相。沉积相的演变从整体上反映了整个盆地的演化过程。河口群的沉积环境由冲积扇相→三角洲相→滨浅湖相→三角洲平原相演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反映了盆地从开裂→扩张→萎缩→消亡的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