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极冰雪大陆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寂寞,每年9 月,正是海豹繁衍产仔时期,我国南极考察队员拍下这样珍贵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海科 《海洋世界》2011,(4):68-69
在南极考察队员中流传一句话: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南极的风能杀人。南极是"暴风雪的故乡"。而寒冷的南极冰盖则是孕育暴风的产床,它像一台制造冷风的机器,每时每刻都用冰雪的躯体冷却空气,孕育风暴。由于南极大陆是中部隆起向四周倾斜的高原,一但沉  相似文献   

3.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2010,(12):F0003-F0003
当地时间12月25日,中国困务委员刘延东飞抵南极乔治王岛,视察了我国南极长城站,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慰问长城站全体考察队员,并转达了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对考察队员们的亲切问候和新年祝福。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极第十一次科学考察队在亚布力雪上训练基地进行冬训中国第十一次赴南极中山、长城二站科学考察队员,于1994年3月22~30日在黑龙江省亚布力雪上训练基地进行为期一周、半军事化半封闭式冬季强比训练。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南极科学研究的20个有关部门共40...  相似文献   

5.
登顶冰穹A     
北京时间2008年1月10日凌晨,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已行进至距中山站1172千米处,离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Dome—A只剩115千米,此处海拔3910米,已经进入南极内陆Dome-A核心区域。此时,考察队员以及车辆已经出现了高原反映。  相似文献   

6.
阴阳南极     
在南极,考察队员说得最多的是女人、来得最少的也是女人。相当长时间内,男人在南极流汗(甚至流血),女人在家中流泪,南极成了男性的一统天下。1935年,一名挪威女性在南极留下了足印。1947~1948年,两名美国女性最早在南极越冬,这在当时已是凤毛麟角的了。南极的性别失衡问题,集中反应在越冬。度夏期间,人多活儿多,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对要好。而越冬刚好相反,千里冰封,雪大风狂,人自孤独,不少国家的越冬队员中都出现过性格变态。在这样的环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1月30日来到国家海洋局,通过视频和电话连线,向正在遥远南极和大洋上执行任务的科考队员致以新春的祝福和节日的问候。李克强详细了解了极地和大洋科考进展和考察队员们工作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在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后勤管理方面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后勤管理上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应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的邀请,笔者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被委派前往参加日本第四十五次南极地域观测队,赴昭和基地开展为期4个月的度夏考察。在这段时间里,在日本第四十五次南极考察队神田启史队长和山岸久雄越冬队长的关心和帮助下,笔者对日本现役“白濑”号考察船和日本南极昭和基地的各类软、硬.fae设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考察,收集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和照片。在昭和基地期间,通过亲身参与实施多项后勤保障工作,深刻地感受到了日本在南极考察后勤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在与队友们朝夕相处共同完成各项度夏考察任务的同时,不仅了解了日本南极考察队员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更与许多队友在工作、生活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同时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上交付的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9.
赵建东 《海洋世界》2011,(11):17-21
2009年10月11日,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逐次迈向"雪龙"船。那时正是举国欢庆祖国60华诞的仲秋之际,166名南极科学考察队员踏上雪龙船,远离祖国和亲人,远涉重洋,奔赴南极。对岸欢送的人群渐渐散去,船平静地前行,我望着苍茫的大海,内心却波涛汹涌。一种无法预测和无法掌控命运的恐惧感袭来,人性的脆弱和渺小在浩瀚的海洋面前毫无保留地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0.
南极的暖季     
Newsen 《海洋世界》2014,(1):14-19
南极的暖季是南极鸟类的孵化期,贼鸥、雪燕等鸟类都会在暖季下蛋孵化,一个个小鸟就会在南极的暖季出生、成长,在南极寒季来临前已经长大的小鸟们就会跟着大鸟飞离南极大陆,到第二年的暖季会再次回到南极大陆来捕食、繁衍后代。  相似文献   

11.
《海岸工程》2003,22(2)
南极是唯一保持着地球原始生态环境的大陆 ,是地球留给人类不可再生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在 1 40 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和环绕其四周的海域 ,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其地质演变、冰川及冰雪的形成机制、特有的高空大气物理现象和南极臭氧洞 ,与我们生息的绿色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南极是一个特殊的地区 ,在政治、经济、科学和军事上具有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特殊重要意义 ,因此南极的存在和发展会影响许多国家的利益 ,未来南极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 ,各南极协商国更是把南极考察作为特殊的国家政策和战略给予重视和支持。开展南…  相似文献   

12.
有六种鸥类在青岛沿岸越冬,即红嘴鸥,黑尾鸥,银鸥,灰翅鸥,棕头鸥及灰背鸥。红嘴鸥和黑尾鸥是优势种,其群落多样性及均匀性指数均较低;鸥类日活动受潮汐的涨落,浮游生物的昼夜垂直迁移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2009年是《南极条约》签署50周年。从上世纪80年代起,条约体系屡遭非缔约国挑战。挑战国家中,马来西亚可谓一个旗手。20多年间。马来西亚与南极条约体系在“南极问题”上数度交锋,并未取得多少进展,却最终接受《南极条约》的原则,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加入《南极条约》。从激烈批判到认同妥协,马来西亚的南极之路成为体系外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选择。可以想象,一旦马来西亚加入《南极条约》俱乐部之后,其捍卫南极条约体系的“诚心”会同样坚决。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倡议下,1959年12月1日,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日本、阿根廷、智利和南非12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条约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抑制了南极领土争端引发的国际冲突,《南极条约》因此被称为冷战时代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美国在《南极条约》出台过程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南极中立化与美国的南极政策实现了契合。但人们也许疑虑,在现实主义政治大行其道的时代,是否有其他外在因素牵制着美国,使美国的南极政策最终走向倡导中立化?回望南极中立化路程,人们会发现,南极中立化是美苏两国争斗和妥协的结果。在南极问题上,两极格局发挥了独特作用,它排斥了一国独霸南极处理权的可能性,使全人类得以保留一份珍贵的共同遗产。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最近宣布,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的美国海军南极后勤支援部队的职能将转给美国南极规划局的其他部门。作为美国南极规划局一部分的美国南极后勤支援部队,将于1998年3月31日解散,以结束美同海军在克赖斯特彻奇长达42年的活动。 据悉,美国南极科学研究今后还要继续进行下去,而且会在克赖斯特彻奇和利特尔顿得  相似文献   

16.
企鹅是南极的土著居民,人们把它看作是南极的象征。那末,南极企鹅的老家在什么地方,企鹅的祖先会不会飞,企鹅是由什么动物进化来的?这些关于企鹅起源的问题,迄今为止仍然是个谜。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南极洲的企鹅来源于冈瓦纳大陆裂解时期的一种会飞的动物。在大约距今2亿年前,冈瓦纳大陆开始分裂和解体,南极大陆被分裂出  相似文献   

17.
南极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它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离人类最为遥远、也是人类正在探索的最后一块大陆,再加上其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仍然相对保留了其原初的状态。但矿物资源活动会对南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本质上有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影响。诸如科学研究和旅游等活动如果管理得当,可以同自然环境保持一致,但矿物资源活动最终会将工业引入南极,从而标志着南极荒野状态的结束。正因为如此,南极条约协商国对有关矿物资源活动的环境影响问题十分重视。它们邀请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等组织对此进行研究,并向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提出建议。自1977年以来,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专家小组和其他专  相似文献   

18.
去年10月,在智利的“Rodolf Marsh”科学站召开了国际南极资源会议。大会由智利有关单位组织,有13个国家的5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有V·Fuchs等著名极地活动家和南极考察委员会的两位前任主席。会议内容涉及南极环境、生物资源、南极矿物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条件,海洋技术在南极应用的前景和最大可能性等问题。加拿大政府科学顾问F·Roots就最后一个问题作了报告。会议论文全部用英文发表。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正坐骑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沿岸固定冰上进行科考物资的吊卸运输工作,2007年12月15日中午,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100米左右)大家发现两只海豹躺在冰面晒太阳。受好奇心的驱使,几位队员赶紧结伴去和海豹拍照。100米的路程可不好走,  相似文献   

20.
王景毅  谭燕燕 《海洋学报》1990,12(2):251-256
利用1984—1985年中国首次南极南大洋考察的海洋气象观测资料及1986—1987年第三次南极考察的观测资料,研究发现南极夏季气旋存在一种独特的爆发性加深(1 hPa/h)特征.伴随这一过程,将会出现强烈的天气要素突变现象.在气旋影响的区域内,其风力可达8级以上,有时可超过12级,能与台风的强度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