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E500编写简单的显示程序清华大学土木系测量教研室张远智,刘钊SHARPPC一E500由于在系统功能、硬件配置、输入输出系统及语言环境等方面较PC一1500有所改进,所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内存容量的扩展和文件操作功能的引进,...  相似文献   

2.
姜法明 《现代测绘》2005,28(3):30-31
以常州市某地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为例,总结了新旧图斑对照比较存在的问题,并在CAD和Excel中利用VBA开发了一套实用程序,介绍了程序编写的基本思想,在CAD中提取图斑数据比较,认为本办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审查标准中具体事例的分析,讨论并分析了编写标准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正确的编写方法以及提高编写质量的建议,为正确编写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彦军 《北京测绘》2021,35(2):285-287
本文以在志书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主体,结合生产培训和相关专家意见,对志书编写过程中可能犯的错误以及在志书编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归纳汇总,并列出了相应解决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为测绘乃至其他行业的志书编纂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虞南 《浙江测绘》1993,(2):43-44
浙江省测绘志编纂委员会于1989年3月成立以来,经过3年的制定方案、阅读历史文献、收集和整理资料、确定篇目、拟定行文通则、熟悉志书体裁文体。做好编写准备等阶段,在全省各测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已于1992年上半年进入了志稿编写,  相似文献   

6.
浅议《测量学》的编写与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俊 《测绘工程》1999,8(1):65-69
介绍合肥工业大学高校合编《测量学》的编写与三次修订情况,阐述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的密切关系,反映测量学教材改革的进程与成果,以及一本好的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深空大地测量学导论"课程教材编写的背景、阐述了"深空大地测量学导论"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总结了"深空大地测量学导论"教材的编写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对《测量学》教材编写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探讨了编写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材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相似文献   

9.
本文编写了PC—E500与微机之间的通讯程序,对程序中的变量及参数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实现通讯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该程序对于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处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Microsoft公司的VisualBasic6.0在编写水准测量程序中的实践方法.通过对尝试编写的水准测量程序的实践分析,证明了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可以解决水准测量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并有效降低野外工作量.该实证研究为用计算机语言编写各种测量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积累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1.
少有学者测度规划道路系统分析出的空间形态与规划师空间形态规划意图的一致性。为更好地落实规划师的空间形态规划意图,以安厚镇为例,提出"基于GIS和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一致性测度"方法。主要思路为:首先,基于规划的城镇道路系统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及集成度、智能度等句法变量分析新一轮城镇空间形态,然后,测度分析出空间形态与空间形态规划意图的一致性。测度结果表明经分析出的城镇空间形态与规划师本意的一致性有待改善,主要表现为城镇发展轴整体智能度较低、可理解性不高,城镇空间拓展主轴较大程度偏离原规划拓展方向,城镇发展次轴对空间结构的引导效用高于主轴。  相似文献   

12.
全站仪实施跨河水准测量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结合某黄河公路大桥建设中的高程控制测量,论述了无仪器高跨河水准测量的原理、设计方法、测量程序、精度分析等问题,并依据跨河水准测量的特点,重新推导了在跨河水准网中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估算公式,消除了仪器的量高误差.最后针对跨河水准网进行严密平差处理,并与估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单影像规则建筑物高度量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春  姜建慧 《测绘科学》2010,35(5):114-115,239
本文对利用单影像进行建筑物高度量测涉及的摄影测量理论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规则建筑物高度量测的三角形量测法,并利用实际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57与1982年两个时期的地形冈并结合1995与2008年的遥感卫星影像提取城镇建设用地专题信息。利用ArcGIS建立广佛都市区城镇建设用地数据库.采用分形维度的计锋方法,对广佛都市区城市蔓延的情况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广佛都市区三个发展阶段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长速度并不均匀,具有加速发展的特点。四个测度年份的分形维数分别为1.6454,1.6285,1.5586和1.5270,均在1-2之间.分形维数呈递降趋势,总体下降了0.1184,城市发展模式由紧凑型逐渐向松散型演变,存在城市蔓延情况,而且城市发展模式以年均0.14%的速度从紧凑型向松散型演变。广佛都市区城市蔓延的地域分异较为明硅,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和中心向心件,广州和佛山毗邻地区以及中心城区是城市蔓延的活跃区和集中区,1982—1995年问研究区内蔓延速度比1995.2008年间要快。通过深入分析发现,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交通道路网络的建设是广佛都市区快速扩张和城市蔓延的基本动力因素之一,开发区土地扩张,进一步加剧了无序扩张和城市蔓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印刷工业颜色测量的需要出发,根据色度学理论、人的视觉特性和对印刷过程的分析提出印刷品评价对颜色测量仪的要求。包括对颜色测量理论的选择,对测量几何的要求;对测量光孔和测试色定位的要求;对照明光源和标准观察者类型的选择;对测量值的输出和测量速度等要求。这些内容对色度仪的设计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光谱匹配分类方法以光谱相似性测度为分类准则,一种相似性测度只对应于光谱曲线的一种特征,用于光谱匹配分类效果并不好;组合不同类型的相似性测度能够有效改善分类效果,但光谱匹配分类往往忽略了相邻像元间的相关性。为了更好地利用空间信息,提高光谱匹配分类精度,首先组合欧氏距离测度和相关系数测度,得到欧氏距离-相关系数测度;其次通过加入空间乘子,得到结合空间信息的欧氏距离-相关系数测度,从而在光谱匹配分类中增加了空间信息约束。采用两组高光谱影像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相似性测度及组合相似性测度,结合空间信息的欧氏距离-相关系数测度用于光谱匹配分类能够有效改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板匹配的道路追踪方法是道路提取中较实用的一类方法,但传统模板匹配方法主要以相关系数作为相似性测度,对车辆、树荫等遮挡敏感,不适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一种稳健的相似性测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均值漂移的道路中心点匹配算法,克服了传统模板匹配对遮挡敏感的缺点;然后运用卡尔曼滤波,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中心线追踪。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中心线,对车辆、树荫等遮挡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8.
大比例尺地图中双线道路的识别与提取是路网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双线道路识别问题,根据双线道路的结构特点,结合国内外研究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提取双线道路的距离度量方法——正对投影距离。首先通过缓冲区分析构建可能构成双线道路的候选线对集,然后利用正对投影距离构造约束参数从线对候选集中精确识别出双线道路线对。通过与其他距离度量方法的对比试验,表明正对投影距离能较准确表达双线道路线对的空间邻近性,可以准确识别出双线道路,符合人类空间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9.
道路信息在多个应用领域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光学遥感影像能够以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对目标地物进行精细化解译,可大幅增强地物目标的提取能力。充分利用光学遥感影像丰富的几何纹理信息,进行道路的精确提取,已成为当前遥感学界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鉴于此,本文依据近年来大量相关文献,对现有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归类与总结,通过分析不同方法采用的道路特征组合,将道路提取方法划分为模板匹配、知识驱动、面向对象和深度学习4类方法,简要介绍了道路提取普适性的评价指标并对部分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对现有光学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Recent advances in network sc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GI) have created new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the topological analysis of road networks. The degree correlation of road networks is rarely studied. This study applied four measures, including the average degree of nearest neighbor, correlation profile, Newman's assortativity coefficient, and Litvak–Hofstad's assortativity coefficient, to measure the degree correlations of road networks represented as dual graphs of strokes, axial lines, and named roads. After investigating 100 road networks worldwide obtained from OpenStreetMap, it has been found that road networks are mostly disassortative or uncorrelated in stroke and named road representations, but assortative when represented as axial lines. Inconsistency in different measures persists regardless of method of representation; therefore, qualitative dichotomy or trichotomy is insufficient to describe the actual connection pattern in road networks. A taxonomy of road network assortativity is proposed. Two of the proposed disassortative type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absence of a grid pattern and are less robust than the typical disassortative ty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