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旨在贯彻落实国家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呼吁全社会牢固树立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进一步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近年,开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和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影响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土地节约集约概念的阐述,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近年来,嘉兴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理有序开发、节约集约用地、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开发与节约并举、保护与发展并重,努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土地粗放利用到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回顾我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方面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一二三”法:即严把一个关——项目准入关,  相似文献   

4.
《浙江国土资源》2008,(6):F0004
土地是经济开发区最重要的基础资源。近年来,嘉兴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理有序开发、节约集约用地、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开发与节约并举、保护与发展并重,努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土地粗放利用到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是促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建设美丽生态中国的必经之路。2015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动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这是国土资源部连续第三年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作为主题,意为通过全力打好节约集约用地攻坚战和持久战,以节约集约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了更好理解今年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省人多地少、土地后备匮乏的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专题召开会议,部署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市始终坚持眼睛向下、内涵挖潜的用地理念,出台了不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政策,让有限的土地资源通过集中、集约、集聚的方式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促进了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现就我市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作一汇报。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落实《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充分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积极推进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科学管理,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5号)要求,对黑龙江省6个国家级开发区及29个省级开发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通过对开发区土地、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基础调查、分析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测算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全面掌握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6月25日第24个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这一主题的主旨是:在当前形势下,土地管理工作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切实抓好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一、根本出路:以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的经济形势是今年土地日主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主要背景。第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我国土地资源的基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是市域空间发展的载体和基础资源。近几年来,江山市着力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严控土地增量,强化存量土地挖潜,大力普及节约集约用地知识,在节约挖潜盘活存量土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仍显粗放,土地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如何有效节约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本文通过工业平台节约集约用地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求达到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正>1节约集约节约集约,无疑是2014年国土资源工作的最强音。3月27日,国土资源部第一次部务会议通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要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第24个全国"土地日"前夕,国土资源部将2014年的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并于6月23~27日举行全国"土地日"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国土资源部门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9月,《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出台,要求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加强产业与用地的空间协同。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推行,将在这方面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识强化教育、规划管理、执法监督、监察技术应用、法律法规完善、奖惩机制建立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而客观的分析,同时针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抛砖引玉,提示警醒国民以及研究者、决策者,共同有力、有序推进我国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2.
市县动态     
《浙江国土资源》2012,(8):60-64
湖州市出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政为进一步提高全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缓解当前土地供需突出矛盾,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湖州市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若干意见》对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准入门槛、实行差别化地价政策、建立土地税收调节机制、实行项目建设履约保证金制度、实行工业用地分阶段权证管理制度、建立建设项目后评价制度等方面作了新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东阳市高度重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通过组建低效办、成立资源开发集团,探索实施土地利用“五张图”模式,实现了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到节约的华丽转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跃居全省县市前列。2020年5月,该市获得浙江省政府节约集约用地正向激励;2020年12月,获评“2019年度省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相似文献   

14.
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美丽生态广西的必经之路。我们要倡导珍惜资源的文化理念,严格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大土地执法监管力度。2013年6月25日是第2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在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呼吁全社会牢固树立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大力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既是我们贯彻十  相似文献   

15.
《青海国土经略》2014,(3):43-43
正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为宣传主题,这是自设立全国土地日24年来第八次将"节约"或"集约"写入主题。可以说,节约集约已成为最能诠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要义的社会共识。然而,时代背景不一样,对节  相似文献   

16.
9月24日,郑州市召开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利用土地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懿出帝会议并对节约集约用地、高效利用土地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需求不断扩大,实现其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以山西省县域为评价对象,在参考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考核指标体系的同时,借鉴山西省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评价指标,构建本研究的评价指标,研究山西省县域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研究表明:1)县域之间土地利用效率的差距造成山西省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差距较大,不均衡性显著。2)山西省市级之间、区域之间以及省级范围内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均存在较大差距,且较多县域节约集约水平处在较低层次。3)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处在转型的重要阶段,缩小县域土地利用差距,逐步消除两极分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为宣传主题,这是自设立全国“土地日”24年来第八次将“节约”或“集约”写入主题。可以说,节约集约已成为最能诠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要义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9.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最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区域,对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总结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的成功经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思路,促进开发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威海市对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探索山西发展与保护并举的节约集约用地的途径和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得出山西省建设用地总体规模从趋势上成线性关系,建设用地虽处于节约集约利用状态,但整体上山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是很高,呈现持续提高态势。对构建节地型模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空间布局、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