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义县地区太古宙变质深成岩属于太古宙晚期富钾的正常钙碱性的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岩系列的岩石,属于壳源分异型花岗岩,形成环境为构造活动带。  相似文献   

2.
辽西南部中生代岩浆活动,在空间上表现为北东向的带状分布,即北东向的火山—侵入岩带;在时间上表现为序列性,即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旋回;在成因(物源)的一致性上,为壳幔混源成因类型;在岩浆分异演化的方向性上,则沿酸度和碱度增高方向演化。侵入岩有由中性—中酸性—酸性—超酸性方向的演化;火山岩有由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方向的演化;而碱度表现为由钙碱性向偏钾质碱性方向演化,这种既有岛弧型钙碱性岩浆演化系列又具有克拉通型富钾质碱性成分特点的双重性质,反映了远离太平洋板块俯冲带而靠近大陆内部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
辽西金羊盆地南部陆相红层土城子组较为发育,其沉积物具明显旋回性。根据岩石组合、结构、构造、沉积相及环境变化等分析,土城子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一个Ⅱ级旋回层序、两个Ⅲ级旋回层序、五个Ⅳ级旋回层序、十六个Ⅴ级旋回层序及若干个Ⅵ级旋回层序。在区域构造作用下,金羊盆地在土城子期经历了两次湖扩张→湖萎缩过程,分别对应下部的冲积扇→干化湖和上部的冲积扇→风成沙漠→河流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基础上,分析研究岩体和矿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特征。结果表明,郗山—关帝庙碱性杂岩体富集Ba、U、Pb、Th及La、Ce,亏损Nb、Ta、Zr、Hf; Nb>Ta,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分异显著,Ce、Eu无明显异常,关帝庙岩体与郗山岩体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均为右倾型,表明研究区内碱性岩体为同源岩浆,推测初始成岩物质来源于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其母岩浆为碳酸盐化硅酸岩熔体。郗山岩体发现岩浆型磷灰石和热液型磷灰石,表明郗山岩体的岩浆经历了较强的结晶分异和一定程度的混合作用,并在热液阶段形成大量的轻稀土矿物。  相似文献   

5.
辽西建平地区太古宙变质杂岩主体岩石为叶柏寿片麻岩,经历了麻粒岩相的高级变质作用,由于后期退变质作用,部分退变为角闪岩相片麻岩和绿片岩相片麻岩。叶柏寿片麻岩的原岩为中性侵入岩,为钙碱性系列的岩石,同于壳源分异花岗岩。其形成环境为构造活动带。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元古代以来的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活动,与相应时期的地槽迁移和构造活动带的迁移是同步的。岩浆的产生有赖于重熔,而重熔最适宜的部位多在巨厚沉积物的槽地或海盆腹部;岩浆的侵位必须借助深大断裂的沟通,岩体的贮存需要断裂与隆起组成的压力开放系统;岩浆涌出力求消耗最小功能率。  相似文献   

7.
敦一密火山喷发带以北东向大面积的新近纪至第四纪玄武岩带状分布为突出特征,尤其是船底山期火山活动最为频繁、剧烈。各期喷发的玄武岩均明显受敦密断裂带控制,由吉林敦化延人黑龙江省,总体呈北东向展布。  相似文献   

8.
根据华南地区最新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南岭中段主要深断裂及隐伏花岩带的分布特征,对深部构造!岩浆(岩)控矿规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提出大型"超大型矿床主要受大义山郴州—大宝山北西向隐伏构造带控制,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出露于甘肃康县南部阳坝镇一带的阳坝岩体具有典型的岩浆混合特征,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发育,主要类型为暗色细粒微粒闪长质及石英闪长质岩浆包体,岩浆包体与寄主岩石界限清晰。岩浆包体具淬火结构:角闪石呈长柱状,黑云母呈长条片状,磷灰石呈针状,包体中出现石英颗粒集合体及发育熔蚀环的斜长石捕虏晶。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微粒闪长质包体的(La/Yb)N、Rb/Sr值都比寄主岩石高,且铕亏损程度更大,包体和寄主岩石的Mg#高(寄主岩石Mg#=50.8~54.5,暗色包体Mg#=55.6~60.1)。结合岩相学特征可以认为,暗色微粒包体可能是幔源的高温偏基性岩浆侵入到花岗闪长质岩浆中淬火结晶的产物,在此过程中,花岗质岩浆受到幔源物质混染,表明在中三叠世,扬子板块西北缘曾发生壳-幔混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家庄、碑楼铜矿床位于邹平火山岩盆地内,区内为山东重要的铜矿产地.在收集以往地质工作资料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王家庄铜矿床与碑楼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赋矿岩石、围岩、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等特征,分析了矿石中金属矿物与矿石类型;对王家庄与碑楼铜矿的成矿期次与成矿条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邹平火山岩主要经历了3次喷发与侵入...  相似文献   

11.
义县组岩性以基性、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为主,局部发育有富含“热河生物群”化石的沉积层。在这些沉积层之下、义县组复成分底砾岩之上,发现有 4个沉凝灰岩层,与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呈互层状产出,其岩性以沉凝灰岩或含砾凝灰质粉砂岩为主。这些凝灰岩层厚度虽小,但分布较广泛,走向延伸稳定。根据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活动的基本规律,沉凝灰岩层与基性、中基性火山岩的空间展布特征及野外地质综合研究将义县组早期火山活动划分出 5个火山作用旋回,并确认四合屯、黄半吉沟、尖山沟、以及上园、大康堡、河夹心等地富含“热河生物群”化石的沉积层均属于同一火山旋回(第五旋回)的产物。这一发现极大地丰富了辽西地区中生代陆相盆地火山—沉积作用的研究内容,并将促进火山活动与生物灭绝事件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构造-岩性-岩相法,将溆浦红盆划分为5个岩组,4类构造界面,2个二级层序地层,进而探讨了该陆相红盆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北票四合屯地区义县组含鸟化石层沉积形成于火山活动的间歇期。沉积产物以水平纹理泥岩等细碎屑岩为主,普遍含有火山碎屑物质,岩层以流水构造不发育为特征。总体沉积环境主要为滨湖—浅湖,并伴有小规模的阵发性浊流沉积注入。湖盆类型为南东缘发育同沉积断裂,北西侧呈缓坡的半地堑盆地。  相似文献   

14.
西秦岭显生宙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早古生代裂谷系→晚古生代早期扩张、稳定沉积和成矿→晚古生代晚期会聚收缩→中生代闭合造山四个重要发展阶段。西秦岭铅锌矿成矿作用包括加里东准备期旋回、海西早期成矿期旋回、海西晚期富集期旋回和印支期改造迭加期旋回。成矿金属元素来源于地壳深处或上地幔的热液对流房,经断裂构造作用而喷流,在适宜的物理化学环境下,形成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屯溪—温州、诸暨—临海两大剖面的重力、地磁、大地电磁的实测与研究。首次采用爆破地震、MT等当代物探新技术及综合物探等方法。横穿扬子、华南两微板块北东缘结合部,获取了地壳和上地慢结构的信息,指出浙江省域地壳呈5层结构,莫震面平均理深32km;发现了莫霍面附近的推覆析离构造。重新探讨了江山—绍兴等几条重要骨架断裂的位置与产状,确认了江山—绍兴、余姚—丽水断裂为超壳断裂。计算了剖面和浙东陆域区的火山岩厚度(一般在3km以内);讨论了地壳深浅不同层次的主要推覆构造:在浙江区域地壳浅部存在江山—绍兴、江山廿八都—石浦、泰顺—黄岩3个推覆构造;证实浙江地壳深部构造总体框架为“两拗三隆”──浙北幔隆、萧山—常山鼻状幔隆、沿海幔隆、皖浙边界地幔坳陷及奉化—庆元幔坳陷等重要成果。为本区进一步开展地球科学研究,核电站等大型工程的选址,指导深部找矿提供了系统的综合物探资料,并对浙江一些基底构造进行延伸解释增强了结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华北陆块南缘(河南段)出露的富碱侵入岩类集中分布于卢氏-确山一线。岩石类型主要分为三大类:①碱性岩类,即含有似长石或碱性暗色矿物的正长岩类;②碱性花岗岩类,包括钠铁闪石花岗岩以及孪生的钾长花岗岩类;③石英正长岩类,包括碱性长石为主的石英正长岩、英碱正长岩和花岗正长(斑)岩类。在空间上构成一条富碱岩浆岩带,据岩石组合自北而南划为三个亚带:北部碱性岩亚带、中部碱性花岗岩类亚带和南部石英正长(斑)岩亚带。在形成时间上富碱岩浆活动集中于晚元古代末期(700Ma±)和海西晚期(300Ma±)。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桂林岩溶盆地内第四纪粘土砾石层调查研究,认为:①粘土砾石层成因不属冰川沉积或湖相沉积,而是山地河流相沉积和再沉积产物。前者时化属中更新世,后者成因复杂,已发现坡积相、洪积相,时代属晚更新世;②漓江溯源侵蚀过程中发生多次袭夺;③岩溶盆地的发育与漓江袭夺控制和影响粘土砾石层的沉积和再沉积。  相似文献   

18.
在浙西北双溪坞群和上墅组火山岩系获得较可靠的Sm-Nd同位素年龄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做了Nd、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Nd(T)和∈Sr(T)示踪判别了该区前震旦纪火山岩浆源区特征及其物质来源。同时,Nd同位素模式年龄为该区存在更古老基底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年代信息。  相似文献   

19.
北祁连-河西地区垂直形变场演化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 1972~ 2 0 0 0年北祁连 -河西地区的垂直形变观测资料 ,分析研究了该区垂直形变场的演化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得到如下结论 :1本区构造运动近 30年来的演化过程为逆继承性运动 -继承性运动增强 -持续继承性运动 -逆继承性运动 -继承性运动这样一个“旋回”过程 ,继承性运动是构造运动的总趋势 ;2垂直形变场演化与地震活动强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但地震活动强弱明显“滞后”于地壳运动 ;31995~ 2 0 0 0年构造运动恢复继承性运动 ,且山区与盆地的差异性运动较 1989~ 1995年有所增强 ,表明本区构造应力场有强化趋势 ,未来几年祁连构造带中东段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