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江流域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与跨世纪城市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综合分析评价了长江流域城市的生态环境态热与问题,城市水环境依恶化,特别是城市内河道,湖泊水质多污染严重。城市大气污染仍呈加重趋向,一些特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上升,城市酸雨依然严重。城市生态问题沉重,绿地不足,热岛加重,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  相似文献   

2.
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生态安全战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突出,具有不稳定性和敏感性特点。随着高原的抬升和全球气候变暖,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加大,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干预下,出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生态安全面临严重挑战。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基础上,提出西藏生态安全总体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经济建设正进入一个新的加速发展时期。这一过程将在流域内灾害风险持续上升,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条件下进行。强化防灾体系的建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至关重要。本文提出长江流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新的一期流域开发热潮形成时,进一步加强防灾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促使将流域内灾害防治与国土规划、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整治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生态经济型固沙林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北  南炳辉 《中国沙漠》1999,19(1):51-55
通过盐池北部6个乡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对林业治理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生态经济型固沙林体系建设。其内容包括生态经济型固沙林体系含义,沙漠化土地类型划分及其治理生态型,将沙漠化土地划分成4个利用型、19个类型及其相应的治理生态型。并提出生态经济型固沙林和灌草型饲料林的营造、管护、利用和更新等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
生态共建是实现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物质能源高效利用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以生态共建的理论提出了丽水市九龙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开发模式,并通过分析公园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主体因素,论述了其生态共建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西藏日喀则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用生态安全的PSR(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建立西藏日喀则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全区生态安全现状。结果表明,日喀则地区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状况目前已退化到中警状态,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同时,分别计算出全区18县市各自的生态安全指数值,结果显示,除吉隆县属预警状态,其余17县市都为中警状态,且区域相对差异极为明显,东部生态安全问题更为突出。文章根据日喀则地区不同生态环境要素的区域差异以及生态安全建设的需要,提出五大生态环境建设区以满足日喀则地区改善生态安全现状的需要。同时详述了各生态环境建设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存在问题和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7.
重庆三峡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计算了2001年重庆三峡生态经济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栽力和综合承载力,得出该地区超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37.4%、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结论。针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库区立体管理模式、库区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和绿色GDP核算体系;倡导各产业在生态安全下的生产经营运行模式;建立库区县市级管理责任定位体制,明确不同部门、地区对应库区生态流域单元的管理权限和责任;积极引导公众进行安全生产和科技减灾自救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代云川  李迪强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0):1969-1978
当前,学界对生态屏障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对其科学内涵、基本属性以及识别体系的研究不够深入;由于缺乏理论指导,生态屏障建设的科学性有待提升、生态屏障建设的机制有待完善。为此,论文对生态屏障的内涵、识别体系和建设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厘清了生态屏障的科学内涵,总结了生态屏障建设的经验与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指出,生态屏障具有地域和功能的双重内涵,表现为特定的空间区位、生态系统结构、生态过程和防护对象,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具备公共产品属性。在生态屏障建设中,首先需要基于生态屏障的地理区位、主导功能、生态胁迫及不同尺度科学识别生态屏障及其范围;其次,应当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和自然规律、推进生态屏障建设跨区域协作;最后,推进生态屏障建设系统治理,统筹生态屏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其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地生态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等。目前,我国土地生态问题严重,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农产品质量不仅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国民健康,而且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声誉。文章在分析我国农用地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农用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申元村  程维明 《地理研究》2019,38(2):348-356
地球表层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表形态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地貌学和生态学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学科。自然实体与人文实体都依附于地表,研究生态与地貌关系的科学便统称为生态地貌学,直接影响人类生存选址、生存保障、生产方向、产业布局、交通、城乡建设等,因此,生态地貌学是保障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与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是国家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性学科。生态地貌学研究生态与地貌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地貌综合实体,学科体系包含地貌基础学科、生态基础学科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地貌学科。生态地貌学科下又包含生态地貌区划学、生态地貌类型学、生态地貌资源学、生态地貌岩态学、生态地貌遥感与GIS技术、生态地貌管理与规划等分支学科,是目前仍然属于探索性的学科。生态地貌结构可表达为:由地貌与生物成分、类型、区域组合、数量构成及其空间排列组合方式。从生态地貌结构理论出发,对其功能进行系统梳理,主要可以归纳为区域结构、类型结构、资源结构、岩态结构等多种类型。不同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功能有提升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质量与空间定位功能、生态评估与生态设计功能、土地利用评估与利用结构调整功能、地质地貌灾害成因和防灾减灾对策功能等。故该研究意在实现生态地貌功能间协调、高效可持续,通过对各功能进行整合,形成功能体系,并从调控管理上提出了提升功能能力的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阐述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 ,探讨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布局问题及重点 ,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江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功能区划为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而塔里木河流域由于缺少生态功能区划导致目前生态修复工程缺乏针对性,生态引水工程布局欠佳,以及生态修复和水资源管理的成效低下。为此,在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将流域内不同区域的水文过程与生态结构、服务功能及生态环境敏感性相结合,依据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形成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即将该流域分为2个生态大区、4个生态区、28个生态亚区。研究成果不仅为流域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相似流域的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下游港口体系的职能结构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曹有挥  毛汉英  许刚 《地理学报》2001,56(5):590-598
根据1965-1996年完整系统的港口贷种分类统计资料,运用货种区位商,港口分工系数和R型因子等分析技术,对长江下游港口体系职能结构的基本特征,动态变化及其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目前以3个类型4个亚类型为基本特征的职能分工体系已初步显现,但有些大型港口与中小型港口之间职能雷同及有些中小型港口专业货种偏多的现象较为突出。(2)近30年来,各港之间的货种差异逐步缩小,职能趋同的现象确实存在。(3)今后港口体系应逐步形成以上海港为中心,南京港为次中心的多组群,多功能,多层次,多数型的现代职能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疆伊犁河流域草地类型特征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疆伊犁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照谢高地等人的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分析了伊犁河流域草地类型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伊犁河流域草地资源丰富,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0.88%以上,草地产草量及载畜能力均处于全疆最好水平,其中山地草甸类草地面积最大,占草地可利用面积的27.91%。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价值为200.47亿元,山地草甸类草地、温性草甸草原类以及温性草原类草地生态服务价值达145.3亿元,占到全流域草地总生态服务价值的72.48%,是草地生态服务价值的主体部分,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性功能远大于生产性功能。总体看来,伊犁河流域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山间盆地、丘陵区较高;而平原区相对较低。草地存在退化现象,1985—2005年间草地生态服务价值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焦伟  刘新平  张琳  梁玲霞 《干旱区地理》2018,41(6):1396-1404
60 a来塔里木河流域耕地面积净增100×104 hm2,在流域内部形成众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通过选取水资源生态环境指数、社会生态环境指数和生态环境压力指数,运用ESDA空间分析方法和GWR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35 a间土地开发与生态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响应关系进行研究,构建"土地开发-生态风险预警"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980-2015年克孜勒苏州和喀什地区生态等级正向转移比例较大,有84.86%的比例由较低等级(I)正向转移为低等级(Ⅱ);和田地区的克里雅河流域,阿克苏北部区域以及塔里木河末端且末县等级退化严重,负向转移比例23.46%。和田、阿克苏、喀什地区每增加1.0×104 hm2未利用地开垦规模,综合生态环境分值下降0.60到0.35,而克孜勒苏州则上升1.3~2.1;上游喀什与中游阿克苏两地区每1.0×104 hm2生态退耕,每年将分别化解32.06×104 t和15.60×104 t化肥污染压力。阿克苏地区与巴音郭楞州土地开发生态风险达到环境资源承载力指数的75%以上,预警程度超过Ⅱ级,而克孜勒苏州土地开发处于生态安全范围。每1.0×104 hm2未利用土地开发,全流域风险指数增长均值为0.003 4,下游巴音郭楞州在增加15×104~20×104 hm2耕地后,生态风险将逼近并超过环境预警界限,上游克孜勒苏州将在15 a之后进入中度警告阶段。  相似文献   

16.
The Irtysh River Basin refers to a water conservation area and a vital ecological barrier in Xinjiang and also partially in Central Asia. Here, the technical solution fo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he Mountains-Rivers-Forests-Farmlands-Lakes-Grasslands system (MRFFLGs) pilot project in the Irtysh River Basin is refined, by complying with the core concept, i.e., “mountains, rivers, forests, farmlands, lakes and grasslands are a community of life”. The solution stresses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ly protecting and restoring MRFFLGs in the Irtysh River Basin, which aim to reduce ecological water use, soil erosion, forest and grassland degradation, th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of mines,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other issues. With overall protection, system restoration, district policy, and problem orientation as the overarching ideas, 162 sub-items of 44 major items with seven categorie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in the project. In addition, some highlights of the management experience that are worth promoting when the pilot project is being implemented are also summarized (e.g., the use of laws to solve historical problems, scientific argumentation and third-party evaluation, proactive guidance for the engagement of peopl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and integration with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stly, four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1) Building a model of systematic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by using basins as the basic geographic unit; (2) Establishing and optimizing key weak links of systems and mechanisms; (3) Focusing on remedying the shortcomings of regional talents, technology and capital; and (4) Promoting the MRFFLGs project to integrate “industry, city, people, and tourism” for carrying out a large-scale system project.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游生态服务功能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提出了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服务功能缺失的概念,明确了众多生态学术语之间的关系.并以长江上游为例,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区域差异,即分析同一区域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差异和同一生态服务功能在不同区域贡献率的差异,为生态建设总体规划,重点生态工程选择和布局,生态建设时序确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过量熵增,导致自然界产生了过多的熵,复合生态系统进入高熵状态。以熵理论为指导,首先通过建立复合生态系统的熵变模型,判断系统是处在安全、临界还是危机状态,然后对人类社会生态安全的演变进行了熵分析。最后提出克服熵增、实现负熵的途径,即构建低熵发展模式,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发展生态产业,加强生态教育,建立生态安全风险防范体系等,由此来规避生态风险,化解生态危机,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该文运用不同测度指标从动态和静态方面分析了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自1992年以来,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迅速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水平及区域城镇化水平由东向西呈明显的阶梯状分布。动态分析进一步表明,目前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仍以较快速度发展;中部地区发展速度放慢;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促动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与中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20.
基于PSR模型的白龙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地貌灾害频发的甘肃白龙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流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其时空变化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0年间白龙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逐渐上升,中高安全等级以上的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2%。流域内低生态安全区域主要集中在舟曲-武都段白龙江两岸区域、宕昌县西北区域和迭部县北部山区,高安全区域主要集中在自然保护区、林业发展区等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其分布格局与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地貌灾害的风险分布格局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