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剑英  王根绪 《冰川冻土》2011,33(1):214-219
利用四川省横断山最高峰贡嘎山东坡海拔3 000 m气象站近20 a的观测数据,分析了贡嘎山东坡的气候变化特征和气候变化对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贡嘎山东坡的气温正在变暖,增温率为0.15℃·(10a)-1,冬春季变暖最为明显;年降雨最有增加的趋势,夏季和冬季的降水明显减少,春季和秋季降雨有微弱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2.
贡嘎山位于四川西部,是大雪山的最高峰,海拔7556米,是我国七千米以上高峰中位置最东的一座,周围六千米以上的山峰重恋叠蟑,使其成为“山中之王”。贡嘎山区有现代冰川45条,面积290平方公里,皆自贡嘎山主峰呈发射状流出。贡嘎山由于位置和景象特殊,早就为中外人士所注目。据说300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就从峨嵋山上看见了它。对贡嘎山的科学考察,开始于1878年奥人劳策,其后有美国、中国、英国、瑞士、日本、瑞典等国先后在贡嘎山进行考察和旅行。1981年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组成一支13人考察队对海螺沟冰川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3.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氮排放和氮沉降显著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氮循环产生了深刻影响,氮同位素可以用来示踪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变化。之前的研究认为氮沉降导致了植物δ15N的降低。但是前人的研究都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气候因子的差异对植物氮同位素的影响,因此前人的这一结论还需进一步验证。百望山、东灵山和贡嘎山分别地处北京市内、北京市与河北交界处和青藏高原东部,这三个地区氮沉降水平有显著差别,气候条件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本研究对三个地区的大量植物进行了氮含量和同位素的测定。结果显示:百望山、东灵山和贡嘎山所有植物的平均氮含量分别是2.350%±0.11%、2.531%±0.07%和2.484%±0.06%,三个地区氮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百望山、东灵山和贡嘎山所有植物的平均氮同位素值分别为-4.069‰±0.20‰、-0.873‰±0.25‰和-1.185‰±0.12‰,百望山δ15N较东灵山与贡嘎山明显偏负,但是东灵山和贡嘎山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为了去除气候因子对同位素的影响,本研究以百望山的年均温度和年均降雨量为基点,对东灵山和贡嘎山的植物δ15N进行温度和降雨校正。去除温度和降雨对同位素的影响后,东灵山和贡嘎山所有植物的平均氮同位素值分别变成了1.012‰±0.25‰和2.389‰±0.15‰。贡嘎山最高,百望山最低,并且三个地点之间存在显著δ15N差异。另外,本研究还对三个地区同一生活型植物的氮同位素和氮含量进行了比较,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因此,我们的研究充分表明,大气氮沉降增加显著降低了植物的δ15N。  相似文献   

4.
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四川省境内,海拔7514米(实测新高程),是世界著名山峰之一。1982-1985年间,我们使用地面摄影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联合成图方法,绘制成一幅(70×100厘米)1∶25000贡嘎山冰川图,等高距为20米。该图精度符合国家测量规范要求。该图表现以贡嘎  相似文献   

5.
贡嘎山西坡贡巴冰川近25a的变化情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贡巴冰川位于横断山脉大雪山主峰贡嘎山的西坡,地理位置介于101°46′~101°52′ E, 29°32′~29°36′ N之间, 属于海洋型冰川, 是贡嘎山5条长度超过10 km的冰川之一[1]. 冰川融水通过贡巴沟补给田湾河, 然后汇入大渡河[2].  相似文献   

6.
贡嘎山海螺沟为冰川地质作用的冰川谷,其中、下游河谷为古冰川谷,上游发育着现代冰川,它是横断山主峰贡嘎山地区冰川群中最宏大的一条冰川.自第四纪以来,强烈的冰川地质作用塑造了海螺沟流域特殊的山地与河谷地貌,因其距大城市较近,成为人们研究和观赏冰川奇观不可多得的地点.使之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贡嘎山东坡不同海拔高度植物和土壤饱和脂肪酸的δDmax值,结果显示,土壤δDmax值与海拔显著负相关(R2=0.71),与前人报道的贡嘎山东坡土壤水、土壤正构烷烃δD值与海拔间的关系存在相同的趋势.植物δDax值与海拔间的关系与土壤水及土壤相似,但相关性不明显(R2=0.11),然而,研究结果显示木本植物和草...  相似文献   

8.
贡嘎山亚高山演替林林冠截留特征与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贡嘎山亚高山峨眉冷杉与冬瓜杨演替林连续两年林下降水与树干径流的实验观测,分析研究了演替林林下降水、树干径流、林冠截留的变化特征,并验证了Gash(1995)模型模拟该区林冠截留的适用性.结果显示,2008年和2009年贡嘎山亚高山演替林林下降水分别占降水量的76.4%和77.0%,树干径流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林...  相似文献   

9.
基于遥感和GPS的贡嘎山地区1966—2008年现代冰川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以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季风温冰川——贡嘎山冰川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年的ETM+遥感影像和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提取两期冰川边界并叠加到一起,分析冰川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1966年到2002年,贡嘎山冰川总体处于退缩状态,冰川总面积减少6.36%,年均减小0.447 km2,西坡冰川由41条减少到39条,面积减小7.89 km2,减小率为7.97%;东坡冰川由33条增加到36条,但冰川面积减少7.20 km2,减小率为4.71%.2008年5月GPS野外实地测量结果显示,1966—2008年的42 a,海螺沟冰川退缩约943 m,燕子沟冰川退缩494 m,小贡巴冰川退缩210 m,而大贡巴冰川长度基本保持不变,但冰储量在减少.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温度升高可能是导致贡嘎山地区现代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CRITIC法与层次分析法对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因子权重进行了确定,提取了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指数(EVI),选用自然断点分级法划分了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等级,包括微度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重度脆弱区、极度脆弱区五级。通过2001年和2021年的评价结果表明:贡嘎山自然保护区整体生态地质环境状况等级以中度脆弱和轻度脆弱为主,2001年研究区的轻度脆弱区和中度脆弱区面积共3058.60 km2,占比76.71%,重度脆弱区面积732.11 km2,占比18.36%,微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面积和占比较小。2021年研究区的轻度脆弱区和中度脆弱区面积共3059.11 km2,占比76.72%,重度脆弱区面积739.28 km2,占比118.53%,微度脆弱区面积和占比较之略有增加,极度脆弱区面积和占比较之下降。评价结果可为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贡嘎山山地发现有24条石冰川,主要类型有山麓型石冰川、山谷型石冰川、槽谷瀑布型石冰川和半覆盖型石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4200—4800m之间的西北坡。阐述了各类石冰川的基本特征和发育条件。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草科风景区旅游资源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科风景区是贡嘎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坡的一个景区,面积约1000km^2,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品位高,集雄,险,奇,秀,幽于一地。1994年在地质填图的同时对其进行调查评价,新发现鹅颈项登山探险旅游路线和莲花山宗教文化景区,建议把草科风景区开发成为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3.
草科风景区是贡嘎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坡的一个景区,面积约1000km2,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品位高,集雄、险、奇、秀、幽于一地。1994年在地质填图的同时对其进行调查评价,新发现鹅颈项登山探险旅游路线和莲花山宗教文化景区。建议把草科风景区开发成为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4.
应用粒度分析辨别某些第四纪混杂堆积成因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粒度特征分析了青海昆仑山垭口地区的第四纪混杂堆积和甘肃武都泥石流堆积以及贡嘎山海洋性冰川的现代冰碛之间的差异性,明显看出,由于各种第四纪混杂堆积的搬运介质、搬运过程及沉积过程不同,第四纪混杂堆积的粒度特征存在明显的不同。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反映了沉积环境。因此,用粒度特征来辨别各种第四纪混杂堆积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横断山脉的最高峰——贡嘎山(N29°20′—30°06′,E101°30′—102°15′,海拔7,556米)是突出在青藏高原最东缘的一个现代冰川作用中心。前人根据气象资料和冰川的存在,曾推测过这里有多年冻土发育。经过近年来(1979—1980)的考察、勘探和观测,我们发现本区不但有多年冻土存在,而且反映出有些冰缘现象还较为独特。本文仅就这些冰缘现象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冰川研究工作的需要,我们于1982—1984年应用地面摄影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联合方法成功地绘制出一幅1∶25000贡嘎山冰川图。测区内建立独立控制网和导线,采用边角同测与平差计算法。摄影基线投影改化为图面长度。地形地貌的测绘以地面摄影资料为主,未进行地面摄影的区域,用航空摄影资料补测。摄影测量成图的定向点,用地面摄影测量解析法加密。  相似文献   

17.
《上海国土资源》2007,(3):F0004-F0004
四川海螺沟冰川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著名的贡嘎山峰东坡,是一条长30.7km的冰川峡谷,面积约200km2。海螺沟冰川生成于1600年前,长14.2km,地质学家称其为现代冰川,末端落入森林带内6km,形成冰川与原始森林共生的绝景。海螺沟冰川中冰面河、冰下河、冰裂隙、冰阶梯、冰石蘑  相似文献   

18.
贡嘎山花岗岩侵位年代距今12.8±1.4Ma,是平行青藏高原东缘大型活动左旋走滑断裂——鲜水河断裂展布的同构造花岗岩。沿横穿岩体的川藏公路剖面和牦牛沟—塔公草原剖面采集了10个点的定向样品。利用费氏台测试统计的流体包裹体面(FIP)产状数据显示,贡嘎岩体中的FIP主要是东西走向,倾角近于直立,推断贡嘎岩体遭受了近东西方向的水平挤压应力,这与鲜水河断裂的左行走滑相吻合。显微激光拉曼分析和冷热台测温数据表明,FIP中流体包裹体主要是NaCl-H2O包裹体,可以划分两种类型:A型冰点温度-9.0~-8.2℃(盐度11.9%~12.8%),均一温度为126.0~197.0℃;B型冰点温度为-4.7~-0.5℃(盐度0.9%~7.4%),均一温度144.0~314.6℃。贡嘎岩体中的FIP记录了两期地质流体的填充作用,两期流体都表现出由高温高盐度向低温低盐度演化的趋势。深入研究贡嘎山同构造岩浆作用及其与鲜水河断裂关系,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内部变形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贡嘎山地区不同植被对降水的物理过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博  吴勇  王春红 《地下水》2009,31(4):142-144,160
对贡嘎山地区两种植被类型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针叶林林冠层和针阔混交林林冠层单位面积截留降雨量分别为0.14和0.27 kg/m2,亚高山针叶林树干单位面积截留量为0.005 8 kg/m2,针阔混交林树干单位面积截留量为0.006 kg/m2。通过进行不同尺度的试验,树干截留量与胸径之间呈线性相关。枯落物的截留量、滞后时间与面积之间呈线性相关,相关度水平较高,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20.
贡嘎山地区的冰川水文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曹真堂 《冰川冻土》1995,17(1):73-83
贡嘎山地区气候温和,降水量充沛,冰川消融强烈。冰川融水径流模数为100-145L/(s.km^2),冰川融水径流深高达2000-4500mm.冰川融水径流的年内分配比较均匀,冰川强烈消融期的5-9月,冰川融水径流占冰川区年总径流的80%左右;径流量集中的6-8月,占60%左右,冰川融水径流的年内变化气温的年内变化基本相一致,最大值出现在7月或8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