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湘南区域重磁异常的地质解释及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对区域重磁异常的分析,蓝山—酃县重力梯度带可作为湘南二级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在各地质单元中,深大断裂以及隐伏岩体等,都有明显的区域重磁异常特征。因此,利用区域重磁资料研究湘南地质和找矿问题是有意义的。文中提出的区域重磁异常在湘南成矿预测中的应用有如下五个方面: 1.重力资料所反映的区域性深断裂具有重要的控矿作用,尤其是与表生构造的交汇部位最易形成大矿。 2.航磁资料反映的高磁区有明显的控矿作用。 3.重力负异常反映的隐伏岩体,对于开展深部找矿具有指导作用。 4.短轴串珠状航磁异常反映的矿化、蚀变、断裂破碎带,对于从地表众多的断裂构造中区分出具有控矿作用的断裂带是有意义的。 5.在成矿地质环境有利地区的局部磁异常,对于查明具体矿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双石垒子航磁异常查证中的重磁电综合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建华  尹秉喜  杨勇 《西北地质》2010,43(2):163-168
以航磁异常为基本线索,分析了卫宁北山多金属矿床(点)、矿化带与磁异常的关系。利用电磁测深和重、磁2.5D联对反演对双石垒子航磁异常进行了综合解释,发现引起双石垒子磁异常源体密度与本区域分布的中酸性岩体密度值一致,证实了磁异常为中酸性岩体所致。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和卫宁北山地表矿化及化探异常分布特征,推测本区断裂构造、岩浆岩与金、铜金、银铅多金属矿化之间的依存关系。同时,表明可能存在的隐伏中酸性岩体可能就是本区多金属成矿的源和中心,也是深部多金属成矿最核心的控制因素,从而为卫宁北山多金属矿勘查寻找提供了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3.
东乡地区处赣东北断裂、信江隐伏深断裂相交部位及两侧,地跨两个地体,区内的有色、贵金属矿床大都受断裂作用的控制,与之成矿关系密切的岩体是赛阳关闪长玢岩体.由于断裂带中及两侧分布的不同地层或岩体存在密度差异,导致其上方出现重力梯度带,而重力梯度带及其变异带上分布众多的航磁局部异常,这些局部磁异常是目前全区已知有色、贵金属矿的主要分布地带.结合地质化探资料,掌握重(磁)异常的分布情况时开展矿产勘查及找矿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大莲 《地质与勘探》2016,52(5):992-1000
高精度航磁测量相对简单,获得的信息丰富,是开展大面积成矿预测的有利工具。澳大利亚艾萨山选区地质资料较少,地面物探工作开展较难。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对该地区航磁数据进行了处理与解释,推断出断裂构造及岩体分布。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和金属矿床时空分布特点,识别出成矿有利地区的航磁异常特征,划分了有利航磁异常分布带。在航磁有利异常分布图的基础上,结合矿床、矿点位置情况,进一步圈定出成矿远景区,为该地区成矿预测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磁调查已基本覆盖全国,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开展了大面积1∶5万高精度航磁调查,为铁矿的成矿规律研究及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文章基于全国航磁编图(1∶100万)和大比例尺(≥1∶5万)航磁数据集,开展区域、矿集区、矿床3个不同尺度的研究,旨在总结4种主要类型铁矿在区域和局部磁场上的响应模式,指导找矿应用。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铁矿在区域磁场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沉积变质型铁矿主要位于条带状磁异常边部负背景场中的局部高磁异常,岩浆型铁矿主要位于线性磁异常带,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矽卡岩型)主要沿带状或等轴状磁异常边缘分布,火山岩型铁矿通常沿带状磁异常分布。不同的区域磁异常特征通常反映了特定的控矿要素,主要刻画了火山-沉积建造、基性-超基性杂岩、中酸性侵入岩、火山岩由浅部至深部的分布特征,为成矿地质背景研究提供了大量深部信息。岩浆活动强烈的构造带,会导致地壳内基底隆起和较高的地温梯度,呈现出磁性基岩深度和居里面深度较浅的特征,有利于铁矿物的富集成矿。大比例尺航磁资料(≥1∶5万)大都能够直接反映矿体或含矿地质体的特征,磁异常都对应了铁矿体或矿化的中心,但矿体的规模、产状、埋深、品位等特征的变化都会造成磁异常幅值、形状、大小的变化,通过约束条件下2D和3D正反演计算获得深部矿体或含矿地质体的特征,对找矿勘查最具指导意义。概括来讲,中小比例尺航磁资料主要用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分析成矿控矿要素,达到区域成矿预测的目的。大比例尺航磁资料可用于隐伏矿体或含矿地质体预测,建立深部矿体或含矿地质体二维或三维模型,指导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南地区航磁数据进行化极、垂导和延拓等处理,研究西南地区航磁区域特征,确定采用航磁化极上延20 km等值线图作为西南地区航磁区域异常,对西南地区区域航磁异常划分了13个分区。结合地质、重力、天然地震和遥感等资料进行综合推断解释,将西南地区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单元,9个二级构造单元,22个三级构造单元,并重点对6个二级构造单元的地质、矿产和航磁异常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班公湖—怒江异常带、雅鲁藏布江异常带、三江异常带等串珠状磁异常与该成矿带的矿产地位置吻合较好,证明航磁异常在找磁性矿产方面效果显著。通过航磁异常上延10 km与地震震中点位对比分析,证明航磁反映深部断裂构造特征明显,能明显反映出西南地区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7.
1:20万德化,福清幅区域重力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慧  林宏志 《福建地质》1996,15(3):117-162
本文主要依据1:20万德化、福清幅重力场特征,结果合其它区域物探及地质、区域化探、遥感资料、把本区构造单元划分为3个Ⅰ级构造单元,3个Ⅱ级构造单元;推断解释环状构造两个,断裂构造带33条,其中深断裂带5条,大断裂带9条,一般断裂带19条;圈定隐伏、半隐伏酸性一超基性岩体38个,半隐伏地层5处,推断火山构造一个,把测区火岩基底划分为三大区,将Ⅱ区又进一步划分为3个次级区;圈定成矿远景 预测区5个;通  相似文献   

8.
黄凝  徐平  袁晶 《江苏地质》2014,38(4):630-637
江西省分宜县下桐岭钨(钼铋)多金属矿床,以花岗岩体内、外的网脉型钨钼铋矿化为主,并发育少量大脉型钨钼铋矿体。在进行江西省钨矿资源潜力评价时,对该矿床1号、2号花岗岩体及钨矿成矿特征进行了资料收集和综合研究。按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预测有关技术要求,将其划归为岩体型钨矿,所在区域的预测类型归入"下桐岭式"岩体型。通过对该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要素、预测要素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岩石类型、成矿时代、成矿环境、构造背景、矿体特征、控矿条件、化探和重砂异常是该钨矿的主要预测要素;在此基础上,对该预测工作区建造构造、成矿要素及预测要素等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层、区域主要断裂构造和区域岩浆岩、矿区断裂构造和成矿岩体、矿化类型、控矿断裂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等,是该区钨矿主要预测要素,并圈定了8个最小预测区。按地质体积参数法估算,其800 m以浅潜在资源量为24.98万t。  相似文献   

9.
杨春雨  姚卫星 《西北地质》2010,43(4):300-306
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一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找矿区域之一。2008年国土资源航遥中心开展的1∶5万航磁勘查工作反映该区总体磁场较弱,单个磁异常强度较低,但反映的磁异常信息较为丰富。通过开展1∶5万航磁异常查证工作,认为航磁异常较全面、客观的反映了该区的地质、构造及矿化特征,查证磁异常均与一定地质体或矿化对应。该区以铅锌矿化为主,多金属矿化常见,矿化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航磁异常主要表现在局部磁异常升高、正负磁异常过渡带部位,低缓磁异常转折部位等。矿致异常形态多样,较难识别,应以通过航磁异常间接找矿为主,指导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有效加快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一带矿产勘查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南部内生成矿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和深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目的是为了有助于讨论中国东南部的地球物理场、深部构造、花岗岩类的成矿专属性及其与内生矿化的关系。应用深地震测深和重力异常建立的地壳与上地幔模型是划分地壳类型和成矿预测的基础。莫霍面深度和地壳不均匀性是划分区域成矿带的主要准则。区域重力异常的模拟和解释肯定了W-Sn成矿与莫霍面坳陷和岩石圈中低密度带的关系,以及Cu—Fe、Pb-Zn成矿带与莫霍面隆起和陡坡带的关系的观点的有效性。还注意到了成矿区与局部重磁异常、侵入体的化学成分、以及不同方向深断裂的关系。根据岩石磁性和岩石化学参数确定了花岗岩类的成矿专属性。应用重力模拟确定了花岗岩类的三维地下形态和内部结构,这有利于提供深部找矿线索和研究侵入体的含矿性。中国东南部获得的资料证明了应用重磁场研究地壳构造、岩浆岩、成矿预测的效果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汪青松  张顺林  张金会  张家嘉  尤淼 《地质学报》2020,94(10):2965-2977
郯庐断裂带南段的皖东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为厚覆盖区,找矿难度大。由于控矿条件难以调查清楚,缺乏具有区域特色的勘查理论指导,区内金矿勘查长期没有取得突破成果。笔者依托五河金矿整装勘查项目,进行了区域重磁异常特征和成矿规律分析研究,发现皖东北地区北东- 北北东向重力低异常具有弧形条带特征,并以郯庐断裂带为界,大致具有旋转对称性。重磁异常保存印支期构造格架痕迹信息,反映了郯庐断裂带南段时空演化特征,显示了北东- 北北东向主要断裂构造具有继承性,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继续活动,控制白垩纪“红层盆地”和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中低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和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是皖东北地区主要矿床类型,均受继承性断裂构造控制。结合郯庐断裂的演化特征,利用物探成果引领地质理论创新,提出了郯庐断裂带南段矿床的“继承性断裂构造控矿模式”。根据继承性断裂构造形成机理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总结了矿化蚀变构造带的物探异常标志,解决了皖东北覆盖区成矿预测与找矿靶区圈定难题,在五河金矿整装勘查区应用取得了重要找矿成果,圈定6个金矿找矿靶区,得到了钻探验证,已发现中型规模金矿床2处、小型3处,估算潜在资源量可达特大型规模,实现了安徽省境内郯庐断裂带金矿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新疆1∶50000矿产普查中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圈定成矿远景区域,在普查过程中通过重、磁、电等多种物探手段的综合应用,来探测深部和隐伏矿,效果明显。通过采集标本对其工作区的物性特征加以归纳分析,指导物探方法(重、磁、激电)的运用,为后续开展物探工作提供借鉴。首先在工作区利用重力和航磁资料,查明勘探区内地质构造特征及岩体分布规律,得到重、磁高值异常区多与岩体、岩体接触带及断裂带有关,而该区域的成矿与接触带或断裂构造密切相关,在接触带及断裂构造带上有利于硫化物发育,再利用大功率激发极化法的低阻高极化特征圈定含硫化物的有利区域,最后优选重、磁、电综合物探异常特征明显、成矿部位有利地段,并结合地质、化探异常特征对工作区定性的综合评价,指导寻找含硫化物的岩(矿)体,最终圈定找矿靶区一处,为矿产普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找矿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江西甲路幅1∶5万重力调查实测数据进行处理与解释,推断并构建了甲路幅断裂构造体系,解释了主要断裂的形态、延伸及性质。结合磁测异常圈定了研究区内的隐伏岩体,并通过2.5D解释确定了主要岩体的外接触面形态与埋深;通过对区域典型矿床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研究,结合地质、化探资料对该区成矿远景进行圈定与预测。通过研究构造、岩体、成矿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断裂控制岩浆与热液的运移,进而控制隐伏岩体及内生型金属矿床的发育与空间展布。与其他物探方法相比,重力调查在解释断裂构造方面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是配合矿产地质调查查明断裂、隐伏岩体及隐伏矿床的最佳物探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进行成矿预测,需要提取弱航磁异常信息。采用航磁增强处理方法(automatic gain control,简称"AGC")对喇嘛苏铜矿所在地区的高精度航磁资料进行处理后,能够突出显示由铜等多金属矿引起的航磁弱异常信息,且在赛里木湖东西两侧有许多与喇嘛苏铜矿类似的弱磁异常信息分布。笔者认为航磁增强处理方法可以提取铜、金等金属矿成矿有利的航磁微弱异常信息,划分局部成矿有利的隐伏断裂构造,为成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淮北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总结、分析安徽省淮北地区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明确划分两大矿床类型及其亚类。同时依据成矿母岩、赋矿地层、控矿构造、交代蚀变组合、矿化系列以及成矿地质环境、岩浆矿质来源等因素,创立了淮北夕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式,并归纳出成矿模式若干重要特征的新认识。为在淮北地区寻找该类型隐伏铁(铜)多金属矿床,实现找矿突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完成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包头1∶5万航磁、航放资料,对比已知中基性侵入岩和出露的白云鄂博群磁性层的航磁异常特征,以及出露的二叠纪花岗岩航放特征,结合地质、物性和化探等资料,在中新生代覆盖区共圈定隐伏岩体或隐伏磁性体53片。其中利用航磁资料推断隐伏岩体45片,推断隐伏磁性层位6片,推断隐伏火山岩区1片;利用航放资料推断隐伏岩体1片。丰富了区域地质信息,为在覆盖区寻找隐伏矿、盲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白银厂铜矿深部及外围地区开展地质找矿任务十分紧迫。磁法在辅助金属矿深部找矿方面效果良好,研究该区磁异常特征可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通过梳理白银厂及其外围1∶50 000地面高精度磁法和航磁实测资料,阐明了该区的岩(矿)石磁性、磁场分布和局部磁异常等特征。利用多种位场转换处理法结合多点实测校正的方法,综合分析磁异常与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蚀变等成矿条件之间的联系,圈定局部磁异常20个,解译断裂构造18条、隐伏—半隐伏岩体6个,并对圈定的局部磁异常进行了解释推断和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白银厂铜矿深部及外围地区成矿潜力较好,综合区域成矿规律和地质成矿背景,归纳地球物理找矿信息,进一步优选出找矿远景区7处。研究找矿远景区的特征,指明找矿方向,分析成矿潜力,以期为后续资源勘查提供磁异常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阴江宁  肖克炎 《江苏地质》2012,36(3):333-336
在综合信息矿产预测中,物探方法在划分大地构造单元,识别断裂构造、地层和岩体信息方面可发挥独特作用,重磁可以作为预测要素参与综合信息找矿预测和评价,也可在识别隐伏矿、深部矿方面发挥很好的作用。总结了重磁方法在矿产预测方面的技术特点和流程。  相似文献   

19.
航磁资料在卫宁北山寻找多金属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研究卫宁北山地区的航磁资料,提取弱磁异常信息,对该区前期的航磁资料进行延拓、化极等处理,对磁异常做出了新的解释,分析了该地区多金属矿床(点)、矿化带与磁异常的关系,结合重力异常资料、电磁测深结果,做出磁性基底受控于近东西向构造,隐伏中酸性岩体是引起弱磁异常的磁源体,也可能就是多金属矿的物源体的推断,并预测了深部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千鹅冲钼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一特大型钼矿床。产于桐柏—商城断裂带的北侧,矿体受断裂和隐伏花岗岩体控制。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及蚀变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为斑岩型钼矿,燕山期花岗斑岩为其成矿母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