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解放前 解放前,四川省地质工作者对本省各地区的矿物学研究,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开展,从1923年四川开始有地质人员起,至1949年的解放前夕为止,地质工作者只是零星地做了一些简单的矿物学工作,其中丁毅等在金沙江上游一带进行金矿地质普查时,对自然金进行了简略的叙述,1938年常隆庆等人在西昌进行地质工作时,对该区的磁铁矿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发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攀枝花铁矿床。抗日战争期间,伪中央地质调查所  相似文献   

2.
最近,武警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将我会成因矿物找矿矿物委员会1986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成因矿物找矿矿物学术会议上的有关论文,专辑编篡出版了《中国金矿床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论文选集》,共计36篇论文,约25万字。该集内容包括:(1)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2)某些矿物的标型特征,成因和找矿意义;(3)中国金  相似文献   

3.
矿源 《岩矿测试》1983,(4):318-318
经中国科协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会批准,全国黄金矿床矿物学与成因矿物学学术会议于1983年10月5日至10日在山东省掖县、由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与山东省地质学会联合召开。会议由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委员会主任陈光远教授与山东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曹国权总工程师共同主持。到会正式代表100人,列席代表30人,包括工作人员共145人。代表来自24个省、市、自治区的86个单位。他们代表不同地区的地质队、研究所与大专院校,还有主管金矿生产领导部门的代表与刊物、杂志、出版机构的代表。老中青三结合,欢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金矿矿物学研究方面的成果与生产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学清 《地质论评》1947,12(Z1):139-144
农历正月二十七日,为章爱存老师七旬寿辰,地质论评特出专刊以资纪念。著者忝列门墙,平素对章师之道德文章,极为敬佩。溯民国二年,著者初进地质研究所?时,第一学期章师教授矿物学一科,时隔三十馀年,矿物学之在中国,未见发达;固因研究材料缺乏,与设备欠周,而矿物学无专系之设立,以造专门人材是为主要原因。今草拟‘设立矿物学系’一文,以纪念章师接著者以矿物学之智识,并以祝章师之寿也。  相似文献   

5.
找矿矿物学是近十几年来矿物学中出现的新的应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用矿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地质找矿和评价中的问题。我们于1983年介绍过国外找矿矿物学进展。第15届国际矿物大会的一些文章,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矿物学者在这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经中国科协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会批准,全国黄金矿床矿物学与成因矿物学学术会议于1983年10月5日至10日在山东省掖县、由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与山东省地质学会联合召开。会议由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委员会主任陈光  相似文献   

7.
一本新体系的当代矿物学巨著──《高级矿物学》以往出版的系统矿物学、分类矿物学、教程和专著几乎都没有超脱Dana提出的矿物学体系。然而,近二十年来的矿物学,特别是结构矿物学、矿物物理学和矿物材料学研究的新进展,大大拓宽和超越了以往的矿物学体系。为了反映...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语:矿物是地学工作者认识和理解地质作用过程(特别是成矿作用过程)的物质基础,也常常被称作地质作用过程的"信息记录器"。通过提取或解析矿物学信息,精细刻画成岩成矿作用的时空序列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与找矿矿物专业委员会长期关注国内外相关领域学术动态。特别是注意到近年来国内不少地学工作者在基于矿物学信息表征成岩成矿作用过程方面作了不少实际工作,相当一部分成果在指导找矿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注  相似文献   

9.
“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由陈光远教授编著。已于1987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理论体系完整,内容新颖,资料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图文并茂的巨著。该书是陈光远教授等多年从事科研与教学的结晶,收集综合研究了大量国内外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成果与实例,反映了当代矿物学的研究水平,是一本系统、全面的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的学术专著,使矿物学由描述阶段进入到成因—找矿阶段,对找矿、成矿预测具有指导意义。全书共10章、67万字、插图302幅。  相似文献   

10.
石碌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石碌铁矿是一个受变质的富铁矿床。多年来不少地质工作者对它进行过研究,但在矿床成因、成矿时代、地层层序等问题上还有许多争论。本文试图通过成因矿物学的研究,在变质作用和矿床成因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从1980年11月12日至17日,历时6天的全国第一届矿床矿物学及成因矿物学学术会议,已圆满结束了。代表们自始至终情绪饱满,认为会议开得较好,生动热烈,兴致勃勃,发扬了学术民主,贯彻了“百家争鸣”的方针,达到了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的目的,收获较大。会议期间,除学术报告,座谈外,还根据大家要求,举办了粘土矿物、岩矿鉴定、谱学在矿物学中的应用、成因矿物学在地质生产中的  相似文献   

12.
矿物学是地质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地质找矿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随着现代实验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学的研究已经从研究矿物外部特征、化学成分、基本结构等描述矿物学阶段,进入到研究矿物矿物学是地质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地质找矿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随着现代实验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矿物学的研究已经从研究矿物外部特征、化学成分、基本结构等描述矿物学阶段,进入到研究矿物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我国著名矿物学家陈光远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联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10年10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资源环境与生命过程中的成因矿物学——纪念陈光远教授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以往所出版的系统矿物学、硫化物矿物学、氧化物矿物学、矿物学教程和专著等几乎都没有超脱丹纳(Dana)所提出的矿物学体系先总论而后按矿物分类分别加以叙述,然而,近一二十年来矿物学的发展,特别是计算结构矿物学、矿物物理学和矿物材料学研究的新成果大大超越老式矿物学体系。为了反映国际矿物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新的前沿领域,国际著名矿物学家、莫斯科大学的马尔弗宁(A.S.Marfunin)教授按新的构思主编了一本当代矿物学的巨著与代表作-AdvancedMineralogy,由世界知名的SPrinser-Verlag出版社以英文形式分别在柏林、海德…  相似文献   

15.
(2 0 0 4年 1月修订 )  《岩石矿物学杂志》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 ,属地质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为季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出版日期为季末月初。据权威机构检索 ,目前《岩石矿物学杂志》被《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 )、《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等以及美国《BibliographyandIndexofGeology》 (BIG )、《ChemicalAbstracts》(CA)、《GEOREF》等收录 ,并一直是《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以及《中国地质文摘》(英文…  相似文献   

16.
金矿矿物学填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矿矿物学填图是提高金矿地质找矿勘探和矿床开采效益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讨论了金矿矿物学填图的研究意义和工作方法 文章介绍了苏联金矿床矿物学填图和矿物晶体形态填图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地质科学中,矿物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二十世纪中叶,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矿物学研究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物理学、化学领域中的一些近代理论如: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能带理论等引进到矿物学领域。在技术手段方面如:各种谱学手段、微束探测技术、电子计算技术等用  相似文献   

18.
在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共举行了有关矿物学内容的专题学术讨论会11个,即1.应用矿物学——从显微到宏观的Fe和Mn生物成矿作用;2.矿物谱和热力学:3.流体包裹体;4.矿物物理;5.高压矿物学;6.同步辐射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7.矿物反应动力学;8.矿物微结构:9.矿物学;10.碱性岩和碳酸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11.陨石、小行星、慧星和宇宙尘.现对其中几个进展较快、水平较高的专题讨论作一简要介绍.一、同步辐射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由于具有高强度、宽的能量范围和极佳的准直性,同步辐射(SR)在许多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罗镇宽 《地质论评》1984,30(1):91-92
全国金矿矿床矿物学、成因矿物学学术会议于1983年10月5日至10,由矿床矿物成因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与山东省地质学会联合在山东掖县召开。会议正式代表100人,列席代表30人,分别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86个生产、教学和科学研究单位。大会由陈光远教授和山东地质局曹国权总工程师共同主持。会议收到论文共99篇,从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我  相似文献   

20.
为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于1981年11月6日至12日在长沙市隆重举行了第一届全国矿物学学术大会。来自全国各地12个系统176个单位的矿物学界代表340人汇聚在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交流成果,讨论学术问题。参加大会的有老一辈矿物学家和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矿物学工作者;有来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