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董巨峰 《地理学报》2008,63(1):109-109
"干旱、半干旱区环境演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于2007年9月10-14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成功举办.会议由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国际地理联合会荒漠化与土地退化委员会(COMLAND)、中国第四纪研究会、中国地理学会等学术团体发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PAGES及中国科学院资助,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内蒙古阿拉善盟行署、南京大学协办.  相似文献   

2.
1 成立过程与简史国际地貌学家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morphologists,简称 :IAG)是一个非政府间、非盈利的学术性国际组织 ,成立于 1 989年。进入 80年代以后 ,地学中的地貌学研究与交流十分活跃 ,仅限于国际地理联合会 (IGU)中有关地貌学专门委员会的活动已经满足不了全球地貌学家们的要求。因此 ,由英国地貌研究组 (British Geomor-phological Research Group)发起 ,于 1 985年 9月在英国的曼彻斯特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地貌学大会”,当时 ,由来自 54个国家的 60 0多名地貌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 ,各国代表就…  相似文献   

3.
1999年9月22日至9月26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嶂石岩风景名胜管理处主办,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河北省地理学会协办的《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会议暨嶂石岩地貌研讨会》在石家庄市赞皇县嶂石岩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26个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共9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地貌·环境·发展”。与会专家学者就地貌第四纪与环境变化、地貌过程研究、灾害地貌研究、旅游地貌开发、21世纪的地貌学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对嶂石岩地貌的特征、成因和分布进行了实地考察。嶂…  相似文献   

4.
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治宝  吕萍 《地理学报》2020,75(3):509-528
风是除流水之外塑造地球景观的第二大流体,以其为外营力形成的风沙地貌在全球干旱区广泛分布,超过40%的全球陆地面积受风沙地貌过程的影响,与人类生存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末以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持续关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发育风沙地貌,但风沙地貌研究比国际研究晚半个多世纪,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本文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风沙地貌学发展的3个阶段:初创阶段(1949—1977年)、充实发展阶段(1978—1999年)和国际化研究阶段(2000年至今)。现在中国风沙地貌研究的水平整体与国际并行,部分领先。中国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风沙地貌研究工作包括沙丘移动规律、风沙地貌区域综合研究、中国独特风沙地貌发育演变过程、戈壁地貌学研究、沙丘二次流以及地外星球的探索研究。中国风沙地貌学研究有在未来领跑国际研究的潜势,但风沙地貌学家必需有4个方面的战略思考,即综合集成、地球系统科学引领、全球视野和深空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貌调查与制图已成为许多国家地貌研究的主要方法,它不仅涉及地貌学本身的发展,而且促进地貌学的实际应用。国际地理学会(IGU—下同)自1960年成立有关组织以来,已进行了积极的活动,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组织简介为推动各国地貌调查与制图的发展,IGU 在第19届(1960)会议上,正式在应用地貌委员会之下,建立地貌制图分会。分会由波兰 D.M.克利马舍夫斯基任主席,其成员来自波兰、法国、瑞士、苏联、捷克、加拿大、比利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英国、匈牙利、罗马尼亚和美国。1969年分会又晋升为 IGU 的直属委员会,并取名  相似文献   

6.
1985年4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哈瓦苏湖城(Lake Havasu City)召开了彭罗斯会议(Penrose Cenference),会议就干旱区地貌和地表沉积的气候变迁效应及其敏感标志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认为干旱-半干旱区的地貌和沉积作用对气候变迁特别  相似文献   

7.
李平日 《地理学报》2005,60(2):351-351
我国风沙地貌学开拓者吴正教授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潜心调查、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广袤的干旱区、半干旱区的内陆风沙地貌和治沙工程,80年代又移师东南沿海研究海岸风沙地貌和“老红砂”的成因及其发育模式等。20年前(1984年)他已为南京大学师生讲课并编写《风成地貌概论》讲义,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地理》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物生态学与动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害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最新的重大研究成果,将优先发表。本刊还刊载干旱区研究成果,研究报道、学术活动、消息和书刊评价等内容,同时还免费刊登有关国际地理学合作研究信息、国际会议通知、英文版新书介绍、地理专业招聘、招生启事等消息。  相似文献   

9.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8):986
二、分会场主题 1、世界环发大会20年与中国可持续发展;2、干旱、半干旱区地貌、地表过程与第四纪环境演变;3、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支持,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和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主办,广东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承办的“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暨第二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1 年10 月28-31 日在广东省韶关市隆重召开。来自新西兰、波兰、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韩国、日本、中国等9 个国家95位专家、学者及景区技术与管理人员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理学会干旱半干旱区地理建设分会成立大会暨西北地区建国以来国土开发与地理建设科学反思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10月11日~13日在西安西北大学召开.来自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山西6省、区的18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及其他事、企业单位的4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干旱半干旱区地理建设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地理学会理事长雷明德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干旱半于旱区地理建设分会主任委员、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吉均教授致开*词.西北大学校领…  相似文献   

12.
试论地貌学的新进展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貌变化有内在的规律,对环境保育、资源利用和自然灾害防治有重要影响。作为交叉学科和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地貌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过去10多年来,随着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和沉积物定年、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测以及数值模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地貌学家的研究视野和深度不断扩大与加深,在构造地貌、气候地貌和人类活动与地貌过程等传统领域有很多新进展,揭示了不同地貌单元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极大地推动了地貌学的发展。在新时代,除了继续加强传统地貌单元的深入研究外,地貌学的发展应与全球环境变化和未来地球等重大科学问题(计划)紧密结合;地貌学家要关心人类活动对地貌过程的影响及适应,并利用新技术开展地貌过程的定量重建和数值模拟。同时加强地理学专业学生的地质学基础学习、发展定量地貌学和行星地貌学、系统开展人类活动对地貌过程的影响和适应研究,是提升中国地貌学水平的途径,也可为推动国际地貌学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8日至13日在成都召开了地貌学与国土整冶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105位老中青地貌工作者,这次会议共收到129篇论文。参加会议的同志欢聚一堂,互相交流,共同研究我国地貌学如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干旱区地理》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植物生态学与动植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害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干旱区与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理学会1995年重点学术会议“新亚欧大陆桥与西北地区持续发展研讨会”于1995年9月20日至22日在乌鲁木齐举行。这次会议是干旱、半干旱区地理建设分会自成立来主办的第二次学术会议,分会主任李吉钧院士、副主任王树基研究员出席并主持了会议。会议由新疆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承办。开幕式上,李吉钧院士作了重要报告。报告就中央对西北地区的关注已从设想逐步转化到了具体行动、中国东西部问题应当是我们科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西北大开发迎来了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国家对西部要大力支持但最终还要靠自己和要象宣传计…  相似文献   

16.
福州  2 0 0 1年 1 0月 1 5-1 9日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医学地理专业委员会 ;国际地理联合会环境与健康委员会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会议议题 :1 .环境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与地方性疾病 ;2 .环境污染与健康 ;3.环境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健康影响的变化趋势 ;4.环境健康指标与风险评价、长寿与老龄化 ;5.环境健康分析、监测、评估的新方法 ;6.环境健康保护新技术、新产品及发展对策。会议安排 :提交论文者请交论文、摘要各一份 ,格式为 A4页面 ,会议注册费 50 0元 ,食宿自理 ;会议组织野外考察 ,费用另行通知。重要日期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17.
全国第一届地貌实验与模拟研讨会在无锡市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地貌实验与模拟研讨会”,于1993年4月5-8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来自全国11个科研单位和5所大学的会议代表32人参加会议,其中青年人占有1/3以上。会议共收到论文30余篇,会前已汇编成简本文集。会上正式宣布成立“地貌实验与模拟组”。 这次研讨会的召开和地貌实验与模拟组的成立,是中国老、中、青几代地貌科研工作者二、三十年来,地貌实验与模拟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我国地貌学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标志着实验地貌学在我国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说明了我国的地貌学研究,从宏观向微观、从定性向定量方面得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貌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貌学是现代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以来在地貌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河流地貌、黄土高原与坡地地貌、青藏高原及南极地貌与第四纪、喀斯特与旅游地貌、地貌实验与模拟、地貌制图共六个方面,对地理资源所地貌研究团队目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并就提高地理资源所地貌研究在学科发展和服务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持召开的“中国城市地貌研究学术座谈会”于1990年5月20~24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的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39篇,宣读论文25篇。会上丁锡祉教授、穆桂春教授分别介绍了国际城市地貌学的最新动态和我国城市地貌的研究概况,《城市地貌试点研究》课题组就成都、重庆两试点城市近两年来的部分研究成果向大会作了汇报,会议代表亦交流了所在省市的城市地貌研究情况。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城市环境地貌演变与城市形成、发展的关系;(2)人工地貌在城市地貌中的地位和作用;(3)城市地貌  相似文献   

20.
全球巨地貌研讨会于1985年1月14—16日在亚利桑那州塔克森(Tucson)召开。会议首先重温了一些专门学科,如海洋学、冰川地质学、自然理学、遥感技术、构造地貌学和星体地质学等等。地貌学正处于令人鼓舞的发展边缘,新发展的点将涉及到全球尺度的地貌特征及其起源。以下就本次讨论会的中心议题和预测的研究课题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