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谣传所谓1980年8月将在中国闽南发生8级大震的消息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影响概况综述,作为本刊1981年第6期发表的一份关于该地震谣传社会调查报告的补篇。本文着重叙述了该地震谣传所造成的人们心理异常反应及个人和集体经济损失,分析了该地震谣传社会经济影响的特点及对其后果的评价,最后归纳了从这次地震谣传及我辟谣对策中所得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建国后兴建了大批水库,到目前为止已知有9座水库蓄水后诱发了地震。这些地震水库都分布在中国东部(图1,表1)。中国最强的一次水库地震于1962年3月19日发生在新丰江大坝附近,  相似文献   

4.
第三篇文章是关于中国的历史地震研究,指出系统整理和客观分析这些历史悠久和较丰富地震资料的现实意义,并概述了建国以来我国在研究历史地震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如已出版了《中国地震年表》等,正在进行组织编著《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一书);最后讨论了在研究历史地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强地震保险同其他自然灾害保险一样是一种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它既是一项经济政策又是复杂的科学工作。就有关地震保险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为经济部门提供科学成果和对策意见,是地震社会学研究应尽的社会责任。一、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能根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再生产过程中,从物质方面来看,总是处在各种会使它遭到损失的意外和危险中,因此,利润的一  相似文献   

6.
地震迁移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观测到的震中迁移现象的研究概况,其中包括这方面的地震迁移事实、成因、探讨和研究方法;文中还指出了震中迁移问题在研究地球动力学和地震预报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今后要进一步对这方面进行研究的一些问题,如整带迁移、远程迁移、迁移性前震、震中迁移和前震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凤  袁志祥 《高原地震》2011,23(2):60-62
根据2010年初发生在山西省的地震谣言事件,分析了在此次事件中存在的公关危机处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危机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全苏地震分布简况苏联领土有20%受强震威胁,主要是在中亚各共和国、贝加尔断裂、远东堪察加和库页岛。此外,苏联和中国、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等国的边界地区也常因邻国地震而遭灾害。苏联国内平均每2~3年发生一次6.5级地震,居住在地震带上的人口约为5千万。苏联地震台每年记录苏联境内地震3000~5000次,其中100~200次为有感地震。库页岛—堪察加地区绝大多数地震震中位于太平洋底,但中亚各共和国一带平均每年有2~3次破坏性地震。近100年曾发生过二个8级地  相似文献   

9.
地震标准化进展综述(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 “十五”地震标准化工作设想与发展 地震标准化的实质是它的技术性 ,主要是立足于防震减灾体系中的技术指标。地震标准作为一种技术性规范文件 ,是根据我国防震减灾规划和地震科学技术发展需要 ,按照规定的程序 ,对地震科技成果和实践的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制定出来的。因此 ,地震标准化一定要以建立防震减灾工作的最佳工作秩序和提高地震科学技术水平为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除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来调整防震减灾领域中各个方面的关系外 ,就是要依据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地震技术法规对地震行业存在共同的、…  相似文献   

10.
地震标准化进展综述(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标准化10周年之际,回顾了地震标准化取得的进展,提出了十五期间地震标准化的重点工作及其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应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关西本部的邀请,并在日本地震学会具体安排接待下,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10人从1978年7月11日至8月11日访问了日本。这是中国地震代表团第二次访问日本。第一次访日活动是从东京向西南走,偏重于日本中部。这次则根据日方安排从东京向北走,主要包括东京以及东北地区和北海道的仙台、盛冈、秋田、札幌等县市;先后参观访问了气象厅、国土厅,四个大学:东京大学、东北大学,秋田大学和北海道大学,五个与地震有关的研究部门: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文部省极地研究所、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国立防灾科技中心和国土地理院,五个地震观测站:青叶山、仁别、北上、有珠山和岩槻深井观测所,五个工厂企业:冲电气、日立、明石、三荣和 Teac;另外,代表团成员还同电信电话公社、日本光学测量株式会社、六樱株式会社、宝工业株式会社、昭和电工株式会社等五个公司进行了技术座谈,在东京、筑波、仙台、札幌四地作了八人次学术报告,应新闻界要求两次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并发表了一次电视讲话。日本的报纸和电视对代表团活动都作了相应报道,反应较好。近年来,日方曾多次派地震考察团访华,受到我热情接待,因此,日方对我地震代表团的这次访问,同样给予了热情、友好和周到的安排,使访问获得圆满成功。日本朋友表示,“我们最多也只能报答上中国朋友盛情的三分之一。”代表团访日期间,适值中日友好条约谈判当中,中日双方的地震工作者都认为,随着中日友好条约的签订,两国地震科学领域里的联系和交往必然会更加频繁,双方应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代表团回国后向国内地震界作过一系列报告,介绍了访日观感和考察收获,本刊为此已约请代表团成员整理成文,拟陆续发表以响读者。本文作为观感之一,着重介绍了日本地震工作概况,包括体制、东京圈的地震监视预报工作、主要地震机构、工作人员和经费、日本第三次和第四次地震预报计划的进展和内容、以及日本“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等方面;还介绍了对电讯传输地震台网的观测技术、深井观测技术和地形变测量技术等三项重点项目的考察情况;以及参观访问的几点印象,仅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日本自1964年新潟地震后,从1965年开始提出国家规模的地震预报计划,到1978年为止已执行了三次预报计划。综观日本历次预报计划的内容,结合这次的实地考察,并通过与日本有关地震学者的多方面交谈,对日本目前以及未来进行地震预报的基本想法和做法,有了较系统的了解。概括起来,可分别从图(1)和图(2)的纵横两个方面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中国利用水氡探索地震预报研究的进展,文章指出:我国已经由用变化图象被动地对应地震和震后总结异常特征阶段,进入了研究水氡的整体图象阶段,即研究强震前水氡异常图象和无震图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探讨在震前判断发展中水氡图象性质的方法,提出解决震情判断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强烈地震很多的国家.图1表示出有历史记载的(最早为2000多年前)至2008年中国及邻近地区5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其中蓝色震中表示1900年前历史记载的地震,红色震中表示1900年后的浅源地震,粉红色地震表示震源深度大于60 km的中、深源地震[1-2]. 1 地震分布 从图1可看出,台湾地区是中国地震最多的地区,这里的地震主要是由于菲律宾海板块在台湾地区与欧亚板块的中国大陆部分碰撞引起的(图2).该区东北部的地震与琉球岛弧地震带相连,其南部的地震与菲律宾地震带相接.  相似文献   

15.
第六篇文章着重论述了新灾变假说的重要内容及其对地震地质、地震成因方面研究可能起的作用,并指出了渐变现象的客观性,自然界是以渐变和灾变两种形式互相穿插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第三篇文章是作者以亲身经历的溧阳地震谈临震预报的前景。主要涉及1979年7月江苏溧阳地震前出现的人的异常感觉和天空霭雾等自然奇观,从中得到的有益启示,以及应怎样看待所谓“无前兆地震”。最后作者认为,任何一个较强地震都有临震前兆现象,抓住其本质联系,将有助于突破临震预报。  相似文献   

17.
以计量指标统计表展示中国地震2007-2009年的影响因子等数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地震救灾的社会目标”这一命题,指出其核心内容是恢复和重建灾区人民被破坏了的基本生存条件,其中包括物质条件也包括精神条件;地震救灾应包括物质救灾与精神救灾;灾民主体作佣的充分发挥、他救与自救的有效结合,在实现地震救灾社会目标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第二篇文章叙述了中国近十几年九次大地震基本情况的对比研究,汇总了九次大震丰富的观测资料,总结了预报实验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并讨论了大陆地震的成因环境,最后提出大陆强震预报的“多阶段、多类型、渐进式预报”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20.
本刊1981年第6、8等期登载了有关国内几次地震谣传的调研报告,引起了有关方面一些反响,陕西省汉中综合地震台的同志在此启发下撰写了《汉中地区暴雨洪灾中的地震谣传及其辟谣对策》的调研报告,较典型地反映了这类地震谣传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刊在文字上略有删节,现转载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1980年前后我国一些地区曾发生了多起地震谣传,以及诸如地震虚报等其他有关事件,本刊根据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社会学”研究室的考虑在此提出,希望这些地区的有关同志在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综合整理出调查材料或调研报告投寄该室参考或本刊编辑部选登,以便交流沟通情况,有利于在国内开展“地震社会学”,即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反应问题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