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气象组织3月份发表公告说,大多数由电脑进行的气候模拟显示,发生于去年春夏之交的厄尔尼诺于今年6月以后趋于消退。但一些模拟结果则预测,厄尔尼诺结束后其姐妹——拉尼娜(LANINA)会接踵而至,将于今年7-9月来临,故世界天气仍难恢复正常。这一预测已得到许多厄尔尼诺研究专家的赞同,并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由于人们称厄尔尼诺为“圣婴”,继其之后到来的拉尼娜,自然成为它的姐妹。拉尼娜也译作拉尼尼亚,在西班牙语中为“仙姑”之意,是指反厄尔尼诺现象,即赤道附近东  相似文献   

2.
在上个世纪,“厄尔尼诺”现象带给人类巨大生态灾难。据统计,一次厄尔尼诺发生会给人类带来600-800亿美元的损失。而仅近50年以来,就已发生了13次。因此,用肆虐无忌、危害最烈来形容“厄尔尼诺”现象,已绝非危言耸听。在新世纪之初,人们在密切注视着厄尔尼诺、在紧张预测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成了世人共同话题、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3.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由起源于太平洋的东—西正常大气环流和大洋条件改变所致 ,对现代气候产生的急剧影响已为人所熟知。然而 ,人们对于其在古气候环境中的作用及其长期影响还知之甚少。2 0 0 2年 7月 1 2日《Science》刊出的两篇文章提供了远至更新世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证据。与早期观点不同 ,作者认为厄尔尼诺实际上出现在冰期和全球气温下降时期 ,而不是在间冰期。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LowellStott领导的研究小组负责西太平洋的研究 ,LamontDoherty地球观测站的AthanasiosKoutava…  相似文献   

4.
高莉玲 《海洋信息》1997,(12):17-17
近些年来,厄尔尼诺暖洋流引起了世界范围科学家们的关注。这是因为它导致了严重的气候问题和经济问题。1972年,厄尔尼诺对南美沿岸天气型式的影响引起鳀鱼的密度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区域渔业和世界商品市场。1994年,热带太平洋天气形式的变化影响了咖啡的生长期,导致咖啡价格明显上涨。 美国全国研究理事会新近发布的一个报告对“热带大洋和全球大气项目”(TOGA)10年来在世界范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予以评价,对  相似文献   

5.
人世间正忙着应付经济全球化,自然界却冒出气候变暖导致疾病大流行的又一个“全球化”——人活得真是越来越“累”。专家近日警告,目前我们居住的星球越来越“烫”,助长疟疾等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说是地球上一半人口将会遭受其侵扰。“我们目前处于一个全球变暖的世界”——中国气候专家如是说。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加是过去1000年里最高的。  相似文献   

6.
2004年厄尔尼诺事件的理论预测和实践检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温升高、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增大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间在一切细节上有惊人的对应关系。这个综合检验结果给出了地球自转减速和日食-厄尔尼诺系数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004年的弱厄尔尼诺已得到初步证实,2005年的拉尼娜有待检验。  相似文献   

7.
厄尔尼诺能否监视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于1997年春夏之交的厄尔尼诺,以其来势之猛烈、发展之迅速,对全球气候产生强烈的影响,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成为本世纪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这一事件将持续到今年中旬。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及其引起的印度尼西亚森林大火已被《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评为1997年十大国际新闻之一。因其影响范围广,造成的损失巨大,各受害国纷纷采取预防措施,并积极  相似文献   

8.
本文揭示了冷气候、飓风、强潮汐、流行性感冒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娜、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面对日益增大的全球灾害,海洋预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自1961年以来观测到的8次厄尔尼诺事件中赤道西太平洋地区西风异常与大气气候基本态的关系,结果发现厄尔尼诺年赤道西太平洋地区西风异常具有和大气气候基本态相一致的季节变化特征.利用一个简单热带海-气耦合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观测到的厄尔尼诺年赤道西太平洋地区西风异常的变化特征.对模式结果的分析表明,大气气候基本态对厄尔尼诺年赤道西太平洋地区西风异常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它是通过影响大气模式中的加热场来影响赤道西太平洋地区西风异常.大气模式中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加热场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和地区性,在厄尔尼诺事件的初始阶段,大气气候基本态是大气模式中的加热场形成的主要因子,而在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和成熟阶段,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海表温度异常(SSTA)是加热场形成的主要因子.模式模拟结果对大气气候基本态依赖的敏感性试验说明,在大气模式加热场中含有大气气候基本态的模拟中,沿中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纬向风异常表现出和观测类似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0.
南海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宁  陈绍谋 《海洋学报》1996,18(3):133-138
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冰期气候的强烈变迁和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南海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各有关专家曾经应用生物、矿物、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海底地貌等标志进行研究,由于各种方法的侧重点不同,所解决的问题亦不同[1-4]。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球轨道几何形状周期性的摆动,导致接收太阳辐射量的周期变化,从而引起对标志全球气候年际变化的热带太平洋表面水温和南方涛动指数周期性的研究,并得出了具有2~7a的周期,且又以3~4a为主的结果.然而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轨道变化对气候的线性驱动,从能量上只能解释气候变化总量的一部分,从周期变化上不能很好地解释厄尔尼诺的发生和强弱,以及气候变化的复杂性等.人们逐渐接受这样的说法,太阳辐射和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尚不明了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北太平洋涛动(NPO)和东亚冬季风(EAWM)二者是热带外重要的气候系统,不仅对我国甚至对整个东亚气候都有重要影响,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影响也越发受到关注.本研究利用HadISST海温资料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月平均气象场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冬季NPO和EAWM对次年...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最强的非参数检验之一Mann-WhitneyU非参数检验方法及其在冰心气候学研究中的应用。由于冰心气候环境记录具有分辨率高、保真性好和所记录的气候环境信息量大等优声、,因此将该非参数检验方法用于冰心气候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一些极端事件的研究,并对厄尔尼诺年古里雅冰心中所记录的降水量及δ18O的变化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4.
ENSO知识讲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家喜 《海洋预报》2003,20(1):68-72
第六讲ENSO对气候的影响 1 ENSO影响气候的途径 厄尔尼诺事件最基本特征是赤道东太平洋大范围海水的异常增温.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增温尺度东西可长达上万公里、南北宽近几千公里.  相似文献   

15.
1997/98年厄尔尼诺特征及97年气候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彰贵  蔡怡 《海洋预报》1998,15(3):124-131
本文根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提供的热带太平洋海温资料及其它资料,分析了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一些基本特征和1997年全球气候异常状况。文中指出,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东西传播相结合的混合型,即在厄尔尼诺发展位相,海表温度距平同时存在东传和西传的特征。这次厄尔尼诺现象 本世纪最好的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它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已超过1982/83年厄尔尼诺的影响,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98 厄尔尼诺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厄尔尼诺来了。出于恐惧心态,出于安全意识,人们在关注’98国际海洋年的同时,也关注着——由于太平洋热带海域较高的海洋温度扰动大气,把潮湿的冬季风暴推向太平洋东岸,结果把炎热留给了居住在太平洋西岸的人们。自从厄尔尼诺这个“圣婴”降世,干旱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极其多见,人类经受暴风的肆虐也变得频繁起来,甚至酿成灾害,猝不及防。1997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成为本世纪最为严重的一次,它以影响范围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最强的非参数检验之一Mann-WhitneyuU非参数检验方法及其在冰心气候学研究中的应用。由于冰心气候环境记录具有分辨率高、保真性好和所记录的气候环境信息量大等优点,因此将该非参数检验方法用于冰心气候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一些极端事件的研究,并对厄尔尼诺年古里雅冰心中所记录的降水量及δ^18O的变化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地球的许多自然现象的研究, 首次提出“地球生态系统”理论, 阐述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定义、结构、目标、内容和意义, 说明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特征, 揭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过程和运行机制。通过“地球生态系统” 理论的应用, 充分阐述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三大补充机制和北太平洋的生态动力。借助于地球生态系统的3 个生态子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大气生态系统, 展示了硅的运行轨迹。在地球生态系统的三大补充机制理论指导下, 预测了地球未来的气候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刘敬圃 《海洋科学》1994,18(5):23-24
近30年来,人类的地球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以全球变化研究为对象的地球系统科学,并成为综合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等的更高层次的学科。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研究主要包括3个计划:1.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2.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3.全球环境变化的人为影响(HDP/GC)。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已决定开展统观念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为影响(HDP/GC)”与已经起步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07,(6):6-6
地球上大约一半以上进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是被海洋吸收的,因此,海洋有“碳吸存槽”的美誉。但最新的环境研究发现,因为气候变化,南大洋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正在受到侵扰。如果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