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煤成烃特征及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艾国  程克明 《地球化学》1995,24(2):128-137
本文从油气基本性质、类型、成熟度、油气源分析以及煤,岩生烃、排烃机理等方面,以详尽的资料论证了目前在台北凹陷(不包括胜金口油田)所发现的油气是煤成烃,并得出如下结论:①该区的原油具有陆相原油的典型特征,从物性和成因上可以分为三类;②该区的煤成气以甲烷碳同位素偏轻、重烃气体碳同位素偏重为特征;③该区的原油和天然气成熟度低,来源于中、下侏罗统煤系源岩(主要是煤);④该区能形成工业性煤成油气流与该区煤岩富氢组分含量高并具早期生、排烃等特点,以及良好的生储盖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煤成烃主要贡献组分剖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煤显微组分组成显示了“碎、小、薄”和过渡组分含量高的特点。结合显微和超微层次有机岩石学分析,在显微组分层次生烃组分主要为基质镜质体,碎屑类脂体、薄壁角质体、木栓质体和小孢子体在煤成烃中也有一定的贡献;超微层次生烃组分主要表现为分布于基质镜质体中的超微类脂体。煤中基质镜质体的高含量弥补了其单位生烃潜力低的不足,基质镜质体富氢成因在于生物化学阶段细菌等微生物对其强烈降解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煤成烃的形成与富集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是一套厚达2000m的河沼-湖沼相煤系地层,其中的煤岩及暗色泥岩是已发现油气藏的主要源岩。形成于燕山期的古构造控制了油气富集,纵向上油气主要在中侏罗统聚集成藏。油气以垂向运移及短距离侧向运移为主,断裂控制了油气运、聚、保、散。多种构造样式与砂体交互配置,形成多种油气藏类型,构成复式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4.
5.
通过详细比较世界上许多沉积盆地都和裂谷生成有关并决定油气形成条件和聚集的特点。例如,俄罗斯有高含油远景的北极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与三叠纪(巴伦支海和红海)裂谷生成过程有广泛联系,其含油气前景良好。尽管古生代裂谷和元古代裂谷所展示的含油气景未充分引想人们的关注。但以北美古生代盆地和东欧台地为实例表明古构造对沉积层油气藏形成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将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吐哈盆地煤成烃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生物标记物及碳同位素等地化参数对吐鲁番 -哈密盆地的原油及其源岩进行了油源对比 |结果将该区原油分为三类 :第一类原油 |根据生标特征分析其具有显著的淡水环境、藻含量低、细菌影响大、C29甾烷含量高、C304α- 甲基甾烷低、C24 四环烷和C19三环烷含量高和碳同位素偏重 (δ13C为 - 25‰~ - 27‰ )的特点 |初步对比结果 |本区西山窑组的煤是该类原油的主要源岩;第二类原油 |富含藻类物质(C27甾烷与C304α-甲基甾烷含量较高 ) |该类原油可能来自侏罗系的富藻湖相泥岩;第三类原油 |全油碳同位素δ13C为 - 30‰~ - 32‰ |这类原油的生标反映出其源岩相的特征为缺氧、咸水、中等含藻的湖相沉积 (高含量的伽玛蜡烷和 β-胡萝卜烷|C35/C34藿烷比值大等 )。  相似文献   

7.
在吐哈盆地已发现的油气田中,绝大多数为断块油气田。与中国东部断块油气区一样,吐哈盆地各油气田几乎无例外地被断层切割成高低样式不同的断块。断块之间大都互不连通,断块成藏单元相对独立,具有各自的油水界面,对油气的聚集、分隔具有控制作用。对吐哈盆地从山前断块油气聚集带到第一前峰滑脱逆冲断块构造带、第二前峰滑脱逆冲断块构造带、基底卷入古隆起控制的断块油气聚集带、地层不整合断块油气聚集带等的断块构造性质分别举例进行了分析,各构造带的断块构造特征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与含油气盆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西北侏罗纪盆地沉积层序演化与储层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吴因业  罗平 《地质论评》1998,44(1):90-99
笔者研究了西北侏罗纪盆地沉积层序及储层特征,根据露头观察,井下实钻资料及实验室内分析结果,提出中,下侏罗统主要为湖沼相含煤碎屑岩沉积,主要发育河流中冲积相及三角洲相的砂岩集集体,上统为红色或杂色碎屑岩,侏罗纪计导氏孔低渗为主的富含火山岩屑的碎屑岩,局部可发育较好砂岩储层,侏罗系本身可构成妨好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0.
侏罗系是吐哈盆地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地层,其沉积体系的细致分析对于弄清盆内生,储,盖组合的空间分布至关重要。在详细观测地表露头并结合钻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湖泊,湖三角洲及沼泽等七种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1.
滨里海含油气盆地(省)油气藏形成条件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复式油气聚集带与盆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复式油气聚集带指不同构造层、多个含油层系、多种类型油气藏在时间上的叠加和空间上的复合。它不仅包括受二级构造带控制的油气田带,而且也包括在一定构造背影上受地层-岩性因素控制的油气田带。复式油气聚集带研究需建立盆地油气藏形成机理的质模型。该文先讨论第一个课题,即含油气盆地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万安盆地存在有基岩潜山型油气藏、断块型油气藏、生物礁岩隆型油气藏和背斜型油气藏四大类型。在纵向上,油气产出的层位主要为中新统砂岩,其次为中 ̄上中新统碳酸盐岩或礁灰岩和渐新统砂岩,个别见于基岩储层。在横向上,油气藏主要分布于西北断阶带、北部隆起、中部坳陷和中部隆起,少数含没气构造分布于西部坳陷,而在南部坳陷和东部隆起上仅见油气显示。据研究,万安盆地发育了渐新统-中新统含油气系 统,并根据其地质要素和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西北地区早一中侏罗世盆地原型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发景  汪新文 《地学前缘》2000,7(4):459-469
文中进行了中国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盆地的原型分析,着重阐述3点:(1)根据盆地构造特征,将中国西北地区早一中侏罗世盆地划分为:缓断面伸展断陷盆地、陡断面伸展断陶盆地、克拉通内盆地和克拉通周边盆地4种类型。(2)这4类盆地分布于不同的前侏罗纪构造背景之上,第I类和第II类伸展断陷盆地位于印支晚期造山带和印支晚期复活的古生代造山带,它们系造山带伸展埯塌作用的产物,第III类克拉通内盆地分布于在拉通块的临界值,第IV类克拉通边盆地位于克拉通和造山褶皱带之间,这类盆地的古地温梯度刚达到形成伸展断陷盆地临界值,在应变速率低的情况下造成不对称的守阔凸陷。(3)由于这4类盆地的地温梯度,演化和改造程度不同,它们的含油气远景差别很大,其中以克拉通周边盆地最有希望。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煤成烃潜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煤的热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以产气为主,三叠系煤相对倾向于生油,三叠系煤的产油量是侏罗系煤产油量的 6~8倍,且产油温度宽,生成的气体成分以甲烷为主,但三叠系煤对液态沥青的吸附量大。侏罗系煤不仅产量小,产油持续的温度范围窄,而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其排油效率高,对液态沥青的吸附量只有三叠系煤的 1/10。煤系有机显微组分组成和特征是造成中生界煤生烃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由于侏罗系煤生烃潜力低,且成熟度低,三叠系煤生油潜力虽高,但煤系规模小,煤层厚度薄,难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文安斜坡高温热流体活动与油气藏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研究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C-P)煤系地层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规律,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成份的分析和有机质热演化、粘土矿物转化的研究,对渤海湾盆地文安斜坡苏桥凝析油气田高温热流体的活动和戍藏机理进行了探讨。文安斜坡的流体包裹体分为两期,第一期流体包裹体的盐度为2.2~3.85wt%NaCl,均一温度在91~157℃之间、代表了正常地温梯度和埋藏条件下的古地温;第二期流体包裹体的盐度为4.3~6、85wt%NaCl,均一温度在141~312℃之间.是地下高温热流体活动的结果。高温热流体是由第三纪时期辉绿岩侵入上古生界,引起地层水热对流形成的。高温热流体沿断层、不整合和储层构成的输导系统活动时,加速了粘土矿物的转化,提高了有机质的成熟度,扩大了生油窗的范围。而有机质在生烃过程中释放出的短链羧酸,溶蚀储层中的铝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形成次生孔隙。统计表明、文安斜坡石炭-二叠系镜质组反射率R。%与第二期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戍正相关关系,R。%异常高值带对应着储层的异常高孔隙发育带。热流体的活动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储层次生孔隙的产生、富烃热流体的运移。并使其在第三纪二次生烃和成藏.热流体活动的地区就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8.
云南陆良盆地第三系含气系统基本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陆良盆地是云南第三系沉积盆地的典型代表,盆地的形成过程决定了第三系含气系统的形成过程。盆地第三系有一个含气系统,即N2c^2-N2c^3(!)含气系统。上第三系茨或组二段(N2c^3)为主力烃源岩,三段(N2c^3)为优势储集岩,而N2c^4为区域盖层。  相似文献   

19.
20.
东北含油气盆地J3—K1储层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含油气盆地J3-K1储层可以分为砂砾岩储层和特殊储层两大类,并以中、低孔渗透为特征。砂砾岩储层主要发育于水下冲积扇和扇三角洲中,裂缝或裂隙,溶蚀孔洞是控制特殊储层物性,尤其是特殊储层渗滤能力的主要因素。水下冲积扇扇中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裂缝发育带,古风化壳发育部位是东北含油气盆地J3-K1地导的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