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钨的比色测定.在一般化验室中都是用原水溶液比色,灵敏度只要达到100r/g就可以了.但和化探工作中这样低的灵敏度是不够的,应达到1r/g.这是一般比色法作不到的.过去曾采用"金属地球化学探矿论文集"第一辑中的方法,用有机溶剂抽提,使它浓缩来提高灵敏度.但这样每天每人只能作三十个样品,效率太低,每次用硷溶还要消耗一个溶解管,成本也较高,操作困难.去年在工作中曾加以修改,白钨用硫磷酸混溶加热,候冷却澄清中和成硷性后吸取比色;黑钨用硷溶法加混合熔剂熔融、冲洗、稀释,加试剂比色.这样的酸溶法每天每人可作140个样品;硷溶法只能作60-80个,方法上也存在问题,且精确度不合要求.例如:要较长时间的沸水浴加热,这样就使KSCN分解,产生COS、H_2S、S等,只要有微量的硫产生,就会溶入异戍醇中,使颜色变成深黄,同时也使亚锡盐水解,产生黑绿色的氧化亚锡  相似文献   

2.
目前化探比色分析方法上,应用比色管作为比色容器比色的情况较多。为使试剂和待测离子作用完全起见,均需逐个进行振荡,用人力操作,时间花费很多(分析一个锌约35分钟),速度慢,分析人员的体力消耗也大。在地质勘探工作革命化高潮中,分析人员试制成一台土法比色管振荡器,使摇管工效提高7—10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试剂加好以后,要进行震荡提取,原来都用两手握管4-6支,上下震荡.我们将比色管架稍为改进了一下,使管架的两端木板稍低于比色管盖上盖后顶端之高度,药品加完后盖上盖,以一块木板一面钉上橡皮,复在顶上,用橡皮管扎紧(如图左),然  相似文献   

4.
定量地吸取溶液,在化学分析上是常常遇到的一道手續。一般都是以吸移管用咀抽取来达到这一目的。这样的操作不但在效率上比較低,最大的缺点是当进行大批分析連續用咀吸取溶液时,常常感到兩腮酸痛。为了避免这一缺点,將吸取方法作一改进,茲介紹如下,供参考。一、結構如圖:  相似文献   

5.
以前在化探工作中,野外分析一直是使用蒸馏水.今年某些野外队经过多次的试验证明使用天然井水也可以不会影响质量.这样就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设备及运输的困难.试验方法:在工作地区化验室周围的水井中取井水,用欲测定的元素既定的方法步骤进行空白试验.比如要测定铜,取井水5ml(因为所用药品及试液中的用水量都在5ml左右)放入比色管中加4ml4%的焦磷酸钠溶液,加一滴0.04%的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用1∶1的氨水调整到蓝色(即弱硷性)加4ml四氯化碳,最后加入1ml0.2%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溶液,盖上比色管盖,猛烈振荡2分钟,看四氯化碳层中有否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铜的颜色出现(黄色).如果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铜的反应,这种水就可以使用.测定其他元素也同样是按照欲测元素的既定方法步骤进行.这种试验最好是在踏勘设计时进行.如果在生产前的试验中确定了这个问题,那么生产中就可以不携带蒸馏锅.  相似文献   

6.
测量钻孔弯曲情况,一般的方法是提出钻具,下入专门的测斜仪进行测量.这样在操作中就比较麻烦,同时也需要时间.最近,鞍钢四○四勘探队在技术革新中,提出利用一种工具,在不提钻具的情况下,用氟氢酸测量钻孔弯曲的方法,获得成功.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一个工具,在工具上面装置一个铁管,铁管中放入玻璃管,于其中装入氟氢酸液,进行测量.这个工具的构造及安装情况如图1所示.它在钻具组成当中,起取粉管接手的作用,上部外丝扣连接取粉管,上部内丝扣连接钻杆,下部外丝扣连接岩心管.它是由外接手  相似文献   

7.
当前野外机台上大量使用垫叉与扭叉配合进行拧管,尽管这组工具简单,但普遍存在着在扭管过程中扭叉被甩出的现象.甩出后的扭叉经常掉到机台板或机架下面,影响工作,严重时还能碰伤操作人员.对此我部现场进行了小的改进,效果很好,经长期使用,再没发生表脱现象. 具体改法见图,即在扭叉口部上方焊上两小块八角钢柱,钢柱大小以不影响扭叉进入接手缺口为宜.其作用是扭叉工作时,借用扭叉自身的重量不平衡(后重前轻),使叉的前端翘起,把小钢柱卡在接手缺口上沿上,  相似文献   

8.
纯净的单矿物样品是化学分析和测定各项物理参数、化学性质,光学常数所必不可少的.但是提纯一个单矿物样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常常因为某些性质相近而使共生、伴生矿物不易分开,或者即使分开,也常因有杂质而达不到目的.最后的办法是双目镜下进行手选:这是一件费时费事的工作,为缩短手选时间,笔者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工具——单矿物吸取针。经长期使用证明,效果良好,使用方便,效率颇高. 1.原理利用洗瓶打气球排气后的球内负压,将针端的目的矿物吸入储藏管,从而挑出目的矿物。  相似文献   

9.
林文祥 《岩矿测试》1984,(3):272-273
岩矿中微量金的测定,一般采用炭粉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分离后,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或孔雀绿、硫代米蚩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代米蚩酮—异戍醇(或正丁醇)萃取比色法灵敏度较高,但稳定性差,手续烦琐,不易掌握。我们试验用纸色谱分离直接在色谱纸上用硫代米蚩酮显色目视比色测定,手续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测定0.00x—0.x克/吨金。 本方法矿样用王水分解,经炭粉吸附后制成的试液涂于色谱纸上,用乙醇—乙酸—水为展开剂,按上行法层析2—3小时,用硫代米蚩酮显色,与标准系列0.025—1.0微克金进行目视比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队在直孔施工中,采用氢氟酸玻璃管定向纠斜,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方法简述于后,供同志们参考.一、套管式定向具及定向方法氢氟酸玻璃管定向装置,由焊在楔面顶端中心的方向桩和装有铅印钻头的测具两部分组成(图1).测具内装有盛氢氟酸的玻璃管,玻璃管上预先划好的母线(过A点)与测具和铅印钻头上的母线(过B点,简称  相似文献   

11.
可分式取粉管是一种新型的取粉管。它的用途和在地质岩心钻探中一般所采用的取粉管一样,捞取沉积在钻井探处的岩粉。目前一般所采用的取粉管是由一根管子构成的。在岩粉提取到地面后,由于管身狭长,要把岩粉由管内倾倒出来很费事。工人们必须使劲搖荡管身和敲打管壁,才能把岩粉倾倒出来,这样不特操作费劲耗时,而且由于经常敲打管身也容易使取粉管损坏。  相似文献   

12.
吴明学 《岩矿测试》1988,(3):251-251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砷和锑,已广泛用于生产中。在测定前需要把砷和锑预还原至三价。目前生产中的预还原多是在用王水(1+1)溶矿后,先用稀盐酸或水进行稀释,再分取部分试液加入固体硫脲,抗坏血酸或用二者的混合溶液进行预还原。其手续繁琐。 我们在生产中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了直接预还原的方法。具体操作是,称取试样0.1250克于25毫升比色管内,加入8毫升王水(1+1),按常法溶  相似文献   

13.
陈烨虞 《岩矿测试》1989,8(1):53-55
本文在以氮气为载气的条件下,用1:2盐酸分解样品,进行二氧化碳,亚铁和全铁的连续测定。用原子吸收光谱在一份试液中测定杂质元素。20mg试样完成菱铁矿八个主次元素的分析,操作简便,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在一般地层的钻孔内仍用玻璃管氢氟酸刻印测斜,以检验钻孔的弯曲度。以往每当钻孔需要测斜时都是将测斜工具专程送入孔内,待玻璃管刻印后,起钻取出工具。当孔深超过400米时,每起、下一次钻具至少需要1—2小时,而且消耗动力设备和人力。我们根据氢氟酸和水在容器中不断摇动不能刻印的特点,设计制做了两种不起钻测斜接头,一种供大口径合金和钢粒钻进使用;一种供小口径金刚石钻进使用。此种接头的功用是:当钻孔需测斜时,把接头接入钻具一起下到孔底,稍停,待玻璃管刻印后,不需起钻,便可以随即进行钻进,待打完一个回次再行  相似文献   

15.
一、马兰黄土和“红色土”黄土常称马兰黄土,这是—种地层上的叫法。自从把北方第四纪地层划分为三门期,周口店期和黄土期后,人们把地文期里的马兰期和黄土的沉积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常叫黄土为马兰黄土了。德日进和杨钟健在1930年出版的“山西西部陕西北部蓬(?)纪后黄土期前之地层观察”一书中把这一带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施工直孔时,常用氢氟酸测斜法测量钻孔顶角.但对测斜玻璃管的度量存在问题.不同操作者划出的刻痕和量出的高差出入很大.去年,我们设计了一种利用校正台直接读数的装置.其结构是:由铜套筒和铜制调节螺杆两部分组成.其套筒d_1同校正台仪器筒内径一样大小,使之能装进仪器筒并能在其内转动(但不能有较大间隙).d_2与氢氟酸测斜保护器内径一致,以能装进测斜玻璃管为适宜.鉴于玻璃管刻痕高低不一,可用调节螺杆加以调节.使用时,只要在玻璃管里装入比刻痕稍低、带颜  相似文献   

17.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在稀HCl介质中,邻菲啰啉(phen)作活化剂的条件下Fe~(3+)催化H_2O_2氧化次甲基绿(MG)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Fe。方法已用于水和铝合金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1 试验方法 在两支25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2mol/L HCl 3ml,5.0×10~(-4)mol/L MG 1.4ml,0.1%phen 1.0ml,向其中一支比色管中加0.5μg Fe~(3+),另一支作试剂空白,再分别加入3%H_2O_2,1.0ml.  相似文献   

18.
金晶泽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2,20(5):70-70,F003,F004
在岩芯的采取过程中,特别是从岩芯管中取出岩芯至放到岩芯箱这一阶段(侧开式岩芯管除外),岩芯的顺序常常会发生混乱。这往往与取芯的设备工具有关。为此,笔者参照TXB—1000A型钻机设计了一种岩芯自然排序装置。该装置原理简单,生产容易,对解决岩芯顺序混乱问题会起一定作用。其设计原理、制造及使用方法如下。 1 设计构思在包括岩芯管在内的最后一组钻铤提上来,回转器一端靠稳后,在岩芯管下端接上一个光滑弧形凹槽。凹槽的横切面呈半圆形,其内径与岩芯管外径相同。这样,可使出镗的岩芯沿凹槽按自然顺序滑下。 2 设计原理(长度均以mm为单位) 图1为钻机的垂向投影略图,回转器已推到垂  相似文献   

19.
一、方法的实质本文建議的借助泥沙在管內沉淀层厚度测定含沙量的方法,达到了简化实驗室沙样处理工作的目的(見苏联水文气象总局技术指示第66号:根据泥沙在管內沉淀层厚度測定合沙量的方法,1963年)。所建議的方法是:先使沙样在玻璃管中沉淀,然后根据管中沉淀层实测厚度查換算用的率定曲线(見  相似文献   

20.
用25ml比色管作为溶器,在水浴中,王水溶矿。取定容后清液于50ml烧杯中,加入1∶1硫脲、抗坏血酸固体还原剂,处理好的溶液直接上双道原子荧光仪联测。对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精密度(RSD,n=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