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南海区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对广东省范围内拖网网囊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沿海拖网渔船现用网囊网目尺寸(内径)在16.7~35.2 mm范围内,总体平均为27 mm,均未能达到198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南海区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内径39 mm.  相似文献   

2.
南海区拖网方目网囊选择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地确定南海区拖网网囊的结构和适宜网目尺寸,于2000年11月24日-12月20日在南海北部珠江口以外海域水深36-70m拖网渔场,对4种不同网目尺寸的方目网囊进行了网囊套网式捕鱼选择性试验,获得了蓝圆Cuan(Decapterus maruadsi),多齿蛇鲻(Saurida tumbil),条尾绯鲤(Upeneus bensasi)等3种主要鱼种的选择性曲线,试验结果表明,4种方目网囊的数量平均逃逸率均高于重量平均逃逸率,网囊渔获的优势体长总是大于套网渔获的优势体长,蓝Cuan,多齿蛇鲻,条尾绯鲤之类的圆体鱼类比扁体鱼类更易于逃出方目网囊。  相似文献   

3.
不同结构网囊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测定不同施网网囊结构对网囊的几何形状、网目张开、网目形状和拖网阻力的影响,设计和制作了4种网囊,一种是传统的菱形网目(DM)网囊,另三种是新型网囊:方形网目(SM)网囊,菱、方、形网目混合二片式(DSM2)网囊和菱方形网混合四惩式(DSM4)网囊。于1996年9月11-12日有中山大学试验水槽进行了网模试验,结果表明,(1)各网囊阻力相差不大,且随拖速和渔获的增加而增大。2)新型网囊的几何形状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地确定南海区拖网网囊的结构和适宜网目尺寸 ,于 2 0 0 0年 1 1月 2 5日~ 1 2月 2 0日在南海北部珠江口以外海域水深 36~ 70m拖网渔场 ,对 4种不同网目尺寸的方目网囊进行了网囊套网式捕鱼选择性试验 ,获得了蓝圆鱼参(Decapterusmaruadsi)、多齿蛇鲻 (Sauridatumbil)、条尾绯鲤 (Upeneusbensa si)等 3种主要鱼种的选择性曲线。试验结果表明 :4种方目网囊的数量平均逃逸率均高于重量平均逃逸率 ;网囊渔获的优势体长总是大于套网渔获的优势体长 ;蓝 鱼参、多齿蛇鲻、条尾绯鲤之类的圆体鱼类比扁体鱼类更易于逃出方目网囊。  相似文献   

5.
为检测方目网囊对蓝圆Shen和多齿蛇鲻的选择作用,2000年11-12月在南海北部海域试验了4种目大的方目网囊。结果表明,方形网目网囊有利于释放纺缍形(如蓝圆Shen),圆形或近圆形(如多齿蛇鲻)两种形体鱼类的小,幼鱼,且对后者的释放效果更好。当网囊目大分别为45,50mm时,蓝圆Shen的50%选择体长(L0.5)分别为121.22,128.77mm;当网囊目大分别为40,45,50mm时,多齿蛇鲻的L0.5分别为124.12,126.75,139.32mm。通过不同目大网囊对蓝圆Shen,多齿蛇鲻选择性比较分析,发现50mm目大方目网囊的选择效果效果优于40,45mm目大的网囊,因此,在南海区拖网渔业中采用50mm目大的方目网囊是必要的,同时建议将150mm作为蓝圆Shen,多齿蛇鲻的最小可捕叉长标准。  相似文献   

6.
南海底拖网方、菱目网囊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6月-1998年7月,使用3种网目尺寸的方形网目网囊和一种网目尺寸的菱形网目网囊,在南海北部珠江口以外海域水深35-96m拖网渔场进行了部26个有效网次的捕鱼对比试验,获得了关于蛇鲻,绯鲤,金线鱼3种鱼种的选择性参数。结果表明,方形网目网囊比菱形网目网囊具有更好的选择性能,对于保护南海幼鱼资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404^◇/200mm底拖网,在南海北部进行进行200n mile专属经济区渔业资源调查,油量其渔获11种经济鱼类的体长数据,统计其没达到最小可捕规格所占比例。结果表明,渔获中末达到最小可捕规格的幼鱼比例很大,北部湾,带鱼、短尾大眼鲷和白姑鱼四季平均末达到最小可捕规格的幼鱼超过30%;海南岛以东,花斑蛇鲻、带鱼、短尾大眼鲷、长尾大眼鲷和白姑鱼未达到最小可捕规格的幼鱼超过30%。同时提出了改进措施,即保留该网型,放大网目尺寸或将放大后的囊网网目改为方形网目;淘汰该网型,改囊网网目为方形网目、网目尺寸符合国家标准的四片式拖网网型。  相似文献   

8.
采用 4 0 4 ◇/2 0 0mm底拖网 ,在南海北部进行进行 2 0 0nmile专属经济区渔业资源调查 ,测量其渔获 11种经济鱼类的体长数据 ,统计其没达到最小可捕规格所占比例。结果表明 ,渔获中未达到最小可捕规格的幼鱼比例很大 ,北部湾 ,带鱼、短尾大眼鲷和白姑鱼四季平均未达到最小可捕规格的幼鱼超过 30 % ;海南岛以东 ,花斑蛇鲻、带鱼、短尾大眼鲷、长尾大眼鲷和白姑鱼未达到最小可捕规格的幼鱼超过 30 %。同时提出了改进措施 ,即保留该网型 ,放大网目尺寸或将放大后的囊网网目改为方形网目 ;淘汰该网型 ,改囊网网目为方形网目、网目尺寸符合国家标准的四片式拖网网型。  相似文献   

9.
不同结构网囊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不同拖网网囊结构对网囊的几何形状、同目张开、网目形状和拖网阻力的影响,设计和制作了4种网囊,一种是传统的菱形同目(DM)网囊,另三种是新型网囊:方形同目(SM)网囊,菱、方形网目混合二片式(DSM2)网囊和菱、方形同目混合四片式(DSM4)网囊。于1996年9月11~12日在中山大学试验水槽进行了同模试验,结果表明:1)各网囊阻力相差不大,且随拖速和渔获的增加而增大。2)新型网囊的几何形状和同目的张开及其形状均优于传统菱形网目网囊。3)空网时,各种网囊均呈圆筒状。当网囊中有了渔获后,传统菱形同目网囊的端部变为球状,除了球状部分的网目有较大张开外,其余同目张开很小,网囊使用直径也小,而新型网囊始终保持筒状,且网目充分张开,网囊使用直径也大。4)新型例翼的几何形状及使用直径和网目的张开及形状几乎不受拖速大小、有无渔获和渔获多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检测方目网囊对蓝圆鱼参和多齿蛇鲻的选择作用,2000年11~12月在南海北部海域试验了4种目大的方目网囊.结果表明,方形网目网囊有利于释放纺缍形(如蓝圆鱼参)、圆形或近圆形(如多齿蛇鲻)两种形体鱼类的小、幼鱼,且对后者的释放效果更好.当网囊目大分别为45、50 mm时,蓝圆鱼参的50%选择体长(L0.5)分别为121.22、128.77 mm;当网囊目大分别为40、45、50 mm时,多齿蛇鲻的L0.5分别为124.12、126.75、139.32 mm.通过不同目大网囊对蓝圆鱼参、多齿蛇鲻选择性比较分析,发现50 mm目大方目网囊的选择效果好于40、45 mm目大的网囊,因此,在南海区拖网渔业中采用50 mm目大的方目网囊是必要的,同时建议将150 mm作为蓝圆鱼参、多齿蛇鲻的最小可捕叉长标准.  相似文献   

11.
方目网囊对蓝圆鲹和多齿蛇鲻的选择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方目网囊对蓝圆鱼参和多齿蛇鲻的选择作用 ,2 0 0 0年 1 1~ 1 2月在南海北部海域试验了 4种目大的方目网囊。结果表明 ,方形网目网囊有利于释放纺缍形 (如蓝圆 鱼参)、圆形或近圆形 (如多齿蛇鲻 )两种形体鱼类的小、幼鱼 ,且对后者的释放效果更好。当网囊目大分别为 45、5 0mm时 ,蓝圆鱼参的5 0 %选择体长 (L0 .5)分别为 1 2 1 2 2、1 2 8 77mm ;当网囊目大分别为 40、45、5 0mm时 ,多齿蛇鲻的L0 5分别为 1 2 4 1 2、1 2 6 75、1 3 9 3 2mm。通过不同目大网囊对蓝圆鱼参、多齿蛇鲻选择性比较分析 ,发现 5 0mm目大方目网囊的选择效果好于 40、45mm目大的网囊 ,因此 ,在南海区拖网渔业中采用 5 0mm目大的方目网囊是必要的 ,同时建议将 1 5 0mm作为蓝圆鱼参、多齿蛇鲻的最小可捕叉长标准。  相似文献   

12.
以人工孵化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卵黄囊期仔鱼为材料,对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8~32℃条件下,军曹鱼仔鱼3日龄开始摄食,6日龄时卵黄完全耗尽,6~7日龄饥饿仔鱼进入不可逆点(PNR)期;混合营养期3~4d。饥饿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开始较低,此后上升,到卵黄囊快要耗尽时达高峰(50%),以后又下降。内营养期,仔鱼日平均生长率为0.86mm/d;PNR前的摄食期,饥饿仔鱼的日平均增长率为0.068mm/d,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为0.64mm/d;PNR后至死亡前,饥饿仔鱼体长呈负增长,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达1.04mm/d。摄食仔鱼在孵化后8d内的全长和日龄呈指数关系;前10d的口径与全长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的非震负位错反演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15  
利用一种经初步改进了的非震负位错模型和华北地区1991-2000年的GPS观测资料,反演华北地区的地壳水平运动,以获取构造块体和边界断裂活动状况以及应力应变的积累部位及强度。其结果显示:(1)华北地区整体性向东偏南运动,冀鲁北部各块体正东向速率相对较大(11.4-12mm/a);(2)阴山-燕山与河套断陷-鄂尔多斯-晋冀鲁间近EW-NWW向边界两侧左旋相对运动明显,导致1.0-2.8mm/a的边界锁定,且东段大于西段,以压性为主;(3)太行断块东西两界的北东向断裂带呈0-1.9mm/a的拉张锁定,左旋为主,其中晋获断裂锁定量最高;(4)唐山-沧东断裂北段、益都北西段及郯庐断裂中南段呈0.9-3.1mm/a右旋拉张锁定,其中益都北西段锁定量最高;(5)14条断裂中有12条不同程度地阻碍块体相对运动,近10年来有相当于Ms4.8-6.1的能量积累,其中燕山与冀鲁交界西段最高,阴山与鄂尔多斯东部交界次之,均表现为压性;晋获、郯庐断裂较弱(张性);(6)从块体及断层活动方向来看,燕山、冀鲁交界西段与唐山-沧东断裂交汇区,阴山、鄂尔多斯东部交界与汾渭断裂交汇区,积聚一定程度应力应变的可能性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渔业生产力,拓展外海作业渔场,设计了外海快速高产拖网(主尺度:128.00m×87.01m(45.12m))。该拖网采取短网盖、短网袖、长网身和增加浮沉力的措施来减少拖网阻力,加快拖速,从而提高拖网的捕鱼能力。1988年12月至1989年11月在博贺港外海进行了对比捕鱼试验,1990年6月在东海水产研究所水槽进行了网模试验,均获得良好结果,并在茂名市渔港进行了推广应用,推广面达87.5%。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1998-1999年东海区虾蟹类调查所获的部分锈斑蟪样品与1998—2004年在东海拖虾作业与蟹笼作业等周年逐月渔获物中采集的锈斑蟳样品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东海锈斑蟳渔获群体的甲长范围为26—105mm,甲宽范围为36—165mm,体重范围为5—610g,雄性个体平均要略大于雌性个体;周年雌蟹略多于雄蟹,性比为1:0.94,繁殖期为7-12月,繁殖高峰期为8—10月.不同个体怀卵量在113867—1594167粒之间:调查海区10月开始出现幼蟹,5月生长加速,最小抱卵个体的甲长为60mm,甲宽为85mm,体重为110g。另根据1998—1999年调查资料分析得知:锈斑蟳主要分布在长江口渔场以南水深60m以内海域,中心区分布在闽东渔场,渔期为11月-翌年2月,是舟山、长江口渔场三疣梭子蟹汛期结束后,蟹笼、流刺网作业的又一主捕对象。  相似文献   

16.
微重力监测地面沉降华昌才沈晶(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J.T.Kuo(ColumbiaUniversity,U.S.A.)1前言地震系统在全国不少地区布设了高精度重力网,每年都要进行重复测量。主要使用的重力仪是Lacost-...  相似文献   

17.
家峪-北五台沟一带太古宙变质岩经过韧性剪切作用。变质岩中石英的应变特征揭示了该韧性剪切带各种因素的量,经分析计算差异应力为σ_1-σ_3=122.87MPa,最大剪切应力为τ_(max)=61.44MPa,剪切带的温度为55O-650℃,剪切带形成深度为18-22km,静压力即围压为450-600MPa,弗林指数K=0.49-0.50.经历三维应变,X轴增加60%,Y轴增加25%,Z轴缩短50%,体积缩小3%,变形强度为R=2.83,应变速率为ε=(4×10 ̄(-9)-4×10 ̄(-10))/s,变形比温度值为T/Tm=0.96-1.13,等效粘滞度为(3.07×10 ̄(10)-3.07×10 ̄(11))MPa/s。石英的应力结构发育。  相似文献   

18.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是全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和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估算总额292.9亿元。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嘉善段)境内115公里,途经嘉善县惠民、大云、魏塘3个镇,主线范围内用地面积约30.5970公顷(458.955亩)。其中征收集体土地约29.3149公顷(439.7235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做好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省级规划环评)工作.2005年12月21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发[2005]277号文颁布了《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20.
测定从东海区渔轮拖网渔获中取样的299尾绿鳍马面Tun的全长和体重,用其脊椎骨的第3节椎体作为观察和测定年轮的材料,测出各年龄鱼的年轮轮径及椎体半径,算出各年龄鱼的平均逆算全长,结合全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求出生长参数,分析全长、体重生长情况,再根据绿鳍马面Tun的自然死亡系数M=0.257和1992年的捕捞死亡系数F=1.319,用B-H模型进行资源评析,评估资源利用程度及最佳利用方案。结果表明:东海绿鳍马面Tun资源已过度开发,应采取降低捕捞强度、控制网目尺寸、将开捕年龄推迟为3a(对应全长224mm、体长190mm)等措施来保护其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