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渤海莱州湾滨海平原地下卤水的发现、开发与研究,提出了第四纪滨海型地下卤水成因模式。鉴于宏观上分析渤海湾沿岸,具有与莱州湾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海陆变迁过程及其具备的地下卤水生成条件,故借鉴莱州湾地下卤水资源调研经验,通过卫星遥感信息获取地下卤水解译标志及其多信息的复合,以其达到从宏观上查明地下卤水生存的地质环境和潜层卤水远景分布区范围。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滨海平原区地下卤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滨海平原区地下卤水资源丰富,其化学万分 与海水的化学成分相似,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发展盐业,盐化工业和滩涂养殖业。其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第四纪滨海相地下卤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 第四纪滨海相地下卤水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黄、渤海沿岸低地平原区,第四纪滨海相地下卤水有着广泛的分布,卤水的储量、储层结构及水化学特征随着各海岸区岸段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与卤水赋存区所经历的第四纪古海洋环境、古气候环境、地貌及构造活动的演化历史密切相关,并受地下和地表水体混合作用的影响。在中国北方主要有两大类海岸地貌单元,滨海平原海岸和基岩港湾海岸。渤海三大海湾沿岸都属于滨海平原海岸,第四纪地下卤水呈连续的平行海岸线的带状分布,矿带宽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受陆向山前冲、洪积平原区的地下淡水径流及海…  相似文献   

4.
莱州湾南岸地下卤水高浓度溶解铀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α能谱法对莱州湾南岸地下卤水中的铀进行分析,发现卤水中溶解铀的浓度范围为3.4~96.0μg/L,80%以上站位卤水铀浓度超过了30μg/L,高于某些铀矿区地下水中铀的浓度。从卤水的形成过程及环境、含水层沉积物的铀含量及地下卤水对沉积物的淋溶作用、地表水下渗等几个方面对高浓度铀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卤水形成时海水的蒸发浓缩和锰氧化物还原可能是主要成因,藻类的矿化分解使其吸附的大量铀解吸进入地下水也可能是1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由于气候变化和新构造运动,渤海曾发生多次海陆演化,从而形成了第四纪地下卤水。间冰期的海侵提供了形成地下卤水的水源,气候波动产生了海水浓缩的条件,而冰期海退过程中,陆源物质覆盖于海相沉积上,保存了地下卤水。对环境演化在“潮滩生卤”和“冰冻生卤”过程中重要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第四纪环境演变的过程中,两种生卤作用在地质时期卤水矿床形成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只要存在海水物源,就有可能形成地下卤水。  相似文献   

6.
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地下卤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地下卤水样品的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南岸地下卤水水化学总体特征与海水一致,rNa/rCl,rK /rBr和rMg/rCa系数反映出当地地下卤水来源于沉积古海水,并且海水浓缩程度很高,而变质作用较弱;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分量可以用来解释地下卤水形成时的海水浓缩程度...  相似文献   

7.
青岛港湾海岸地区第四纪地下卤水生存环境与富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港湾海岸发现可利用卤水资源是中国北方沿海第四纪滨相地下卤水研究的又一次重要进展,青岛港湾海岸区只有全新世海侵期,具备成卤古海水来源,虽然海岸平原狭小,第四系沉积层浅薄,却有封闭环境优良的湾中湾和堰坝式沉积盆地提供聚卤场所,又有滨海第四纪沉积盆地地质基础以及入海径流贫乏的水文条件,为地下卤水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有利环境。港湾海岸区海岸地貌特点控制了卤水分布区呈斑块状散布,局部岸段可形成小型矿带,青岛  相似文献   

8.
沿海与内陆地下卤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对比我国滨海与内陆地下卤水的分布、成因及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不同成因的地下卤水具有不同的水质.  相似文献   

9.
岸线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更是沿海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优势资源.东营市地处黄河人海口,海岸线长约412.67 km,滩涂面积12.23万hm2,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约48万hm2,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滩涂养殖资源,且沿岸滩宽、水浅、地势平坦、河流众多,孕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发展浅海贝类增养殖产业的良好前景;同时由于地壳迁移变化,东营市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大、分布广,油气资源开发是东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加之本海区的卤水资源丰富,是得天独厚的制盐基地.  相似文献   

10.
潍北地区卤水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卤水资源是潍坊北部沿海地区的重要资源,也是对全国基础化工原料行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资源.文章通过对潍坊北部卤水资源的储量和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指出改革原有的资源配置模式,创新卤水管理办法,用科学的方法,合理、有效地配置卤水资源.  相似文献   

11.
青岛港湾海岸区第四纪地下卤水生存环境与富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港湾海岸区发现可利用卤水资源是中国北方沿海第四纪滨海相地下卤水研究的又一次重要进展。青岛港湾海岸区只有全新世海侵期,具备成卤古海水来源。虽然海岸平原狭小,第四系沉积层浅薄,却有封闭环境优良的湾中湾和堰坝式沉积盆地提供聚卤场所。又有滨海第四纪沉积盆地地质基础以及入海径流贫乏的水文条件,为地下卤水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有利环境。港湾海岸区海岸地貌特点控制了卤水分布区呈斑块状散布,局部岸段可形成小型矿带。青岛胶州湾沿岸含卤岩系结构特征在中国北方沿海具有典型性,故命名为“胶州湾型”  相似文献   

12.
莱州湾沿岸是我国沿海高矿化度地下卤水的主要分布区,以在卤水分布区所钻取的LZ908孔为研究对象,根据沉积物的粒度、含水率、微体古生物等特征,分析卤水的富集层位、卤水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沉积特征、卤水形成前后的古海洋环境变化,通过分析得到卤水主要赋存于海相砂层中,形成于海侵后期的海退阶段。  相似文献   

13.
察尔汗盐湖地下水卤水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描述采卤过程中地下卤水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元素法进行了数值迭代求解。在此基础上,用等值线比较法,根据1988年3月-1989年6月间65个观测点上每月一次的地下卤水的水位观测数据,对首采区中312个剖节点上的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修正和反求。经修正反求后地下卤水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由原来的14.3%改善为7.7%。  相似文献   

14.
察尔汗盐湖地下卤水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描述采卤过程中地下卤水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并用有限元素法进行了数值迭代求解。在此基础上,用等值线比较法,根据1988年3月—1989年6月间65个观测点上每月一次的地下卤水的水位观测数据,对首采区中312个剖分节点上的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修正和反求。经修正反求后地下卤水水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由原来的14.3%改善为7.7%。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近岸及毗邻海域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这是山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到目前为止,沿海七市(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101种,探明的矿产地555处,其中在海洋及近岸探明的矿产有35种,包括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4种,非金属矿产14种和水气矿产2种。如胜利油田的石油、天然气。莱州市的仓上金矿、三山岛金矿、菱镁矿、滑石矿,龙口市黄县煤田以及丰富的莱州湾与胶州湾沿岸地下卤水、滨海砂矿等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青岛近海海岸区只有全新世海侵期,具备成卤古海水来源,近海海岸平原狭小,第四系沉积层浅薄,既有封闭环境优良的湾中湾和堰坝式沉积盆地提供聚卤场所,又有滨海第四纪沉积盆地地质基础以及入海径流贫乏的有利条件,为地下卤水形成和富集创造了有利环境。海岸地貌特点控制了卤水分布区呈斑块状散布,局部岸段可形成小型矿带。具有地下卤水的开发和利用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7.
渤海莱州湾南岸第四纪地下卤水演化的地球化学模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渤海莱州湾南岸地区赋存有大量的地下卤水,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些水是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水经强烈蒸发浓缩后埋藏而成的,运用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理论,选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提供的PHREEQC(1997)地球化学模拟软件,对莱州湾南岸昌邑廒里501孔各层卤水的水化学演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地下卤水是由古海水经强烈蒸发浓缩后被沉积物理藏,并在赋存过程中发生水-岩相互作用,使地下水出现方解石,石膏及CO2气体的过饱和析出。并伴随与沉积物发生K^ ,Na^ ,Mg^2 ,Ca^2 之间的阳离子交换反应。其中的浅层地下卤水还受到地表盐后排放卤水的侵染。  相似文献   

18.
以自配人工卤水,采用硫酸钡(镭)共沉淀法富集其中的镭,同时用γ谱仪同步测量^226Ra和^228Ra的含量。不同pH和共沉淀剂作用下的化学及放化回收率计算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高,适用于地下卤水及其它水体较高含量^226Ra、^228Ra的同步测定。用该方法测定的莱州湾地下卤水^226Ra和^228Ra含量分别为0.341Bq/L和1.615Bq/L,远高于海水中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风暴潮以它强大的作用力使沿岸的地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有使地质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向发展的变化,如:破坏沿岸设施、发生海岸的蚀退、造成大面积海水入侵和土地的盐碱化等。同时也应看到,风暴潮的到来,使周围环境发生的另一类变化:环境的清洁、带来充足的水资源及对地下卤水资源的补充等。  相似文献   

20.
渤海莱州湾滨海平原晚第四纪地质事件与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州湾为渤海三大海湾之一,西面及南面均为滨海平原,是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莱州湾滨海平原在山东低山丘陵与莱州湾之间 莱州湾滨海平原第四纪古地理环境的调查研究始于50年代,60年代以来,随着地下水资源和油气的开发,第四纪地层与沉积环境的研究开始深化。作者自70年代以来,在本区开展了第四纪地下卤水资源、海平面変化与地下咸水入侵等问题的研究,以上研究均以第四纪古地理环境为宏观背景。本文系上述研究结果的阶段总结,为今后本领域研究工作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