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岛奥帆基地海域漂浮浒苔光合生理特点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青岛奥帆基地海域漂浮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 (Muell)J.Ag.色素组成及含量、光合放氧及呼吸耗氧速率、P/R(净光合放氧速率/净呼吸耗氧速率)、抗氰呼吸等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该海域漂浮浒苔的各项生理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且有抗氰呼吸的存在,生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青岛近海浒苔暴发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年7月3日至25日在青岛附近海域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 (Muell.)J.Ag]暴发期间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分析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物种组成、生物量和丰度以及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动态变化,以了解浒苔暴发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影响.结果表明,本项目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  相似文献   

3.
绿藻浒苔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于2011年7月末在青岛第三海水浴场附近海域,现场采集了浒苔鲜组织和含自然浮游植物群落的海水,进行了10d 的浒苔与浮游植物群落室内受控共培养实验。设计4个处理,包括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每个处理设置3个平行。对照组未添加浒苔,实验组分别按照0.8(低)、2.4(中)和7.2 g/L(高)的湿质量进行添加。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共培养期间,硅藻的生长受到了浒苔明显的抑制,在3个不同的实验组细胞丰度显著降低(ANOVA, P<0.05),降幅分别达到84.1%、92.1%和95.3%。优势种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在高实验组的第10天,细胞丰度更是低至对照组的0.38%。甲藻丰度在各组皆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优势种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在高实验组的第3天,细胞丰度高达对照组的98.7倍。浒苔通过影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优势种演替,改变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高密度浒苔的存在会使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趋于单一,物种多样性程度和群落稳定性大为降低。但是,浒苔对单细胞浮游植物的克生作用可以抑制赤潮藻的过度繁殖,有益于赤潮的生物防治和水域环境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孢子的放散与附着时限及其对附着基质的选择性,并探讨不同温度的干出处理对浒苔活力、孢子释放水平及其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浒苔在20℃(黑暗)干出12h后连续放散孢子时限约为1~10h,放散高峰出现在4h左右;浒苔孢子附着时限约为1~12h,附着高峰出现在6h左...  相似文献   

5.
从青岛近海海泥中分离了57 株细菌, 通过毒性实验, 得到了一株对浒苔具有较强毒性的细菌EP23。对该菌株进行了菌落、菌体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及16S rDNA 序列分析, 鉴定该菌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该菌培养液高速离心的上清液对浒苔具有较强毒性, 表明弯曲芽孢杆菌EP23 是通过...  相似文献   

6.
青岛近海浒苔光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从2008年以来,每年夏季我国黄海南部暴发大面积的浒苔(Enteromorpha)灾害,对海洋环境及经济造成不利影响的状况,为了进一步研究浒苔特性,为利用遥感手段监测浒苔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实地测量不同条件下浒苔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定性分析了浒苔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浒苔的基本光谱特征表现为在蓝光波段和红光波段形成反射谷,在绿光波段形成反射峰,而在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明显增大,形成高反射峰。因此将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作为敏感波段,利用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遥感图像上的浒苔信息,可取得较好效果,有利于浒苔监测。  相似文献   

7.
苏北沿岸流对浒苔暴发及漂移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健  张启龙  李安春 《海洋科学》2014,38(10):83-89
根据2009年5月的温度、盐度和溶解氧观测数据,应用"对应分析法"对水团的分布范围和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苏北沿岸流对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暴发及漂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苏北沿岸流向东南流动过程中,可以将海水中悬浮的浒苔繁殖体向南输运至长江冲淡水与苏北沿岸流交汇处,此处的浒苔繁殖体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繁殖。在夏季风的作用下,长江口北部的浒苔与苏北沿岸海域的浒苔,随表层海流向北漂移,在地球偏转力作用下,漂移路径不断向右偏转,并最终在山东半岛南部海域聚集堆积。苏北沿岸流在浒苔暴发初期将繁殖体输送到条件适宜的生长区,并对浒苔向北漂移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江冲淡水向北扩展范围的增大对于浒苔的生长和繁殖起到了促进作用。查明浒苔扩散路径及输运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环境意义,而且对深入了解沿岸和河口区泥沙及污染物的扩散和输运机制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莹莹  赵瑾  解威峰  姜鹏 《海洋科学》2020,44(8):98-105
黄海绿潮由浒苔漂浮生态型主导,普遍认为其具有高度分枝的表型特征,但始终缺乏形态学的量化表征。本研究针对浒苔的分枝表型,通过广泛采集漂浮生态型与定生群体样本,使用最高分枝级数和一级分枝密集度两个形态学指标进行了量化表征,结果表明,定生浒苔普遍仅有一级分枝或无分枝,而漂浮生态型分枝级数最高可达五级,其一级分枝密集度是定生浒苔的5.8倍,说明漂浮生态型的分枝程度显著高于定生浒苔。另外,无论自然条件还是人工培养条件下,发现漂浮生态型分枝表型的可塑性也明显强于定生群体。上述结果提示,高度分枝表型是漂浮生态型重要的漂浮适应性特征;而分枝表型的强可塑性,可能有助于其适应漂浮过程中多变的海洋环境。上述结论可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形态学量化指标和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氮磷营养盐对浒苔生长影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条件下,设置不同的N、P浓度,研究单因子(P:30μmol/L,N:0~500μmol/L和N:500μmol/L,P:0~30μmol/L)对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N、P浓度(N:500μmol/L,P:30μmol/L)条件下浒苔生长态势最好,具有较高的相对生长率(0.451)。添加N可以明显促进浒苔的生长,而且随着添加N浓度的提高促进作用增强,浒苔的相对生长率有较大幅度提高。添加P对浒苔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不如添加N的明显;随着添加P浓度的提高,浒苔的相对生长率提高幅度不大,这说明浒苔生长对N变化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8-2010年浒苔发生的事实,着重分析研究了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对浒苔生消的影响。分析表明,5月上旬浒苔生成时,其发生地附近江苏近岸平均日照时数85.2h,比常年偏多14.7h;6月下旬浒苔覆盖青岛海域的面积一般在400~800km2,影响较明显,此时青岛平均日照时数74.3h,比常年偏多8.2h,表明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加强,适合浒苔生长繁殖。5月中旬江苏近岸降水量39.6mm,比常年偏多13.7mm,加快了浒苔生长发育;青岛近海浒苔大面积发生时,降水量是由5月中旬29.8mm转为6月下旬8.7mm(光照充足),再到7月上旬63.0mm,呈从偏多到偏少再到偏多交替出现。降水偏多促进了浒苔大发生。  相似文献   

11.
青岛海域浒苔中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青岛海域采集的浒苔在挥发油测定器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用 GC/MS 进行分离和检测,得到35种化合物。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在MSD化学工作站下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为:棕榈酸(hexadecanoic acid,29.676%),顺-9,12,15-十八碳三烯-1-醇(9,12,15- Oc-tadecatrien-1-ol,(ZZZ)-,6.957%),鲨烯(Squalene ,5.567%),顺-11-十六碳烯酸(Z-11-Hexadecenoic acid ,4.494%),顺-7-十六碳烯酸(Z-7-Hexadecenoic acid,3.997%),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9,12-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 ,3.144%),十七碳酸(Heptadecanoic acid ,2.827%),邻苯二甲酸双庚酯(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heptyl ester,2.531%),二十碳烷(Eicosane,2.483%),十六碳酸甲酯(Hexadecanoic acid, methyl ester,2.468%),异植醇(Isophytol,2.183%),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mono(2-ethylhexyl) ester,1.885%),油酸(Oleic acid,1.479%),14-甲基十七酸甲酯(Heptadecanoic acid,14-methyl-, methyl ester,1.473%)。这35种化合物占总检出量的82.199%。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辅助提取RP-HPLC法测定浒苔中的叶绿素a、b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中叶绿素a和b含量。采用的色谱条件:Diamonsil-C18(4.6mm×150mm)柱,流动相为甲醇(含0.2%的乙酸)和丙酮,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430nm。在此条件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与浒苔中的其他化合物分离良好,叶绿素a、b质量浓度为0.50~500m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能对浒苔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b进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2018年黄海浒苔发生和聚集的动力学成因,通过MODIS L1B影像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法(NDVI)获取浒苔发生的初始时刻和位置。以三维水流动力模型为基础,设立风海流、潮流以及二者共同作用的对照实验,分析各要素对浒苔粒子输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海流单独作用下,浒苔向北迁移但未登陆;在潮流动力单独驱动下,浒苔净漂移量小,较难向北发生净输移;二者共同作用下,浒苔粒子向北输移登陆,后报轨迹与遥感图像对比吻合良好,进一步验证了风在浒苔迁移过程中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浒苔的暴发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此进行遥感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现场同步实测的有色溶解有机物(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吸收系数、叶绿素浓度以及光谱数据建立遥感反演模型,再结合MODIS卫星影像提取山东半岛南侧近岸海域在各年份浒苔暴发前后CDOM与叶绿素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浒苔的消亡分解会在水体中产生大量的CDOM, 但浒苔的生长繁殖同样会消耗CDOM, 此外CDOM还受到浒苔暴发时期强烈的光降解作用。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研究区海域CDOM浓度在浒苔暴发时期微弱升高, 浒苔消亡后CDOM浓度则开始回落。浒苔在暴发期会抑制其他浮游微藻的生长, 使研究区海域叶绿素浓度有所降低, 而浒苔消亡后叶绿素浓度有所上升。水体中的叶绿素受多种生物地球化学因素的影响, 因此叶绿素浓度的降低与浒苔的暴发强度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遥感反演可以大范围快速地提取水体中各种要素的分布情况, 但就浒苔的暴发对海水中各要素的影响机制而言, 还需要结合各种生态环境因子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受精机理提供细胞学依据,利用透射电镜对栉江珧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显示,栉江珧成熟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包括头部、中段与尾部三部分。头部为卵圆形,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顶体纵切面为倒“V”字形,顶体腔内电子密度不均匀,近顶体外膜有一电子密度较高的弧状带,其余部分电子密度较低。核内有高度浓缩的染色质,其中有不规则的电子密度较低的核泡存在。无核后窝,有核前窝和植入窝。中段由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5个呈辐射状排列的线粒体组成。线粒体近卵圆形,由内外膜组成。尾部鞭毛由轴丝和质膜组成。结果表明栉江珧精子超微结构与典型的双壳贝类精子结构类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栉江珧的生殖进化及受精机理。  相似文献   

16.
以人工吊养的已明确月龄的(5月龄、7月龄、9月龄、12月龄、18月龄、30月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Mizuhopecten)yessoensis)为实验材料,从壳顶沿生长线方向纵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生长时期贝壳的壳质结构,并探讨了虾夷扇贝生长发育过程中壳质结构的一般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虾夷扇贝壳质包括均质型(homogeneous)、叶状型(foliated)、交错片状型(crossed lamellar)、棱柱型(prismatic)4种结构类型。随着生长期的增加,壳质结构逐渐趋向于复杂,叶状结构和交错片状结构的比例增加。同时分析比较了同一时期"象牙白"品系和普通红褐色虾夷扇贝的贝壳外表面5种化学元素的含量,"象牙白"品系和普通红褐色贝壳所含的C、O、Na、Mg、Ca 5种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24.26%、60.44%、0.63%、0.48%、14.18%和18.24%、56.48%、0.52%、0.36%、24.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