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典型地质灾害的调查以及对其控制条件和诱发因素的分析表明 ,广东沿海的强震多出现于NEE活动断裂与NNW、NW向活动断裂交汇部位附近。在工程和经济活动剧烈的丘陵、河流沿岸、交通线和城镇区为水土流失、崩塌和滑坡斜坡灾变的多发区 ,降雨制约斜坡灾变的机率。地裂缝与胀缩土活动相关 ,雨季与旱雨季的交替变化是地裂缝发生的主要原因。岩溶塌陷和地面沉降均与超采地下水有关。三角洲和滨海平原软土区构成了工程建筑非稳定地基。地质灾害防治应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主。丘陵区应进行植树种草 ,涵养水土 ,防止或抑制坡面侵蚀 ;沿海平原区 ,应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保持地下水动态平衡。同时 ,应合理制定城镇规划 ,对重大工程建设场应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广东沿海陆地典型地质灾害事件的统计、调查与研究表明,南澳、汕头、揭阳、阳江等地区是潜在地震多发区和强震活跃区,地震多出现在NEE、NNW和NW向活动断裂交汇的海湾附近。河流两岸、海岸、交通沿线和城镇区等人类活动区是潜在水土流失、崩塌和滑坡等坡面灾害发育区。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不稳定斜坡出现的机率。雷州半岛的地裂缝与地下水活动密切相关,雨、旱、季节性变化特别是持久的干旱多出现地裂缝现象。隐伏岩溶区过渡抽、排岩溶区地下水是岩溶榻陷形成的直接原因。地面沉降是长期超采地下水,特别是深层承压水的结果。软土因其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和承载力低,构成了沿海三角洲与滨海平原区工程建筑的非稳定地基。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数学的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环境区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广东沿海地震、水土流失、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岩溶塌陷、软土地基形变等地质灾害发育历史与现状 ,从土地开发利用的风险与费用出发 ,构建了一套地质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包括活动断裂、历史地震、地形起伏度、地形坡度、沟谷密度、水土流失程度、崩滑密度、地裂缝密度、土体承载力等。通过指标量化分级、指标赋权和构造隶属函数 ,构建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 ,对广东沿海 190单元进行了运算 ,将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环境划分五级 17个亚区 ,为广东沿海2 1世纪土地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数学的广东沿海陆地质环境区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广东沿海地震、水土流失、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岩溶塌陷、软土地基形变等地质灾害发育历史与现状,从土地开发利用的风险与费用出发,构建了一套地质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活动断裂、历史地震、地形起伏度、地形坡度、沟谷密度、水土流失程度、崩滑密度、地裂缝密度、土体承载力等。通过指标量化分级,指标赋权和构造隶属函数,构建了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对广东沿海190单元进行了运算,将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环境划分五级17个亚区,为广东沿海21世纪土地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调查区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高原向南倾斜的斜坡地带,大地构造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矿床属裂隙充水矿床水文,调查区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差。区内发育4条地裂缝和1处潜在滑坡,位于煤矿矿区范围内的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地层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地层,为岩、土层裂缝。安全采深、爆破震动、矿井疏排水和采空区覆岩移动变形等都影响房屋开裂。这些地质灾害与云贵煤矿采煤活动有关,研究结果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玉溪市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不稳定斜坡,80%以上灾害主要发生于雨季5~10月,丰水年尤为突出。其中西部的新平哀牢山一带地质灾害发生次数最多,损失最重,南盘江及湖盆地区灾害发生相对较少。通过分析历史上21次地质灾害发生与降水的关系发现,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土体性质结构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基础条件,而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当日和前3日暴雨影响最为严重,其次不合理的采矿、修路和水利设施建设是加剧和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广东省南雄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的具体方法,论述1∶5万地质灾害详查的工作方案。在充分收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南雄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以遥感、地面调查、地质测绘、工程勘查为主要手段,调查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6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以及不稳定斜坡(含人工边坡),本次调查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不稳定斜坡为调查重点。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地形地貌控制着山体斜坡的临空条件,通常情况下斜坡坡高越大、坡度越陡,地质灾害越发育;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的差异是影响斜坡稳定性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层岩性和岩土体类型,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也有所不同;斜坡地段地质构造的发育情况以及区域新构造运动对斜坡(特别是岩质斜坡)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降雨入渗增加了岩土体的自重,降低了岩土体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为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人类工程活动产生了大量临空面,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9.
湘南山区有着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在雨季极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本文通过对湖南S324线K165处滑坡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的地质调查,分析了滑坡成因及运动特征。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地下水的影响下,勘察期间处于蠕动的动态发育过程,运动过程主要受原始地形地貌、人类活动以及地下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ArcGIS软件,基于人机交互解译数据并结合已有成果,对贵州省纳雍县沙包镇地区内的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及其孕灾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共计35处,其中发育滑坡20处,崩塌11处,泥石流1处,地裂缝2处,岩溶塌陷1处,以滑坡和崩塌为主。主要分布在纳雍县义中大河、扯瓜河及支流两岸陡斜坡地带在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公路附近,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裂带性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性。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裂带性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地质灾害点集中发育在峡谷地貌、河流切割强烈的地区,以软质岩类和硬质岩夹软质岩类分布的地区为主。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一带因受武广高铁隧道等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施工中大量抽排地下水的影响,诱发了多次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文章在多年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地质灾害致灾因子,建立了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信息量法,按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对各评价单元划分等级,将金沙洲地区划分为4个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其中,武广高铁隧道通过的中南部地区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该区隐伏岩溶发育,地质环境脆弱,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建设;浔峰断裂(F3)、沙贝断裂(F4)及保利西子湾断裂(F5)3条断裂通过的东部地区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该区发育有不良岩土体,区内主要发生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东南部大塱山组和中部测水组非可溶岩地层区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该区以埋藏型可溶岩分布为主,总体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较小;西部丘陵地带为地质灾害不易发区,为非可溶岩区,不具备孕育地质灾害的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12.
焦建 《地理教学》2013,(12):4-6
正地裂缝和地面沉降是一种地质灾害,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显现,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的产生一方面是受到如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抽吸地下水也是导致地面沉降、加大地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地裂缝和地面沉降对于砖石材料的建筑危害较大,需加以警惕。砖石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火性,材料便宜,取材便利,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丰顺县海拔高度、斜坡高度、地形坡度与滑坡和崩塌两种自然灾害的统计数据分析,以及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关系的研究,初步分析了形成地质灾害的多方因素,为后续该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乌拉特后旗狼山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差,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育程度高,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地质灾害点数量多、潜在危害严重。地质灾害在空间上集中在狼山及山前一带,时间上主要集中在雨季。  相似文献   

15.
川藏公路冷曲河段工程地质条件差,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公路改扩建工程。深入系统地认识冷曲河廊道工程地质条件是保障工程建设和交通安全的科学基础。本文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地质条件的差异进行了定性的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岩土体内摩擦角与粘聚力、断裂密度与活动性、外动力作用、水文地质条件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值;采用工程地质指数与集对分析模型分别对工程地质区及亚区进行定量评价;将定量评价结果与定性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并用公路灾害线密度进行验证,得出了较为合理的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分为3个区和6个亚区,并编制了廊道工程地质分区图,结果可为川藏公路工程整治及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地下水与岩土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就有可能会造成地质灾害,近年来,受到自然环境变化、人类活动规模加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问题的出现频率在不断提高。研究人员对于地质灾害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根据当前的研究成果显示,包括地面沉降、滑坡、塌陷等多种地质灾害问题,都与地下水的活动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通过对地下水的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控制,将有可能显著降低地质灾害问题出现的概率。基于此,本文就围绕地下水与地质灾害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_S6.0级地震。对震中双河镇开展野外应急调查,查明了此次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并开展了环境噪声测试。调查发现,此次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路基破坏(沉陷或隆起)、屋基沉降、地表裂缝或塌陷、粉土液化等类型,且地质灾害主要沿北西向、北东向两条断裂地表破裂带沿线分布;地震诱发斜坡场地动力效应产生的崩塌、滑坡规模较小且发育密度较低,断层活动导致地表同震破裂产生地表裂缝、塌陷及喷水冒泥砂等震害;典型灾害点的水平与竖向谱比(HVSR)放大系数高于一般测试场地,且以高频放大为主(10 Hz),与斜坡靠近活动断层带附近的高频振动产生共振效应导致破坏密切相关;研究区测点的南北分量(NS)放大值普遍高于东西分量(EW),具有明显的方向效应,与调查区开挖公路边坡所形成的临空方向密切相关。调查结果可为震区的灾害评估、震后救援、灾区重建和灾害治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8.
大方县目前已初步查明的现状地质灾害为162处,其中崩塌71处,滑坡37处,地面塌陷31处,不稳定斜坡23处。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与区内诸多地质环境条件因素的叠加分析表明,其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形成条件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工程活动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大方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为地方政府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评价区内主要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分析该区地质环境影响因素,建立评价体系和分级标准。笔者选取评价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地下水质量级别、地质灾害现状发育程度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作为本次评价指标。结果表明评价区地质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占评价区总面积的72.76%;评价结果对城市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沅水流域流经湖南省的西部地区,由于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背景的特殊性,已成为湖南省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区。通过对流域内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归纳,着重从自然影响因素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来分析流域内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来分析流域内大气降水、地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3个主要致灾因子的关联度,其结果分别为0.8332、0.6589和0.5654,从而来探求流域内地质灾害灾变机理的规律性,为流域内各个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依据,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促进流域内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