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基华  金晓微 《地震研究》1992,15(2):205-209
本文介绍了自1987年5月开始观测以来,小汤山温泉溶解H_2、CH_4及电导率在地震活动期的变化特征,并对小汤山(以下统称为井)的映震能力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地震孕育过程中,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地应力不断积累变化,可能导致孕震区地下介质电导率的变化,并可通过感应磁效应等途径产生附加磁场,从而导致磁场的变化。因而地磁台观测到的磁场信息,不仅反映了外空间磁场的变化,也受地震孕育过程的影响。地球磁场谱成分丰富、频带较宽,在地震发生之前,若地下某一深度处的电导率发生变化,由于电磁感应,就能引起相应频率段内地磁场的异常变化。利用陈伯舫(2000)提出的地磁分析"日变幅差"方法,分析了汶川地震前泾阳、连云港、新沂地磁台小波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了1973—1977年北京、红山、昌黎、青光地磁台2206个急始型与湾扰型的短周期变化事件,以及80个磁暴的资料。在周期与视周期为1分钟至24小时的频率域内,分析了各台△Z/△H 及其随周期的变化,以及 Wiese 矢量的变化,比较了各台地磁短周期变化的 H、Z、D 分量相对于红山台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在唐山震区周围的渤海地区确实存在地磁短周期变化异常,其空间分布与频率特性相当稳定,似乎不受唐山地震的影响。(2)从各台结果的分析比较中发现,只有昌黎台地磁短周期变化持续时间为1—5分钟的(?)在唐山地震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唐山地震前,昌黎台的 Wiese 矢量及其偏差矢量的变化较大,可能反映了在唐山地震孕育过程中地下电导率的变异,上述昌黎台地震前后1—5分钟(?)的显著差异,也许与地震前后地下电导率变异有关。综合考虑异常的时空特性、频率范围与唐山地震的关系,上述差异性可能是唐山地震短周期地磁效应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林长佑  杨长福 《地震学报》1996,18(3):326-332
论述了某些条件下地球介质呈现出的电导率各向异性行为及层状对称各向异性介质大地电磁资料的反演方法;实测大地电磁(MT)资料的各向异性模型反演解释有助于识别地震深部电导率各向异性变化前兆,并对研究地壳深部应力状态和形变带提供了若干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徐辉龙 《华南地震》2003,23(4):24-36
1995年日本新泻北部M6.0地震发生在新泻地震空区的东部边缘.由于此次地震震源较浅(10 km),造成了55栋房屋倒塌、165栋房屋半倒.通过计算倾倒墓碑的地震矩,对本区地震烈度进行了分析,发现烈度6度区(据日本JMA度)为一覆盖面积6.1×1 km2,呈NNE-SSW向分布的条带,表明震中区的冲积平原下存在一条隐伏断层.震中区地下水的温度、电导率和Cl-浓度等异常区与呈线性分布的6度烈度区大致吻合,也有力地证明了震中区下面存在一条隐伏断层.这次地震可能是由高压型热水系沿隐伏活动断层喷溢引起.带着高温的高压热水降低了岩石的断裂强度,从而触发了地震.  相似文献   

6.
通过反演震源机制数据,得到了东日本大地震前后日本东部内陆地区的应力场。地震前,在东北部(Tohoku),σ1轴呈EW方向,但在关东-东部(Kanto-Chubu)地区则呈NW-SE方向。地震后,在Tohoku北部和靠近磐城市(Iwaki City)的Tohoku东南部,应力场发生了变化,主应力取向大致等同于与地震相关的静应力变化取向。这说明地震前这些地区的差应力值小于1MPa。在Tohoku中部,虽然地震后加载的应力取向几乎逆转,但其应力场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那里的差应力值大大超过1MPa。在Kanto-Chubu,地震后加载了与背景应力方向近乎相同的应力,且应力场没有发生预期的变化。这可能就是Kanto-Chubu地区高地震活动水平的诱因。  相似文献   

7.
唐山地震与青光地磁台转换函数的时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对唐山地震期间青光台的地磁短周期变化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检验在唐山地震前是否由于应力活动使地下物质的电导性质发生变化,为今后用地磁预报地震的工作探索一条途径。地球电离层、磁层外场引起的地磁短周期变化,可以反映地壳及上地幔的电磁性质-电导率的状态,或与之有关的水及热流的活动状态,这些状态可能和震前膨胀有关。本世纪初人们就用地磁短周期变化探查地壳及上地幔电导率的空间变化,研究地下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前的地磁场日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来很多学者报道强地震前地磁日变化异常现象.本文利用地面地磁观测台站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L=8地震前约37天的地磁场的日变化特征,探讨了地震前地下电磁感应磁场的相对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在地震之前,成都台(CDP)观测到地磁日变化的形态与其他台站相似,未见与地震相关变化;2)CDP的Z/H高于周边台站,在4月20日Z/H出现一个最大峰值(2.5);3)以4月20日为分界点,成都CDP台站的Z/H与恩施ENS台的Z/H的比值RCDP/ENS先增加后降低,周期越短变化趋势越明显.这些结果间接反映了震前CDP台地球内部电导率的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1研究背景早在1908年,Van Bemmelen就报道了伦敦和巴黎两地地磁台在磁暴急始期间垂直分量出现反相位变化的现象,随着观测资料的积累与研究的深入,陆续在日本中部、德国北部、中国甘肃中部等地区发现了地磁变化异常。根据磁变周期范围及异常特点推断,引起地磁异常变化的电导率异常区通常位于地壳和上地幔(徐文耀等,1978)。理论计算和实际观测结果均表明:地震发生前,发震构造及区域的地壳、上地幔岩石电导率往往会发生变化(杜学彬等,201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反演震源机制数据,得到了东日本大地震前后日本东部内陆地区的应力场.地震前,在东北部(Tohoku),σ1轴呈EW方向,但在关东-东部(Kanto-Chubu)地区则呈NW-SE方向.地震后,在Tohoku北部和靠近磐城市(Iwaki City)的Tohoku东南部,应力场发生了变化,主应力取向大致等同于与地震相关的静应力变化取向.这说明地震前这些地区的差应力值小于1 MPa.在Tohoku中部,虽然地震后加载的应力取向几乎逆转,但其应力场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那里的差应力值大大超过1MPa.在KantoChubu,地震后加载了与背景应力方向近乎相同的应力,且应力场没有发生预期的变化.这可能就是Kanto-Chubu地区高地震活动水平的诱因.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南部九州鹿儿岛县西北部发生了两个浅源中等(M~6)地震。这里讨论了第一个地震(1997年3月26日)产生的应力变化对第二个地震(1997年5月13日)发生的影响。为了形成本文讨论的基础,以两步推测这两次地震的破裂特征。首先根据强地面运动数据来构建动态震源模型,然后根据得到的位错分布估计静态应力降的分布。3月地震的破裂过程简单,由单一凹凸体(高应力降区)的破裂很好地描述了。而5月地震在共轭断层上破裂了多个凹凸体。两个地震的最大静态应力降都是4MPa 左右,似乎低于日本其他板内地震的值。5月地震的震源和最大凹凸体,位于3月地震产生的应力影区之中。这样5月地震的破裂历史很难用静态应力变化模型来解释。还讨论了如流体迁移和动态应力的其他机制,但不能解释这种触发效应。本文提出,依赖于速率和状态的摩擦定律的剪切应力和正应力静态变化的耦合效应为一种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地震的感应磁效应(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地震的感应磁效应(一)--三维电磁感应的数值理论”一文的继续。首先从理论和实际计算两个方面证明了三维电磁感应数值方程解的唯一性、收敛性和稳定性,从而充实了作为研究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横向不均匀性理论基础的“三维数值方法”。作为这一理论方法的实际应用,文中对不同源场周期和具有不同埋藏深度的三维电导率异常体进行了模拟计算,以研究地震感应磁效应的大小、空间分布特征和频率特性。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周期从数秒到数分钟的地磁短周期变化,若电导率异常体的线度与5至7级地震的震源体积大体相当,其电导率较原背景电导率高近一个量级,其感应磁效应主要特征为:在异常体正上方,地面磁场的水平分量变化最大,相对变化量约30%;在异常体于源场方向一致的两侧,垂直分量变化最大,相对变化量约40-50%。因此,观测短周期地磁场的异常变化,有可能是监测地震孕育过程地下电性变化的一种试验途径。但由于上述异常强度在空间上衰减迅速,所以观测必须接近震源区,这对测点的选择是个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发现了一些地电导率异常区。在文献[1]中作者亦发现了唐山地震伴有地电导率异常,研究结果和电磁感应理论表明:地震的孕育过程可能伴有地下电导率及其分布状况的变化。地磁变化场包括地球内部电导率的分布信息。地下电导率分布状况的改变会导致ΔZ/ΔH、ΔD/ΔH及转换函数A B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ΔZ/ΔH、ΔD/ΔH及其转换函数A B的计算,以及异常变化随时间过程的初步研究,以寻求泰山震群可能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甘肃省东部地区的短周期地磁变化的特点,由此推测地下存在东西方向的一条电导率异常带.结合地热和地震活动现象,对高电导率异常的成因提出了初步解释,最后,试图探索电导率异常与地磁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江在雄 《四川地震》2007,(4):10-13,30
以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调查,考证了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保宁府(治阆中)地震和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影响到阆中等有关地震史料的形成过程和讹误记述,分析和论证了这些地震史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认为有关历史文献记载1846年保宁府(阆中)地震实为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宁远府(治西昌)地震;有关地震石刻和地方志记载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影响到阆中实为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对阆中的波及和影响。匡正了错误的记述,恢复了地震史料的原貌。  相似文献   

16.
日本9.0级地震前后华北形变场变化特征与地震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晶  刘峡  方颖  刘琦 《地震》2012,32(2):64-72
本文分析了华北主要断裂带基于2011年日本9.0级地震同震位移场的应变变化, 结合华北地区近几年形变异常分析日本9.0级地震前后华北地区形变场的变化特征, 分析了日本9.0级地震对华北地区的影响以及未来值得关注的地区。 日本9.0级地震的发生使得华北地区EW向主压应变有所释放, 不同地区的同震响应存在差异, 部分趋势性变化在日本9.0级地震后有所恢复, 目前郯庐带中南段及附近区域的挤压应变背景和断层活动水平增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高压(1.0-2.5GPa)和高温(53-1173K)条件下,取得花岗岩、玄武岩和辉橄岩三种岩石的一些电导率实验结果.讨论了这几种岩石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变化,在温度为53-1173K的范围内,电导率发生了3-5个量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同岩石的部分熔融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结合GNSS和黑龙江地区定点形变观测,分析日本2011年3月11日Mw9.0地震对黑龙江地区地壳形变的影响.结果显示:日本Mw9.0地震引起哈尔滨站、绥阳站震后2年内运动速率明显增加(哈尔滨站增大4 mm/a,绥阳站速率增大6 mm/a);定点形变与GPS观测到的同震效应至少在4个台站多种仪器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日本Mw 9.0地震不仅引起区域水平向应变变化,对垂直向也产生一定影响;长基线变化反映出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大空间尺度应变变化与黑龙江地区长期构造应力场背景一致,该地震对黑龙江地区地表应变积累可能有增强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综述了几个地震之前短周期地磁变化参数的时间变化,认为利用它有可能探寻震前地下电导率的异常。为了捕捉该类地震前兆,需要在重点地震监测区建立较密的三分量磁力仪台网。  相似文献   

20.
一、日本地震工程学所处的条件日本和美国在世界地震工程学中并列领先地位,这已为国际上广泛承认。在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地震工程学会议(WCEE;第一届是1956年)上,日美两国发表的论文数量各占30%,其他国家占其余的40%,这种趋势持续至今,表明了日美领先的情况。负责组织和主持该会议的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事务局自成立以来就设在日本,这也表明了日本在这一领域中的地位。至于日本为什么会在世界地震工程学界发挥领导作用,其理由可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