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位于曲江境内的韶关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共30年的雷暴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曲江地区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并根据其活动规律提出防御雷电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用1996~2005年Micaps系统高空、地面报文资料和福建省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雷暴实况资料,分析福建雷暴气候特征、雷暴天气系统类型;从产生雷暴天气的物理条件,统计分析得出福建雷暴天气的物理预报因子及不同季节的预报指标;用2003~2005年龙岩市雷暴实况资料和龙岩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CR及ET资料,统计得到不同季节产生雷暴天气的龙岩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预报指标.研制福建0~12h雷电天气预警及龙岩市0~1h雷电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3.
玛纳斯河流域雷暴气候特征及防雷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玛纳斯河流域中上游和中下游4个气象站1970—2005年的雷暴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玛纳斯河流域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并根据其活动规律提出防御雷电灾害的几项事宜。  相似文献   

4.
文昌市雷暴气候统计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文昌46年来的雷暴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总结出文昌市雷暴出现的基本气候特征,雷暴日的年际变化和月份更变分布的规律及温度和地形特征。对雷电灾害防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梧州市1961年至2013年的雷暴灾害的统计分析,找出雷暴年变化的规律和不同季节引发雷电灾害的主要天气系统、不同天气系统引发的雷电灾害特征,并提出梧州市的防雷装置安装使用及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0~12小时雷电灾害预警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996~2005年Micaps系统高空及地面的历史报文资料和全省地面站雷暴观测实况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福建雷暴气候特征、归纳影响雷暴天气系统类型;从大气层结稳定度、水汽条件和抬升源等产生雷暴条件的因素,统计分析得出福建雷电天气的物理预报因子及不同季节的预报指标,建立福建省0~12小时雷电灾害预警报系统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7.
2007年深圳市雷电灾害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通过对2007年深圳市雷电气候特征、雷电密度分布、重要雷电天气过程分析和雷电灾害情况分析,探讨雷电发生的天气背景以及致灾的成因,为雷电预测预警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宾阳县国家气象站1957-2013年雷暴气候资料以及1995-2018年雷电灾害数据,应用数理统计、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宾阳县雷电活动、雷电灾害特征和雷击受损情况,探讨当地农村雷电灾害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近八成雷电灾害发生在农村,农村雷灾具有事故多、人员伤亡重、灾害损失大的特点;雷电灾害与雷暴发生的时数月分布规律大致相同,均在6月达到峰值,6-8月雷电活跃期与雷电灾害高发期有较好对应关系;雷电活动频繁、强度大,防雷减灾知识匮乏、防雷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是造成广西宾阳农村雷电灾害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寿光市1959-2006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雷电发生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其雷暴日数年际变化大,夏季多于春、秋季,雷暴最易出现于午后15-19时.根据近年来寿光市的几起典型雷电灾害事例,分析了雷电灾害的特征:乡村雷击伤亡人数多,感应雷的雷击事故多,雷灾损失和社会影响增大.并提出了防御对策,为今后防雷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桂林13个站点54a的地面雷暴观测资料以及近10a的雷电灾害记录,分析桂林市雷暴变化特征及规律,桂林属于高雷区到强雷区,各地雷暴日数近20多年呈下降趋势,但雷灾损失却呈上升之势,雷灾伤亡事故农村高于城市,雷灾经济损失城市远高于农村.根据雷电灾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了加强防雷管理和科普宣传、加强防雷工程和防雷检测是做好雷电灾害防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简述雷电的成因、雷击的形式、雷击的选择性、雷击的破坏性以及对1971-2005年柴达木盆地及边缘各站点的雷暴日数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柴达木盆地及边缘的雷暴分布特征、雷暴变化规律及雷电灾害的特点,提出了防御雷电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台州市雷暴及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景冬  池景波 《浙江气象》2010,31(3):19-22,35
通过对台州市1971—2008年雷暴资料及2000—2008年雷电灾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台州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雷暴现象,雷暴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和盛夏,盛夏发生机率最高,西部地区雷暴多于东部地区;雷电灾害的地区分布东部地区较多,郊区、乡村更易发生雷电灾害,电子电器设备最容易受损。  相似文献   

13.
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在深圳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逸  陈丹青 《广东气象》2002,(Z2):32-33
深圳市是一个雷暴多发地区,每年平均雷暴日高达70天,最多年份可达103天.2001年,深圳市气象局为加强对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和防御指导工作,投资引进了我国自行研制的高精度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现已建成投入使用,系统全天候监测深圳市及其周边地区乃至全省大部分地区雷电的发生、发展情况.本文在介绍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对雷电实时定位结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雷电对城市发展建设的威胁日益严重,开展雷电监测及预警预报技术的研究成为灾害防御工作的重点。该文简要介绍了CAMS- LNWS雷电临近预警系统及其在山东地区的应用,通过选取典型雷暴天气过程对预警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给出不同预警时效预报结果的评分值,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可能发生雷电的区域进行有效预警,随预警时效的延长,预警效果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5.
普宁市雷电灾害调查及其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电灾害是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物和现代化设备日益增多,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笔者通过对普宁市近几年雷击事故的调查,结合气象资料,分析普宁市1959~1997年雷暴发生的一般规律,找出当前防雷存在的问题,提出雷电灾害的防御措施,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1 雷电灾害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批先进的电子仪器设备进入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这些设备都要使用微电子器件。过去人们对雷电引起的物理效应集中在强电方面,事实上,在落雷时或闪电被避雷针…  相似文献   

16.
开县"5.23"重大雷电灾害事故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家启  覃彬全  陈宏  刘俊 《气象科技》2007,35(Z1):48-51
针对重庆开县"5.23"雷电灾害事故,对2007年5月23日强对流雷暴天气的形成、雷电活动特征以及事故现场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重庆开县"5.23"雷电灾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是重庆开县兴业村小学无防雷装置(对这类建筑物规范未做强制性防雷要求),该校教室遭雷电直击后,雷电流通过墙壁泄放入地时,由于接触电势、旁侧闪络以及跨步电压作用,导致教室的学生伤亡.  相似文献   

17.
从雷暴日时间分布、区域性雷电活动时间分布、地闪时间分布等方面分析了2011年度江苏省雷电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并从雷暴日空间分布、地闪频次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了雷电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继而对2011年度江苏省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受灾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江苏省雷电活动峰值出现在8月,全省范围雷暴过程达11次,较往年偏多,11月出现2次大范围雷暴过程,为历史罕见;全省雷电活动空间分布总体为南多北少,江淮之间南部及苏南中东部大部分地区为雷暴高发区;雷电灾害主要出现在6—8月,办公电子设备受损案例最多,其次为家用电子设备;85%的雷击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在农村.最后,提出了雷电防御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南昌713雷达取获的2000年6~7月雷暴回波,结合地面闪电及雷电灾害实况, 对夏季雷电的云回波特征、天气形势及大气稳定度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强雷电回波的 产生离不开高温、高湿的大气环境。另外,强雷电与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一样,均出自强烈发展的雷暴中,但它们在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参数上又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9.
1959—2008年田阳雷暴气候统计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田阳1959—2008年雷暴资料进行回归统计,采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进行雷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田阳年雷暴日数呈增加趋势,初雷日期明显提前,终雷日期稍有后延。逐月平均雷暴分布与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呈同相单峰形,8月雷暴出现高峰值,9月雷暴呈锐减。雷暴夏季多于春季,秋冬季少于春季,汛期4—9月雷暴占90%。雷暴活动日分布,14—20时出现频率最高,20—08时出现频率次之,08—14时出现频率最低。研究结果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防雷工程设计、雷击风险评估及雷电灾害防御与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桂林市13个气象观测站点5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以及近13年的雷电灾害记录,分析桂林市雷电变化特征及分布规律,利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选择雷电日数作为致灾因子,气候背景和地形地貌作为孕灾环境,人口及经济发展情况作为承灾体,对桂林雷电灾害进行评估.结合GIS提供的地理信息,完成桂林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结果:东北方雷电风险等级低,西南方风险等级高;近年来雷电日数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