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钻探表明 ,洋壳是一个由上而下的简单序列 ,即沉积岩、枕状玄武岩 (和辉绿岩 )以及位于上地幔岩石之上的巨厚辉长岩 ,其边界接近莫霍面的概念与事物的真实情况相距甚远。原来 ,洋壳的结构和厚度与洋中脊岩浆房中熔化的岩浆容积和扩张速度有关。对北大西洋科恩转换断层区的钻探工作查明 ,在扩张速度低的海脊中 ,洋壳下部辉长岩层的结构与岩浆和动力 (构造 )过程有关。拖网在该区发现的大量蛇纹石化橄榄岩碎片表明 ,洋壳第三层 (辉长岩 )的大部分是由蛇纹石组成的。尽管数个航次已成功地钻至这个岩层 ,但至今仍未获得完整的剖面。有了完整的剖…  相似文献   

2.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具有不同于其他扩张速率洋中脊的特征,表现为剧烈变化的洋壳厚度和典型的非岩浆段。本文对前人研究的洋中脊岩浆形成关键因素和迁移聚集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实际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观测数据,探讨了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岩浆从地幔源区形成、迁移汇聚、形成洋壳的整个地质过程,进一步指出了影响洋壳结构的关键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超慢速扩张洋中脊沿轴洋壳厚度的变化受岩浆补给量和迁移汇聚的共同制约。其中,岩浆补给量受控于洋中脊的地幔潜热、地幔成分和扩张速率的变化;岩浆迁移和汇聚过程则与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密集的分段特征和阻渗层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海山铁锰结壳基岩岩石学特征及其生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海山铁锰结壳基岩类型与结壳壳层生长的关系。对麦哲伦海山及中太平洋海山区取得的铁锰结壳及其基岩样品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2个区域基岩岩石类型主要有玄武岩,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硅质岩和碳酸盐岩,其中麦哲伦海山玄武岩为块状构造,中太平洋海山玄武岩则主要为气孔-杏仁状构造,多发生蚀变或完全蚀变,硅质岩颗粒物质主要是硅藻,碳酸盐岩则以晶质灰岩为主,结壳壳层厚度在各类基岩类型上都有变化,以在玄武岩和碳酸盐岩上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4.
一、大陆大洋形成概念的分歧地球上的壳层有两层,上层为硅铝质称硅铝壳(或称花岗岩壳),它是构成大陆的主要物质,纵波速度5.5—6.2公里/秒,密度2.7克/立方厘米,褶皱部分厚约30公里,地台部分厚约24公里(如阿尔卑斯30公里、内华达28公里、俄罗斯地台20公里、南非地台24公里).下层为硅镁质称硅镁壳(或称玄武岩壳),地震纵波速度6.2—7.4公里/秒,密度2.8—3.0克/立方厘米,大陆部分的硅镁壳位于硅铝壳之下,地台处厚约16公里(如俄罗斯18公里、南非公里).褶皱带处厚约40公里(如阿尔卑斯36公里、内华达42公里),大洋部分缺硅铝壳,硅镁壳厚5—8公里,其本身又分二层,上层是从地球内新喷发出来的玄武岩,纵波速度5.12公里/秒,密度为2.55克/立方厘米;下层纵波速6.7公里/秒,密度2.86克/立方厘米,主要是基性岩、超基性岩、辉长岩,它是大陆下硅镁质层的连续体,由于上复硅铝壳的裂开而出露.由此可见大陆大洋的形成和地球圈层有关,又是地球圈层形成以后地壳构造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马里亚纳海槽玄武岩岩石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里亚纳海槽岩石学的研究表明本区岩石属基性的玄武岩,又细分为洋底玄武岩(OFB)和钙碱玄武岩(CAB)。微量元素相对球粒陨石标准化数值特征:除了Sc、Ti,V外,其它过渡元素都有亏损,Cr、Ni出现了明显负异常,Ti相对较富集,稀土元素(REE)表现富集型的型式;同位素测试结果,εNd(0)=6.9。可以认为这些玄武岩是上幔岩的局部熔融形成的岩浆沿着扩张中心喷溢到海底,而形成的新生洋壳。  相似文献   

6.
按照大洋钻探计划,第147航次是在太平洋东部东太平洋海隆赤道部分的范围内进行的。 本航次的主要目的是在自然对象中核实洋中脊地壳的各种形成和成层模式,以及恢复在上地幔和地幔一地壳过渡区中进行的地质过程。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对弄清具有不同扩张速度(据地球物理资料,推测沿扩张轴存在着不同形态和埋藏深度的孤立岩浆层,它影响了海  相似文献   

7.
许多刊物提供了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火山期后改造的信息。确定了碱金属输入岩石及钙、镁、铁和其它元素输出的倾向。Г.Л.Кашинцев指出,由于铁、锰、镍和钴从玄武岩中输出,岩石表面形成了铁-锰壳层。Ломова(1979)研究了坡绥石和海泡石交代大洋火...  相似文献   

8.
南海北部陆缘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研究发现,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厚度从陆架、陆坡至深海平原呈阶梯状减薄。上地壳薄,下地壳厚,上地壳厚度占整个地壳厚度的百分比在16.0% ̄44.9%之间,约为1/5 ̄1/3。下地壳下部存在高速地壳层,陆缘东部普遍存在,中部和西部则零星出现;推测这种地壳层在新生代前的地壳中已存在,但厚度较薄,在新生代张性构造运动中,熔融的上地幔基性岩浆侵入到地壳底部,或进入下地壳,冷却后形成高速地壳层。陆缘地壳结构存在横  相似文献   

9.
南海区域岩石圈的壳-幔耦合关系和纵向演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南海区域岩石圈由地壳层和上地幔固结层两部分组成。具典型大洋型地壳结构的南海海盆区莫霍面深度为9~13km,并向四周经陆坡、陆架至陆区逐渐加深;陆缘区莫霍面一般为15~28km,局部区段深达30~32km,总体呈与水深变化反相关的梯度带;东南沿海莫霍面深约28~30km,往西北方向逐渐增厚,最大逾36km。南海区域上地幔天然地震面波速度结构明显存在横向分块和纵向分层特征。岩石圈底界深度变化与地幔速度变化正相关;地幔岩石圈厚度与地壳厚度呈互补性变化,莫霍面和岩石圈底界呈立交桥式结构,具有陆区厚壳薄幔—洋区薄壳厚幔的岩石圈壳-幔耦合模式。南海区域白垩纪末以来的岩石圈演化主要表现为陆缘裂离—海底扩张—区域沉降的过程,现存的壳-幔耦合模式显然为岩石圈纵向演化产物,其过程大致可分为白垩纪末至中始新世的陆缘裂离、中始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的海底扩张和中新世晚期以来的区域沉降等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大洋板块从洋中脊扩张后,经过热传导和热平流,大洋岩石圈冷却下来。据估算,50%的水热损失(5.5×1012W)和流体通量(2.3×1012m3/a)来自于5Ma或者更年轻的海底。来自0.1~5Ma的地壳流体循环的大量矿物沉降,可以解释地震速度的快速增加,上地壳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以及504B孔岩心中约6.9Ma时的玄武岩蚀变和矿脉层。虽然发现了洋脊侧翼通量增大的证据,但是由于缺少勘探和足够的知识来了解洋脊侧翼的热液如何释放至海底,对于如此大范围的海底热液喷口的直接观察进行地很少。沿着洋中脊顶部已经发现了上百座活动喷口,在这里已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