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尼西亚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不平衡性》是我国学者陈秀容博士用英文撰写的一部关于印度尼西亚农业经济地理的专著 ,1998年 11月由印度尼西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以印度尼西亚三个最大的岛屿即爪哇、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三岛为研究对象 ,对其农业土地利用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速率和强度进行了对比研究。作者首先以引言探讨三岛农业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总体状况 ,这是全书的综述 ,其中还贯穿着对几位著名农业经济地理学者 (如西蒙、摩根、格里格、辛根等 )学术思想的引证及对印尼本国有关著述所作的简要述评 ;接着对印尼三大…  相似文献   

2.
农业区域开发为建设地理研究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新的领域。建设地理研究通过对农业区域开发的自然资源评价,为开展区域选择、项目布局、工程设计与实施提供定性、定量、定位的依据,从其研究的特有角度增强农业开发规划与布局的区域特色,直接参与农业开发项目的工程设计和实施,以地理学的方法切实解决农业区域开发过程中一般农业研究和工程设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南方山区农业区域开发实践,建设地理应注重研究地理环境的微(小)地域分异、荒地资源的改造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印度尼西亚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不平衡性》是陈秀容80年代末、90年代初多次到印尼作实地调查,在香港大学用英文撰写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于1998年11月由印度尼西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一部有关潮湿热带农业地理专著。全书共八章,包括引言、不平衡...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不仅消耗了巨大而有限的宝贵资源,而且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自然资源的供应能力和人类生存需要的矛盾,因此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了当今世界的重大课题。本文试以河南为例,根据自然资源特征,以振兴经济为目的,探索其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6.
首先简述粤北区域的政区建置沿革,指出从历史经济地理角度,粤北的发展大致分为秦汉以降至隋、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阶段.秦汉以降至唐,粤北开发较早,经济文化长期处于岭南领先地位.至唐宋,粤北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成为仅次于广州的要州大郡.但两宋后,珠江三角洲崛起,粤北则逐渐衰落,成为岭南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之一.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粤北应该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变交通通道优势为现实的竞争优势,促进粤北区域整体发展,早日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 ,且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 5 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耕地和耕种面积不断减少、人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农产品总产量仍有较大的发展。从 1983年开始由粮食调入省发展成为调出省 ,平均每年调出 10 0万t。与此同时 ,林、牧、渔产品产量也有较大的增长 ,农业生产结构和地区布局等方面也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尽管如此 ,影响河南农业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还很多 ,比如 ,人增地减、人均耕地过少 ,自然灾害频繁、抗灾能力比较弱 ,水资源不足 ,农业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等。在这一形势下 ,…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经济地理研究发展历程评述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区域经济地理研究历史悠久,是传统地理学初期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文旨在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优良传统,从而探讨其继承和发展问题.我国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经历了起源、描述与分析、区域研究体系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区域经济地理学建立与应用4个阶段,前2个阶段逐步深入形成了中华文化范畴内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特色,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基础,后2个阶段继承传统与引进学习并重,在解决区域经济地理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评述区域经济地理研究所经历的独特过程,分析其在当今我国经济地理研究中发挥的作用,探讨继承与发展等对现实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谢永顺  王成金  吴爱玲 《地理科学》2022,42(9):1577-1587
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协调发展度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和P-VAR模型对中国326个地级以上行政单元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与农业经济的时空演化、协同发展、交互响应关系进行了综合测度。研究表明:① 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具有整体上升态势,在空间上分别呈“大分散、小集聚”和“阶梯式下降”的分布特征。② 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级由初级协调演化为高级协调,空间差异先增大后减小;二者间具有显著的、持续强化的关联性。③ 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农业经济均具有正向的自我强化与惯性增长特征,地理标志农产品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程度较小,而农业经济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影响程度较大,形成倒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复杂度是近年来演化经济地理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其关注产业结构转型和内生增长路径,有助于理解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过程,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等理论深化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介绍了经济复杂度的理论背景,梳理了演化经济地理视角下经济复杂度的内涵、概念及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回顾了经济复杂度的主流测度方法,并基于产业多样化与产品空间理论探究了经济复杂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而回顾了经济复杂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区域收入差异和创新等方面的实证研究进展,发现绝大多数文献证明了经济复杂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区域可以从提升产品空间密度的思路出发,通过提升产业生产和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复杂度提升。中国经济复杂度高于相同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特殊性,这为经济复杂度理论研究提供了案例,且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发展迅速,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不断出现,似有形成新经济地理、制度经济地理和演化经济地理三足鼎立之势.从方法论、核心假设、分析模式和空间引入4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新经济地理、制度经济地理与演化方法的异同,对演化经济地理研究进展及其学科贡献做了简单的回顾.研究得出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方法既不能还原为新古典的方法,也不能还原为制度的方法,在研究方法、核心假设、分析模式、空间处理和解释途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然而演化经济地理、制度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并不是毫无联系、彼此没有可借鉴之处,它们是经济地理研究中的3个不同方面,且各自解决了一个对方没有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济地理》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是国家教育部为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强化素质教育,为培养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新型人才而制定的。《世界经济地理》作为高师地理专业四大骨干课程之一,理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世界经济地理》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对《世经》教学内容的改革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大家。1 《世界经济地理》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全球观”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三次地理要素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刘清春  王铮 《地理研究》2009,28(2):430-440
关于地理要素对经济差异的影响,国际上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为了探讨地理要素对中国经济差异的影响程度,在Krugman的关于城市聚集的两大自然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影响经济差异的三大地理要素,分别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交通和区位要素以及人力资本和研发水平要素,并通过建模,从全国和三大地带的尺度上细致地分析了各地理要素对经济分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了验证和充实,这为揭示地理环境作用提供了主要依据,扩展了国际上Sachs等人关于地理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在各地理要素中,影响经济差异最大的为交通便利性指数,影响程度为0.374,因此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应继续加大。  相似文献   

14.
王晓文 《福建地理》2002,17(2):20-22
地理理科基地的《世界地理(经济部分)》教学工作有着其本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因此,必须根据基地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15.
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主导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产业选择是农业区域经济开发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着重阐述了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步骤方法以及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是一个以少数民族广泛分布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南界川边的阿坝、甘孜两个民族自治州,东南为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邻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则居于其西北,东部及东北部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兰州市、河西走廊等地相依,青海高原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东部河湟地带处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区域.因此,作为一个研究单元青海具有典型意义,地理学界和历史学界对这一特殊区域均较为关注,相关学术成果丰富.然而,遗憾的是,较之东部已经逐渐精耕细作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由于学术兴趣或学养以及其他种种原因,以历史地理视角治青海学术的研究并不多见,系统论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与布局,并探讨其人地关系的成果则告阙如.2011年11月,四川大学出版社推出陈新海教授的新著《青海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相关状况始有所改观.由于其选题及学术价值,该著作刊行还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全书约30万字,由绪论、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汉代以前青海地区的环境与经济、青海农业经济的兴起与衰退、青海农业经济的恢复、青海农业经济的发展、青海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青海城镇的初步发展、青海城镇的发展与环境、青海地区的游牧部落与畜牧业经济、青海灾异状况的整理与研究、结语等部分构成,结构合理,井然有序,文笔流畅,宏观论述与个案探讨兼顾,行文亦颇富匠心.  相似文献   

17.
18.
王晓文 《福建地理》2001,16(1):52-54
本文是笔者对所从事的高师《世界经济地理》教学工作的总结和体会,由于《世界经济地理》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本文认为不仅要在教学中及时对教学加以改革和创新,而且要根据高师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变传统的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  相似文献   

19.
徐伟 《世界地理研究》2010,19(1):176-176,175
由杜德斌教授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是一本非常及时、新颖、而赋有创新意义的综览世界经济体系和地理格局的区域经济地理教材。区域地理教科书传统上侧重于区域的整体性特点描述、突出区域间差异性的归纳与总结,这类教材虽然具有地理事实与知识丰富多样,但学生在这类课本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以知识点的繁琐记忆为主,对区域地理现象的形成机制的认识和地理过程的理解把握相对就十分缺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