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兴安岭林区火灾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70—2006年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过火次数与过火面积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是大兴安岭地区火灾易发季节,4—6月易引发较大等级的森林火灾;雷击是引起该地区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雷击火灾多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6月份为雷击火多发月;年尺度上,降水量与过火次数显著相关,气温与过火面积显著相关;月尺度上,气温与过火次数显著相关,风速、相对湿度与过火面积显著相关;日尺度上,过火次数与最高气温显著相关,过火面积与相对湿度显著相关;但复相关系数较小,表明对森林火灾的预测不能仅仅选取气象因子,更要考虑火源及可燃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林区火灾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70-2006年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过火次数与过火面积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是大兴安岭林区火灾易发季节,4-6月易引发较大等级的森林火灾;雷击是引起该地区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雷击火灾多集中在春季和夏季,6月为雷击火多发月;年尺度上,降水量与过火次数呈显著相关,气温与过火面积呈显著相关;月尺度上.气温与过火次数呈显著相关,风速、相对湿度与过火面积呈显著相关;日尺度上,过火次数与最高气温呈显著相关,过火面积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相关;但复相关系数较小,表明对森林火灾的预测不能仅仅选取气象因子,更要考虑火源及可燃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力  张银廷 《气象科技》2008,36(1):105-107
利用1981~2004年气象和雷击火灾资料,研究气候条件对内蒙占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灾发生的影响,进而分析该地区雷击火灾多发的气候原因.结果表明:①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灾发生次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5~7月,出现时间为5月12日到7月16日,多发生在每日10:00~17:00;②雷击火灾的发生与近年来气温的升高密切相关,尤其是5~7月气温和地温的升高,是引发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③5~7月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逐渐减小,使干旱程度不断加剧,导致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从1999年以后,雷击火灾次数呈明显上升的趋势;④气候的变干、变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是导致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灾频繁发生的主要气候原因.  相似文献   

4.
邓霞君 《气象科技》2006,34(4):465-469
丽水地处浙西南丘陵地带,属于南岭山脉的余脉,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全国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79%以上。该地森林火灾多发于冬春干燥季节,且人为因素居多,但近年来由于异常干旱,雷击引起相当比例的森林火灾。文章主要应用天气形势分析和物理量分析的方法,从地表状况和天气条件两方面分析了2003和2004年发生在丽水境内4次比较典型的引起森林火灾的雷击天气过程,从中归纳出一些有利于引发雷击森林火灾的地表条件和气象条件,为森林火险的预报和防灾救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引言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最北部边陲,加格达奇是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的东南坡。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多由雷击火引发,为有效预防或减少雷击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加格达奇的雷暴特征做了细致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2007年自然灾害总体发生水平,与常年相比属中等偏重年份,主要以雷电、干旱、农业病虫害、洪涝、台风、地质灾害、森林火灾为主,部分地区出现了寒潮、大雾、林业有害生物等自然灾害。总的特点是:春夏季雷电天气异常频繁,7月雷击死亡人数居全国各省之首;汛期降水明显偏少;年平均气温明显偏高;森林火灾发生频繁;高温伏旱和秋季、初冬连旱严重;局地降雨强度大、突发性强,洪涝灾害较重;农业病虫害偏重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仍然较重。  相似文献   

7.
针对丽水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9.1%,每年森林火灾损失严重的情况,在研究丽水森林火灾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气象条件对丽水市森林火灾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与相对湿度、降水成反比,与气温的季节性变化有关,与风速、雷击次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赵慧颖  孟军  宋卫士  王彦平 《气象》2007,33(2):107-111
利用极轨卫星遥感资料、气象资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2006年5月16日红花尔基樟子松林区重大火灾发生、蔓延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高温少雨型严重干旱、大风是林火发生和蔓延的重要背景。(2)计算的森林可燃性的综合指标为395、423,表明应是雷击起火,与实际情况相符。(3)风力4级、气温5.9~6.5℃时,火场火势的蔓延速度为137.2hm2·h^-1;风力5级、气温7.6~8.4℃时,火场火势的蔓延速度为173.2hm^2·h^-1。(4)风力在4~5级之间变化、气温在5.9~8.4℃之间变化时,火场火势的蔓延速度一般为137~173hm2·h^1,可为以后的林火预报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6月26日黑龙江省呼中县发生了重大森林火灾,前期由于暖高压控制,使当地出现了异常高温天气,给扑火带来不利影响。由于火场风力大,气温高,加之地形复杂,给扑救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大火一直持续到7月3日。此次森林火灾来势之猛、火点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在夏季雷击火历史上罕见。7月3日,受高空槽和冷空气的影响,黑龙江省将自西向东出现一次降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夏春 《贵州气象》1997,21(2):30-31
本文列举了森林火灾的危害性,简述了森林火灾与温、湿度、风,雷击、降水等气象因子的关系。最后还介绍了伴随森林火灾常出现的一些气象现象。  相似文献   

11.
《青海气象》2007,(F06):70-70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10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目前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据有关部门估计,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2000次,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1万人,所导致的火灾、爆炸等时有发生。中国每年有三四千人因雷击伤亡,造成财产损失50亿至100亿元。中国的雷击灾害十分频繁,受灾率高,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森林火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红 《贵州气象》2009,(Z1):62-64
利用1991—2006年贵州省森林火灾报表,分析了贵州省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火源统计,以及气象条件的重要性。结果表明,森林火灾具有较大的年际差异,火灾最多年发生次数是最少年的9倍多,总体呈现增多的趋势;贵州有94.3%的森林火灾出现在12—次年5月,其中主要集中在冬末到初春(2—4月);从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来看,黔南及黔东南两自治州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最多;人为火源占已查明火因的火灾比例为97%以上。  相似文献   

13.
我省森林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林业面积达12447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47.1%。由于农业生产水平较低,林区老百姓又有烧荒积肥的习惯,在着冬干燥天气极易发生森林火灾。据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门提供的10年(1982~1991)的部分林火资料统计,平均每年发生火灾5次以上,毁林数万亩.因此及时提供准确的森休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是我省一项重要的专业气象服务。该项工作全国主要的林区省份都已开展,这些省份都根据各自的林区特点及天气条件建立了自己的预报服务方法。我省在这方面做的工作较少,主要引进云南的方法以干燥程度来定火险等级,没有…  相似文献   

14.
有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天发生800万次雷电,平均每秒近100次.每个闪电的强度高达10亿伏特.功率可达1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损失约10~50亿美元,我国是雷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700~1000人。财产损失50~100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卿清涛 《四川气象》2004,24(4):30-32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 ,增加森林植被 ,减少森林火灾 ,对于治理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NOAA/AVHRR的各个通道对于监测森林火灾都有重要作用 ,通过选择合理的参数值 ,可有效提高NOAA/AVHRR对森林火灾的监测能力。本文以 2 0 0 3年的地面林 (荒 )火资料及四川省农气中心NOAA/AVHRR卫星遥感资料为基础 ,经多次试验 ,认为选择T3>31 7 0K、R2 <0 1 2、T4 >2 6 0K、1 5K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大兴安岭林区1980~1999年的林火资料,运用Excel、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研究林区火发生特征,结果表明:1980~1999年,大兴安岭地区每年均有森林火灾发生,但林火发生次数随着时间发展总体呈下降趋势,进入90年代,森林火灾的总次数,特别是一般森林火灾的次数和过火面积有抬头的趋势,其原因主要人为火增多而引发的;90年代,森林火灾在春季发生的频次明显增多,火险季节始末间隔期也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7.
防雷减灾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 ,有些地区非常频繁。据估计全世界每天约发生 80 0万次雷电 ,平均每秒近 1 0 0次 ,每个闪电的强度高达 1 0亿 V,功率可达 1 0万 k W,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我国是雷害比较严重的国家 ,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 30 0 0至 40 0 0人 ,财产损失 5 0亿至 1 0 0亿人民币。2 0 0多年前 ,富兰克林开始从根本上认识了雷电现象 ,发明了“避雷针”用以保护建筑物避开雷电的直接危害 ,人们对防雷有了安全感。近年来雷电灾害忽然呈现新情况 ,灾害频繁 ,对国民经济造成非常重大的损失 ,许多从不发生雷电灾害的…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近年来遥感监测的森林火灾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火灾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其发生原因不仅来自于自然因素,从众多的火灾调查中发现,更多地来自于人类活动因素,其发生的时空分布特点和规律,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对2003-2008年春、冬季(11月-次年4月)河南省森林防火期内遥感监测并已查明的森林火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森林火灾近年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冬、春之交的3月为森林火灾的高发月份;从火灾的日变化规律来看,12-15时为一天中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段;从火灾发生的空间分布来看,伏牛山南麓发生森林火灾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江西井冈山森林火灾资料,利用一元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井冈山1991—2000年森林火灾发生期间的连旱日数、降水量、相对湿度、气温、风速5个主要气象指标进行分析,将各指标分别与火灾发生次数、森林受害面积进行回归计算,建立了利用连旱日数和降水量预测森林火灾受灾面积及发生次数的数学模型。模式运算结果表明,当火灾发生前15 d连旱日数增加时,火灾次数增加;当火灾发生前15 d连旱日数增加、降水量减少时,火灾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结构及定位原理,对漠河2006年雷电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漠河县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一些防护雷击森林火灾的改进方法与措施,对漠河森林的雷电防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