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31(4):117-117
20世纪末(1993年)在荷兰召开的“世界海岸大会”上,有90多个国家、19个国际组织和23个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表了《世界海岸2000年——迎接21世纪海岸带的挑战》的宣言,呼吁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加强海岸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质》2004,27(1):64-64
二十世纪末(1993年)在荷兰召开的“世界海岸大会”上,有90多个国家、19个国际组织和23个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表了《世界海岸2000年——迎接21世纪海岸带的挑战》的宣言,呼吁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加强海岸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2):161-161
二十世纪末(1993年)在荷兰召开的”世界海岸大会”上,有90多个国家、19个国际组织和23个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表了《世界海岸2000年——迎接21世纪海岸带的挑战》的宣言,呼吁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加强海岸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1993年在荷兰召开的“世界海岸大会”上,90多个国家、19个国际组织和23个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表《世界海岸2000年———迎接21世纪海岸带的挑战》的宣言,呼吁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加强海岸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海岸带作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经济活跃的地区,势必成为各国经济的前沿阵地和依托场所。中国海岸带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和全国城市60.5%的人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和上海、天津、广州…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津第一号通知  2 0世纪末(1993年)在荷兰召开的“世界海岸大会”上,有90多个国家、19个国际组织和2 3个非政府组织共同发表了《世界海岸2 0 0 0年———迎接2l世纪海岸带的挑战》的宣言,呼吁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加强海岸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海岸带作为人口密集、产业发达、经济活跃的地区,势必成为各国经济的前沿阵地和依托场所。中国海岸带集中了全国70 %以上的大城市,占全国城市人口的6 0 5 %。2 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形成的珠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6.
全球环境变化海岸易损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球变化海岸易损性评估是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敦促沿海各国应优先开展的一项工作。根据近年来有关海岸易损性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海岸易损性系指海岸带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对全球环境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不适应程度。通过阐述IPCC易损性评估的基本方法、内容和目标,指出了海岸易损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的方法,最后,结合我国海岸带易损性评估的已有成果,分析了我国海岸易损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海平面上升的海岸形态响应研究方法与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海岸带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带,全世界几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1](根据UNCEDDE的定义,以距海岸线150 km计)。受全球变化,尤其是21世纪海平面加速上升的影响,海岸将发生复杂的形态响应过程,包括海岸侵蚀、滩地淹没和湿地沉积平衡的调整等,从而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引起世界沿海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海平面上升海岸响应历史记录研究、海岸均衡剖面研究和形态响应模拟研究三个方面概述了海平面上升海岸形态响应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各种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渤海湾莱州湾东岸海岸带人为地质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活动中,渤海莱州湾东岸海岸带形成了地表塌陷、河槽变形、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一系列地质灾害。由人为活动方式的不同,海岸带地质灾害存在结构与特征上的诸多差异,不同地质灾害在时空成因上有内在的联系。海岸带地质灾害防治的对策主要包括:建立以3S为基本技术支持的现代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管理系统;海岸带规划和海岸带环境变化研究三个方面。首次提出了海岸带缓冲区的概念,以及海岸带缓冲区规划和建设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以陆海相互作用为基本特征,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海岸带地质灾害.海岸及近海区域是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区,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减轻海岸带灾害损失和保护海岸带环境的重点应在此设立海岸缓冲区.本文在分析莱州湾东岸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相关的地质灾害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海岸缓冲区规划的地质地貌标志、咸-淡水过渡带标志.对缓冲区规划原则、动态管理及海岸带立法做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东天山中段金铜成矿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海岸带的定义,选择陆地和海域的7个特征因子,对中国大陆海岸带26个区段进行Q型聚类分析,定量划分海岸带的类型、研究它们的分布特征。对7个特征因子作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影响海岸带发育的主要营力和各种营力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显示,陆地地质作用是控制海岸带形成、发育和演化的主要营力,海洋营力只起改造作用。海岸带陆地地表水流特征既决定海岸的地形地貌和岩性,也控制了海域部分的水下地形地貌和底质岩石成分。从海岸带环境水文地质学角度,中国大陆海岸带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和基岩类海岸带两大类型和较粗颗粒底质、细颗粒底质、水动力条件与岩性复杂类等3个松散类海岸带亚类;砾砂粗粒底质、砂砾石台地、水下岸坡或台地等3个基岩类海岸带亚类。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为支撑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提出科学修复方案,需要掌握中国海岸自然演替总体规律和趋势。【研究方法】本文在系统梳理总结中国海岸演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钻孔综合研究、遥感解译和ArcGIS空间分析等手段,定量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海岸演化过程。【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近200多万年以来海水频繁进出中国海岸带地区,其中最后一次大规模海退-海侵发生在近20 ka以来,当时,中国海岸整体经历了末次盛冰期—中全新世早期的海侵、中全新世早期—1850年的海退、~1850年以来的海侵3个阶段。【结论】基于现有器测资料分析显示,中国乃至世界海岸未来将面临海面上升加快、海岸侵蚀加剧、风暴潮威胁增大的自然过程,这些将是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核心问题。有鉴于此,针对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建议如下:一是顺应砂质岸线整体侵蚀的自然规律,将具有重要生态和/或经济价值的岸段作为修复重点,避免大规模过度修复。二是针对海面上升和海岸侵蚀对红树林生态空间的挤压,确定科学可行的修复目标。三是加强泥质沿海低地地区的生态化海堤建设。  相似文献   

12.
海岸带是陆地、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也是受全球气候、海平面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地区。海岸带动力过程具有明显的海洋-陆架-海湾-海岸多尺度多物理场特点,动力地貌过程和响应机制极具特色。台风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繁发生,工程措施等强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海岸带动力地貌演变规律呈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从高强度扰动下海岸动力条件、极端条件影响下海岸动力地貌特征和强人类活动影响下海岸动力地貌特征等方面,综述了已有研究工作进展。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海岸带多尺度动力过程和海岸地貌响应内在机制极其复杂,在未来海岸动力地貌特征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从大气、海浪、海洋和泥沙等多物理场,海洋、陆架、海湾和海岸等多尺度,动力条件、泥沙输移和地貌塑造等多过程的角度,探究高强度扰动下海岸带动力过程、响应机制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3.
海岸带侵蚀灾害研究进展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背景下,海岸侵蚀灾害已严重威胁着海岸带生存和生活环境,逐渐成为各相关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因此,在总结中国典型海岸段侵蚀灾害的基础上,深刻探讨国内外海岸带侵蚀研究现状,并就此提出存在的两个关键性问题。最后,指出今后应重点加强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1)海岸侵蚀与地质环境条件的相关关系;(2)海岸侵蚀分区特征与发育分布规律;(3)侵蚀海岸的变形破坏模式;(4)岩土体在各种侵蚀因子作用下力学特性变化;(5)海岸稳定性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华北地质》2011,34(4):320-320
受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1001项(INQUA1001)的邀请,2011年11月28日-2011年12月3日,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海岸带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所王福、陈永胜参加了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588:"海岸变化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海岸风沙沉积和海岸风尘沉积是晚更新世期间,由东北季风风系控制的风沙流活动所成。每一期风沙流活动的时限不恒定,其盛行风向前缘随着风力衰减而产生风尘沉积,形成海岸风沙—海岸风尘沉积匹配带。中国海岸带自北而南可划分出四个海岸风沙—海岸风尘沉积匹配区。海岸风沙-海岸风尘沉积均具有多发、高频变化特征,与其中交互更叠的土壤层、冲-洪积层、侵蚀间断面等一起,可成为晚更新世期间气候-环境判别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研究及我们的策略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介绍了全球变化研究中关于“海岸带”的定义,海岸带在地球系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我国海岸带地跨三大气候带,海岸类型多种多样,不但有黄河、长江等大河入海,每年有巨大的向海物质通量(包括从大气中的粉尘输入),有宽阔的陆架,有陆架区和近洋之间强烈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而且沿海人口密集,大河流域经济活动频繁,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冲突集中。近年来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后,在全球变化条件下为使我国的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和制定科学的长期管理政策,亟待通过陆海相互作用研究提高对其未来变化的预测能力。文中根据国际LOICZ运行计划和我国的特点,提出开展我国LOICZ研究的策略和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渤海海岸带变迁及其环境地质效应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渤海海岸带变迁频繁。自第四纪以来,由于新构造活动与气候变迁,约有7~8次大规模海侵。渤海海岸带变迁对海岸带岩相古地理、海岸带地貌的形成演化、海岸带卤水矿床与贝壳堤分布、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强度、地下水流系统划分,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工程的海岸带全球变化适应性防护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灾害性气候等压力下,我国海岸带风暴潮、海岸侵蚀、地面沉降等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对海岸防护体系的需求日益提高。传统海岸防护工程维护成本高,更新困难,而且可能造成地面沉降、水质恶化、生态退化、渔业资源衰退等后果。基于生态工程的海岸防护提供了抵御海岸带灾害的新理念。修复和重建沙滩、红树林、沼泽湿地、珊瑚礁等海岸带生态系统,可以起到消浪、蓄积泥沙、抬升地面的作用,有效应对全球变化引发的灾害风险,形成更可持续的海岸防护体系。通过分析不同海岸防护技术的优势和限制,认为以生态工程为核心理念构建和管理我国海岸防护体系,才能起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持生态健康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舟山普陀岛现代海岸带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现代海岸带沉积的研究,它既有助于弄清海岸带的塑造过程和演变规律,也可为研究分析古海岸沉积提供依据。近年来我们对舟山普陀岛现代海岸沉积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着重探讨该岛海岸沉积物类型和海滩不同地貌单元沉积相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我校承办“东北亚地区潜在矿物资源评价”国际研讨会由联合国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组织实施的为支持海岸和近海岸地区持续发展的“东北亚地区潜在矿物资源评价”国际研讨会,经我国政府和韩国政府资助,于1997年2月26~28日在长春举行,会议由我校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