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2月14日至2月28日,按照国家林业局和W W 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统一部署,湖南省水鸟调查组围绕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横岭湖等洞庭湖区,共涉及到洞庭湖流域与长江交汇的6000平方公里范围内较典型的湿地区域,进行了为期14天的野外调查。3月初,本次调查所形成的专业  相似文献   

2.
市州     
11月3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组织专家对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技术成果资料进行了评审。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的自然演变及人类利用历史提示人们:洞庭湖的水患与其说是自然地质作用的结果,不如说是人为地质作用的表现。对洞庭湖的治理要摒弃“人定胜天”的传统思想观念,不能一味强求制服它,而要顺应它,然后驯服它。要正确认识防洪大堤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实施湖泊生态与流域治理相结合的战略。湿地环境保护与恢复是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是湖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在长江与洞庭湖之间,自古以来就分布着丰富的水系,它们的性情经常关乎两湖人民的生存质量。通常情况,长江水分别从湖北境内的淞滋口、太平口、藕池口和调弦口进入相应的河道,流入西洞庭湖,再经过东洞庭湖,从城陵矶出口重新流入长江。洞庭湖就像一个巨大的水胃,水流经过这片区域后,发生了许多错综复杂的变化。如果它消化不良,造成的影响也就不可估量,比如季节性缺水(枯水期),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事实上,这个现状早就有了,但在三峡水库运行以后,愈演愈烈。因此,许多人就在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5.
大湖悬念     
5月9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此次发布的《规划》涉及到包括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在内的33个县(市、区),提出"将洞庭湖作为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力争到2020年湖区枯水期生态水域面积恢复到约2000平方公里”等具体目标。发布方指出,这是国家批没的最高层级的区域规划,标志着加快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意味着湖南的长株潭、湘西、湘南、洞庭湖四大经济板块正式正名,湖南全域基本进入了国家层级的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6.
澧县地处湖南西北部,澧水下游,与湖北省松滋、公安两县接壤,是唐代诗人李群玉、近代先烈蒋翊武的家乡。全县辖32个乡镇,总人口87.5万,土地总面积2108平方公里,耕地101万亩,是全国闻名的商品粮、商品油和优质棉基地县。澧水及其支流道水、涔水、澹水贯穿县境,长江支流松滋河的中支、西支在境内与澧水河贯通,共同注入洞庭湖。  相似文献   

7.
随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发布,600多项项目的落地在即,湖南发展的四大板块战略已经全部到位。在湖南省看来,适时启动其境内的核电建设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而且有充分的理由。在5月14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王亮方作为唯一一个地方政府部门官员做了专题发言。他发言的核心,是呼吁业界能在国家多个层面建言加快中部地区核电建设,而且按照“十三五”开工目标,尽快启动有关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解决洞庭湖季节性缺水绝不能重蹈"围湖造田"等覆辙。在3月份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主席陈求发和在湘全国政协委员等向大会提交联名提案,"建议加快洞庭湖松滋口建闸及四口河系整治工程建设",将长江水调往洞庭湖。2003年三峡工程建成启用后,三口分流减少,洞庭湖就出现了季节性(枯季)缺水,到2007年已成各界共识。从那时起湖南就有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洞庭湖区有关政府,不断提出解决洞庭湖季节性缺水方案。根据笔者统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近现代的演化与湿地生态系统演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洞庭湖区近50a以来至三峡水库运行后的构造沉降速率与泥沙淤积速率的相对关系所表现的近、现代3个演化阶段;简述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提出了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年内水位变化对生态的影响,以及洞庭湖向扩大演化而导致的湿地生态系统由正向演替逆转为逆向演替:认为对洞庭湖的治理及开发必须建立在其演化和湿地生态系统演替的基础上,并进行应对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5月1日清早,我和友人一同驱车前往汉寿县西洞庭湿地公园,去感受久闻的"洞庭湖里目平张,一望江天两渺茫"的博大,去感受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的丰富和神奇。到达西洞庭湖时,太阳还没有出来,立于河堤,举目远眺,洞庭湖如同笼罩了一层轻盈的白纱,湖泊被烟雾淹没。远处,天地间连成一片,似玉绢般那么薄,那么淡,那么轻……仿佛一伸手触摸便会损坏它那原本的淡定。微风拂过湖面,那水平如镜的湖面扬起一阵阵小水浪。随后,我们乘船进入西洞庭湖湿地公园的第一个景点——万亩青纱帐。这里是芦苇的天堂,登上观景台,眼前的一切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片望不到边际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正式批复,"柳思维"这个名字开始更多地见诸报端和屏幕。这位身兼湖南商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政府参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多重头衔的学者被认为是"环洞庭湖经济区"概念最早提出人。1996年的湖南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柳思维撰写的《关于建设湘北环洞庭湖经济带的几个问题》的调研报告中提出要使环洞庭湖经济带“成为湖南省内继长株潭之后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带之一”,“成为我省世纪之交和21世纪实施开放带动、兴工强农战略的示范区。”该文入选1997年长江流域经济研讨会,后被选入由湖南省社科联组织编写的《湖南跨世纪发展战略》一书。现在来看,当时文中提出的一些见解和对策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的观赏石资源必然会造就一批赏石文化家,也必然会产生永存的精神文明和不可估价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事物总是有一组组科学数据为支撑,洞庭湖的现状是季节性缺水很严重,为此要引江济湖,实施此举必须有科学数据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1-2013年MODIS NDVI多时序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洞庭湖流域植被覆盖度,分析了区域近13年来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并结合同期气象数据,阐明了植被覆盖度变化对气候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13年洞庭湖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整体变化较为稳定,呈微弱减少趋势,速率为-0.3%/10a。(2)洞庭湖流域绝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呈自西向东递减趋势,高植被覆盖度及中高植被覆盖度占整个流域面积的88.63%,水体或低植被覆盖度及中低植被覆盖度仅占2.57%。(3)洞庭湖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为北部强于南部、东部强于西部。流域内植被覆盖度极显著与显著减少的面积比例为5.30%、增加面积的比例为4.29%,植被覆盖度变化不显著占90.40%。该区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受人为因素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亮点     
环洞庭湖基本农田整理项目首期工程预计新增耕地22万亩 增产粮食117万吨;湖南79个县市区完成地质灾害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湖区将培育岳阳、常德、益阳、荆州、津澧新城五大中心城市,形成东部发展轴、中部纵向发展轴、中部横向发展轴、西北—东南发展轴、北部发展轴五条主要轴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省政府参事、洞庭湖经济圈最早的研究者之一的朱翔对记者表示。伴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而至的是水利工程、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基础支撑祁民生改善等各类综合祁单体项目超过600个。  相似文献   

17.
湖泊水位是评估湖泊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洪泽湖、高邮湖及洞庭湖为研究对象,利用集中度的概率密度函数方法(CPDF)来提高Jason-2测高数据精度,分析了降水量与各个湖泊水位变化的相关性,并基于实测水位数据对比评价了Jason-2测高卫星原始GDR数据和CPDF方法处理后的卫星数据的精度。结果表明:①Jason-2原始GDR数据点的分布存在疏密之分,大部分数据分布相对集中,且有一定的周期变化,但评价结果显示精度较差,故原始GDR数据不能直接用于湖泊水位监测;②CPDF方法可以极大提高测高卫星的水位数据精度,洪泽湖与高邮湖的均方根误差分别由1.92 m与1.74 m减少到了0.32 m和0.36 m,相关系数由0.28和0.04提高到了0.85和0.72。对于南北宽度较窄且日水位变化较大的湖泊(如洞庭湖),CPDF方法提高原始GDR结果的精度有限;③洞庭湖降水与水位相关性最强,高邮湖次之,而洪泽湖降水与水位成不显著的负相关,是洪泽湖水利工程对于水位的调节导致了这一结果。本研究对于利用测高卫星获得湖泊水位值,进而对湖泊进行动态监控,特别是在填补资料匮乏地区湖泊水位数据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据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分析,洞庭湖区域浅层地下水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和非污染4个等级.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工农业生产、血吸虫防治和居民生活所造成的人为污染.应重点从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采地下水、科学使用农药化肥、改革工业结构,健全环保法规等方面进行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19.
以地质体为基础的土壤分类更能反映土地的本质,对土地评价和利用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都具有实际意义;在强化洞庭湖平原区国土综合整治及防止土地废弃和垦复废弃土地等方面,通过地质规律的研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地质学与土地学相交叉的研究,对于拓宽地质学的服务领域和促进土地学的发展都极为有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洞庭湖区重点垸、蓄洪垸的土地利用现状,基于2015年最新遥感影像,参考土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采用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通过遥感调查修编手段开展洞庭湖区11个重点垸和24个蓄洪垸土地利用调查,揭示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重点垸耕地主要集中在"四水"、远离洞庭湖湖泊的平原、丘陵及低山地区,蓄洪垸耕地主要集中在洞庭湖区平原及岗地地区。将研究结果与湖南省水利部门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表明,本研究获取的堤垸总面积结果与水利部门的数据之间存在一定误差,其中耕地面积相差最大,主要是由二者所采用的堤垸边界不一致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