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07年11月中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三沙市(属海南省),这等于宣布中国对南海领域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13 km2岛屿、260×104 km2海域拥有主权与法理上的行政区划建制.简要回顾了中国与东南亚诸国在中国南海领域争议情况,并从战略区位、油气资源、海洋生物资源3方面分析了南海领域(南沙群岛等)的区位特征.最后借鉴美国Aigred T Mahen“海权论”思想,从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大陆与台湾、陆地防御与海洋防御3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南海防御战略.  相似文献   

2.
2014年南非政府提出了名为"费吉萨"(Phakisa)的发展计划,将海洋经济视作未来南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是南非最大贸易合作伙伴,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两国在海洋经济领域迎来了巨大的合作机遇。对南非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港口运输与临港工业、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领域,南非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基础较好,开发潜力巨大。中国与南非在上述领域存在较强的互补优势和合作的现实需求。结合两国相关海洋产业部门发展情况和现实条件,提出了中国同南非开展海洋经济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2014年南非政府提出了名为"费吉萨"(Phakisa)的发展计划,将海洋经济视作未来南非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是南非最大贸易合作伙伴,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两国在海洋经济领域迎来了巨大的合作机遇。对南非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港口运输与临港工业、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领域,南非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基础较好,开发潜力巨大。中国与南非在上述领域存在较强的互补优势和合作的现实需求。结合两国相关海洋产业部门发展情况和现实条件,提出了中国同南非开展海洋经济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结合近百年几代科学工作者在南海诸岛开展的自然科学调查研究,从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海洋水文、海洋生物、陆地生物、土壤、自然综合体和自然区划等方面对南海诸岛的自然环境进行了综合阐述;继而从国土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灰沙岛陆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港口航道资源及海洋―大气能资源等方面对南海诸岛拥有的自然资源进行了详细解释。在此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禀赋、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提出了科学开发南海诸岛的策略。南海诸岛的开发,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捕捞业和环礁潟湖养殖业外,应重点推进海洋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与开发。  相似文献   

5.
在丰富的可供开发的海洋旅游资源中,由于一些"海洋灾害"能够满足旅游者求异、探险等多方面的旅游需求,能够给旅游者带来"壮美"旅游体验,使其实现自我超越,因而促成了新的海洋旅游产品——"海洋灾害"旅游。其实质是通过恰当的旅游形式对可用作旅游资源的海洋灾害进行的旅游活动,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包括海洋灾害本身(如台风、海啸等)、以海洋灾害为旅游内容建设的主题公园等,还包括因海洋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或引致事故产生的遗址、纪念地等。该文基于旅游体验理论确定了"海洋灾害"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并针对海洋灾害的特点分析现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体验开发方式,即旅游景观吸引系统的博物馆化和主题公园建设,并提出旅游消费者心理需求、安全保障系统、科学技术手段、宣传促销等是对海洋灾害进行旅游开发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国海洋功能区划发展状况,在指出青岛海洋旅游功能区划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探讨青岛海洋旅游区划的依据与原则出发,通过分析海洋旅游资源地域特征和功能类型,制定了青岛海洋旅游功能区划方案,确定青岛海洋旅游功能区划体系,包括四大旅游功能类型,28个滨海旅游功能区,同时考虑到区域差异性、互补性,结合旅游发展空间定位要求,进一步提出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次序,即南部重点海洋旅游区、西海岸次级海洋旅游区、胶州湾新兴复合海洋旅游区、东部沿海潜在旅游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能源安全与南海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海上石油开发成为我国能源的战略重点。南海陆架新生代地层厚约2000~3000m。第三纪沉积有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南海扼海上要冲-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我国能源的海上生命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我国南海资源和海域主权遭受到极大的侵犯。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维护我国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的必选战略。  相似文献   

8.
与陆地资源安全相比,海洋战略资源安全具有资源所有和开发收益的二分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错、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而且传统安全手段和非传统安全手段作用于海洋战略资源安全的传导路径不同。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海洋战略资源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范畴这一特性更为鲜明,因此采取合作等非传统安全对策大有所为。在此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以中国南海为例,研究了中国面临的海洋战略资源所有权和开发、利用、保护的安全困境,提出提高技术水平和开展科技合作、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资源合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合作等在军事、政治等方式外可以采取的非传统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9.
与陆地资源安全相比,海洋战略资源安全具有资源所有和开发收益的二分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错、可持续发展性等特点,而且传统安全手段和非传统安全手段作用于海洋战略资源安全的传导路径不同。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海洋战略资源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范畴这一特性更为鲜明,因此采取合作等非传统安全对策大有所为。在此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以中国南海为例,研究了中国面临的海洋战略资源所有权和开发、利用、保护的安全困境,提出提高技术水平和开展科技合作、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资源合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的合作等在军事、政治等方式外可以采取的非传统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CiteSpace中国海洋经济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韩增林  李彬  张坤领  李璇 《地理科学》2016,36(5):643-652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1982~2013年CNKI总库中文核心期刊以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海洋经济研究的3 441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出研究热点、核心作者群及研究机构的知识结构图谱。结果表明:自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成立以来,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主要围绕 “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海洋开发”、“滨海旅游”等展开;韩增林、张耀光、郑贵斌、殷克东、李靖宇、徐志斌等是主要的发文作者;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为发文较多的机构;《海洋开发与管理》是海洋经济相关研究载文量最多的期刊,《经济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地域研究与开发》、《资源科学》等是主要的载文核心期刊。除了传统的海洋经济研究视角下,区域海洋经济差异、海洋产业结构与布局及优化、海洋产业竞争力、海洋产业集群、现代海洋产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人海关系的脆弱性、滨海旅游等的研究外,在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海洋经济相关理论、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研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及“一路一带”战略对海洋经济相关研究的新要求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南中国海及泰国湾渔业资源过度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竹虹  廖岩  陈桂珠 《热带地理》2006,26(4):329-333,338
南中国海及泰国湾具有丰富的浅海和热带的生物多样性,支持着一个世界重要的渔场,同时南中国海及泰国湾周边的国家还是目前亚洲太平洋地区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心,关系着东南亚及相邻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的稳定.过去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该海区渔业资源减少,海岸环境退化严重.虽然南中国海及泰国湾周边国家过去都实施了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然而缺乏区域协调措施大大降低了这些行动的有效性.文中对南中国海及泰国湾渔业资源过度利用现状进行了诊断分析,识别了渔业资源过度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以及这些环境问题的跨境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最早发现和开发利用南海及其诸岛,南海之名始见于周朝,距今3 000多年,至秦汉时,已开发南海至印度洋的航运和商贸事业。南海诸岛和南海部分海域属于中国领土和海疆,标示在中国出版的地图中为断续国界线。南海周边国家关系历来大多处于和谐状态,其中秦汉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和明朝郑和船队下西洋为其中显著发展的和谐时段。而自中世纪以来,域外强国侵入南海,使南海区域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严重不和谐状态。其中,15―19世纪,欧美殖民主义者侵占南海周边各国。20世纪上半叶,日本殖民主义者开始侵占中国南海诸岛,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吞占了整个南海区域;20世纪下半叶,法国和美国相继挑起印度支那战争和越南战争。南海周边部分国家霸占中国南海诸岛许多岛礁,并在其上建筑和扩建机场及港口,扩军备,分割其海疆并掠夺其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必须开展积极的外交和军事活动,尤其是加强国防建设,在南海诸岛建设海空军基地,才能保护中国南海油气和渔业资源的开发和运输畅通,并尽早收回全部岛礁主权,使南海周边国家愿意“共同开发”,创造和谐的南海。  相似文献   

13.
南海及沿岸地带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海资源环境正发生快速变化,对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带来新压力。本文从地理空间信息角度,以海岸资源、海洋资源和珊瑚礁资源的地理研究为综述内容,梳理了该区域岸线遥感监测、油气资源储量及渔业资源渔获量的地理差异、珊瑚礁地貌遥感监测与珊瑚白化等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了已有研究的成果及其薄弱方向,依据发展趋势探讨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综述发现,南海资源环境的地理空间研究中,主要成果表现在资源环境的大面积快速监测与地理分异性方面,但在资源分布的内在机制及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影响方面仍缺少足够的研究。未来可望获得突破的研究主要包括:区域时空多尺度特征及其效应,区域间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分异和规律,多源数据融合的南海资源动态监测的精度与时效的提高,以及资源变化过程的海洋生态与环境综合效应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21 世纪将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世纪, 粤港澳共同开发邻近海洋资源已成为必然。粤港澳所辖我国海域内, 海洋资源类型丰富多样, 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开发利用条件, 海洋产业发展迅速, 但海洋资源开发中又存在一定问题, 成为该地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限制因素。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以保证21 世纪科学合理地开发和持续利用粤港澳地区的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中越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中越合作是两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可靠保障。本文在分析新时期中越关系的背景和我国周边外交基本方针的基础上,基于《新时期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提出中越陆海联动合作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陆上合作主要有涉及河口三角洲和海岸带综合开发、陆上交通体系、产业结构和经济合作区建设等方面,海上合作主要包括南海渔业、油气资源共同开发及海洋贸易等。本文重点阐述如何推进中越海上、陆上共同开发和金融合作的具体建议,如南海相关海域及北部湾共同开发的设想、共同探讨湄公河和红河三角洲发展模式等,为中越友好合作的新一轮发展提供某些可以进一步具体操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Antigua and Barbuda is rapidly developing a tourism industry built around a marketed perception of a healthy marine and coastal environment. Yet economic indicators suggest that Antigua and Barbuda is overexploiting its marine resources, particularly its fish and coral reef communities. Although its marine resources remain relatively healthy, Antigua and Barbuda will jeopardise the ecological basis of its economic growth and sustainability if current exploitation rates continue. We compa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conomic trends of Antigua and Barbuda's tourism and commercial fishery industries to those of Jamaica and other OECS member states. Jamaica is suggested as a cautionary example of the potential socioeconomic and ecological impacts caused by resource overexploitation and mismanagement within the various economic sectors. Antigua and Barbuda is at a crossroads. The 'Jamaica path' leads to large-scale resource depletion, fishery collapse, and a mass tourism industry that can operate independent of a healthy environment. Alternatively, it can pursue a path that seeks to conserve its marine resources. Antigua and Barbuda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tect its sustainability both for commercial fishing interests and its growing high-end destination tourism industry. To this end, Antigua and Barbuda has developed a network of marine-protected areas along the northeastern coast of Antigua, an area popular with both fishers and tourists.  相似文献   

17.
舟山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海岛型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海岛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舟山群岛作为我国最大的群岛,是典型的旅游资源复合型旅游地,海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发展颇具代表性。该文分析了海岛旅游地节点、通道和域面的要素集合,具体阐述了舟山群岛的旅游资源要素结构、旅游交通结构、旅游集散地以及核心景区普陀山的空间结构特征,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的三种途径:1)旅游资源的空间串联整合和并联整合;2)旅游交通及线路整合;3)动态旅游产品的整合——旅游节事活动。  相似文献   

18.
南海问题的大周边地缘环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南海的西沙、南沙等历来是中国的领土,但如今海洋国土存在重大争议,南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紧张的水域之一,南海周边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缘环境也越来越为复杂。本文以南海问题为切入点,基于南海地理区位中的要素联系对南海周边国家的地缘环境进行探讨。结果得出:南海问题是涉及多元利益和跨国机构关联的复杂问题,南海周边是一个包含域内争端国家、域外干涉国家和具有复杂组织机构关联的"大"周边,南海周边地缘环境是超出地理毗邻的"大"地缘环境,中国南海的维权维稳势必要在域内双边地缘环境、域外多边地缘环境、国际多元多边地缘环境等构成的大周边地缘环境下做出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9.
非洲沿海国家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俊晗  任航  罗莹  张振克 《热带地理》2019,39(2):288-297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1950-2015年非洲渔获生产统计数据,结合Fishbase提供的相关鱼种营养级(Trophic level, TL)以及Sea Around Us Project Database提供的海洋无脊椎动物营养级,探讨了1950-2015年北非、东非、南非、中非和西非的沿海国家渔获物平均营养级(Mean trophic level, MTL)的变化情况,以此来判定非洲沿海国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结果表明:非洲沿海国家的海洋渔业资源开采大致经历开发不足、快速开发、过度开发阶段,1984-1991年,北非地区的海洋渔业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高营养级渔业资源渔获量减少了33.5%,MTL由3.44降低到3.25;东非地区渔获量较其他4个区域低,目前,大部分鱼类资源处于充分捕捞利用状态;南非地区在21世纪初发生“捕捞降低海洋食物网”现象,2004-2015年,MTL恢复小幅上升趋势,渔业均衡指数(Fishing-in-balance index, FIB)趋于平稳;2013-2015年,中非地区的MTL与FIB均呈下降趋势,说明产量的增加速度不足以弥补营养级的降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开始遭到破坏;1950-2015年,西非地区的渔获量不断增加,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过度捕捞现象愈加严重,低营养级鱼类数量占比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2001-2012年,MTL波动下降,FIB平稳变化,说明MTL的下降由产量的增加而抵消。21世纪以来,部分北非、南非与西非沿海国家加强了资源管理,渔业资源状况有所好转。研究认为:渔获物平均营养级的下降主要由过度捕捞引起,非洲国家的管理不力加重了过度捕捞现象,建议非洲各国尽快建立起基于渔获物统计的海洋渔业资源实时监测系统,以便掌握捕捞活动下的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20.
陈雨诗  刘云刚 《热带地理》2022,42(7):1085-1095
运用文本分析,从中美关于南海制图的特点及差异着手,探讨了中美制图所表达的南海领域化过程以及地图对于领域化实践的作用。研究发现:1)中美制图中南海海域范围、岛礁地名及海疆边界表达的演变,是国家权力影响制图的表现。2)中美南海制图差异源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需求:中国通过制图(再)领域化,对内加强南海海域管控,强化国民海权意识,对外宣示南海主权;美国通过制图(去)再领域化,强调南海的公海和多国属性。3)地图作为领域化工具,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人的南海故事,也能清晰表达中国对南海诸岛和附近水域拥有主权的一贯和明确立场。应从地图维权、地图创新、地图宣传等方面加强对南海的领域化表达,使地图在南海海洋国土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