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水准测量内外业PDA一体化系统开发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王海城  何义斌 《测绘科学》2007,32(3):62-64,61
水准测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电子水准仪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光学水准仪在水准测量工作中仍占主导地位,随着PC1500、PC-E500,HP200等记录机型的淘汰,作者选用基于Windows Mobile技术的PDA作为记录器,以实现水准测量内外业一体化为目标,强调人性化和智能化程序设计。文章详述了基于PDA的外业数据子系统、内业数据预处理子系统及水准网平差子系统的开发目标和主要功能,系统投入南水北调等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子水准仪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利用精密数字电子水准仪进行国家一等水准测量是我国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保证精度.本文从水准测量的作业流程出发,主要介绍了利用精密电子水准仪进行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并对其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数字水准仪是一种集光学、电子技术、编码技术、图像处理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水准测量系统。它凭借快速度、高精度、易于操作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水准测量、工业测量等多种领域。当前的各类数字水准仪产品是基于一维条码技术设计的编码标尺,水准仪的设计是围绕相应标尺编码方法的读数系统展开。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国外几大测绘仪器生产厂商已将条码标尺的编码方法实行专利保护;国内起步较晚,已难以找到合适的编码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维平面的编码设计方案。该方案将标尺面分为数字标注、二维码粗测和圆心精测3个区域;而水准仪部分采用面阵CCD采集标尺图像,运用快速数字图像处理算法进行读数定位。理论分析和实验样机测试表明,这种设计可以生产精度高、性能优异的数字水准仪。  相似文献   

4.
几种水准测量方法在电子直线加速器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现有各种水准测量方法的特点,结合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测量实践,提出短距水准测量的概念。通过比较常规水准仪四次不同测量和激光跟踪仪测量的结果,分析各种测量仪器和方法的精度,指出短距时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激光跟踪仪的高差测量精度相当,但激光跟踪仪高差可能存在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5.
水准测量一直是获得地面点精密高差的重要手段,其测量速度慢、效率低也一直是困扰全球测量界的一大难题。为了提高水准测量的速度和效率,本文提出了新一代高速对向观测数字水准尺仪的概念、结构、原理与方法。具体采用水准仪与标尺合二为一的一体化结构设计,将传统水准测量的3点互动配置改变为2点互动配置来提高测站仪器安置速度和地形适应能力;采用对偶测量原理将传统水准测量的单向单系统测量改变为对(双)向双系统测量来提高水准测量的精度及可靠性;采用正交二脚架及L型水准器来提高水准标尺及水准仪的安平速度。理论分析及初步实践表明:新一代高速对向观测数字水准尺仪与传统水准仪相比,水准测量效率可提高1倍以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快速、最智能、最精密的电子水准测量系统。高速对向观测数字水准尺仪的发明,将对全球大地及工程测量界产生重大及颠覆性的影响,将开启人类社会普及电子水准仪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DZSZ04程序是PDA掌上电脑平台下的德国蔡司Dini12电子水准仪外业数据记簿程序,实现了电子水准仪的数据自动传输记录功能。程序依据规范规定,完善了全部一、二等水准测量中相应的限差及要求,彻底解放了观测员并节省了一名记簿员。该程序经地震水准监测实际应用,证明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7.
陈冬晖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12):220-221,224,226
主要介绍了全站仪、GPS和水准仪"联合作业"的基本原理,利用徕卡系列的全站仪、GPS、水准仪完成数据采集。在LGO 7.0(Leica Geo Office 7.0)测量软件中,只建立一个项目,一次完成对采集全站仪数据、GPS数据和水准测量数据的编辑、查看、平差等联合处理,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无障碍的"联合作业"在地形起伏不大的地区满足四等水准的精度要求,在水准点稀少的地区应用价值较高。这种作业方法是否满足更高等级的测量工程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测绘技术和仪器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水准仪因其操作简单、测量快速、测量数据可自动存储等特点已经在水准测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自身仪器特点,电子水准仪测量数据都是按特定的格式输出的,本文探讨的是如何检查测量结果数据是否合乎规范以及生成电子手簿。  相似文献   

9.
顾赟 《东北测绘》2013,(2):157-158,162
传统水准测量是高精度水准测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基于DiNi电子水准仪测量数据,针对长距离、高精度水准测量高程的多值性,对水准面不平行改正和重力异常改正的原理进行详述。将其应用于某城市二等水准网平差计算中,证明了精密水准改正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上数字水准仪类型的增多,水准测量数据的后处理软件也呈多样化,且软件之间没有互通性,给实际工程带来诸多不便。其次,许多工程单位仍是人工数据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信息化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利用Delphi可视化开发语言、SQL Server 2000大型数据库以及SuperMap Objects图形组件开发了一套程序,使得各种典型数字水准仪的数据传输转换和水准测量数据的管理更方便、有效。此程序已经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周奕君  童小华 《东北测绘》2008,31(1):17-20,28
在阐述水准测量及其成果整理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基于掌上电脑(PDA)的水准测量电子手簿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以嵌入式Visual Basic开发水准测量电子手簿的基本结构框架,同时对开发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测量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以及Pocket Access数据库的使用等。在此基础上,以联想天玑XP100系列掌上电脑(PDA)为例,介绍了笔者开发的基于PDA的水准测量电子手簿,通过实例阐明了其应用过程。应用结果表明,本电子手簿在测量过程中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水准测量及其成果整理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基于掌上电脑(PDA)的水准测量电子手簿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以嵌入式Visual Basic开发水准测量电子手簿的基本结构框架,同时对开发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测量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以及Pocket Access数据库的使用等。在此基础上,以联想天玑XP100系列掌上电脑(PDA)为例,介绍了笔者开发的基于PDA的水准测量电子手簿,通过实例阐明了其应用过程。应用结果表明,本电子手簿在测量过程中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水准测量的路线上,经过较宽的河流、湖泊或峡谷等地貌时会采用跨河水准测量作业方式。跨河水准测量是指为跨越超过一般水准测量视线长度的障碍物而采用特殊方法(倾斜螺旋法、经纬仪倾角法、光学测微法等)进行的水准测量。因此,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以邯兖线跨黄河一等水准测量工作为例,探讨其测量方法与工作技巧,以期为以后跨河水准测量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测距三角高程法跨河水准测量是跨河水准测量几种方法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适合长距离的跨河水准,不受两岸高差限制,观测精度高。缺点是前期准备工作烦琐,观测程序复杂,计算过程复杂。作为一种高等级常规跨河水准测量方法,其测量误差也不容忽视。笔者结合自身的测量经验,探讨了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及消除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徕卡DNA所采用的GSI格式数据的数据结构,探讨了其同计算机和PDA之间的数据通信技术,给出串口通信和GSI格式数据的信息提取实例。  相似文献   

16.
大范围GNSS水准数据是评估重力场模型精度的重要独立数据源,通常大范围GNSS水准数据与地球重力场模型所对应的大地水准面不一致,导致两者间会存在系统偏差,该系统偏差会影响直接利用GNSS水准数据评估重力场模型精度的效果。本文以利用美国24 152个GNSS水准数据评估EIGEN-6C4重力场模型精度为例,提出采用分区常系统偏差校正法和四、五、七参数校正法校正两者间的系统偏差。试验结果表明,分区常系统偏差校正法和四、五、七参数校正法均可以有效校正两者间的系统偏差,系统偏差校正后,2160阶次的EIGEN-6C4模型在美国区域内的高程异常精度优于10 cm。  相似文献   

17.
水准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内容。水准测量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长期以来,都是通过水准网和闭合差的方法来计算或降低水准测量误差,其中使用最小二乘法减小误差的计算精度最高,但是计算方法烦琐,且需要以较大工作量和更加密集的水准网测量来实现。本文在介绍水准测量误差计算和降低的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并介绍了采用数学模型的来计算水准误差的方法和相关数学模型,对于水准测量误差计算特别是精密水准测量中误差计算,提高测量精度,有着可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高海拔山区大气折光对三角高程测量的影响,并结合高海拔山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在高海拔山区的作业经验制定了最佳作业时段,结合测量仪器参数和相关数学模型,从定量角度分析和阐述了温度气压对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通过实践工程数据分析,验证了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二等水准测量在高海拔山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整治项目中最重要部分之一,而工程平整土方量的快速准确计算则又关系着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成功与否、项目资金使用是否合理。本文以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长河流域为例,引入无人机技术(UAV)采集土地平整工程基础数据,并生成待平整土地的DEM数据,进而借助ArcGIS 10.1软件的高程统计功能获得适合研究区的理想设计标高,在此基础上获得田块的挖、填土方量。经验证,该方法能够大幅度减少土方计算的重复工作量且计算结果准确,可在土地平整工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