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变化和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区域“自然-社会”二元碳收支成为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区域二元碳收支不仅为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社会”耦合的碳循环压力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对推动区域低碳发展和协同减排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从区域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区域“自然-社会”二元碳收支的内涵、特征和理论框架;探讨了区域人类活动对二元碳收支的影响机制,阐述了区域不同空间尺度碳收支之间的内在关系;从碳排放、碳吸收、碳流通及碳平衡等角度对当前区域碳收支研究的主要方法特点和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和对比;从全球、国家、省级、城市、城区、县域及社区、典型产业及人类活动等不同尺度对近年来区域二元碳收支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最后提出了区域碳收支综合研究的重点方向:区域二元碳收支的集成模拟研究,区域碳收支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基于区域碳收支核算的区域横向碳补偿研究,区域碳收支与区域资源环境效应的关系和区域碳收支的综合调控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县域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平衡分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区域碳收支核算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展县域空间碳收支与碳平衡研究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构建县级尺度碳效率和碳生态压力评估的方法,而且对于县域空间碳补偿及低碳发展策略的制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09 年中原经济区县域单元的各种统计数据及土地利用数据,对县域空间的碳收支状况进行了核算分析,并在碳平衡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区优化的思路和政策建议.主要结论:① 中原经济区2009 年碳吸收和碳排放总量分别为1.3 亿t 和2.1 亿t.碳排放量基本呈现“从市辖区到周边县(市) 逐渐降低”的规律;碳吸收量的分布具有“西北低、东南高”的特点;②县域空间碳补偿率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人均GDP 越高的地区,其碳补偿率往往越低;反之,碳补偿率越高;③ 由于县域单元碳源/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中原经济区县域空间的碳排放经济贡献率和碳生态容量存在明显不匹配现象;④ 基于碳平衡分析,本文将中原经济区县域空间划分为碳强度控制区、碳收支平衡区、碳汇功能区、碳总量控制区及低碳优化区等5 类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区优化的思路及低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碳收支和碳补偿分区的研究,对于制定适应各区域低碳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56个市级单元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该流域内城市的碳收支以及碳补偿分区的概念性架构,利用集中化指数、位置约束的多元空间聚类等方法研究黄河流域城市群碳收支的时空分异规律以及碳补偿分区,进而为城市化进程中低碳发展战略提供建设性理论方案。研究显示:(1)2000—2020年黄河流域各城市碳收支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具体来说,研究区域碳收支集中化指数围绕警戒线0.4上下浮动,且整体曲线呈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2)黄河流域各城市碳收支时空差异化特征显著,数据显示,黄河流域碳排放呈现“西部低、中东部高”的结构,2000年高值中心集中在甘肃、陕西、山东三省,之后碳排放高值区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各城市碳汇吸收能力大致相等。(3)根据碳补偿分区框架,将研究区划分为5类碳补偿空间优化区,并为不同类型区的绿色低碳发展规划提出建议。(4)未来研究将进一步细化研究区空间尺度,探讨更小单元的碳收支与碳补偿平衡,致力于探求优化小区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以小区域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带动区域内城市整体...  相似文献   

4.
低碳旅游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遇到了诸多困境。该文纵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结果,从旅游者碳排放认知、旅游业碳足迹测度和碳补偿措施有效性等方面,梳理与分析了低碳旅游发展的困境。提出理论上应从澄清相关概念、界定旅游业系统、统一碳足迹测度口径、旅游业碳排放影响等方面加强研究,实践上应从政府领导、主体参与、重点领域突破、多重措施并举等方面建立低碳旅游实施机制,以期丰富旅游环境研究视角,为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夏四友  杨宇 《地理学报》2022,77(3):679-696
从主体功能区划视角研究碳收支和碳补偿分区,对于制定适应各主体功能区低碳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地理学思想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贡献。本文首先构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碳收支与碳补偿的理论框架,然后以京津冀城市群157个县级单元为研究区,引入集中化指数、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SOM-K-means聚类等方法研究功能区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时空分异与碳补偿分区,并提出以低碳发展为导向的碳减排空间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 2000—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其集中化指数均高于0.4的“警戒线”,碳收支地区差异整体偏大。② 碳收支时空分异显著,碳排放高值区呈现以京津唐为中心,向外逐步降低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而碳吸收空间格局趋于稳定,总体呈现东、北、西部高,而中、南部低的倒“U”型格局。③ 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较为吻合,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是碳排放的主要承压区,而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碳吸收的优势主导区,各功能区碳吸收集中化指数差别较碳排放集中化指数小。④ 京津冀城市群共有53个支付区、64个平衡区和40个获补区,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目标,最终形成9类碳补偿空间优化区,并提出每一类型区低碳发展方向及策略。⑤ 未来要加强更微观尺度的碳收支及碳补偿研究,丰富和完善碳补偿理论框架,将碳补偿融入到碳交易市场,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多元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中国省域碳排放时空差异及碳补偿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周嘉  王钰萱  刘学荣  时小翠  蔡春苗 《地理科学》2019,39(12):1955-1961
选择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基于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等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对2003~2016年中国土地利用碳源/汇进行计算,探究中国省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碳吸收时空演变,并以碳盈亏时空分析为基础,通过生态补偿系数和经济贡献系数分析碳排放的差异性,以净碳排放量作为基准值进行碳补偿价值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碳排放总量和净碳排放量除在2015年出现小幅度下降现象,其余年度均呈现不断增加趋势;碳吸收总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碳吸收的主要载体是耕地和林地,碳汇资源空间差异明显,基本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多数省份在研究期内基本保持一致的碳吸收类型。碳排放总量分布空间差异显著,且主要来自建设用地。依据净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将其划分为高碳排放区、一般碳排放区、低碳排放区、碳汇区4种类型。由于各省域碳补偿标准和净碳排放量的差异导致碳补偿价值区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作为从自然出发的发展理念,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土地综合整治和耕地保护、生态修复工程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在滨海区域以NbS为理念支撑的生态修复工程仍缺乏经验。近年来,NbS的理念在盐城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实践成果丰硕。文章通过本地调查和分析归类,回顾了NbS在盐城的探索和实践,总结了NbS在盐城的自然恢复型、人工干预型、自然恢复+人工干预复合型3种生态修复模式,分析了3种模式实践的修复工程和效果,并从NbS的视角对我国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技术措施、效果评价和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其他地区NbS的探索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任以胜  陆林  虞虎  朱道才 《地理学报》2020,75(8):1667-1679
流域生态补偿是中国跨区域生态治理和自然区域保护的一项重要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涉及区域利益主体权益差异与协调、区域生态协同发展和合作模式构建等方面,是一个典型的地理学研究命题。本文将制度粘性引入到尺度政治理论中,剖析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府主体的博弈行为,探究不同政府主体的博弈特征和博弈机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等不同层级政府主体经历了竞争博弈、合作博弈和竞合博弈3个阶段,构建政府利益共同体能够推进流域生态补偿建设,中央政府的“适度介入”是开展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关键;流域生态补偿制度从“垂直”模式向“垂直—水平”模式的变迁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制度粘性,政府主体利用政策革新和社会参与等制度约束稀释制度粘性,重塑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尺度转换是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核心机制,政府主体通过重新分配权力和资本、嵌入非正式约束塑造流域生态补偿话语体系,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由“强国家—弱社会”向“强国家—强社会”结构模式的转变。研究结果能够为构建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支撑,为合理评价和指导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低碳经济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结构变化和转型的研究也已开展起来,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低碳经济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关系以及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结构转型路径等方面。尽管近年来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由于各个学者选择的研究变量、研究地域和研究时段的不同,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和分歧。各国学者出于代表本国或本区域利益的原因,对低碳贸易的研究侧重点不同,特别是与低碳贸易政策有关的研究存在利益分歧。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不够。为此,迫切需要我国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研究如何解决低碳背景下我国外贸结构的优化、碳交易市场的拓展、碳关税的应对策略、碳金融的创新以及分行业、分地区的外贸转型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低碳经济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世界 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结构变化和转型的研究也已开展起来, 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低碳经济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关系以及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结构转型 路径等方面。尽管近年来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但由于各个学者选择的研究变量、研究地域和研究时 段的不同,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和分歧。各国学者出于代表本国或本区域利益的原因,对低碳贸 易的研究侧重点不同,特别是与低碳贸易政策有关的研究存在利益分歧。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 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不够。为此,迫切需要我国学者作进一 步的研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研究如何解决低碳背景下我国外贸结构的优化、碳交易市场的拓 展、碳关税的应对策略、碳金融的创新以及分行业、分地区的外贸转型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