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嵇亚炜 《江苏测绘》2001,24(3):26-27
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迅速发展,道路建设愈来愈重要,大量的立交、高架等道路设施应运而生,缓和曲线愈来愈多的地运用道路建设中。因此,编制一套缓和曲线计算的程序,可以使广大的测绘工作者在含有缓和曲线的道路定线中,方便、迅速地工作。  相似文献   

2.
车载GPS道路数据采集与线形参数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姚连璧 《测绘学报》2002,31(Z1):45-49
在对我国公路现状进行普及调查的过程中,线形数据的采集和参数的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利用动态GPS进行公路线形数据的采集工作,通过后处理计算获得公路上各点准确的3维坐标,探讨了利用GPS获得的公路散点数据进行直线、圆曲线参数计算的方法,该方法无须给定参数的近似值,具有计算简单方便的特点.利用平差后直线和圆曲线的参数计算缓和曲线的参数,然后对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连接给出了处理方法.利用在上海市外环线进行采集的车载GPS道路数据,采用叙述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道路路线设计中所采用的缓和曲线一般是回旋线型缓和曲线,即辐射螺旋线。回旋线与圆曲线可以组成阿旋线-圆曲线-回旋线、S型曲线、卵彤曲线、凸型曲线、C型曲线等。半径从∞到R的回旋线称为完整缓和曲线。半径从尼变化到届的唰旋线称为中间缓和曲线(R〉R)。  相似文献   

4.
江军 《测绘通报》1998,(1):23-24
本文对具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计算,推导了两种新的方法,解决了实际应用中取项的多少对点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计算方法简单、便于编程的角度出发,提出快速确定地面点与道路中线位置关系的新方法。成功地解决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缓和曲线段的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根据缓和曲线高斯坐标放样曲线的新方法 ,阐述了缓和曲线高斯坐标的采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线路测设工程中,根据缓和曲线内外侧地面点的实测坐标,推导出曲线非线性方程,解算出对应的曲线长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针对传统牛顿迭代解法计算量大,对形式复杂方程不适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鱼群和粒子群的协同优化算法,该算法综合利用人工鱼群算法的良好全局收敛性和粒子群算法的局部快速收敛性、易实现性等优点,发挥两者的优越性。实例表明,人工鱼群和粒子群协同优化算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到缓和曲线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中,且收敛速度快,求解精度高。  相似文献   

8.
由于实际中公路桥梁竖曲线的坡度往往较小,所以在传统的竖曲线计算方法中,常采用近似计算,但在竖曲线坡度较大时传统算法误差比较大。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实际的通用的计算新方法,该方法对于计算和测设竖曲线上的高程值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较传统的近似方法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对称轴线任意测站测设圆曲线技术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介绍一种圆曲线简便测设方法,利用一个测站点同时测设圆曲线中心线、内外边线(简称三线),主点和细部点同步测设,并具有放样数据计算方便,操作简便,点位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实用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道路中桩统一线路坐标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道路平面线形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各类线形中桩统一线路坐标计算模型,可以根据交点坐标和里程、曲线几何元素,以桩号L为引数,计算各中桩坐标,有利于编程计算.特别是对计算复杂、有代表性的卵型曲线,采用了回旋线起点还原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在线路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中直接计算道路平曲线坐标的方法,并导出其计算公式。该公式简洁、实用,可供测设道路平曲线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地表面积计算软件在计算复杂地形时操作异常繁琐,且所生成三角网为单边界三角网这一问题,开发了一种新的地表面积计算软件。采用C#语言,利用数字地图,按照三角网建立地面模式,通过三角网内高程内插、点坐标集判断和分类等方式,完成待测区域内地表的并行分块与三角网的重建,实现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多边界三角网的生成和地表面积的一体化计算,并将区域内各个三角形的编号和面积直接显示于计算机屏幕上。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使用直观方便,操作简单,精度可靠,适用范围广,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复杂地形地表面积时的操作步骤,降低工作强度,并能输出面积计算结果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路网层次骨架控制的道路自动选取方法。首先,该方法以stroke为单位,利用中介中心性值对stroke进行层次结构划分;其次,采用结构特征识别完善道路层次骨架;第三,基于层次骨架间的连通关系建立逐层传递的stroke重要性计算模型;最后,通过该计算模型自上而下的逐层计算,得到stroke重要性,并据此完成道路网选取。采用3种典型道路网数据,对本方法与其他主要常规stroke选取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但对语义的依赖性极低,同时消除了中介中心性在评价道路重要性时对边缘道路的不利影响,在保持道路网整体结构和层次性上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适用于各种形态的道路网选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OpenGL的光照计算原理以及法线在光照计算中的作用,针对规则格网地形的几何结构特征提出了直接计算、方程法以及迭代法计算地形平均法线的3种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实验证明,迭代法由于用加法代替乘法计算,同时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法线计算,计算效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对RTK高程和Heave信号在合成之前进行了预处理,确保了短周期内两者监测尺度和时间上的一致;然后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这两个信号的融合;并通过一个实验对信号合成方法的精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认为该方法可以达到约6~7cm的精度,将传统多波束数据处理方法的精度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16.
一种任意平面曲线放样的实用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任意平面曲线放样的新方法——方位射线交会法。该方法原理科学、公式严密,具有操作简便、灵活快捷、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特别在障碍物较多的地区,优点更加显著。通过精度分析及应用实例证明,方位射线交会法还可以方便地解决一些常见的测量计算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可编程序计算器在公路放样坐标计算没有真正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有效连接。本文建立三维坐标计算模型,并对计算进行一一剖析,同时给出其通用的计算公式,为优化组合创造了条件,也为二维计算转三维计算打下了基础。一段曲线起算数据仅一次键入,计算的任意性和无限循环性,使野外放样人员作业效率大大提升,实践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计算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目前经常采用的路堑边坡桩标定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立体模型上分析出的道路路堑边坡桩标定的新方法,分析了空间立体模型运算原理及实际中的可操作性,指出了新方法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阐述高等级公路非标准缓和曲线的施工放样测量.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的一种线型,起缓和过渡作用,其目的在于保证车辆由直线进入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进入直线)时的横向稳定,缓和曲线的曲率半径随曲线长度的增加而均匀连续地变小,本文综合了各种情况下的曲线计算,给出了直接计算和间接计算两种计算方法,并用C编写了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