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首先介绍了珠海海岛主要旅游节庆活动,分析了珠海海岛旅游节庆的优势和劣势,提出"百岛之市"的珠海要发展海岛旅游节庆,就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劣势,抓住海洋休闲运动兴起的机遇,深挖独特的历史文化,消除赋予节庆的额外责任,并采取多种渠道让海岛融入居民生活。  相似文献   

2.
充分发掘海岛文化,将旅游活动与海岛文化相结合,创新文化旅游产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打造海岛旅游品牌的现实选择。根据徐闻四岛自然资源特色及其依托的后方陆域大汉三墩旅游文化背景,提出了将上述四岛打造成文化旅游型海岛的开发策略,并提出应加强海岛文化研究,探索文化和海岛旅游结合的模式,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型海岛开发,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海岛文化旅游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海洋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海洋旅游具有资源、市场、经济、产业等发展优势,也存在着产品主题特色不鲜明,受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大、海洋旅游活动相配套要素不够健全等因素制约,文章提出了用海洋文化包装旅游产品,提升海洋旅游的品位:改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以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经历;以"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确保海洋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应用现代技术,提高海洋旅游的开发和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结构,实现海洋旅游整体发展等转型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4.
整合资源构建精品拓展粤东滨海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粤东滨海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转变这一劣势,必须陆海结合,发掘惟粤东独有的、具有垄断价值的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着力构建世界级的旅游精品并发挥其功能作用,创造组合出各种不同但又高标准、上档次、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强调拓展粤东滨海旅游业必须统筹规划,发展粤东区域旅游;积极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推介力度,强化粤东滨海旅游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5.
关于设立青岛海洋(旅游)节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突出青岛滨海旅游特色和丰富旅游产品,本文提出了高立青岛海洋(旅游)了的建议,阐述了设立青岛海洋(旅游)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就该陈的主题、举办时间、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广西北部湾海域辽阔,海洋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具有海洋生态、海洋民俗、海洋地质、海洋宗教、海洋港口等资源,内涵丰厚、特征鲜明。通过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整合资源做好区域联动发展、依托节庆平台加大文化体验式品牌项目开发、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发展以及注重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等途径,大力开发海洋文化旅游,将有力促进广西北部湾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方百寿 《海岸工程》2002,21(4):66-72
青岛旅游商品开发拥有辉煌历史,曾经领导全国消费潮流。但从旅游经济产业结构来看,青岛旅游商品开发存在如下问题:缺乏品牌和特色商品,小规模开发与经营,品种和质量有待加强,流通渠道不畅,购物环境不理想和商品的旅游后影响力不强等。提出相应开发对策;政府宏观指导,名企参与开发,丰富品种和特色,完善购物环境,使物流渠道畅通,将市场分类分层,利用节庆造势,周边联合连动和形成购物胜地。  相似文献   

8.
海岛民宿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旅游资源,在海洋生态旅游中受到广泛关注。海岛民宿包含海岛和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很重要的开发和保护价值。舟山依托海钓文化、渔文化、沙文化、海岛村社文化和佛文化等优势,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海岛民宿旅游资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也存在同质化建设、经营管理简单粗放和政策扶持力度有限等问题。文章针对问题提出延伸产业链条、丰富旅游产品,融合发展、错位发展,适度有序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加强管理、提升海岛民宿旅游品质等对策,以期促进舟山海岛民宿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辽宁海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品转型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辽宁海岛旅游资源丰富,面对外部压力、内部动力、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的背景,提出实施新开发战略、凸出自然性、推进多元化、提升等级性策略,推动辽宁海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的不断开发和旅游产业的体系日益成熟,两大产业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态势,带来了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文章阐释了产业融合的内涵和对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意义,剖析了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所面临的缺乏文化资源转化为产能、传统文化表现手法陈旧、缺少大规模市场等问题,提出了旅游产业与海洋文化产业的融合路径和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品;运用现代科技,促进海洋非物质文化旅游发展;加快发展文化内容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充分运用政府引导作用,推进海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入融合;培育大型企业,扶持中小型企业,形成文化产业规模效应;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等相关性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陈娟  董玉明 《海岸工程》2003,22(3):96-101
青岛市海上运动旅游的开展拥有自然资源、区位与市场、承办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和科技与产业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开发海上运动旅游产业的诸多问题与制约因素。青岛市应充分利用其优势条件,扬长避短,以市场为导向,以精品意识开发适销对路的海上运动旅游产品。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化的促销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促销,同时运用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市场并重,形象宣传整体性等客源市场开发策略,打开国际、国内海上运动旅游市场,逐步确立青岛市作为中国或亚太地区海上运动旅游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海洋文化与青岛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玉明 《海岸工程》2002,21(1):40-44
海洋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受海洋影响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青岛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核心区域之一,其丰富的海洋文化遗存给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预示着海洋文化内涵丰富的海洋旅游将成为青岛新世纪旅游的热点,同时也推动青岛旅游业的发展,发挥海洋旅游产业在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简论琅琊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树枫 《海岸工程》1999,18(2):126-132
琅琊台是我国著名的秦汉文化遗址和海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为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免遭破坏性开发的厄运,本文提出保护与开发和三点建议,首先应进行全面文物调查和重点考古,在此了划分保护范围和文物景点,以确保文物的安全;其次,应依据,文物遗址现状及历史源貌逐步恢复秦台风貌,避免出现古董式景观;第三,根据琅琊台人涵和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地位,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开拓国内外市场,将琅琊台建设成为山东  相似文献   

14.
开发青岛旅游商品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玉玲 《海岸工程》1999,18(2):76-80
青岛旅游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但纵观旅游商品市场无论从学是从深度来看,与青岛旅游业的发展极不相适应的,同其他省市和国外旅游业发达的国家七地区相比,则差距更大,主要是旅游商品市场馈乏,对旅游开发的力度不够,营销队伍不成熟,因而旅游商品销售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甚少。本文分析了青岛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5.
柳宾  姜红 《海岸工程》2003,22(3):102-108
旅游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青岛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应在作好旅游空间延伸、产业链延伸、市场延伸和功能延伸的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同时努力做好景区秩序和安全救护工作,为将青岛尽快建设成为国际著名旅游城市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滨海旅游度假区开发的文化问题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盛红 《海岸工程》1999,18(2):81-85
滨海旅游度假文化是海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现代滨海开发地区为度假旅游者创造的一种旅游文化。这种文化的度假性、开发性、外向性和崇商性,是滨海旅游度假区吸引度假旅游者的关键所在。为使滨海旅游度假文化建设持续地发展,除生态的、技术的原则外,在滨海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时应遵循整体性、时代性、审美性和赢利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寿升  陈娟 《海岸工程》1999,18(2):109-113
依托滨海、森林优势,搞好旅游开发,这是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共旅游开发的优势、不足,地开发指导思想与开发目标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公园的功能分区规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论青岛海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平  张军 《海岸工程》2002,21(1):45-50
分析了青岛海洋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出普及型、特色型、精品型三个层次的海洋旅游产品,以此优化青岛海洋旅游产品的结构,使之层次丰富,品种多样,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塑造“海洋旅游名城“形象,推动青岛海洋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青岛滨海旅游工程建设规划构想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岛是举世闻名的滨海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目前的滨海旅游主要依赖于自然风光,多功能的滨海旅游工程设施还不足。本文在分析青岛滨海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滨海旅游工程的建设规划作了构想,提出了有利于滨海旅游业发展四种方案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