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地球同步卫星定位的弱点,提出了利用高精度道路信息作约束来取代DEM的定位解算方法,该方法将无多余观测的三维定位化为单参数定位,理论上只需一颗卫星就能定位,另一颗将作为检核,这样,既保证了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又较好地减免了多值问题。模拟计算表明,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刘利  杜兰  马高峰 《测绘工程》2002,11(3):7-10,17
针对基于道路的地球同步卫星定位方法,分析了几种主要的误差源(测距误差,星历误差,中心站站址误差和道路数据库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特点,从而给出院 系统本身的定位精度及对道路数据库的精度要求,理论分析表示,测距误差,星历误差是影响用户平面精度的主要因素,而道路数据库的高程误差是影响用户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另外,也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文献中定位方法的弱点,提出了一种通过道路宽度进行强制约束的松驰解法。该方法不仅能提高高等级道路上用户的定位精度,而且在保证方差最小的情况下,使用户总被限制在道路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车载道路信息采集和更新系统 (CRICUS)的设计和研究进展。该系统利用 3S集成技术采集道路信息并生成数字道路网数据库。初步实验表明 ,该系统的定位精度可达 1m。  相似文献   

5.
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测量时,合理选择观测卫星对定位精度影响很大。本文应用优化理论,讨论了定位时卫星的最佳选择问题,并提出了相应选择方法。该法不仅可以保证选择方案的最优性,而且适合于多于4颗卫星的最佳选择的一般情况。文章最后还给出了一个实例来说明该法的有效性,并与文献[2]中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空基增强GPS系统的原理及其数学模型,为了对定位精度的变化进行比较,编写了增强数据融合定位精度计算软件。利用试验数据对空基增强GPS方法的定位效果进行了大量的定位试验,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在我国大陆利用空基增强系统提高GPS用户的定位精度方法可行。说明了本次试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空基增强系统在完好性和精密定位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的军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志 《中国测绘》2004,(3):32-34
自从欧洲宣布要建立独立自主的伽利略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alileo)以来,美国政府曾多次在公开和私下的场合表达了他们对Galileo系统的不满,认为该系统不仅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功能重复,而且将会对GPS的完好性带来不利影响。由30颗卫星组成的伽利略系统建成后,将是迄今为止技术最复杂、耗资最多的具有创新性的欧洲航天系统。从它的导航定位精度、发射信号的强度,以及具有COSPAS-SARSAT全球搜索一救援的能力来看,该系统的某些技术指标可能会超过GPS。  相似文献   

8.
王辰  郑顺义  朱锋博  桂力 《测绘通报》2018,(4):32-35,82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视觉的实时无人机自动定位方法。该方法将多相机和多台计算机联合组建局域网,通过相机标定、图像同步采集、背景差分与前方交会等实现无人机自动检测与定位。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开发了一套无人机检测和定位的软硬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定位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超短基线定位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水下声学定位设备,其定位精度有限,且基阵阵型的设计对目标的定位精度存在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数据融合改进超短基线系统定位精度的方法。系统仅经过一次测量,通过各基本阵列构型对目标进行初步定位,再将定位结果进行有效的数据融合,得到最终的结果。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低信噪比情况下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分米级广域精密定位服务系统的基本架构及其关键技术。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在该精密定位服务系统中,单频伪距差分用户定位精度可达1 m;单频载波相位差分用户定位精度可优于1 m;双频载波相位差分用户定位精度可优于0.5 m,达到了分米级定位。  相似文献   

11.
对车载GPS导航系统中GPS定位与道路的匹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利用已有的道路网数据 ,建立了道路网络拓扑关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拓扑关系和电子罗盘方位信息的快速道路匹配算法。通过车载试验证明 ,该算法能够实现GPS定位与道路实时、可靠、高精度的匹配。  相似文献   

12.
In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signals are used. Because of the known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DMA signal, continuous wave (CW) interference has a predictable effect on the different pseudo random noise (PRN) spreading codes (unique to each satellite) depending on the Doppler frequency of the signal. The Doppler frequency for each signal is also predictable once the receiver position is known. As different satellite signals have different Doppler frequencies, the effect on the signal quality is also different.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effect is studied analytically. The concept of an “exclusion zone” is defined and analyzed for each satellite. This exclusion zone, where that satellite should not be used due to interference degradation, is shown to be predictable for each satellite as a function of time. Using this prediction, the CW interference effect on the positioning quality of the receiver can be mitigated by ignoring the affected satellites within exclusion zones when performing position evaluation. The threshold beyond which a satellite should be excluded is then derived by studying the mutual effects of the geometry and the signal quality of that satellite on the positioning quality. 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 (RAIM) uses redundancy in measurements to perform an internal consistency check to see if all of the measurements are satisfactory. In this paper this technique is also used to mitigate the effect of CW interference on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Finally it is shown that the prediction of the exclusion zone for each satellite outperforms the RAIM algorithm in mitigation the effect of the interference when 5 satellites are visible. 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can be found at  相似文献   

13.
在卫星导航定位过程中,当辅助式定位算法在信号质量不佳时,利用更多的观测卫星数据进行冗余计算,能够补齐缺失的信号时间并得到定位结果. 由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采用了混合卫星星座,有一类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具有24 h可见、轨道高覆盖面大、信号功率强等优势. 论文分析了在特殊情况下,只能接收到GEO卫星时的辅助式定位算法以及算法的性能差异. 结果表明:在没有高程等先验信息辅助的情况下,直接使用5颗GEO卫星也能获得一定的定位精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针对GNSS接收机在室内环境中面临的强烈的信号衰减、非视距传播和互相关效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粗时段导航和RAIM算法解决A-GNSS室内定位问题的方法,并利用BDS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粗时段导航算法能够提供连续可靠的定位结果,应用于微弱信号环境;基于组合FDE的RAIM算法能够增加定位结果可用率,解决室内卫星信号存在的非视距传播和互相关效应的问题。基于粗时段导航与RAIM算法的A-GNSS定位技术能够应用于室内定位,仿真定位结果水平方向RMS在10 m以内。  相似文献   

15.
卫星信号发射时刻在导航定位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是在城市峡谷等弱信号条件下,接收机可能完成不了所有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组装。在伪距定位中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组装和粗时段导航中卫星信号发射时刻的恢复(有偏)技术基础上,提出一种无偏的卫星信号发射时刻恢复方法,前提是卫星至少能完成一颗星的伪距测量,并且具有150km误差范围内的先验位置和辅助星历。利用BDS B1和GPS L1中频数据在软件接收机平台进行了BDS,GPS信号发射时刻无偏恢复验证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多传感器与道路网数据用于汽车导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车载导航系统中GPS接收机,车论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数据与导航电子地图所提供的道路网络数据进行了综合处理,建立了道路网络数据的网络拓扑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道路网络拓扑关系,利用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对汽车进行实时定位的算法。最后,对导航中汽车的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GPS接收机,车轮计数器和电子罗盘传感器与道路网络数据综合,在导航过程中能够补偿GPS信号技失,实时、高精度、高可靠性地确定汽车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Locata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高精度地基定位系统,它既可以与现有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无缝对接,也可以在卫星信号失效时独立提供定位服务。Locata系统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其关键技术是高精度(纳秒级)的时间同步技术。文中通过分析Locata系统的定位原理,对Locata系统独特的时间同步技术进行了研究,详细描述了其时间同步机制和技术实现方案,并给出了时间同步的具体流程和步骤。该研究可为我国研制地基伪卫星定位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VLBI在探月卫星定位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实施的"嫦娥"探月工程中,探月卫星的定轨测控系统由我国现有的S频段航天测控网(USB)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系统组成。系统中,VLBI技术主要为绕月卫星定轨提供卫星的角位置。本文分析了在探月项目中,VLBI单点定位的必要性。探讨了VLBI技术用于探月卫星单点定位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方法。通过算例对模拟数据进行处理,检验了方法的正确性。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9.
卫星自主完好性监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完好性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阐述了完好性监测技术对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作用和影响.针对卫星自主完好性监测的性能需求和地基完好性监测的技术现状,参考国外最新卫星载荷情况,提出了通过接收卫星导航信号旁后瓣能量进行卫星自主完好性监测的实现方案.通过技术分析,得出了该方案是经济可行的结论.提出了我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设应具备或应具有扩展卫星自主完好性监测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