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从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海洋灾害形势,探讨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指出了当前海洋主管部门在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应急预案建设、警戒潮位核定、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海洋预警报评估以及海洋灾情调查评估5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归纳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足,从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制及公众教育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路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不足,以建设温州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为契机,提出了组织责任、应急预案、预警预报、应急响应、技术支撑与教育培训6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构建了市、县、镇、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在应对2017年"纳沙"和"海棠"台风风暴潮的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通了海洋防灾减灾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4.
应急管理是海洋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需要各组成部门的协调一致。文章以连江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为例,详细分析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总体构成以及完善海洋综合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作用。通过连江海域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规范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以及赤潮灾害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各级海洋综合减灾能力,为其他沿海地区开展海洋灾害综合示范区建设和海洋综合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海洋灾害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绪良 《海洋通报》2004,23(3):66-72
根据主要致灾因子,将山东省沿海发生的海洋灾害分为海洋气象灾害、海洋水文灾害、海洋地质灾害和海洋生态灾害4类,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山东省沿海各类海洋灾害发生的时空规律,将山东沿海分为3个海洋灾害区:黄河三角洲-莱州湾沿岸风暴潮、赤潮和海水内侵海洋灾害区,龙口-成山头海岸侵蚀、海水内侵和海雾海洋灾害区,半岛南部-鲁南台风、暴浪和海岸侵蚀海洋灾害区。提出了山东省沿海各海洋灾害区防御海洋灾害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胡建华  卢美  王晶 《海洋预报》2011,28(2):78-82
试图结合浙江省在0908号台风"莫拉克"海洋防灾减灾和预警服务工作的实践,探索海洋灾害预警报和应急服务的新路子,以满足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海洋灾害预警报服务日益提高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加强海洋灾害地质学研究减少海洋工程灾害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我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及海洋工程的需要,海洋灾害地质学这一边缘学科正在我国兴起和迅速发展。本文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灾害地质因素分类进行概述,并对海洋灾害地质学的特点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总结,最后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8.
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影响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妍  金炜博  高强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11):88-91,100
文章在系统梳理海洋灾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述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影响关系研究现状,并分析今后研究方向。现有研究大多将海洋灾害或海洋经济进行独立探讨,基础理论支撑与定量化研究都很不完善;结合灾害经济学的研究,以海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海洋灾害经济问题意义重大;研究角度可侧重于海洋灾害与海洋宏观经济(包括短期经济和长期经济)、海洋灾害与海洋微观经济以及构建海洋灾害经济数理模型等,具体研究内容可从海洋灾害与海洋经济相互关系的计量检验、海洋灾害对海洋经济系统影响的实证检验、海洋灾害经济的影响模型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海洋灾害系统研究及预测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分析了海洋循环经济的内涵,简要介绍了椒江海洋经济发展概况,再分析了浙江椒江海洋经济领域发展的重要性和难点,提出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推进沿海经济产业带发展,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推进海洋循环经济理念宣传力度,加快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推进海洋经济创业创新,推动海洋循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海洋旅游是21世纪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大力发展海洋旅游是浙江省面向新世纪的必然选择.文章根据浙江省海洋实际情况,结合海洋旅游现状,分析海洋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浙江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濒临东海,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全省拥有大陆岸线1 840km,所管辖的海域总面积达26万km2,为陆域面积的2.5倍。“港、渔、景、油”等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洋开发蓬勃发展,海洋经济正成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全省海洋总产值和海洋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28亿元和316亿元。预计到2005年,海洋总产值和增加值将分别达到1 200亿元和600亿元,年均递增约15%,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但随之而来的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日趋严重,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现,已给浙江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人们的高…  相似文献   

13.
CORS是应用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高新科技多方位的网络RTK体系.ZJCORS已经开通试运行,并可以申请试用.在开展浙江省沿海重点区域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建立台风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型的过程中,浙江CORS为测量海堤、闸门和高程内插点等关键地理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测量精度达到10 cm以上,极大地提升了作业精度,缩短了作业时间,减少了测量成本.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近70a来19个不同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基于GIS技术进行数字化冲淤分析,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人类活动,探讨椒江山溪性强潮河口河床冲淤调整过程。研究表明,近70a来无论是在河床纵横剖面还是在平面上,冲淤调整经历了较明显的四个阶段,可是平面上比纵横剖面上的平均冲淤速率更趋于整体性:(1)以自然作用为主,处于缓慢冲刷状态,冲刷区占65.4%,全区年均冲刷速率为2.3cm/a,年均冲刷量为53.7×104m3;(2)受支流永宁江上游建库蓄水影响,从缓慢冲刷转为较明显的淤积状态,淤积区占66.2%,全区年均淤积速率为2.2cm/a,年均淤积量为50.4×104m3;(3)受航道整治完成的部分工程作用,由淤积又转为轻微冲刷状态,冲刷区占62.6%,全区年均冲刷速率为1.8cm/a,年均冲刷量为41.4×104m3;(4)受航道和支流永宁江的综合整治作用,从轻微冲刷朝加速冲刷方向发展,冲刷区占71.5%,全区年均冲刷速率为5.6cm/a,年均冲刷量为130.8×104m3。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椒江山溪性强潮河口河床冲淤调整受人为影响比受自然影响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近70 a来19个不同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基于GIS技术进行数字化冲淤分析,结合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和人类活动,探讨椒江山溪性强潮河口河床冲淤调整过程。研究表明,近70 a来无论是在河床纵横剖面还是在平面上,冲淤调整经历了较明显的四个阶段,可是平面上比纵横剖面上的平均冲淤速率更趋于整体性:(1)以自然作用为主,处于缓慢冲刷状态,冲刷区占65.4%,全区年均冲刷速率为 23 cm/a,年均冲刷量为537×10 4 m3;(2)受支流永宁江上游建库蓄水影响,从缓慢冲刷转为较明显的淤积状态,淤积区占662%,全区年均淤积速率为22 cm/a,年均淤积量为504×10 4 m3;(3)受航道整治完成的部分工程作用,由淤积又转为轻微冲刷状态,冲刷区占626%,全区年均冲刷速率为18 cm/a,年均冲刷量为414×10 4 m3;(4)受航道和支流永宁江的综合整治作用,从轻微冲刷朝加速冲刷方向发展,冲刷区占715%,全区年均冲刷速率为56 cm/a,年均冲刷量为1308×10 4 m3。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椒江山溪性强潮河口河床冲淤调整受人为影响比受自然影响大。  相似文献   

16.
对浙江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浙江经济的新亮点.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海洋生态环境也面临危机.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了目前浙江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面临的障碍,并对发展浙江海洋循环经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升广东省海洋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全社会抵御海洋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文章在广东省机构改革的背景下,概述广东省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一案三制"体系,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已初步建立应急预案以及体制、机制和法制体系,尤其是2018年机构改革后成立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有力促进全灾种、全流程和全方位的应急管理,其中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由应急管理领导议事机构、应急管理综合调度机构、海洋灾害专业管理机构和海洋灾害辅助管理机构4个部分组成;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新形势下,广东省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仍存在不足,亟须完善地方性法规等制度、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技术支撑和成果转化以及提高社会和市场参与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