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GMT) 2 0 0 4年 2月 2 4日上午 2时 2 7分 4 8秒 (当地时间 2 4日上午 2时 2 7分 4 8秒 ) ,摩洛哥北部发生6 4级强烈地震。震中在摩洛哥北海岸附近 ,震中位置为 :35 1 8°N ,3 90°W。震源深度 1 2 6km。地震造成至少 6 2 8人死亡 ,92 6人受伤 ,2 539间房屋被毁 ,超过 1 50 0 0人无家可归。摩洛哥北海岸地区震感强烈 ,西班牙南部地区也有震感。地震发生在Rif山脉的东端 ,该山脉是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处。本次地震的震中区是摩洛哥地震活跃的地区。地质意义明显的Nekor断层位于本次地震东南部约 30km处。很多北…  相似文献   

2.
云南大姚6.2级、6.1级地震前电磁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3年云南大姚6.2级、6.1级地震前云南磁电资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震前地磁Z、D分量及地电阻率、自然电位出现明显异常。6.1级地震前出现的异常比6.2级地震前出现的异常更为显著,两次地震发生前均出现多组相对速率变化超差异常。6.1级地震前一周,元谋自然电位NS、EW向同时出现大幅度下降的临震异常。分析总结这些异常特征,对云南地区未来中强地震的震情分析和短临跟踪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3.
兴海6.6级地震前海东地区前兆资料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0年 9月 1 2日在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以北 ( 3 5°1 5′N ,99°3 0′E)发生了Ms6 6级地震 ,随后又发生多次余震 ,其中 5级以上强余震 5次。兴海地震前青海省海东地区所属台站的一些前兆观测项目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 ,分析与研究这些异常特征对于及早发现地震异常信息、预报地震以及减轻地震灾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德令哈6.6级地震前青海省前兆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德令哈6.6级地震前后前兆异常用常规分析方法和部分“十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此次地震前出现的前兆异常形态及特征,探讨了此次地震与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关系。认为,在8.1级地震的影响下,外围区域应力场调整,地壳介质变化,是此次地震前地下流体出现异常较多、分布广泛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洛泽河一带5.7、5.6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和前兆异常及地震活动特征、流体和形变动态变化和预测指标分析发现:地震前4级地震活动水平增强、出现小震活动空区;前兆异常开始于震前1年左右;短期异常有由外围向震中迁移的现象;临震异常出现的时间较为集中,在震前一周内。对该地区5.0级以上强震的预报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新疆定点形变异常初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杨又陵  温和平  张翼 《内陆地震》2002,16(4):317-324
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发生在新疆形变监测台网的东南 ,距震中 70 0— 1 2 0 0 km范围内有 6台项资料显示出地壳形变前兆异常。分析认为地壳形变异常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中短期异常多出现在 NS向 ,8.1级地震前 2 0天 EW向出现加速或反向突变 ,临震前 4天重力仪记录到强烈的地脉动异常。这些异常的出现与 2 0 0 0— 2 0 0 1年中国西部地区 3次明显的地壳水平运动在时间上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云南地区强震活跃期前调制比的中长期近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逐年追踪云南地区 3~ 4 5级地震调制比图象 ,在以 0 67≤Rm <1为异常指标基础上研究了调制地震的中长期近场特征 ,发现 :强震活跃期前调制比的异常区预示了活跃期强震的危险区 ;调制比最大值出现在活跃期前 3~ 5年 ,活跃期前 1~ 2年整个云南地区无调制比异常 ;强震连发背景下的后续强震仅在震前 1年异常 ;7级地震间发生的 6 7~ 6 8级地震调制比异常幅度小。  相似文献   

8.
刘翔 《高原地震》2000,12(4):12-18
把研究区划分为孕震区和外围区 ,按层次分析地震前兆异常动态演变的方法 ,分析研究 2 0 0 0年 1月 1 5日云南省姚安 6 5级地震前 ,震源区及其周围中等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小震群活动、地震危险度D及地下流体、地磁、地电、地形变等前兆手段异常变化 ,得出了姚安 6 5级地震孕育过程前兆异常动态演变特征。其主要特征为 :1 .孕震区地震活动演变方式为活动增强 -异常平静 -发震 ;2 .孕震区外围附近地区地震活动表现为平静 -活动增强 ,当地震孕育进入中期阶段 ,地震活动形成地震密集区 ;3.地震孕育发展中短期阶段 ,地下流体、地磁、地电、地形变等多项前兆手段出现同步异常变化 ,至短临阶段 ,这些异常大多出现转折或恢复  相似文献   

9.
1954年山丹地震破裂带初步考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和分析了云南地区 5次ML ≥ 6 .5强震前的应变扰动εi 值 .结果表明 ,地震前 5 ~ 8年 ,归一化为 4级的地震的εi出现明显的高值异常 ;未来震中区域εi值变小 ,周围地区增大 ,形成空区 ;εi 值有由零星分布逐渐向震中区收缩、集中并增强的趋势 .  相似文献   

10.
宁蒗6.2级地震活动异常动态演变图象与序列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翔 《高原地震》2000,12(3):15-22
1998年11月19日云南宁蒗发生了6.2级地震,根据震前震源区及周围地区中小地震活动异常图像,分析研究了区域应力场作用下,震源区介质由稳定状态进行入稳定状态过程地震活动异常动态演变特征。同时,根据序列参数h、b值的动态变化,给出序列异常变化特征。主要特征为:1.地震孕育中期阶段,3级以上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震源外围地区,震源区高度平静;地震孕育发展至短期阶段,震源外围地震活动消失,震源周围地震活动迅速增强,且随着地震的逼近,地震活动逐渐向震源区收缩;至短临阶段,孕震区出现显的小震群活动。2.宁蒗6.2级地震在其5.3级地震前,震群发育,震群参数h值小于1.0,且随着地震的逼近,震群参数h值逐渐减少、b值逐渐增大。3.5.2级前震和6.2级震前,序列参数h值均出现明显快速减小的动态异常过程。此外,5.3、5.2级前震后,其2级以上余震衰减迅速,且余震又少又小。  相似文献   

11.
唐采 《四川地震》2004,(1):37-41
对1998年11月19日宁蒗6.2级地震,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和2001年10月27日永胜6.0级地震前后的云南水氡资料异常,用形态对比、二倍标准差等常用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M≥6.0级地震前,震中附近都有台站的水氡资料会出现长达1年以上的长期趋势异常;4个月的长、中期异常占异常台站的50%左右;震前3个月内出现的短临异常占异常台站的40%~50%,临震异常在震前几天到1个月之间出现,幅度大,时间短。3次M≥6.0级地震前,水氡异常总的特点是:长、中、短、临异常分别在单台表现突出;异常形态区别明显,异常不连续性特征普遍存在,继承性异常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2.
李丽清  李群  和国文 《四川地震》2005,(2):32-34,44
引用地震活动因子A值作为基本参量,对1996年丽江7.0、1998年宁蒗6.2、2001年永胜6.0级地震前一年间的M≥3.0级地震资料进行空间扫描,并采用动态跟踪方法,结果发现,三次地震前一年左右,震中周围A值均出现高值异常,并且震前1-2月异常区域面积都明显扩展.因此根据异常面积明显扩展可对M≥6.0级地震进行短临预测。此外,当有多个强震孕育时,常常会有多个异常区出现,因此,当出现多个异常区时,要警惕其后强震的连发。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山西省大同—阳高 1 989年 1 0月 1 8日 6.1级和 1 991年 3月 2 6日 5.8级地震震前、震后山西省阳高县后贵仁水井水位的异常变化 ,在对水位异常和进行跟踪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得出阳高县后贵仁水井水位对 2次大同—阳高地震有较好异常反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2020年5月6日、5月9日,新疆地区南天山西段先后发生乌恰5.0级和柯坪5.2级地震,系统总结2次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异常,其中:①地震活动:震前存在调制地震集中、地震窗、5级以上地震成组等中短期异常;②地球物理观测:2次地震震中附近震前出现形变、电磁和流体观测异常,其中形变异常3项、电磁异常4项、流体异常1项,主要分布在柯坪5.2级地震震中附近。通过对2次地震序列进行跟踪,发现:乌恰5.0级地震余震较少,震后60天内共记录ML 3.0以上余震4次,最大震级为ML 4.5;柯坪5.2级地震后余震较丰富,震后60天内共记录ML 3.0以上余震10次,最大震级为ML 4.7,计算得到序列h值为1.6,b值为0.73。综合分析认为,2020年5月新疆地区2次5级以上地震前存在的地震活动异常较少,但区域地震活动水平较强,主要存在具有中短期指示意义的地球物理观测异常。  相似文献   

15.
2021年5月21日漾濞发生MS 6.4地震,震前地震活动异常明显,中长期阶段云南地区3级地震活动水平较低,滇西北地区出现长达456天的4级地震平静;短临阶段震中区附近出现3—4级地震条带;临震阶段中小地震活动由外围地区开始向震中区迁移,震中区出现直接前震。  相似文献   

16.
通过普洱6.3、宁蒗6.2级和姚安6.5级3个在省内M≥5级地震平静了10余个月,打破5级平静后发生的M≥6级强震前水汞的异常分析,并着重短临异常研究,结果表明这3次地震前水汞均有中期和短、临异常,中、短、临异常台站数为两头少,中间多。中期异常表现为11%。22%的水汞观测台站震前出现2—10个月的中期异常;短期异常表现为震前2—3个月,平均44%的台站观测到短期异常,最大异常幅度与异常判定线比值在1.3—3.2倍之间:强震前都只有1个台站出现临震异常。短期异常有差异,宁蒗6.2级主震前,短期异常在2次前震前出现,普洱6.3、姚安6.5级地震前,水汞短期异常在打破5级平静的地震前出现,水汞短期异常有活跃、平静的现象。最早出现中期异常的台站相对靠近震中。  相似文献   

17.
总结分析了2003年10月25日发生在甘肃山丹-民乐6 1级、5 8级地震的异常特征,总体表现为:(1)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丛集和地震活动水平的明显增强现象,以及一些显著地震事件的发生和有序迁移;(2)震源区外前兆异常出现大幅度同步变化的短期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李保进 《地震研究》1992,15(1):46-52
1966年2月5日东川6.5级地震前3年震区周围降水量的大幅度涨落,震前1月内气温、地温的明显增高,震前1—2天霾和动物异常的出现。以及地震发生在近“望”时刻等环境变化,说明东川6.5级地震前既有地下热能输出,又受到地表动荷载和天体引潮力的激励,即东川6.5级地震是在地壳内外作用叠加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保山5.0级地震前的前兆异常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八五”、“九五”地震预报攻关成果和长期的研究与经验积累,论述了2004年10月19日保山5.0级地震的短期预报的主要依据,详细研究了地震前的中短期及临震前前兆异常特征,中期表现为地震学空间分布异常,短临表现为前兆出现突变异常,形态出现加速、转折,由远致近向震中区收缩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玛尼7.5级地震前磁场与电离层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地磁台网与电离层台站资料,总结了1997年11月8日玛尼7.5级地震前出现的地磁低点位移、地磁日变异常及电离层,f0F2(F2层临界频率)异常现象。对比研究了玛尼7.5级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磁场与电离层异常分布及特征,研究结果显示:2次巨大地震前磁场与电离层短临时空异常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震中周围出现日变异常、拉萨台出现电离层,f0F2明显异常;震前约1个月出现低点位移,其突变分界线通过震中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